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九代思域快一年,一直对车子的隔音效果不满意,特别是加装前顶吧后,那种扰民式的路噪听着都心烦。
所以想在车子的隔音方面做点***,但又不想像其他人一样用止震垫和所谓的隔音棉,一下子增重几十斤,一是费用高,二是增重后长期性地增加油耗,偏离了思域省油的宗旨。造成后期养护成本增加。本人从而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隔音方式呢?所以开始研究起隔音问题。
先是研究家里那台工作快十年老雅阁,再开起朋友的八代思域,最后再拆自己的九代。从中发现一个现实问题(各厂商的通病),不是本田的隔音水平不行,而是厂商有针对性地根据车子的定位或级别做出不同的隔音工艺。大家想一想,如果思域用上雅阁或是讴歌的隔音工艺,历时个个买思域,没有人买雅阁或讴歌。从而影响高一级别车的销售。所以说卖的永远比买的精明。
有开过八代和九代思域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九代比八代的隔音做的好。通过本人亲自拆车和参阅《拆车坊》思域拆解分析这篇***(同时也可以参阅拆车坊第一期科鲁兹/思域拆解对比分析)。会发现九代比八代在某些部位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些很轻的白色隔音棉,隔音效果就会好很多。这也说明这种白色隔音棉能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
为了验证这种白色隔音棉在各种车子上的使用率,本人开始跑各大名牌汽车厂商的4S,进维修车间看那些事故车子,研究它们的隔音工艺和材料。发现隔音效果好的车子都使用这种白色隔音棉,而且数量和密度方面都比较多,特别是车钢架里一些空隙也塞满隔音棉了,当然也用一些止震垫,但数量不多。事实证明这种白色隔音棉受到各大厂商的重视和使用。
如果思域大量地使用白色隔音棉不知效果如何,有想法就要实验,实验才出真谛。
确定材料后,就开始寻找材料,上某淘,发现两个牌子的白色隔音棉比较好,一是3M新雪丽,二是泰瑞TURICH环保棉,通过比较,觉得泰瑞TURICH环保棉的性价比比较高,所以选择泰瑞。因为是实验,本次隔音只考虑做后备箱和叶子板两大部分。购买10平方(重210克/平方,对折双层使用),全重4.2斤,280元搞定。同时再买一套拆车工具和热熔胶。
工具:拆车工具、热熔胶、火机,剪刀(最好是理发剪,锋利,容易剪)
先做后备箱,因为一时冲动,在做下底盘过程没有拍照,所以现在只能上张做好的图。
把后备箱能拆的都折光,包括左右两侧,露出全部的钢板,把隔音棉对折为两层,一整块铺在底下,再根据底盘平整度做适当的剪裁。车身左右两侧的一些空隙也塞满隔音棉,注意:不要让隔音棉把油箱盖和后备箱两侧的透气孔给堵了,以免影响后期更换汽油滤和透气。最后用热熔胶点状粘好。
后备箱盖施工过程,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原车一小块的止震垫,很小,很少。后备箱盖能堵塞的地方都堵上,不差这点材料。因为本人用量比较大,所以这次购买的最多只能做完后备箱和叶子板。
做好的效果,根本看不出里面加了东西。
下一步要做叶子板。参考坛上某兄台的毛毡叶子板隔音做法,所以本人也想在此毛毡的基础上加隔音棉的做法。
具体做法:档泥板外侧粘上4mm加厚黑色毛毡,里侧粘双层隔音棉。因为毛毡还没到位,同时需要升降台才能施工,所以过几天再找个维修店进行。到时再补交作业。。。
