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容易受伤
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幼儿从出生就在了解和融入这个世界,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怀着强烈的好奇,特别是3岁之前的婴幼儿,往往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
2.自我意识尚未成熟
孩子到了2~4岁会慢慢地培养自我意识,即认为他自己是事情发生的原因。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这种自我意识使他在出现事情时只考虑自身这个因素。
3.缺乏对危险的感知能力
3岁前婴幼儿的动作能力远远超出理解行为后果的能力。尽管他们的判断能力有所提高,但对危险的感知力还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
4.性格特点导致更易强伤害
幼儿的性格也会影响其受伤的程度。极其好动和好奇心强的婴幼儿更容易受伤。在这个时期,婴幼儿可能性格倔强、容易沮丧、活泼好动且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些特征都可能引发伤害事件。
(二)“试误”学习更需要安全保护
3岁前的婴幼儿的记忆能力尚未成熟,他们往往通过感知觉的“试误”来增加经验,这是这个阶段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
(三)养育环境充满挑战
如尖锐的物体、摇晃的家具、热水龙头池以及人来人往的街道等。
(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面对的不安全因素不同,而生理发展的阶段性又限制了其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婴幼儿照护者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三、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
一是帮助幼儿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三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1.幼儿身体的保护教育
学会保护眼睛,注意读写姿势,防止幼儿眼外伤。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或脏手帕擦眼睛,不拿沙子向别人抛撒。在眼病传染季节,要教育幼儿少到或不到公共场所去,每天给幼儿滴次氯霉素滴眼液,预防眼病传染。
学会保护牙齿,帮助幼儿纠正不良习惯,如咬手指甲、咬嘴唇、咬笔、用舌头舔牙等,还要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让孩子知道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会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痛。另外,教育幼儿学会控制自己,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食糖量,做到睡前不吃甜食。
学会保护耳朵,防止异物进入耳朵,尤其是防止洗头或洗澡时脏水进入耳朵。不要用硬物掏耳朵,以防划破耳道、鼓膜。防止噪声刺激,听音乐或看电视时音量不可过大,放鞭炮、敲锣鼓或雨天打雷时,教孩子捂住耳朵或张开嘴。
幼儿照护者要提醒幼儿不要把玩具放入嘴里,防止异物误入食管、气管造成窒息;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让幼儿感知冷暖,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和温度高低,学习加衣脱衣,以防受凉感冒。引导幼儿懂得男女差异,教育幼儿不要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以免造成感染,更要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别人看自己的隐私部位。
2.生活中的安全保护教育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用牙签等尖锐物剔牙。
饮食:幼儿吞咽的协调性不够,即使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食品也可能噎到或呛到幼儿,尤其在幼儿哭笑打闹的时候。如果幼儿有食物过敏史,要特别注意避开易过敏食物。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玩。
行走:学会靠右行走,过马路不奔跑,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灯、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走路时手不插在衣兜里,要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防触电:教育幼儿不要触碰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认识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3.意外事件中的安全保护教育
防火、防烫伤;防雷电;防洪水;防地震:;防异物入体;防拐骗。
四、幼儿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1.耐心的重复
2.不过分紧张
3.充分考虑年龄特点
单元二幼儿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幼儿食品采购
婴幼儿处于成长发育的最初阶段,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故提供给婴幼儿的食品营养要全面、品种要多样,烹饪和加工技术也有特殊的要求。幼儿食品安全具体包括食品采购和食品加工两个环节的安全。
