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花艺中的环保固定方法可以不用花泥和剑山而直接用花枝基部与盘底、盘边的作用力相互支撑花材
11请根据下面这首词对出下联。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上联:观翠竹钦羡谦逊风骨下联:
6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中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名句。这种写作方法被称为()。
A.反衬
B.双关
C.对比
D.渲染
43(1)鲜花摆上货架(2)给花朵浇水(3)建造玻璃暖房(4)市场调查(5)剪切花枝
A.4—3—2—5—1
B.4—5—1—3—2
C.4—1—2—3—5
D.1—4—3—2—5
324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请补全内容。
A、已是悬崖百丈冰
B、已是黄昏独自愁
C、瀚海阑干百丈冰
D、六出冰花滚似绵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KT浓度(mg/L)
0
5
10
20
40
80
结果
++
+++
+++++
++++
+
注:“+”表示保鲜程度A.与田间玫瑰花枝相比,处理前切花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减少B.为探究更精确的最适保鲜浓度,应在T2和T3之间设置多个浓度梯度C.保鲜效果T5比T0差,原因是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保鲜作用)减弱D.KT是一种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从而起到延缓细胞衰老作用的植物激素
明·陈献章《元旦试笔》老去又逢新岁月,()。
A.春来更有好花枝B.冬来更有好花枝C.秋来更有好花枝D.夏来更有好花枝
?
注:“+”表示保鲜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田间秋菊花枝相比,处理前切花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减少B.T3组KT处理浓度应为20mg/LC.保鲜效果T5比T0差,原因是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D.为探究更精确的最适保鲜浓度,应在T2和T4之间设置多个浓度梯度
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中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名句。
这种写作方法被称为A、反衬
B、双关
C、对比
D、渲染
客房插花用的花枝,修剪后要()使用。A.尽快(正确答案)B.等收浆后C.10分钟后D.风干后
东方插花的线条美即用花量少,只用几枝草本或木本的花枝就能构成一幅丽姿佳态的美景,追求花朵的风韵和姿态,通过线条的长短、曲直、刚柔来表现简洁、弯曲、飘逸等造型。
A.正确B.错误
用剑山固定花材时,对于稍粗大的枝条,要在基部剖一个十字,其作用是利于花枝插入剑山中。
春季开花的迎春.连翘海棠等,在花后对花枝(),以促进新的花芽分化,为下一年开花作准备。
文中“花枝枯竭的时候”是指哪个季节?()
A.暮春
B.春末夏初
C.秋末冬初
D.严冬
最近,科学老师让二(三)班的学生捉昆虫进行观察,有学生在学校的花圃中捉昆虫时不小心把花枝弄折了,值周生看到后以破坏花木为由,对他们班进行了扣分,并在每周的校会上通报批评了二(三)班,为此学生感觉很委屈,他们找班主任说自己不是故意的,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最为恰当?()
A.表示信任并理解学生,让他们主动向值周生说明实际情况
B.与科学老师沟通,建议留此类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校外完成
C.支持并赞成学生的行为,保护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
D.找到当时的值周生,亲自去解释学生弄折花枝的原因
A天池B滇池C虎池D剑池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景点是()。
A.青海湖
B.九寨沟
C.滇池
D.月牙泉
最近科学老师让二(3)班学生捉昆虫进行观察。有学生在学校的花圃中捉昆虫时不小心把花枝弄折了,值周生看到后以破坏花木为由对他们班进行了扣分,并在每周的校会上通报批评了二(3)班。为此学生感觉很委屈,他们找班主任说自己不是故意的。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最为恰当
A.表示信任并理解学生,让他们主动向值周生说明实际情况B.与科学老师沟通,建议留此类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校外完成C.支持并赞成学生们的行为,保护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D.找到当时学校的值周生,亲自去解释学生弄折花枝的原因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最有可能是我国()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
A.广州B.厦门C.昆明D.长沙
炎炎夏日,鲜花买回家后容易枯萎,下列关于鲜花保鲜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把花枝末端用火烧下,使花枝末端2~3厘米处变色后,及时浸入冷水中,再插进花瓶B.在清水中加几滴白醋或漂白水,花枝底部再修剪一下C.插花时应选用清洁的河水、井水、池塘水D.插花摆放的位置要合理,夏季应放置在有强烈阳光直射的地方
要使鲜花插得久一些,可以()。
A.在水里加醋B.在水里加洗衣粉C.将花枝的剪口用火烧一下D.将花的剪口用胶带包好
下列诗词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②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中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名句。这种写作方法被称为
A.反衬B.双关C.对比D.渲染
插制半球形插花作品时,主要花枝长度剪切成容器口直径的()倍,半球型主要花材的长度应相等。A.2-2.5B.3-3.5C.1-1.5D.4-4.5
下列哪种技法不属于四面观螺旋花束制作技法()。花枝螺旋排列花枝交叉点固定花枝错落排列手握点以下叶片全部去掉
下列哪种技法不属于胸花制作技法()。每一花做铁丝叶片也需要做铁丝所有花枝交叉点固定绿色花茎不需要缠绿胶带
确定作品中主要花枝与容器的比例关系时,常以容器总高度来衡量花枝的长度。容器总高度是指()。容器自身高度容器自身高度与容器口径之和容器口径容器到桌面的高度
设施栽培中可以通过()调节花枝数和开花高峰时期,达到香石竹的周年均衡供应。A.摘心B.疏蕾C.疏枝D.施肥
切花的分级依据有()等A.花径B.是否经过STS脉冲处理C.新鲜度D.花枝重量
摘心是指摘除正在生长中的嫩枝顶端,可促使侧枝萌发,增加开花枝数;使植株矮化,株形圆整,开花整齐;也有抑制生长,推迟开花的作用。适合进行摘心的花卉有()A.一串红B.三色堇C.石竹D.雏菊
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中饰演女主角花枝的是哪位演员?