说说效果吧:世界安静下来,后箱基本没什么声音传过来,比想像中好。特别是过缓冲带时感觉后轮有新福克斯的感觉,声音小而沉。同时音响的低音也好很多,比较清澈干脆。绝对性价比。相信做完叶子板、底盘和车顶隔音后,效果会更好。
本人不建议加止震垫,一是性价比不高,二是效果并不比单用隔音棉好多少。其中原因我一时说不清,如果你玩过音响,特别是DIY过音箱的人,应该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同时也懂得提高音质和解决共振问题。
本人再补充说明一下:关于这种隔音做法的出发点是花最少的钱做最性价比的事。我不是傻瓜,也知道用上大能止震垫和隔音棉一定会比我这种做法的效果好,但能好多少?只能用专业工具来测试。
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用大能做全车隔音要花多少钱,我问一下桂林的大能代理商,到店做全车4800元。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强,有工具,单买材料最少要2300元(70元一张),请问有几个能人能自己全部搞定的。如果买材料让别人安装,手艺好的工时费要500-600元吧(按桂林消费水平)。也就是说搞大能最便宜的做法也要2900元。
又有多少人知道一张大能蓝金刚重量是多少?一张大能蓝金刚重1.2公斤,根据店家给出的参考用量:全车需要使用29张隔音王,3张止震垫,1张隔音棉。总量33张。那么总重量就是33-36公斤,那就相当全车无形中增加70斤左右。所增加的重量会增加多少油耗,本人不懂计算,请专业人士出来解答。
如果按本人这个做法,全车的材料费在650-750元左右,25-28个平米(双层用量),全重在11斤左右。找人帮安装,因为安装工艺要求不高,相信花300元让人拆车是没问题的(按桂林消费水平),再加上10条热熔胶,0.5元/条。也就是说全车搞完也就花1000元左右搞定。
最简单的对比出来了:做大能的费用是我这种做法的3倍,增重是6倍以上,不知效果是不是成正比呢?
最后说一下效果,如果按本人现在只做后备箱的效果来看:保守估计降噪方面最少能降低10-15%,因为没有专业工具测试,不敢估计太高(本人认为如果全车做完应该能降低15-20%)。不知花了3倍费用的大能会降低多少?总不会能降45-60%吧!大家一起估算吧,本人认为能降20-25%已经是很好了。同时大家也别忘了增重后所增加的油耗费用。
大家也可以去查阅一下“思行合一动态评测第九代思域,绕桩测试多图,多数据”4月9日斯皮尔兄弟转发的***,里面提到噪音数据,大家见仁见智去计算一下吧。(一般45分贝以下不能算是噪音,新思域的怠速噪音38.5dB,)
至于楼下兄弟所提出来的“鼓状原理”,本人不打算多说,记得很多年前,有人DIY音箱时,喜欢在箱体内加一层沥青,以增加箱体的重量和厚度来提高音箱的抗震能力及吸音效果,结果实际效果还比不上薄木板加隔音棉的效果。
汽车的空间、构造和材料决定了它是一个自我发声体,会因车速、路况的变化而变化。
既然提到汽车的构造和材料方面,本人也在此说一下个人见解:近几年各大厂商开始重视环保,节能减排(不重视者就会像前几年通用,福特厂商的下场),用高强度薄钢板减轻车体的重量。个别跑车甚至用上铝合金车体。还想各种办法降低钢板的用量,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事故车,除了表面的钢板是一整块,内部各种钢梁和配件都是千疮百孔的镂空设计。这种设计有四个好处,一是减重,二是吸能,三是降风阻,四是除共振降风噪。
但这种减重的设计有个问题,那就是表面钢板太薄,大面积使用会让车子在行驶过程产生共振,共振就会产生低频噪音,厂商为了减少共振,就会在钢板内部适当增加止震垫,但面积不会太大,只是在大钢板的中心点或不平整的地方使用,否则大面积使用就会增加车重,违背当初减重初衷。