1.食品(原料)选购
食品中常见添加剂
添加剂
种类
危害
食物添加
防腐剂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
如果长期或过量食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婴幼儿骨骼生长,影响肝肾健康
果酱、饮料、糕点、蜜饯等
色素
人工: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
天然:红曲、叶绿素、胡萝卜素
天然色素对人体无害,人工色素对人体没有营养价值,对儿童神经系统和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危害,长期大量摄入有致癌风险
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配制酒、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食品
香精
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种类多
天然无危害,合成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引起慢性中毒,致癌或畸形
部分糖果、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
甜味剂
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山梨糖醇、木糖醇等
食用过多会影响幼儿肠胃消化酶的分泌,降低食欲;过量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饮料、糖果、酱类以及各种小食品中广发使用
膨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
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并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饼干、膨化食品巧克力、糖果等
,
2.查看食品包装
在选择幼儿包装食品时,照护者要查看产品包装。
(1)看配料表。
配料表上清楚地标注了生产这种食品所使用的主料、辅料成分等。一般来讲,食品配料构成越简单,食物越纯正。配料表当中排在第一的成分般是占食品比重最大的成分。
(2)看营养成分表
通过配料表可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从而选择适合幼儿的食品。在给幼儿选择牛奶的时候一定要看营养成分表,一般蛋白质在3.2g/ml的属于含优质蛋白质食物。
三、幼儿食品加工
(一)注意食品加工安全
1.保持清洁
2.生熟分开
3.完全煮熟
4保持食物安全温度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
(二)注意食品烹饪方法
合理的烹饪方式能够尽可能留住食材的营养,幼儿食物多采用炒、蒸、煮等烹饪方式,应避免油炸、煎烤等不健康的烹饪方法。
1.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饪
2.肉类的合理烹调
一般来说,肉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烹调时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多,高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45%,快炒亦损失13%。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8%,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因此,制作肉食食品以炒为准。
3.蔬菜的合理烹调
单元三幼儿出行安全
一、出行前准备
(一)婴幼儿的出行准备
1.保暖
初生的婴幼儿,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需要婴幼儿照护者根据季节、温度选择是否需要包被子。
(1)头部保暖:婴幼儿25%的热量是由头部散发的,不戴帽子会失去大量体热,帽子要选择适当,厚度随气温情况而定。
(2)腹部保暖:婴幼儿的腹部一定要做好保暖,在外套里面要穿上柔软贴身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能阻断体内热量丢失。
(3)脚部保暖:婴幼儿脚的表面脂肪少,保温能力差,要穿棉质的袜子,穿透气且保暖性好的鞋子。
2抱行和安全背带
(1)抱行:1~2月龄的宝宝主要是横抱,也可采用较小角度的斜抱,3月龄后主要采取竖抱,但不管何种抱姿,抱起、放下动作要轻柔,让婴幼儿有安全感。
(2)背带兜:横抱式适合0~3月龄,可以舒适地完全平躺横向环抱;纵抱式适合4~12月龄,可以和婴幼儿亲密互动;前抱式适合6~12月龄,可以更方便地让婴儿认识美好世界;4~10月龄采用前背式,10月龄以上采用后背式。
3.适宜的衣服、鞋袜
照护者要按照季节、温度给婴幼儿选择薄厚适宜的衣服。以选择简单、宽松、质地柔软的棉质衣服为主,且以易穿脱、不影响四肢活动的为宜。选择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吸汗功能材质的鞋子,以款式以高过脚面的高帮鞋为主,脚趾前留0.6cm的空隙。学步时,选择鞋底软硬结合的鞋子,鞋底前1/3为软底,后2/3为硬底。袜子应该选择纯棉袜,袜筒宽松。注意袜子里面的线头是否过长、过多,以免线头缠住脚趾,发生缺血导致组织坏死。
(二)随行物品准备
1.衣物:至少准备两套衣服,一套内衣以便尿湿后或者出汗后能迅速更换,另一套是备用的外套,以备婴幼儿不小心弄湿或弄脏时更换
2.防晒用品:婴幼儿的皮肤稚嫩,冬天外出时可准备润肤油,夏天可使用防晒霜、遮阳帽或者遮阳伞,能挡住强烈的太阳光。
3.婴儿湿巾纸、手绢:为婴幼儿更换纸尿裤或者清洁手脚、吐奶时需使用婴幼儿湿巾或手绢。
4.纸尿裤、尿片:带足够的纸尿裤、尿片,换纸尿裤或尿片后要用婴儿湿巾清洁婴幼儿的臀部,如果发现有尿布疹要涂上护臀霜。准备密封的塑料袋,用来装脏纸尿裤和脏衣服等。
5.喜爱的玩具:婴幼儿熟悉的玩具可以在陌生的环境里起到陪伴的作用。
6.护具:准备防蚊液,防止蚊虫叮咬;准备保暖毯子,方便婴幼儿中途睡觉使用。如果婴幼儿刚学会走路,可以准备学步带或者护膝。
