序论:在您撰写药物毒理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英文名称:ChineseJournalof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双语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3002
国内刊号:11-1155/R
邮发代号:82-14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教学;学生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校于2004年开设《食品毒理学》课程,10余年来,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完善教学大纲,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校《食品毒理学》课程最初设立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时。近年来,根据我校强化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将《食品毒理学》课程修订为理论课32学时,实验16学时,并将食品毒理学实验单独设课,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注重教材建设,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我校《食品毒理学》最初选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毒理学》教材,该书内容翔实,但缺乏实验内容,且部分内容的食品特色不够突出。为此,我们积极参与编写了由单毓娟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毒理学》教材,以及参与了由李宁研究员、马良副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毒理学》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介绍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外,引入食品毒理学的前沿动态,侧重毒理学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与后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课程的衔接。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强化板书的使用,合理设计提纲式板书,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堂做笔记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和做好笔记,有利于课后复习[1]。
2.适时设置问题,促进学生学习。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问题教学可引起学生思考,消除学生注意力分散、上课懈怠等不良情绪,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提高学习质量[2]。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食品毒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结果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实验教学十分重要。但是《食品毒理学》是食品专业极少数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小鼠)的课程之一,给同学们的实验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强调实验动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比如每一种药物、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作用的确定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实验动物;强调实验动物不同于野生动物和宠物,其携带微生物是经过严格控制的;要求学生既要胆大、心细地进行动物实验,同时要充分尊重、爱护实验动物,尽可能减少对实验动物的应激;准备好橡胶手套、碘伏等防护材料。在教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下,学生们都能顺利完成实验操作。
在动物实验教学示教时,存在学生聚堆、部分学生看不清演示过程的问题。为此,我们制作了实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五、参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促进《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校自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以来,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内容重复,有的课程重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反映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2013年以来,在认真分析各课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我院选择《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食品质量控制学》8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群,从教学大纲、教材、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协调整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试题库以及课程群教学网站等方面展开系统建设。精品课程群的建设在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学科间联系、促进教师间和师生间交流、方便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3]。
六、结语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食品毒理学》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科研、生产实践新知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用自身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杰,刘世强,薛景珍.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校学生课堂记笔记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31-34.
英文名称:The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harmac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种:中文
国际刊号:1001-6821
国内刊号:11-2220/R
邮发代号:82-142
2实验内容的更新及扩充
3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4与时代接轨,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
关键词:花椒;延胡索;没药;三七;止痛;毒理学;研究进展
通过对先秦至现代有确切止痛作用的中草药文献资料和前期动物实验的广泛调研,共研究筛选出外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止痛疗效确切的止痛中药4味:花椒、延胡索、没药、三七[1、2、3、4、5]。现就以上四味止痛中药的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资料收集,综述如下。
1花椒的研究进展
1.1概述
花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温肾,燥湿,杀虫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1.2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牛儿醇对大鼠口服的LD50为4.8g/kg,兔静注为LD50g/kg。过量可引起呼吸极度困难而致动物死亡[6、7]。
临床报道:花椒醋浸液及蛋清外用治疗间擦型足癣27例,效果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8]。
2延胡索的研究进展
2.1概述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成分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强。
2.2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延胡索醇浸膏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100±4.53)g/kg,腹腔给药为(7.5±0.3)g/kg。延胡索乙素、丙素、甲素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146、151~158、100mg/kg[9]。癸素腹腔注射的LD50为127mg/kg。延胡索乙素、癸素、丑素及寅素给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2mg/kg、42mg/kg、150mg/kg、41mg/kg[9]。
亚急性毒性试验:用药1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10]。