A花插
B丝带
C七宝
D铁丝网
A主要工具
B辅助工具
C一种用具
D辅助器具
A布满圆球
B布满针尖
C盛有圆筒
D半球形
A草本花枝
B粗的木本花枝
C粗的草本花枝
D细的木本花枝
A已是悬崖百丈冰
B已是黄昏独自愁
C瀚海阑干百丈冰
D六出冰花滚似锦
A.已是悬崖百丈冰
B.已是黄昏独自愁
C.瀚海阑干百丈冰
D.六出冰花滚似锦
一级大花单朵切花菊的花枝长度应在()厘米以上。
A.85
B.75
C.65
D.60
10、在花材处理中,通常用锯子截断以下哪项枝材()
A:草本花枝
B:粗的木本花枝
C:粗的草本花枝
D:细的木本花枝
2、保持花材新鲜首先要清洗容器,摘去变质的花、叶,同时剪去下列何者以利吸水()
A:花头以下2~4cm
B:花枝部份2~4cm
C:茎基部切口以上2~4cm
D:花叶以上2~4cm
近年来花枝、软丝等海洋鱼类遭过度滥捕渔获量年年下降。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耗时2年成功建立花枝及软丝的人工养殖技术创下全球首例。从联系的观点看花枝及软丝的人工养殖技术的成功建立说明()
A、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创造有利于实践的抽象联系
D、只有基于事物固有联系改造世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花材加粗固定法,是指花枝过细时,可在花枝的基部用纸或塑料包缠,或用较粗的短枝绑扎在基部即可插于花泥上。
A、正确
B、错误
为了增添会谈桌上摆设的美感,烘托气愤,可以在桌子的纵向中轴线上摆几组插好的鲜花,花枝以不遮挡双方的视线。
插花用的花枝,修剪后要()使用。
A、尽快
B、等收浆后
C、10分钟后
D、风干后
阶梯,即将相邻的各花朵或花枝之间,以相等或不等的间距()呈阶梯状插入花泥中,由低向高延伸,以表现花材的韵律美。
A、逐渐降低
B、依次向左
C、依次向右
D、逐渐升高
插制人造花作品时,为使花枝和造型牢固稳定、不晃动,应用热熔胶或树脂胶涂抹花枝基部后,再插入()中。
A、湿花泥
B、花插
C、干花泥
D、水中
在插花花艺作品插制时,应将各花枝基部插脚()在一起,使造型紧凑有序。切忌花枝松散交叉、东伸西斜塞满容器口而显得杂乱无章的现象。
A、集中靠拢
B、分散布点
C、松散交叉
D、捆绑粘贴
铁丝网固定法,是将铁丝网卷成筒状,放入瓶内,令花枝以合适的位置与角度插入相宜的()内加以支撑和固定的方法。
A、花泥
C、花托
D、铁丝网孔隙
绑接茎段支撑法,是在花枝基部绑接一茎段,借用茎段()与瓶壁或瓶底的支撑点以及花枝在“撒”上的支撑点加以固定。
A、中间
B、两端
C、弯折
D、劈开
弯折花枝支撑法,即利用花枝弯折插入瓶内产生的反弹力固定花枝,此法的关键是找准贴壁的()。
A、连接点
B、接合点
C、支撑点
D、嵌入点
采用植物茎段作“撒”来固定瓶花花材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借用花枝与瓶壁、()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相互依附和支撑来固定花材。
A、花泥之间
B、瓶底之间
C、花材之间
D、瓶口之间
木本花材的修剪,首先细心观察花枝的向背和走势,并找出最佳的观赏面和(),然后谨慎动刀剪、不可粗率行事。
A、插制部位
B、剪切部位
C、主线条走向
D、插脚部位
(),是将花枝插入如试管或竹筒之类的可盛水的花器中,然后再将其绑扎在骨架上固定的方法。
A、绑扎固定法
B、铁丝固定法
C、折枝固定法
D、夹枝固定法
花材竹签弯曲法,是指水葱、非洲菊、木贼等弯折后易复原,若用()则花枝不能复原,从而达到弯折的目的。
A、用手弯曲
B、竹签串进
C、烤曲
D、折曲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这句诗写的是()。
A、失宠宫妃的心情和感受
B、描写女子修长的眉毛
C、失宠宫妃问新得宠的宫妃眉毛有多长
D、建章的花树开花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犹有花枝俏。”请补全诗句。
鱿鱼也称()。
A、乌贼
B、墨鱼
C、花枝
D、“柔鱼”
4.()拉丝方法可将花枝弄弯。
7.关于插花用铁丝的作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铁丝用于固定花枝的走向
B、铁丝可用来弯曲花枝
C、铁丝用于支持花枝
D、铁丝可用于延长花枝
1.()可用来剪切花枝、丝带、包装纸等,有的还能剪截铁丝。
A、剪刀
B、胶枪
C、钳子
D、锯子
()可用来装饰铁丝及固定花枝。
A、胶带纸
B、丝带
C、包装纸
D、胶枪
6.非洲菊由于花茎较软,可()以加强花枝的坚挺度。
A、将铁丝插入花茎中
B、用丝带帮扎花茎
C、喷洒光亮剂
D、用包装纸保花枝
关于花枝的加工,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用铁丝穿过花的子房、花萼、花茎,然后交叉缠绕形成花梗,便于固定与弯曲花枝
B、将铁丝插入花茎中是为了增强花枝的坚挺度。
C、将铁丝一端弯曲成钩,另一端自花蕊插入花茎中,易于使花枝挺直或弯曲。
D、花茎中加入铁丝是为了增加花材的寿命
关于插花用铁丝的作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缠绕花枝的铁丝常用()以饰之。
D、绵纸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请补全诗句。
请根据下面这首词对出下联。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上联:观翠竹钦羡谦逊风骨
下联:
A.选材简洁,所用材料数量不多,追求花枝或枝干的自然神韵。
B.用色清新淡雅,有时也用浓重艳丽的色彩。
C.多以线条构图为主,图形追求不规则、不对称的自然美。
D.插制方法是以三大主枝为骨架的线条式插法。
A光叶剂
B花胶水
C热熔胶
D白胶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水平式是静态构图形式,整体呈横向伸展,表现花枝临水映照的景象
要使鲜花插得久一些,可以()
A、在水里加醋
B、在水里加洗衣粉
C、将花枝的剪口用火烧一下
D、将花的剪口用胶带包好
蔬花蔬果时,要先蔬花枝,后蔬花蕾,再蔬果,定果
西兰花炒花枝的花枝通常是指什么食物
插花用的花枝,修剪后要()使用。
A、用开水烫一下
B、放几小时
C、尽快
D、用火迅速烧一下
瀑布形插花的外部轮廓流畅、严整。插作时多选用有下垂感的花朵、艳丽的花枝,下部中心位置花朵较大,上部及左右花朵较小;适用于书桌、客厅转角摆设。
a、正确
b、错误
半球形插花比较规整,八面玲珑,是四面观花形。注意垂直主花枝应高于底边直径的1/2,才似半球。插作时垂直花枝直立,水平花枝均匀配置,色彩搭配同色不相邻,边缘要圆滑,突出半球状。
意大利人守时观念较差,送花的花枝、花朵应为单数;喜爱绿、蓝、黄三色,忌用紫色。
法国人送花枝数不能为双数,在法国,接受礼物要当面打开,否则是无礼的表现。
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景点是()。