大家再想想,用高强度薄钢板加大量止震垫的成本会不会比用普通厚钢板高,这个问题由宝钢或做钢材生意的兄弟出来谈吧。同时也加句题外话,日本仔的一些理念(如减重,混动)还是比较先进,可以说走在市场的前沿,要不日本车怎么占领欧美市场。再看回国内厂商,大家还记得今年315某厂商那钢板生锈的事,不是我不爱国,不支持国货,而是厂商不把我们当国人对待,国内厂商要争气啊,当那天国产车比得上日本车时,我绝对支持国产(就好像一些国内电器一样)题外话到此为止。
现在大家为了降噪,而大面积地使用止震垫。有必要吗?我相信厂商对付噪音的水平绝对比我们高得多,那为什么在降噪问题上不大量使用止震垫而是大量使用隔音棉(特别是在豪车上)。大家自我思考吧!再加上汽车是由钢板,玻璃、塑料等不同的材质拼接而成,这种不同材质的拼接也容易产生噪音,共振点不一样。那是不是都应该在不同的材质是贴上止震垫呢?本人认为隔音棉(吸音棉)能很好地解决因不同材质的差异所产生的噪音。要不这么多年来,各种需要隔音的场所或物体,也不会一直使用隔音棉(吸音棉)做为主要隔音材料。
如果大家不想改装音响,没必要做太贵的隔音。合适就好。
今天跷班去洗车店做了底盘和叶子板隔音,历时5个小时,老板负责拆车安装,本人负责隔音作业,所以老板才收了200元辛苦钱。费话少说上图:
工具:10和14号六角套筒工具、十字螺丝批、一个Y形拆车工具、剪刀、PE热熔胶、火机、环保万能胶水。
做底盘隔音,步骤以下:(先文字后图)
一、拆后座椅,这方面比较简单,但要注意后座接近中座的右侧有一颗10号的六角螺丝,要把它下了才能拿下座椅。
二、拆前座椅,注意座椅底下的电线、座椅后面的两个螺丝保护套和安全带,别用蛮力拆。座椅螺丝用14号套筒下。驾驶位座椅的安全带有点难拆,注意点,慢慢来。
三、拆中央手扶箱套件,用拆车工具先下前面两侧的3颗卡扣,手扶箱后下面的护板和档位护板(建议先把档位放到S档,记得熄火操作),再十字螺丝批下档位前面2颗螺丝、右下侧1颗螺丝,还有手扶箱里的2颗螺丝,一共5颗六角十字螺丝。最后下手扶箱后面那2颗自攻螺丝。螺丝搞完后就可以轻轻地向后拉出手扶箱套件。
四、拆两侧车门边的塑料保护套,1、下后座塑料保护套,抓塑料底层向上提就出来;2、下前门中间那个,抓塑料底层先向外拉再向上提就出来。3、下B柱塑料保护套,抓塑料底层向下拉就出来;4、下A柱塑料保护套,注意先下前方那颗卡扣,抓塑料底层先向外拉再向上提就出来。
五、拆地毯,注意先下后座和左侧中间那两颗卡扣,,用剪刀把档位附近的地毯剪断(要不就拿不出来),剩下的就是一拉一卷就出来,接着就搞卫生吧。
六、铺装隔音棉,每个人的铺装方式不一样,就不做详谈,但要注意预留空调后地板出气孔、座椅螺丝孔和卡扣孔。
七、铺回地毯,装回中央手扶箱套件和两侧车门边的塑料保护套,装回座椅,,最后底盘隔音OK。
做叶子板隔音,步骤以下:(先文字后图)
一、上升降台下轮胎。
二、拆叶子板,大部分卡扣容易拆,不详解。不过注意前轮最下方有三颗卡扣(就是装挡泥板那三颗),需要耐心,慢慢拆,要不就会向我这样,惨不人睹。
三、搞钢板卫生。
四、铺装隔音棉,最好在钢板上擦上一遍环保万能胶水,容易粘住隔音棉。能塞满的地方,尽量塞满(注意要预留卡扣孔)。前轮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车头位置,可以先根据钢梁的弯度粘一张隔音棉,(最后全部搞完后,再打开发动机机仓,从两侧的洞往叶子板里塞隔音棉)
五、回装叶子板和轮胎,打完收工。
关于大家关心的效果问题,等我明天再跑跑不同的地形后再说。不过有一点可以先说,就是原车音响效果变得更好,那个清晰度,那个低音听着就都爽。
