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定对“变态杀人魔”的衡量尺度。
电影里杀人魔众多,但要论及“变态”,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毫无负罪感。
而登峰造极的,是不仅没有负罪感,甚至杀人杀出了仪式感。
你从他们身上,嗅不到一点人味,让人汗毛倒竖,相信世间真的有魔鬼。
以仪式感论,那以下的十位杀人犯,当之无愧。
拉斯·冯·提尔2018年的新片,为影史变态杀人犯的记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杰克将(马特·狄龙饰)杀人当作了一种艺术。他对被害者的选择,有时完全随机,有时则是实验。
搭顺风车的女人话太多,且质疑他是个怂包,不敢杀人,于是被吧唧一声砸脑袋,香消玉殒;
杰克还为自己组建了一个重组家庭,只为按照猎人猎杀鹿的顺序,把孩子母亲一个个杀死;
或者是把一群男人排成一排,实验一颗全金属子弹能一次杀死多少人。
最有仪式感的一点,是他把尸体冷藏、防腐,并在最后,用他们搭成了一座小屋。
这是麦兆辉的导演处女作。
谢君豪饰演的凶手,在20年前,15岁时,就奸杀了女孩陈静仪(周海媚饰)的母亲,留下满屋血迹。
他12岁时第一次杀人,因为那个说好和他一起一辈子的女孩,跟别人玩了。
此后,他选择小女孩,将她们养大,“不给她们太多选择”,她们能选择,能相伴的,只有他。
女孩们长大成人后,他又将她们带回杀死陈静仪母亲的房间,依次杀害。
养大再杀害,杀人如同宰杀牲畜。
岛国漫改片,妻夫木聪“毁容”出演蛙男。他杀人的方式,进行精心设计。
对母亲不孝的,被割下与出生时同重量的肉,大出血而亡,称为“感受为母痛苦之刑”;
出轨的,被劈成两半,分别寄往妻子和情人处,称为“平分爱之刑”;
痴迷于整容的,被活活冻成冰雕,称为“永远美丽之刑”……
他是法官,也是刽子手,他设计的死法,令人不寒而栗。
血腥杀手的故事,被蒂姆·波顿拍成了歌舞片。
在陶德(约翰尼·德普饰)的理发店里,理发的座椅暗藏机关。
一番舞蹈般的挥舞剪刀手后,顾客便小命不保。尸体,还顺着座椅下的机关掉进楼下后厨,做成肉馅,供人食用。
此杀手的变态在于,将理发、杀人、餐饮,做成了一条龙服务。
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冷血杀手,充分演示了科恩兄弟电影中一贯的生死无常。
他几乎试图杀死电影中的所有人。
他碰上一个加油店老板,没来由地就要人家猜硬币正反。
猜中了,他把硬币塞给老板;而老板永远不知道,自己刚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在任何需要决定受害者生死的时刻,他总是掏出硬币。
他的变态在于,狂妄地把自己当成了死亡本身。
他让女人戴上会扯开上下颚的头套,想要解开,就破开地上活人的肚子,拿到钥匙;
他给试图自杀者注入毒药,想拿到解药,就要赤身裸体穿越重重铁丝网,被割得血肉模糊;
他给人铐上脚镣,只能用锯子断脚求生……
美其名曰: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而你以后不会了。
杀人犯总是选择女性下手,绵绵细雨中,强奸杀人。
点歌,像是前戏,又像是对警方的挑衅。变态杀人犯,总是有自己的“签名”。
女人香,被[香水]具象化。
杀人取香,在杀人者眼里,杀人已经不再是杀戮。
反而在那26个豆蔻少女失去生命的同时,她们的香气永存于世。
这强大的杀人逻辑,似乎无可辩驳。越是逻辑自洽,越叫人害怕。
西方讲人有七宗罪。无名氏杀手,一一对照,贪吃者被食物溺毙;懒惰者被困于床上整整一年;贪婪者流血而亡……
与之前提到的[恶魔蛙男]类似。
但无名氏杀手前辈,更严格遵循典籍,按七宗罪形式谋杀,甚至不惜将自己作为这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汉尼拔第一变态杀手的地位,应该很难动摇了。
杀人,于他是一种烹饪仪式。
人体哪个部位适合什么样的烹饪方式,只有他最清楚。
在[汉尼拔]中,他甚至切开受害者的头皮,在人还没死时,煎他的脑子,让受害者自己吃下去。
可整个仪式,在残忍的同时,仍让观众觉得有品味,有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