读秦观的《画堂春》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南园(其一)①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②越女③腮。可怜日暮嫣香④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注】①作此诗时李贺二十余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②小白长红指花有大有小,颜色有红有白。③越女习惯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④嫣香娇艳芳香,指花。(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后两句中“______”一词是全诗“诗眼”,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感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1)材料中这首《及第谣》所体现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2)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这一制度在当时有怎样的作用?
材料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1)材料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2)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列各题。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马蹄莲制作分为花瓣、花枝和什么三个部分
A、叶子
B、花托
C、花心
D、花径
玫瑰约定俗成的花枝数寓意正确的是()
A、1朵你是我的唯一
B、2朵世界上只有你和我
C、3朵ILOVEYOU
D、10朵十全十美
E、11朵:爱你一生一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声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①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②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①邮:驿站、旅舍。②方寸:指心。
13.本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
14.简要概括颈联表达的情感。
王冕的《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画上题诗,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下列绘画与之风格相似的是
A.B.
C.D.
王冕的《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下列绘画与之风格相似的是()
A.B.
C.D.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4.请从炼字的角度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15.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并简析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1)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1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分)
1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古代诗歌阅读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8.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9.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第(1)~(4)题。
大师的由来
【法】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
“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她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蛮好。”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和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烟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高明!真高明!但是,杜什,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
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妙哉!”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人慢慢走空,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地说:“哎,老兄,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用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画家杜什的静态写生被否定是因为他的画风平淡无奇,不能吸引人的眼光。由此看来,要想成名不能只靠苦功和真诚,有时要讲究一下技巧和手段。
B.杜什颇感得意的肖像画换来斯卡夫人轻描淡写评价后,他“抄”“扔”“倒”等一系列动作,表现出了他对自己画风和技艺水平的极度失望之情。
C.小说家深谙世事,处事圆滑,作为朋友也很真诚。他帮画家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这个画派的典型特征是以唤起来的意念来代替肖像。
D.画展胜利结束后杜什“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这句描写,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转承的作用,使得后文杜什性格变化有了支点。
E.小说围绕“大师的由来”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朋友的启发、帮他成为“大师”;暗线写画家思想上的一步步变化,以致最终堕落。
画家比埃·杜什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斯卡夫人前后出现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4)有人觉得这篇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目不如以“江流水涌”为题目好,你认为哪一个题目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9~10题。
【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①燕雀已生成。
蝶衣②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注】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②蝶衣:蝴蝶的翅膀。
9.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分析。(4分)
