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麻醉专科组委员
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理事,麻醉分会副会长
伴侣动物麻醉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东荻动物医院院长
(点击像查看医师学术贡献)
2009年从事小动物诊疗工作;
2011年师从潘庆山先生,主攻犬猫麻醉学及外科学;
2012年先后担任,北京恒爱动物医院恒爱,麻醉科主管、手术中心主管、主治医生、院长;
2013年1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4年12月,台湾中兴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05月,泰国农大动物医院访问学者;
2016年07月,开展犬猫有创动脉血压(IBP),月操作近百台麻醉病例,填补了国内犬猫类IBP的空白;
2017年起担任法国维克麻醉培训讲师;
201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杰出青年兽医;
2018年,师从美国普渡大学兽医麻醉科教授JeffKo教授进一步深造麻醉技术;
2018年起,担任德国勃林格麻醉培训讲师;
2018年起,东西部/华南/北部/北京宠物医师大会讲师;
2021年11月起担任北京东荻动物医院技术院长;
他遇到过几个真实的案例,这个学员今年出去讲课的时候还是一个助理,明年讲课时再遇到他,已经成了院长。
虽然资本的涌入快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毕竟这是医疗行业,作为一名医生需要扎实的功底和经验。
还没有走得很稳就学会了跑,虽然看起来进步很快,但是欲速则不达,可能会给自己留下很大隐患,甚至害了自己。
靳雨东医生希望年轻的医师朋友不要特别着急,一定要打好基础,尽量在全科的基础上再去发展专科。
01
初中确定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宠物医生
靳雨东医生老家是吉林省长春市人,他从小就喜欢猫咪,小学开始到现在生活中一直都有猫咪的陪伴。
小学的时候靳雨东医生养了一只叫小白的狸花猫,上初中后小白六岁时,它突然出现绝食、精神状态差的情况。
那时应该是在1997年,市里的动物医院和宠物诊所都很少,靳雨东找了一个大学的教学动物医院,这已经是当时他能找到最好的医院了,通过检查确诊猫咪得了膀胱结石。
猫咪的离去对靳雨东的打击很大,心里憋得难受,陪伴了自己这么久的猫咪怎么就这么走了呢?这个手术应该也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手术吧,真的有这么难吗,为什么还会危及生命呢?动物医疗水平和人的医疗水平差距有那么大吗?
他想了很久,怎么想都觉得给动物做手术不应该这样,肯定还需要更高、更完善、更精准的医疗水平和技术。
所以从那时开始,他的目标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动物医生。
2002年,靳雨东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毅然的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
父母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报考分数也不低,当时动物医院还并未流行,考虑就业问题,不建议他报考这个专业,但是靳雨东一直很坚持,父母也就尊重并同意了他的想法,当年,他顺利被兽医专业录取。
当时大学的课程主要是以大动物为主,没有单独开放的小动物班,而多数学科都是专业课,临床知识教学很少,甚至没有,无法满足以后工作所需。
靳雨东的信念一直很明确,要做一名小动物医生。所以大学四年间,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他都会去校外实习,把大学学到的理论课和实习期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正是这一举动,让他毕业后很快适应了临床工作。
当时多数的动物医院条件都很差,他去实习的时候,检查器械跟不上,消毒方式很落后,很多实验室的生化都需要拿到人的医院做,能做血常规都是非常先进的化验方式了。
虽然条件不好,但是每天的病例也不少,很忙碌。在医院老先生的带教下,靳雨东逐渐学会了给小动物扎针、输液、做手术。
那时还没有留置针,每天给小动物输液都需要从新扎针,所以对扎针的技术要求很严格。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靳雨东打下了扎实的实操基础。
本科毕业后,靳雨东意识到仅凭自己大学学到的专业课,是不能满足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宠物医生所需的,他需要更深入的学术研究。所以他考取了吉林大学兽医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后顺利获得兽医学硕士学位。
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在长春市找了一家动物医院工作,担任全科医生一职,但是由于本地的病例量还是较少,宠物主人对一些治疗方案的接纳度有限,这让他觉得能学习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工作一年后,他决定前往北京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医疗技术更先进。在朋友的引荐下,2010年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专门跟诊潘庆山老师学习外科和麻醉学科。
