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围绕乘法和加减法展开,其中应用题的部分,要求分别提出加法、减法、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是大部分小朋友的失分点,算式会列,但是问题不会提。
其实,主要还是不知道问题的结构。
求总数用加法;比大小用减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在直尺上1个大格就是(1)厘米。
2.在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4”是(4)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11”是(6)厘米。
3.在米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00”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4.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18)。
5.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2)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7.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法计算比较简单。
8.有三张扑克牌分别是梅花5,红桃7和黑桃2,从这三张中任意取出2张,它们的和可以是(12)、(7)、(9)。
9.用“1、0、6、8”这四个数能组成(9)个两位数,最大的数是(86),最小的数是(10)。
10.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89)。
11.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三四十二),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3×4=12),(4×3=12)。
12.有四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0)次手。
13、(6)×(2)+(4)=(16)(辆)
二、判断
1.5与3的和是多少?写成:5×3=10(×)
2.4个6相加。写成:4+6=10(×)
3.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4×6(√)
4.2乘7,写成:2+7(×)
5.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7。(×)
6.8+8+8=3×8=8×3(√)
7.这是一个角。(×)
8.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可以成一直角。(√)
9.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10.“·”这是一条线段。(×)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根彩带长24米,把它对折,再对折后长是(B)米。
A.12B.6C.3
2.5×3读作(B)。
A.5和3B.5乘3C.3乘5
3.三个人歌唱比赛的成绩分别是96分,99分,100分。
小敏(C)茵苗(B)小青(A)
A.96分B.99分C.100分
4.每次只能拿两种水果,有(B)种拿法。
A.2B.3C.6
四、计算
1.口算。
略
2、竖式计算。
48+34=82
50-15=35
48+27=75
27+36-18=45
90-27-36=27
63-29+27=61
3.列式计算。
(1)比56多29的数是多少?
56+29=85
(2)56比29多多少?
56-29=27
(3)2个6相乘的积是几?
6×6=36
七、实际应用题。
1.二(1)班有女生27人,男生比女生少11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7-11=16(人)27+16=43(人)
2.二(1)班有7个同学都买了《父与子》这本书,每本9元。这7名同学买《父与子》共花了多少钱?
7×9=63(元)
3.一辆公共汽车能坐7人,18人坐3辆公共汽车,能坐得下吗?
7×3=21(人)21>18坐得下
4.娃娃5元/个彩色笔12元/袋剪刀6元/把榕树盆景19元/盆
(1)一双运动鞋的价钱比榕树盆景贵22元,一双运动鞋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