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师教拼音引争议,不少微博网友纷纷转发了一则视频,在这段一分多钟的视频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学女教师正在班级带领学生们朗读音序表,但听到的并不是多数人印象中的“啊玻雌得鹅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讷……”,而是“阿掰猜嘚哦F该,喝一灾开艾喽艾木乃……”据一名转发的网友称,这段视频在家长群中疯传,视频中老师的发音引起一些家长质疑,认为其发音奇怪。
作者发现,这段视频的字幕中明确表示,当地教研员称该名老师的读法并没有问题,只是部分读音没有那么标准。视频称老师所教的是拼音26个字母的“名称音”,系统学习这种发音的好处是便于按音序准确快速查字典。
老师教拼音引争议
网友发言
我小学学拼音也是这个调,并没有什么不对呀,只不过有一点地方口音。
@月季yl
为什么我记得我小学就只学的是“啊be刺得饿fe哥,和一饥渴乐么ne”?
@ANDGDRAGO
学了这一套拼音读法能准确拼出一个字的正确读法吗?
@浩号昊嚎浩
我没有权利说这个老师教得对不对,只不过这个教给小孩子真的有用吗?
@杨洋语
作者核实
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老师——现在很少有人这么读了
3月17日上午,作者来到了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执教一年级语文的谷老师和夏老师在观看视频后均表示,她们从来没有学习过这套拼音发音方式。“我只学习过最普遍的那套读法,啊玻雌得鹅佛哥那种。”54岁的夏老师称,她并没有受过视频中那套读音的培训,“我以前倒是听过有人这么发音,但是很少有人这么读。”
谷老师也表示,她从小到大只接触过一种拼音读法,“我们跟各地各校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读法。”随后,作者拿出了汉语拼音字母表,两位老师称该表内字母下方的注音符号拼读起来就是视频中老师的读法,但目前在小学教学阶段只教授“啊玻雌得鹅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讷……”这一种读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通过声母和韵母的拼读达到识字目的。”谷老师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学期就学声母表和韵母表,下学期开始学习字母表音序,“字典的顺序就是按照字母表的音序排序的,记住字母表能够方便学生查字典。”谷老师认为同时学两套发音并不利于学生掌握拼音字母。
17日中午,作者来到长春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白树民看过视频后称的确存在这样一套朗读拼音的方法,“我以前听到过这种读法,但好久没人这么读了,我都记不全了。”据白树民老师介绍,由于小学同学同时学习两种读法极易造成混淆,因此长春几乎所有小学都只教授一种读法。“国家课程标准都是有明确要求的,拼音教学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小学生以拼读识字为根本,视频里的那种读法并没有实用价值,而且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过高。”
白树民认为,小学生只要知道字母表的顺序就可以,不必强制要求掌握两种读音,“视频里的读音小学阶段还是用不上的,本科研究生阶段涉及到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倒是可以涉猎。”
随后作者拿着拼音字母表随机让市民拼读,多数市民脱口就是“啊玻雌得鹅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讷……”,市民陆女士称自己只会这一种读法,视频里的读法还是第一次听到。而市民赵女士却能流利地用视频中的发音熟背26个拼音字母,“小时候我父亲教我的,同学听到我说的这个都会哈哈大笑。父亲说这是他上小学时老师教他的,他的老师估计现在都得八九十岁了。”
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这种读法为“名称音”是字母表的正确读法
3月17日下午,作者联系到了长春师范大学初教学院中文教研室副教授李炜。李炜称视频中女老师的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表的读法。
“她读的是正确的,只是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读法。一个字母有名称音、呼读音、本音三种读音。”
李老师介绍,“名称音”就是汉语拼音字母表中每个字母的名称,而常用的“啊玻雌得鹅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讷”是“呼读音”,“本音”是指辅音在音节中的实际读音。辅音在读的时候声带不振动,不发出声音,“当辅音加上不同的元音,读出来就是呼读音。”李老师表示,由于小学阶段更注重学生拼读识字,因此为了方便教学,一些学校只教授“呼读音”的读法。
李老师还是认为小学生有学习名称音的必要,“《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是有读音标识的,标的就是名称音。就像人都有名字一样,每个字母都有它的读音。”李老师称一个字母的身份是多元的,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份有的时候是子女,有的时候是父母,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读法。
拼音的特点与应用
《汉语拼音方案》有如下特点:
①只用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②尽量不用附加符号(只用了两个附加符号);
③尽量不用变读;
④采用y,w和隔音符号“'”来隔音;
⑤采用四个双字母zh,ch,sh,ng;
⑥采用四个声调符号来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⑦采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顺序,并确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
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说:“现在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的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采用拉丁字母来说,它的历史渊源远则可以一直追溯到350多年以前,近则可以说是总结了60年来我国人民创制汉语拼音方案的经验。这个方案,比起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目前还在沿用的各种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来,确实更加完善。”
《汉语拼音方案》自制订以来,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②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④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⑤用于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汉字的领域:《汉语拼音方案》为盲文的点字和聋哑人的手语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汉语拼音还可用于手旗通讯、灯光通信中,用同汉语拼音字母对应的手旗讯号或灯光符号来传递信息。在电子计算机输入汉字方面,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方法。
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8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标准号:ISO7098-1982。《汉语拼音方案》已经从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是拼写汉字的辅助工具,不是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已经完全放弃拉丁化字母文字方案,汉语拼音仅仅用于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