两年的各个科室跟诊学习,让靳雨东见识到了很多常见的及罕见的外科病例和手术,还有一些复杂的内科疾病,这些病例多数都是疑难的转诊病例,这也让当时的他大大开阔了眼界。
潘庆山老师对靳雨东医生的影响非常大,他给靳雨东医生提供了很多新思想新思维,教会了他更完备的疾病诊疗流程。
“潘老师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无论是学术讲课还是临床接诊都非常严谨。我跟他将近十年的医疗生涯中,他从没有过医疗纠纷、诊疗或手术失败案例,甚至是差评,这是作为兽医很罕见的记录。
他在动物医疗行业外科手术上被称“潘一刀”,病例都是属于疑难杂症,他解决不了的外科病其他人多数也没办法解决,所以光鲜的背后他承担的压力其实也非常大。
他能把很细微的动物病理学变化深挖出来,思路清晰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技术都教给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2012年,潘庆山老师开设了自己的北京恒爱动物医院,靳雨东医生便前往老师的医院开始工作,先后担任医院的麻醉科主管、手术中心主管、主治医生、院长职位。
2021年11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医院——东荻动物医院,并担任院长一职。
早在工作几年后他就已经意识到,膀胱结石的手术并不难,也不是国内小动物医疗水平很差,也许只是当时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出了一些纰漏,而因为这件事让他在初中时就定下了职业目标,也正是冥冥中的缘分。
02
恩师指导定专科方向
外科学符合从业初心
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跟诊期间,靳雨东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专科方向发展。当时潘庆山老师结合他的个人性格,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转化率,建议他学习外科及麻醉。
潘老师说,在把外科做好之前,你一定要把麻醉也做的很好,外科医生学不好麻醉,就属于“半瘸腿”的状态。
从2010年师从潘庆山老师开始,靳雨东医生就主攻犬猫麻醉学及外科学。
靳雨东医生表示,要学好外科学,首先要把生理解剖基础打牢。现在大多病例以犬猫为主,必须要把犬猫的解剖位置、生理结构都掌握的非常扎实。
相对于外科来说,麻醉难度更大一些。外科主要是病理性的变化,而麻醉除了病理性的改变外,可能还有一些生理性的影响。
包括动物的年龄、体型、疾病并发症等,这些生理性的变化联合病理就会给到麻醉师较大的压力,所以麻醉相对外科学来说可能更难学一些。
大概在2013年,医院接诊了一只来自广州股骨远端骨折的成年萨摩犬,转诊过来之前已经在当地做过四次骨折手术,这已经是第五次骨折了,主人通过各种打听,联系到了潘老师,把狗狗托运到了北京。
因为经历了四次手术,狗狗的这条腿已经完全失去了正常的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这次手术还出了很多血,这对于当时担任麻醉师的靳雨东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因为狗狗已经做了四次手术,这次手术如果还没有成功,它可能就要截肢了。
所以作为一名宠物医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功底打牢,在面对这种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时,唯有完美的团队合作,医务人员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
另外,这个病例也给了我一个警醒,以后无论面对怎样的病例,是普通的也好复杂的也罢,都要严谨再严谨。”
从2013年开始靳雨东医生开始出门诊,担任主治医生一职。
后续的工作中,有一台大型犬的两侧骨盆全部破碎的骨盆骨折病例让他印象深刻,这个病例也是经过一次失败手术后转诊过来的。
手术过程中打开正常的通路后,他发现狗狗的生理结构也已经面目全非。在麻醉师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靳雨东医生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完成了手术。
这台手术从早到晚共进行了九个半小时,是他目前为止手术时长最久的一台手术,术后他整个人都已经快虚脱了。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无论是对头脑的精力和身体的体力,都有特别高的要求。靳雨东医生表示,因为他腰椎和颈椎不太好,所以平时自己最常做的运动是单杠和游泳。
另外他经常通过握力球训练,提升自己右手的力量感。这样在做一些骨外科的手术,术中需要通过器械提起一些较重的器官时,手部和手臂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完成操作。
03
术业有专攻
不断提高职业技术
2013年12月,靳雨东医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大学建立在野生动物园旁边,所以经常接诊一些野生保护动物,比如大象、狮子、老虎、北极熊等。
靳雨东医生跟诊了很多野生动物的体检,外科手术跟内科病的治疗案例。当时医院给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使用吸入麻醉的麻醉方式,让他非常震惊。
