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理发10元……”吆喝声从马路对面的一个大喇叭里传出来。搭一面镜子,铺一张毯子,前后支两盏灯光,一把剪刀在手,70后理发师凌瑞的“理发店”就这么在街边开张了。
在合肥市瑶海区萧城路上,近半月来,除了下雨天,凌师傅每天晚上都准时出现在十字路口的街边,为路过的行人理发。有时,深夜还能看到不少人在排队等待。
凌师傅的街边理发摊
白天流水打工人夜晚乘月手艺人
今年46岁的凌瑞是合肥一家冰箱厂的工人,周一到周六白天上班做着维修冰箱零部件的工作,晚上就化身理发师到街边摆摊。
在冰箱厂工作了十余年的凌师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一开始简单的冰箱制板到如今冰箱维修工作,凌师傅总说不论在哪个岗位上,自己总想着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他也是单位里公认的劳动楷模。
凌师傅在街边摆摊占地面积不大,就选在了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对面,一片绿茵丛旁的拐弯街角处。这里本是很安静的一个街边拐角,也不那么起眼,因为凌师傅的理发店,显得格外生动且温暖了起来。
除了理发,凌师傅还做过其他的兼职工作,比如送外卖、摆小吃摊等一些小时工。“相比之前的那些(兼职),我还是更喜欢给人理发,也不想丢了这门老手艺。”
摆摊成本不到千元开业不久生意越来越火
灯光下,凌师傅认真理发
自今年4月份营业以来,凌师傅每晚摆摊三四个小时能够为10多位顾客理发,营业额每天能达到百元左右,如今已经回本并且每天收入都在增长。“每天能有这个收入,我也挺知足的了,本来没有什么期待的,没想到靠这个手艺还能补贴点额外的家用。”
凌师傅的理发设备很简单,除了专业的理发剪刀、理发器和剃头刀选了材质和效果最好的比较贵之外,两盏落地大灯100多块钱。为灯供电的电瓶是租来的,接剪落在地上头发的毯子80多块钱,顾客坐的椅子也不贵,才70多,镜子是凌师傅父亲20年前用的老物件,不花钱……总共零零总总加起来千把块钱的开业成本。
摆摊前,凌师傅冥思苦想了很久,究竟什么样的摊位能够摆得像那么回事,能够让路过的客人看到了就有坐下来剪的意愿,“那至少从外观上得看起来既专业又整洁,不仅要让客人剪得发满意,还要让他们体验更舒服一点。”
因为是晚上出摊,街边转弯处正好有一盏高而明亮的路灯。路灯下,凌师傅理发摊“户外理发”的架子和红底色写有“理发10元,修眉毛5元,焗黑油25元(长发45元)”的海报,显得格外显眼。晚上小区附近的居民出来散步的、下班回家的都会经过这里,被凌师傅得理发摊所吸引,客流量也越来越大。
“赚钱不是主要目的内心想做点便民服务”
深夜,凌师傅的理发摊生意红火
“哎,这头剪得真不错”,“突然一下子就变精神小伙了”“师傅,你还得继续在这里摆哈,我下次还来你这里剪”,“师傅,我谢谢你,我得给你扫15元,感谢你拯救了我的头型”……凌师傅的理发手艺得到了不少顾客的赞赏,他的名声也是许多客人口口相传得来的,不仅回头客来了都有两三次,还有第一次来理发的人直言,要在这里办终身理发业务。
“哎呀,我自己听到了这些话,内心其实是很开心的,就像我打磨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样。”凌师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说是10元理发,但凌师傅也不会因为有人差个两三块钱,或者身上没带钱来理发就将人拒之“门”外。“我有这个手艺,赚钱不是主要目的,内心还是想多做一点便民的服务,少赚个一两块钱也不是什么大事,最重要的是客人们理得高兴了,我也高兴。”
专心干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好
“十块钱理发在合肥真是不贵,师傅也认真得很,性价比高,而且还有其他便民服务,真是赞!”一对带小朋友来理发的夫妇说,“我们都觉得已经很满意了,没想到他还在修修理理,真的完全不逊色于专业理发店。”
凌师傅想得很清楚,他的小摊因为设备较专业理发店来说比较简单,主营剪发的业务,因此未来也没有计划再为顾客设计造型以及烫发染发等耗时耗资的项目。凌师傅说,“业务多了,他精力有限也顾不过来,不如把爱好发展成专业,专心干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好了。”
几次采访聊天后,凌师傅和记者熟悉起来。前几天,在大皖新闻记者的协助下,凌师傅开设了抖音直播账号,并购买了直播的支架等器材,第一次尝试了网上直播,虽然刚开始直播间人气并不旺,但他说会坚持下去,“想把这座城市生活的另一面展现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