10.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并简要概括全诗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12.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5分)
13.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①,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醵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卮:酒杯。②水沉:沉香木。③酴醵(túmí):花名。
20.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特征。(2分)
21.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夏日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清”是诗人对夏日的总体印象,请结合颈联分析诗中“清”字的双重意蕴,并谈谈作者是如何描写“清”的。(6分)
9、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过裴长官新亭
钱起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8.颈联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春情
秦湛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①袅金凫,双陆②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注:①四和:香名,亦称四和香。②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
8.赏析词的上片“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中“透”“瘦”二字的表达效果。(5分)
答:
9.本词下片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夏日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释】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2分)
答
(2)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
虞美人·无聊①
陈维崧
无聊笑捻②花枝说:处处鹃③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添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④如雪过江东。
【注】①作者写这首词时,清军正在陕西、四川、江南等地镇压反清力量。②捻:同“拈”,用手指搓转。③鹃:指杜鹃花。④鲥鱼:一种春季上市的肥美的鱼,其色银白如雪。
8.“鹃啼血”在上阕中要表达什么意思?请说明理由。(5分)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析。(6分)
北宋张耒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静”的。(5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夏日三首(其一)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9.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10.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8.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说明。(5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4-15问题。(8分)
14.诗人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清”这一环境特点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5.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7分)
[法]安·莫洛亚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蠢货?!”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
小说家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吗?!”“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
9.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请根据其内容,分条概述“大师”的由来。(3分)
10.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
①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
②“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11.请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5分)
补写:
理由:
12.结合画家的形象,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5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8、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法]安·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
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只用红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媚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她轻轻吐出俩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缕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画家惨然一笑:“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王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就以为人类是愚蠢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蠢货!”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用新方法作画的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儿吗!”