7.饮食:准备足够的奶粉和装有开水的保温壶、水杯,便于冲泡奶粉。婴幼儿断奶以后如外出就餐也可自备餐具等。
二、交通安全
(一)私家车行车安全
1.婴幼儿安全座椅
选择私家车外出时,不能简单地将婴幼儿安排在普通成人座椅上,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常见的儿童安全座椅,按摆放方向分为卧式、后向式、前向式、可转换式。1岁以下或者体重低于9kg婴儿采用提篮式、后向式汽车安全座椅,2岁以内婴儿多采用后向汽车安全座椅。前向式汽车安全座椅多数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时需将安全带插入指定的加固狭槽内,与肩齐或比肩略高,保持安全带贴在身上。
2.行车安全
不能将安全座椅安装在副驾驶座上,因副驾驶座是车上最危险的位置,特别是婴幼儿活泼好动,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正常驾驶。切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婴幼儿独自留在密闭的车厢内。
(二)公共交通车上的安全
在站台或者指定地点依次等车,车停稳后,要先下后上。站点车多,不要让婴幼儿乱跑,不能把手伸到车门附近,以免车门夹手。如果车已开动,不要追车跑,更不能扒车。不要让婴幼儿在公共交通车上玩耍、跑跳或频繁调换座位,以免跌倒。不要乘坐人多拥挤的公共交通车,车厢内空气不流通、环境嘈杂,会使婴幼儿感到不安甚至哭闹。
(三)婴幼儿手推车的安全
选择底座较宽、不宜翻倒的婴幼儿手推车。出门前首先检查婴幼儿车有没有
松脱和破损的部件,重点检查刹车功能,检查是否有婴幼儿可能塞进嘴里的松动物件,确保不存在危及婴幼儿安全的可能性。婴儿车使用时还应注意:①车架上面玩具要固定好,以免砸伤婴幼儿,不要在把手上悬挂过多物品,以免婴幼儿车向后倾倒;②在停止前进时一定要使用刹车并确保婴幼儿够不到刹车的开关;③注意折叠部分的铰链不要夹住婴幼儿的手指;④当婴幼儿能够独立站起时,尽量不要使用婴儿车,以免摔出车外;⑤不要让婴幼儿单独留在车内。
三、户外安全看护
带婴幼儿在户外玩耍时,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不要把婴幼儿带到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如水池、马路、高台、停车场等。无论何时都不能将婴幼儿交给陌生人照看,也不能将婴幼儿独自留在公共场所游戏,应小心避免接触到有咳嗽、打喷嚏等明显疾病症状的人,注意避免婴幼儿捡东西吃或把东西塞鼻孔里,过马路、上下车、乘坐电梯时一定要领着走或抱起婴幼儿,不要让婴幼儿接近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小动物。另外,还要防止出现婴幼儿走失、中暑等情况。
单元四幼儿家庭安全指导
一、家庭安全5S原则
婴幼儿照护者可采用5S原则(即see、String、Size、Surface、Standard)对家庭环境安全进行自查。
1.“看”
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是否安全。买回物品后,需要注意观察孩子是怎么使用它的,最好从孩子的视角去布置房间、检查安全隐患。
2.“绳带”
不在孩子身边放置超过22cm的绳带。婴幼儿因绳带而发生的伤害事件多种多样,比如绕颈引发窒息、衣服拉伸带过长被钩住,等等。
3.“尺寸”
给越小的孩子越大的物品。3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发生因异物卡在气管中而导致窒息死亡。过小的物品被孩子吞下,很可能伤害食管,并引起窒息。
4.“表面
查看家居物品的棱角、缝隙及物品表面涂层。首先,家居物品的表面应没有尖锐的棱角和缝隙。其次,物品表面的涂层应该是安全材料,以防婴幼儿用嘴去啃咬而引起中毒。
5.“标准”
二、婴幼儿家庭安全的内容
(一)喂养安全
不要让婴幼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躺在床上喝奶,防止被噎着导致窒息。不吃生胡萝卜
(二)洗澡安全
(三)婴幼儿衣物安全
(四)玩具安全
应避免购买或玩以下类型的玩具:
(1)电池操纵使用玩具,因为电池内的铅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婴幼儿健康。
(2)长线或长绳之类的玩具,因为可能会勒住婴幼儿。
(3)任何内部灌有液体物质的玩具。
(4)具有抛射物的玩具,如标枪,容易伤害眼睛。
(5)具有小配件的玩具,如巴克球,这类玩具零件体积小,容易被误吞,且因其高磁性,一旦被误食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
(6)内部有铁线或长钉的玩具。万一玩具烂了,容易割伤婴幼儿。
(7)发出高噪声的玩具。可能惊吓婴幼儿,甚至造成听力障碍。
(8)可能夹到婴幼儿小手的玩具,如那种打开盒子就会跳出小丑的玩具。
(六)居家环境安全
1.电源插座、电视机、音响
电器大都放置于客厅中,而且一般距离地面都不太高,婴幼儿很容易触摸到。对于此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电视机、音响等比较重的电器,要远离桌边(或桌子足够高),并把电线隐蔽好。第二,在电源插座上安装安全电插防护套,也可以使用安全电插座。
2.门窗
门窗被大风吹刮或无意推拉时,很容易夹伤婴幼儿娇嫩的手指。对于此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家中所有门的上方装上安全门卡,也可把厚毛巾系在门把手上。第二,检查室内窗户是否安全。可以给边角尖锐的室内窗户包上防撞角。
3.茶几:第一,在桌角、茶几边缘等家具边缘、尖角加装防护设施,或者装修的时候选择边角圆滑的家具;第二,矮茶几或其他相对较矮的家具上不要放热水、小刀等利器或玻璃瓶、打火机等易引起危险的物品。
4.地板
打磨得光亮整洁的石质地板比较坚硬,容易打滑,婴幼儿摔倒容易受伤。对于此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地板不要打蜡,蹒跚学步的婴幼儿在打蜡的地板上走,容易摔跟头;第二,地面溅上水或油渍的时候,要及时清理;第三,在婴幼儿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铺上泡沫塑料垫。