经过大半夜去跑高速、跑由10*10CM的方砖铺设的路、过橡胶缓冲带、跑沙石路和烂路。基本上能测试出本次隔音的实际效果(因为没有专业工具测试,只能凭感觉保守估计)。
1、怠速状态下,基本听不到噪音,也听不到外面的人讲话的声音,特别是等红灯时,关窗跟开窗差别实在太大,天堂与地狱的感觉。
2、跑高速第一感觉就是车身更稳,不由自主地深踩油,(主要是胎噪风噪,3500转以后就明显感觉到发动机的噪音)。
3、跑方砖路是为了检验底盘的隔音效果,以前跑时,真受不了,像地震一样。现在时速35以下基本没什么感觉,噪音应该下降35%-40%左右。
4、过橡胶缓冲带和深坑,时速30以上感觉比较明显,但比之前好很多,声音变沉,噪音应该下降20%-25%左右。
5、跑沙石路和烂路,主要是胎噪,噪音应该下降20%-25%左右。
现在全车只做了底盘、叶子板和后备箱的隔音,全部用量20平方左右,一共买25平方,现在还剩4-5平方,计划做喇叭隔音。经过不同的路况测试,整体隔音效果比较满意,下降20%-25%是绝对有的,高性价比。
如果追求更好的隔音效果,请做挡火墙隔音,换悬挂和轮胎(思域悬挂实在太硬,路感太强,也与我加装前顶吧有关)。
至于四门隔音方面,如果你不是为了音响效果,请做好四门密封处理就好(在密封条里加装O型实心条)。如果为了音响,请处理喇叭引起共振问题(现在喇叭会引起车门内侧塑料的共振),在喇叭口与其它连接处垫一层隔音棉(最好再用隔音棉把喇叭后面包一下),另外再把止震垫剪成3CM左右宽的长条,以‘X’形状贴在门内侧钢板上,喇叭后面也要贴一点(一块止震垫就能解决四个门)
关于车顶隔音没什么必要做,不过后备箱的喇叭可以用隔音棉处理一下。
为了检验隔音整体效果,本人用爱疯在APPSTORE上花12元下了个《情景噪音检测专业版》,也有免费版,叫《环境噪音检测》,因为软件本身没有自带GPS测速,所以只有分贝,没有时速,要是软件公司能结合两者就完美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一个玩玩。
因为不是专业工具,检测结果只供个人参考。
检测过程,全车全封闭,关掉车内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发动机除外)。现在给大家检测结果:
第一个结果:早上在地下车库怠速时的最低分贝(转速800)第二个结果:到公司后,在户外怠速时的最低分贝(转速700)
第三个结果:在马路等红绿灯时怠速时的分贝(转速700)第四个结果:时速40和60时的分贝(转速没注意,因为一边开车,一边搞这个,不安全)
上述感觉和建议,纯属个人,只供大家参考。谢谢!!!
在桂林的朋友有兴趣做隔音的有空可以聊聊。
和我的作业几乎同步啊,呵呵
学习了,能发隔音棉的购买地址吗?
有实验过阻燃吗
另外,请问眼镜盒是装在原来拉手位置吗?
动手能力好强。请问LZ,材料阻燃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哈。
直接取下原拉手就可以安装?需要重新打孔吗?
眼镜盒与内饰是不是有色差?
塑胶片大概多厚?5mm差不多么
哥,我也广东咯~求帮手
LZ,你买止震板了吗?具体每个部位要多少?介绍一下,谢谢。
这种隔音材料质量怎样?效果如何?
楼主,等你的叶子板作业。我有意模仿你的后备箱的做法,希望叶子板会有更详细的作业。谢谢~~另外,我觉得用热熔胶固定不适合,汽车温度高了,热熔胶容易变软,软了就丢了,没有固定效果。当然,这吸音棉不固定也可以。
顶楼主楼主要是发个详细作业就好了
只想在四门上用4块止震,应该可以吧
请问楼主有没有拆后尾箱的教程啊?两边的装修板如何拆?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