“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六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用“名贵”“杰作”等词语,有力地讽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上急功近利、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进行了嘲讽。
B.文中加点词“蛮好”表达肯定的意思,表明涅夫斯卡夫人对还不出名的画家的肖像画的认可;而“炮制”一词则是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要求画家制作肖像分解画,拿出高质量的有创意的作品。
C.这篇小说充分运用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环境景物衬托等方式描写人物心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D.小说结尾,画家用小说家教的话回敬小说家,增强讽刺力量,突出了画家成功之后忘乎所以,根本不把小说家放在眼里;也表明画家胡乱作画,找不出画作的深意,搪塞应付。
E.这篇小说以动作性对话披露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人物的愿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2)结合作品内容,品味文中画线句的不同意味。(6分)
①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②(画家)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
(3)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涅夫斯卡夫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画家比埃·杜什是怎样成为“大师”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插花吟
邵雍①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②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注】①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②四朝:指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代皇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刻画出诗人怡然自得的情态:头插花枝,饮酒为欢,花枝和美酒相映成趣。
B.诗人经历宋朝四帝的太平盛世,再加上身体健康,景色美好,幸福感油然而生。
C.诗人将芳菲的春景、闲适的生活和当时社会状况联系起来,表达欢快愉悦之情。
D.本诗语言通俗平易,清新质朴,吸收了民歌俚语的因素,具有趣味性和书卷气。
16.诗歌的尾联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已知鲜切花A的质量等级按照花枝长度L进行划分,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花枝长度
鲜花等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某鲜切花加工企业分别从甲乙两个种植基地购进鲜切花A,现从两个种植基地购进的鲜切花A中分别随机抽取30个样品,测量花枝长度并进行等级评定,所抽取样品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茎叶图比较两个种植基地鲜切花A的花枝长度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
(2)若从等级为三级的样品中随机选取2个进行新产品试加工,求选取的2个全部来自乙种植基地的概率;
(3)根据该加工企业的加工和销售记录,了解到来自乙种植基地的鲜切花A的加工产品的单件利润为4元;来自乙种植基地的鲜切花A的加工产品的单件成本为10元,销售率(某等级产品的销量与产量的比值)及单价如下表所示.