5.抽屉
滑动自如的抽屉是除了门之外易夹伤婴幼儿手指的第二“元凶”。婴幼儿照护者往往会把家中的危险品藏在抽屉中,例如,剪刀和刀叉之类尖锐器具。对于此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可以使用抽屉扣,防止婴幼儿随意开启抽屉;第二,橱柜中的小抽屉可以安装安全锁
6.斗柜
斗柜,又称为抽屉柜,其潜在危险是婴幼儿可能会拉开抽屉后当架子爬,导致柜子倒塌。对于此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确保柜子固定在建筑物上。《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指出:“所有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cm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示安装使用方法”。第二,重物尽量放在柜子的底部后部,防止重心不稳柜体前倾。第三,尽量选择重心低、质量大的柜子,不要在柜子上放置花瓶等易碎物品,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7.楼梯、阳台
对于楼梯潜在的安全隐患,婴幼儿照护者可以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或安全门,防止幼儿攀爬。最多见的阳台隐患是高空坠落。1~3岁婴幼儿身高虽没阳台高,但是已经能够借助其他工具,比如阳台周边的桌椅、床等爬上阳台。对于坠落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窗户、阳台一定要及时安装安全牢固的护栏或者纱网;第二,窗户、阳台旁边不放置幼儿能够攀爬的家具,如椅子、桌子等;第三,不让婴幼儿离开婴幼儿照护者的视线。
三、早期家庭安全教育
1~3岁婴幼儿的家庭早期安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二是要经常给要幼儿进解和练习防止意外伤害的做法。
在教育和训练中,全家人对婴幼儿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须一致。照护者对婴幼儿应一视同仁,不能偏袒。1~3岁婴幼儿常表现出一定的抵抗性,喜欢说“不”,照护者应正面引导提出明确要求,指岀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婴幼儿好学榜样,喜欢模仿外人,故在饮食、睡眠、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习惯上,照护者应作出好榜样,并鼓励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拓展
1.白开水是幼儿最佳饮品
2.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
3.长期饮用矿泉水会染疾病
4.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
5.膨化食品尽量少吃
6.儿童不宜喝可乐、咖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幼儿应掌握的安全与技能,既包括对()和()等方面变化或异常情况的感知与处理,也包括对()中不安全因素和()的认识与应对。
A.自然环境、主体感觉、社会环境、危险处境
B.社会环境、危险处境、自然环境、主体感觉
C.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危险处境、主体感觉
D.主体感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危险处境
E.危险处境、自然环境、主体感觉、社会环境
2.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造成()。
A.食欲下降B.影响新陈代谢C.影响体格发育
D.影响消化E.以上都是
3.购买肉制品、腌腊制品慎购()的食品。
A.规范的市场B.展销会C.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
D.“放心店”E.大型超市
4.用背带兜抱婴幼儿的方式不包括()。
A.横抱式B.纵抱式C.前抱式D.后抱式E.背式
二、判断题
1.无威胁性是安全的本质属性。()
2.看食品的色泽,应购买外观较鲜艳、好看的食品。()
3.婴幼儿的皮肤细嫩,容易损伤,衣着应选择简单、宽松、质地柔软,以纯棉或棉质衣料为主。()
4.只要是有安全认证的玩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给婴幼儿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2.E3.C4.D
二、判断题:1.√2.×3.√4.×
同步练习二:
1.营养不良患儿哪个部位的皮下脂肪最先减少()
A.面部B.躯干C.四肢D.腹部E.臀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脂肪消失的顺序。
2.童车在使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购物包挂在童车把手上B.停在平地上不用放下刹车装置
C.太阳底下可使用防雨罩遮阳D.过马路时提前将幼儿从童车中抱起
E.幼儿的奶嘴可以固定夹在童车前面
3.促进2~3岁婴儿大动作的发展与训练可以通过()
A.抛接玩具B.跳蹦蹦床C.骑玩具车D.爬攀登架E.平衡木。
答案:ABCDE
解析:2~3岁婴儿大动作的发展与训练可以通过抛接玩具、跳蹦蹦床、骑玩具车、爬攀登架、平衡木。
二、判断题:
1.19-24个月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存在一定的交往愿望。()
答案:正确
解析:19-24个月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存在一定的交往愿望
2.12-18月龄幼儿自我意识出现标志性词汇,开始使用人称代词“我”。
答案:错误
解析:19-24月龄幼儿自我意识出现标志性词汇,开始使用人称代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