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春运开始,人们陆续踏上了回家的旅途,最新版《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于去年7月1日正式施行,目录中规定的禁止、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有了一些变化,乘火车时哪些东西能带,哪些东西不能带?1月10日记者来到合肥高铁南站,对旅客关心的物件进行了梳理,希望旅客提前知悉,避免耽误行程。
一天查扣千余件酒精消毒用品
“您好,这个酒精喷雾是不能带上火车的。”在合肥高铁南站安检口,安检员通过安检机发现一个正在通过的行李箱内疑似装有违禁品,于是开箱检查,并告诉旅客根据新规,现在携带酒精喷雾是不能乘坐火车的,并对违禁品进行没收处理。
合肥铁路公安处合肥南站派出所民警表示,新规在“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明确将“酒精”列入禁止目录,因此酒精消毒液、喷剂、喷雾等目前旅客常用的消毒用品,是禁止携带乘车,而且不能托运。
“很多旅客对这个情况不了解,加上防护意识增强,现在每天查扣最多的就是酒精消毒用品。”民警介绍说,1月7日当天就查扣了上千件酒精消毒用品,“如果有消毒需求,建议使用消毒湿巾、消毒棉片等替代。”
此外民警提醒,需要旅客注意的是,消毒凝胶属于“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在安检中是“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每位旅客限带1件,而且单体容器容积不能超过100毫升。
打火机、剪刀、水果刀带的也不少
除了酒精消毒用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诸如打火机、剪刀、水果刀等违禁品,携带的旅客也不少,“打火机带的旅客也比较多,一天也要查扣数百个。”民警表示,此前曾有个旅客一次性携带了近300个打火机,是其在酒店上班时陆续收集的,准备趁着过年带回老家摆在小商店里售卖。此外,常见的违禁品还有菜刀、锤子,甩棍,火机油,发胶,花露水等。
民警介绍说,大多数旅客比较配合理解安全检查,但也有少数旅客,试图采用各种隐瞒方式,带着不允许上火车的物品通过安检。据了解,曾有一名旅客携带两大瓶“营养快线”饮料试图进入火车站,面对打开试喝的要求却犹豫不决,后证实瓶子装的是白色油漆。还有旅客将红色油漆伪装成辣椒油,甚至贴上捡到的商标,同样被识破。
乘坐火车不能携带宠物,虽然本次春运中暂未发现,但让民警印象深刻的是,此前春运有过一些女性旅客为了将宠物狗带上火车,偷偷将小狗抱在怀中,要么谎称怀孕,要么谎称抱着婴儿,“有一次小狗从女子怀中跳了出来,对方很尴尬。”
随着春节的临近,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还会出现旅客携带烟花爆竹产品的情况,对此铁路警方特别提醒不要把烟花爆竹带上公共交通工具。
出行前检查随身物品避免耽误行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新规出台前常见的酒类、充电宝等虽然可以随身携带上火车,但是在包装数量和具体规格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新规中明确了酒类饮品要求包装密封完好且标志清晰,酒精浓度在24%到70%之间的累计携带量不能超过3000毫升,也就是说,像这样一瓶在规定浓度范围内、500毫升装的酒,每名旅客最多可以携带6瓶。而酒精浓度大于70%的酒类饮品就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了,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
香水、花露水、喷雾、凝胶等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00毫升的。冷烫精、染发剂、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允许携带的单体容器容积从原来的120毫升提升到了150毫升,每种也是限带一件,累计不能超过600毫升。
充电宝和锂电池需要有清晰的标志,单块额定容量要求不超过100瓦时,含有锂电池的电动轮椅除外。100瓦时等于多少毫安呢?以一般充电宝3.7伏电压为例,100瓦时相当于27027毫安时左右的容量。因此一块20000毫安时的“大容量”充电宝也是符合携带要求的,旅客完全不用担心电量问题。
另外新规还明确了鱼、虾、蟹、贝等软体类水产动物,作为食品只要放在密闭容器里,就可以随身携带。持工作证明的导盲犬也是可以随身携带的。
铁路警方提醒,枪支子弹、爆炸物品、管制器具、易燃易爆物品、毒害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感染性物质等均属于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品类;而部分锐器、钝器、工具农具等虽禁止随身携带,但可以托运,“希望旅客出行前可以仔细检查一下随时携带的物品,避免因为安检耽误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