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尤其涉及了一种纱布剪。
背景技术:
纱布是一种质薄的网状片体,使用剪刀裁剪时不方便,裁剪效果不好。纱布剪是专门用于裁剪纱布的剪刀。
现有的纱布剪多为全金属结构,刀片更换不便,成本相对塑料材质高。限制刀身最大打开幅度的结构棱角多。无刀片保护套,其结构也不适合套设保护套,刀片暴露在外不安全。按压刀片的部位靠后,较费力,整体舒适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刀片更换不便、无保护套、舒适性不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纱布剪,采用新的结构、套设保护套、按压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刀片和刀身,刀身包括左刀身和右刀身,左刀身和右刀身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刀片连接,左刀身上设有凸柱,右刀身上设有导向槽,凸柱在导向槽内滑动。导向槽和凸柱的配合限制了左刀身和右刀身的最大打开角度。
作为优选,右刀身上设有右凹部和右凹部上的右凸部,左刀身上设有左凹部和左凹部下的左凸部,右凹部和左凸部外轮廓形状相同,右凸部和左凹部外轮廓形状相同,凸柱位于左凸部上,导向槽位于右凸部上。右凹部与左凹部的配合避免左刀身和右刀身发生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
作为优选,刀身与刀片的连接处设有按压部,按压部包括与刀片垂直的防滑板和与防滑板垂直的刀片垫板,防滑板上设有防滑凸起。使用时手指置于按压部按压刀片进行裁剪,防滑凸起增大摩擦,方便使用者。
作为优选,还包括刀片套,刀片套侧面设有防滑凸起,刀片套套设在刀片和按压部上,防滑板与刀片套内侧相接触。刀片套防止刀片在非使用状态时划伤人、物品,防滑凸起增大摩擦力,方便使用者取下刀片套。
作为优选,刀片侧面设有凹陷的垫板槽,防滑板与垫板槽垂直,刀片贴合在刀片垫板上,刀片尾部为长条形连接部,刀身与刀片的连接处设有凹陷的连接孔,连接部插入连接孔。刀片插入连接孔进行安装,拔出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左刀身和右刀身的铰接端分别设有扭簧槽,扭簧放置在扭簧槽内,左刀身和右刀身的另一端始终有向外张开的趋势。
作为优选,右刀身的铰接端上设有铰接柱,左刀身的铰接端上设有通孔,铰接柱与通孔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合理稳定、具有刀片套、按压方便、刀片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右刀身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刀身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刀身仰视图。
图6是刀片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刀片、11—垫板槽、12—连接部、2—左刀身、21—凸柱、22—左凹部、23—左凸部、24—通孔、3—右刀身、31—导向槽、32—右凹部、33—右凸部、34—铰接柱、4—按压部、41—防滑板、42—刀片垫板、43—防滑凸起、5—刀片套、51—防滑条、61—连接孔、62—扭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纱布剪,如图1-6所示,包括刀片1和刀身,刀身包括左刀身2和右刀身3,左刀身2和右刀身3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刀片1连接,左刀身2上设有凸柱21,右刀身3上设有导向槽31,凸柱21在导向槽31内滑动。右刀身3上设有右凹部32和右凹部32上的右凸部33,左刀身2上设有左凹部22和左凹部22下的左凸部23,右凹部32和左凸部23外轮廓形状相同,右凸部33和左凹部22外轮廓形状相同,凸柱21位于左凸部23上,导向槽31位于右凸部33上。刀身与刀片1的连接处设有按压部4,按压部4包括与刀片1垂直的防滑板41和与防滑板41垂直的刀片垫板42,防滑板41上设有防滑凸起43。还包括刀片套5,刀片套5侧面设有凸起的防滑条51,刀片套5套设在刀片1和按压部4上,防滑板41与刀片套5内侧相接触。刀片1侧面设有凹陷的垫板槽11,防滑板41与垫板槽11垂直,刀片1贴合在刀片垫板11上,刀片1尾部为长条形连接部12,刀身与刀片1的连接处设有凹陷的连接孔61,连接部12插入连接孔61。左刀身2和右刀身3的铰接端分别设有扭簧槽62,扭簧放置在扭簧槽62内,左刀身2和右刀身3的另一端始终有向外张开的趋势。右刀身3的铰接端上设有铰接柱24,左刀身2的铰接端上设有通孔34,铰接柱24与通孔34旋转连接。
使用时,将刀片套5取下,刀片1在扭簧的作用下张开,使用者按压防滑板41使刀片1合拢进行剪裁。使用完毕后按压防滑板41至刀片1合拢,将刀片1套进刀片套5,使防滑板41抵压在刀片套5内壁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