麻醉猫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40mg/kg后,则使血压略降,心率减慢,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正常兔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20~40mg/kg,呼吸短暂兴奋,剂量增大至60mg/kg,则呼吸出现抑制。猴1次静脉滴注延胡索乙素85或100mg/kg,或口服80mg/kg无明显毒性;静滴180mg/kg,先出现短时兴奋,继而出现较严重的抑制,极度镇静和较深度的催眠作用,感觉并不丧失,随后发生四肢震颤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心电图和呼吸均不正常,尿中有管型,数天后可恢复。当每天静滴85mg/kg,连续2周后,除出现镇静、催眠作用外,于第4-7天的反应基本与静滴180mg/kg者相似。肉眼观察内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和肾脏有轻度浑浊肿胀[11]。
临床报道:赵桂芬,靳国君等报道:患者左上肢患有静脉炎,疼痛不止,故首次涂延胡索浸泡液止疼。涂后约30min,患者自觉全身不适,嚼心、头晕。lh后症状明显加重,继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口唇及四肢未稍麻木、抽搐,全身皮肤潮红瘙痒[12]。
3没药的研究进展
3.1概述
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有效部位为挥发油。
3.2毒理学研究进展
细胞毒活性:从没药中得到的三萜对人乳腺癌细胞系有弱的细胞毒活性。没药对艾氏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没药中一系列倍半萜对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13]。没药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抑制有丝分裂,但对鼠正常细胞不诱导裂变。
急性毒性试验:在3g/kg剂量下没有观察到毒性指标,没有死亡,但鼠的运动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没药精油和其中分离到的7种倍半萜对鼠的耳朵有刺激性。
4三七的研究进展
4.1概述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人参皂苷Rbl为主要镇痛成分。
4.2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三七醇提取物小鼠静注LD50为(836±17)mg/kg[14]。另有报道PNS小鼠静注LD50为447mg/kg[15]。Rb1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208mg/kg,Rg1为1250mg/kg[16]。
5问题与展望
[1]刘丽.先秦及秦汉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2]成立祥.魏晋至五代十国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宋艳.宋金元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李敏.明清至民国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刘扬.1949年以来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山胁忠昭.Geraniolの药理作用[J].第一版.日本药理学杂志,1960,56(6):210.
[7]山胁忠昭.Geraniolの药理作用[J].日本药理学杂志,1962,58(4):394.
[8]刘剑.花椒醋浸液及蛋清外用治疗间擦型足癣2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25.
[9]金国章,胥彬.延胡索的药理研究Ⅰ、延胡索甲、乙和丑的镇痛作用[J].生理学报,1957,21(2):150.
[10]蒋彝荣,吴庆仙,李焕亭,等.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实验研究[J].中草药通讯,1978,(11):27.
[11]马胜兴.延胡索碱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对量效关系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志,1986,6(12):743.
[12]赵桂芬,靳国君,戴玉洁.外用延胡索浸泡液致过敏反应1例[J].中国中药志,1994(6):56.
[14]苏雅,李勤华,张宝恒.三七绒根提取物(76017)对心血管的作用[J].药学学报,1979,14(6):321.
[15]郝朝庆,杨帆.三七总皂甙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6,7(3):252.
[16]KakuT,MiyataT,UrunoT,etal.Chemico-pharmacologicalstudiesonsaponinsofpanaxginsengCAMeyerⅡPharmacologicalpart[J].ArzneiForsch,1975,25(4):539.
[17]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第一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18]周晓明.三七总皂甙注射液致11例迟发型药疹分析[J].中国现应用药学杂志,2006,23(1):43.
[19]刘桂红,陈凌波.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Healthcare,2006,9(6):548.
[20]吴刚勇,宗刚军,等.三七总甙注射液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J].医药导刊报,2007,26(4):349.
机能实验学是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理论,以实验动物为主,研究生理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科学[1]。通过机能实验学习,深刻理解书本知识的涵义,认识正常生理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的工作体验,初步探讨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1毒理学机能实验课教学的主要问题
1.1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形式值得探讨
1.2学生对实验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毒理机能实验涉及生理、毒理和病理生理三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实验中操作步骤多,技术难度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思维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懂的地方自会有老师解释和解决。这种不重视课前预习,过于依赖教师的思想十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2毒理学机能实验课教学的主要对策
2.1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
2.2开展探索性实验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验课上讲的太多、指导太多,生怕学生有一点地方做得不合实验指导的要求,反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下降,整堂实验课就是按教师讲的步骤重复一次,完全没有学生自己的想法。参与毒理学机能实验多为基础医学大学三、四年纪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的理论、操作水平和技能,具备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机能学实验的能力。为了能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将在理论课里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应用,让学生成为实验主体已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了。我们考虑尝试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并独立完成。让学生初步体验科研过程中,从立题、建立假说、实验设计、开题论证、实验实施、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处理、分析和结论到撰写完成实验论文这一完整的步骤[23]。
2.3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独立操作的关系
在以往的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帮忙的习惯,在实验过程中一旦碰到问题,无论自己能不能解决,第一反应就是报告教师,而不是自己去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加以解决,这种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有弊无利,必须加以纠正。在探索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尽量不亲自动手帮学生操作,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只有在出现紧急或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教师才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这种措施的采取,迫使学生自己学会面对和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