三级花加工产品
二级花加工产品
一级花加工产品
销售率
单价/(元/件)
12
16
由于鲜切花A加工产品的保鲜特点,未售出的产品均可按原售价的50%处理完毕.用样本估计总体,如果仅从单件产品的利润的角度考虑,该鲜切花加工企业应该从哪个种植基地购进鲜切花A?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②簸:摇动。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无聊二字呼应了标题。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化用了典故,丰富了内涵。
C.既然倚楼极目,更添许多愁绪,而又无人领略,只能对东风而语。
D.“鲥鱼”与“秦关蜀栈”况味相似,让人感受到狼烟滚滚,战事纷扰。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宋]张耒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3分)
(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题。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
大师的由来[法]莫洛亚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脚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斯卡夫人便也瞧不起他的画,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
“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
“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用新法作画的”
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有删减)
16.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之前:①②③④
之后:①②③④
18.简析画家拉什重复说“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的作用?(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8.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A.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B.玉面含羞清香缕缕花枝俏春风斗胆芳信频频柳色新
C.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D.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邓鲂、张彻落第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8、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6分)
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4分)
1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6.结合作品内容,品味文中画线句的不同意味。(4分)
(1)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2)(画家)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
▲
17.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涅夫斯卡夫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18.画家比埃·杜什是怎样成为“大师”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宋词鉴赏。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9.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5分)
20.“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的什么感情?(5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请说出加点词语在小说中的意思。(4分)
①“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②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12.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3.请概括画家的形象。(4分)
14.请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4分)
15.请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分)
(2)诗歌开篇便点出了环境的“清”,试联系全诗,分析诗人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这一环境特点的。(3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注】①卮:酒杯。②水沉:沉香木。③酴醵(túmí):花名。
2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特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这首诗运用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具体说明。(3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
“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据罗新璋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界脱离艺术本质、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不良风气,也讽刺了人们的畸形的审美观,以及对真正艺术的戕杀。
C.斯卡夫人不喜欢毫无技巧的肖像画,所以她最初对杜什的画比较失望,直到看到杜什改弦更张用新法作画才大加赞赏。
D.小说的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描写小说家葛雷兹与画家杜什的对话,显得冗长拖沓,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
(2)小说中的比埃·杜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画家杜什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结合全文,说说画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回答。(6分)
(4)这篇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提示】从贯穿全篇的角度考查。逐联说明反衬手法的运用。
(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两题。
北宋.张耒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拼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7分)
张耒①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②燕雀已生成。蝶衣③晒粉④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⑤疏帘邀月影,嘈嘈⑥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①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苏门四学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仅传六首,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②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③蝶衣:蝴蝶的翅膀。④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⑤落落:稀疏的样子。⑥嘈嘈:杂乱的声音。
⑴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请具体说明。(3分)
⑵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法)安德烈·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保尔·艾弥·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杜什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比埃·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尽量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潜意识、抽象画等专门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便也瞧不起杜什的画品。她坐下来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地一笑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满好。”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婉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高司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葛雷兹,换了别人,大可借此发迹呢!”
“但是,何不妨一试。”
“我不会胡说八道。”“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的预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高司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她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比埃·杜什吟哦半晌,洋洋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老朋友,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人慢慢走空。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的,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你那位波兰美女?那三个俊俏的少女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比埃·杜什,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
“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比埃·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5.《大师的由来》是一篇同(国籍)著名小说家伯尔写的《》一样的极具讽刺性的小说。(2分)
16.小说的前半部分为什么化大量笔墨描写小说家葛雷兹与画家杜什的对话?(3分)
17.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是这篇小说结尾的主要特点,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18.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请根据其内容,分条概述“大师”的由来。(5分)
19.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请从比埃·杜什和高司涅夫斯夫人中任选一个,作具体赏析。(4分)
最近科学老师让二(3)班学生捉昆虫进行观察。有学生在学校的花圃中捉昆虫时不小心把花枝弄折了,值周生看到后以破坏花木为由对他们班进行了扣分,并在每周的校会上通报批评了二(3)班。为此学生感觉很委屈,他们找班主任说自己不是故意的。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最为恰当?
社会文明的形成,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需要循循善诱的劝导,也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攀折花枝、翻越围墙、践踏芳草等不文明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规则意识不强的原因,也有违规代价不高的因素。正因此,从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条令,到依法惩戒“霸座行为”,再到建立文明出行“黑名单”制度,要让制度长牙齿、有力量,从而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用人文感化社会陋习B.用制度呵护社会文明C.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尺D.用制度吹响进步之歌
为了延长鲜花的保鲜期,剪花枝时怎么做效果会更好?
在流水下斜着剪
直接横着剪平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犹有花枝俏。”请补全诗句。
A.已是悬崖百丈冰B.已是黄昏独自愁C.瀚海阑干百丈冰D.六出冰花滚似锦
A、补充装饰
B、插花基座
C、花材补强
D、包卷花枝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A、对
B、错
A、兰花
B、梅花
C、忍冬花
D、菊花
一品红花枝折断后浸流的白汁含有毒素,不宜作为餐台插花品种
家庭盆栽花草修剪,枝条的长度应依花盆的高低而定,花枝长应为花盆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