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年月日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理解它的制作及使用。
二、自学指导
一、弹力
1、弹性:当物体受力发生,不受力时能够的特性。
2、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的,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就是其中的一种.
3、弹力: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力。例如:、。
二、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它的伸长越长。
3、构造:、、、、、
4、使用:(1)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
(2)观察测力计的及,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
(3)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并要注明单位。
三、技能训练
1、下列用来测力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B.杆秤C.弹簧秤D.电子秤
2、有关弹簧秤的使用,错误的是()
A.每个弹簧秤都有测量的最大值B.测量后应检查指针能否回复原零位。
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底板摩擦D.测量时弹簧秤要保持竖直位置。
3、关于力的测量,正确的说法是()
A.天平也是测力计
B.握力计就是测力计
C.弹簧测力计和天平都是测力计
D.实验室常用测力计就是弹簧测力计
4、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5、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该弹簧
测力计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
_________,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课堂检测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
A.这样制作容易
B.为了便于读数
C.为了提高精确度,减小误差
D.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秤规格是()
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D.上述三个弹簧秤都可以用。
3、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B.10NC.35ND.20N
4、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6、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7、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N,分度值为___
N.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位于第二小格的A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
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N.
8、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伸长1cm
要用1N的拉力,则将健身器拉长0.5m,需要拉力为N。
9、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ΔL(Δ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ΔL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___N.
中考连接:(选做)
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把两球向墙面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2、如图(1)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中的()
反思改进:
(1)(2)
ABCD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节重力
1、了解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知道重心的概念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一、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受到的力,用表示。
2、特点: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用公式表示为:,其中,g=。
2、方向:;
3、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称为。对于质地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就在这一物体
的;质地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位置可用法确定.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坡路上向下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没有支持物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2、关于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