虽然当年国内的宠物医疗在吸入麻醉技术上已经有了几年的探索积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曾经在北京市动物园担任过麻醉顾问的靳雨东了解到,国内在野生动物麻醉这块,不仅是当年无法做到所有动物使用吸入麻醉,时至今日,野生动物的吸入麻醉技术也不成熟,只有少数野生动物可以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可以把动物的生理情况掌握在麻醉师手中,可以随时调整麻醉的深浅度,无论是对外科医生还是麻醉师来说都是非常安全的。
野生动物像老虎、大象等动物,如果麻醉浅了,手术中途醒来,由于疼痛会有攻击行为,对于医护团队来说很危险。
而对于体弱多病的动物来说,可能接受麻醉药的程度比较不耐受,如果麻醉程度深了又很危险,用注射药物的麻醉方式没办法良好的控制麻醉深度。
所以当年他们就能给野生动物都使用吸入麻醉技术,让我很震惊,真的是开阔了眼界,很是钦佩他们的外科医师和麻醉师。
2016年5月,我前往泰国农大动物医院参观了两周。
泰国农业大学很大,是一栋近十层高的楼。整个一二层共有三十几个诊室,按照专科分区明确,整个手术中心占了一整层楼,分为复杂手术室、软组织手术室、骨科手术室,还有血库,这对于一些急需输血的动物来说是非常好的福利,这次访问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我们国内的动物医疗发展的非常快速,但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很多,还能为动物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当时王老师在做犬猫有创动脉血压的操作,普通的血压检测仪是绑在动物腿上,但是这种检测很容易受到外部情况的干扰,在术中像血流、心率等数据可能是没办法精准监测的。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把耗材埋在动物的动脉血管里,可以迅速反应动脉血压变化,进行动态化的持续测量,对于休克、严重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接受复杂大手术等危重病例来讲,更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血压变化,为危重病例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升救治成功率。
回到内地后,靳雨东医生发现大陆地区还没人开展这项监测技术,也没有售卖相应耗材的厂家。
他当即联系了一家韩国的耗材公司,从他们那里购买耗材,并且开展了研究部。
到2016年,靳雨东医生的犬猫有创动脉血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月操作近百台麻醉病例,填补了国内犬猫IBP的空白。
随着这项技术的开展,内地很多医院也开始应用,也有很多内地的厂商开始生产相应的耗材,方便了广大同行的采购。
工作多年,随着麻醉及外科经验的增加,靳雨东医生获得了农业部认证中级兽医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麻醉专科组委员、伴侣动物麻醉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麻醉分会副会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理事、中国首批百佳兽医师等职称和奖项。
他说在几年前自己也“飘飘然”过,觉得自己算是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些奖项和成就,可能会有些忘乎所以。
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意识到当时的想法是多么错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路漫漫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现在他觉得无论获得怎样的成就都要放平心态,让这些奖项和成就成为鞭策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
靳雨东医生表示将来计划再开几家医院,接纳培养更多人才,给予他们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他以后也会经常去往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把更多更好的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带回国内。
爱沃克情报局
冬季环境气温低,不利于寄生虫存活,是不是就可以降低驱虫频次了呢?
虽然寄生虫在冬季相对来说不太活跃,但是也不能因此降低驱虫频次。寄生虫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两种,像体外常见的跳蚤在寒冷的环境中仍可能以卵或其他未成熟的形态藏匿于宠物生活的环境中;而体内寄生虫的生存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天气影响。因此即使到了冬季,宠物仍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还是要坚持定期为爱宠驱虫,不要随意降低驱虫频次。
认识到定期驱虫的重要性,对爱宠与宠主都是健康的选择。每月按时驱虫,可以使用更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可以有效针对各种常见寄生虫问题。在选择驱虫药时,推荐优先选用大品牌的产品,这样技术和口碑都有保障,用起来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