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猫经济稳步上升,犬经济仍然占据宠物市场最大份额。
宠物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多种产业
2021年中国市场宠物猫5806万只,宠物狗5429万只,因为猫更独立、爱干净、不吵闹、不用遛,逐渐受到养宠人群青睐,现在宠物猫的数量已超过宠物狗成为“国民第一宠物”。犬、猫经济在2021年均大幅攀升。其中,单只猫均消费涨幅稳定,猫数量的增加是猫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与宠物食品同为刚需的宠物医疗品类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并新增疫苗、体检等类目,而诊疗凭借第四的渗透率占据医疗品类中第一的市场份额,未来发展前景巨大。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宠物产业链,已初步覆盖宠物生命全部阶段。宠物产业链条长、覆盖广,宠物消费精细化发展趋势明显,覆盖吃、穿、用、美、医等多种类别。
宠物主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近六成是企业白领,节奏快、压力大的工作状态催生其解压需求,而宠物自带的“陪伴”属性能够帮助他们治愈自己、舒缓身心。
新一线城市成为宠物主大本营,三成宠物主居住在新一线城市,广东养宠人群占10.87%成为养宠大省。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医疗、教育、宠物等行业进行融合,赋予其他行业新的发展活力。尽管受疫情影响近些年年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但宠物经济却呈现逆流而上的趋势,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洗护、美容、保健一个都获得了不小的发展。其中宠物口粮、医疗以及日常洗护美容花费排位前三,更多用户会在线上购买口粮、零食、驱虫药、娱乐玩具,通过线下渠道消费医疗类(体检/疫苗/就医)和洗护美容。疫情已经过去,但疫情催生的“云经济”将使宠物经济以更具爆发力的形态发展。
在我国宠物电商的高速发展下,宠物智能用品渗透率稳步提升,已逐渐涵盖方方面面,在品类众多的产品中,饮水机、摄像头、喂食器作为三种偏好度最高的用品,获得宠物主的青睐。
自2015年起中国宠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5—2019年宠物市场规模翻了两倍,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953亿元。中国宠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对宠物消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人口老龄化、独身主义人群持续增加、家庭养宠观念的进步,电商巨头纷纷“渠道下沉”。
宠物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难题与乱象
“星期狗”就是乱象之一。“星期狗”是指狗狗流入到市面进行交易前,在喂养、运输等多个前期流通环节中,因卫生条件差、初生体质弱等因素导致其生病受伤,寿命一般在一星期左右。“星期狗”之所以出现,并时有发生,正是因为网上零售方便,且网络平台购宠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至于有卖家为了跑量,以低价成批大量去进货。狗场为了节约成本将几十只狗养在一起,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极差,以至于很多狗狗得了犬瘟,再以低廉陆运把众多它们关在一起运往全国各地。
“宠物托运导致金毛死亡”的惨案掀起了宠物托运行业的乱象一角。曹先生想把自己的宠物狗Siri从南京托运到贵阳,联系了一家名为“广州帮帮宠物托运”的宠物托运服务商,并支付了近3000元购买宠物空运托运服务。然而,该服务商却收了空运的钱,走了陆运,导致狗在车上中暑死亡。某网络购物平台的投诉数据库,光是搜索“宠物托运”关键词就有91条,托运延期、宠物“失联”、被走私或打死、宠物与货物混运、笼子质量堪忧、氧气不足、托运公司承诺与服务不符等在宠物托运的行业中泛滥。天灾人祸纷纷降临在“毛孩子”头上,而这正是金毛Siri惨死的斑驳背景。
这样的事并不能全怪宠物主人,因为他们在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电商信息中也难辨实虚。因为网络购物平台连接着的是不同地区的参差不齐的服务,这大大提高了顾客的识别难度,再加上国内本就尚无规模化的养殖机构,市场现状鱼龙混杂,网络购物平台的快捷性、隐蔽性使很多无良商家更加肆无忌惮,赚完钱便注销店铺拍屁股走人。因为网络云购宠缺乏监管和标准化流程,云养宠行业乱象丛生。
如今90后一代已经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消费主力,同时也是宠物经济崛起的主力军。年轻人养宠物,其实就是在消费中解决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宠物也早已成为“家人”一样的角色。但是,整个宠物行业标准缺失,缺少监管无疑将成为宠物云经济发展的硬伤。每一次没有底线地追逐利益,只会带来信任的缺失,云养宠行业市场乱象亟待整顿。
其实,上述乱象也只是云养宠行业漏洞的冰山一角,由于目前我国暂未形成统一的、专门针对宠物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它经济”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存在着监管空白。任何行业的长期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约束,宠物经济高速发展对从业者而言意味着新机遇,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加强行业协会的引导及法律监管才能打击市场乱象、保障消费者权益,让宠物经济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