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塑料款的搅拌器在地摊上、网络上很常见。纯手工、不需要额外电力、节能环保,美中不足的是有时候需要大力出奇迹。使用时需要用手按住边缘,防止机器挪走。整体来讲,少量的蔬菜、肉类还是可以的。当然食材需要预处理一下。
把这款手动搅拌器小型化,把摇把换成拉绳,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压蒜器。相对来说,这款小机器把大蒜、辣椒或者其他佐料打成蓉状还是比较方便的。
相对于前面的手动版,勃朗手持式搅拌器由于有电驱动,自然功率会提升了不少。机器两档可调。我最初买这款机器的初衷是用来给孩子做辅食的。
通过博朗的这款「切碎器」也能看出,它的刀片半径比较小,也比较薄,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之中不能搅/绞过于黏稠、过厚重的食材。比如肉馅较大的话,容易烧糊机器,但是打碎个大蒜、辣椒、香菜之类是没有问题的。
博朗MQ525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的扩展性非常好。机器本身就带有金钟罩搅拌到头、打蛋器、搅拌杯、这样的一些套件。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套件,实现更多用途,比如打蛋液、奶油、果汁、蔬菜汁等。
对比前面的博朗,小熊的这款机器就归类到了绞肉机的分类中了。日常中我确实也主要用来制作饺子馅。从不锈钢盆与憨厚的机身就可以感觉到它的专长。不锈钢盆的容积也比较大,2.5L。同样这款机器也是有两档。
所以无论是中餐还是晚餐我都尽量自己做,这样既健康卫生又能减少不少花销;可唯独在早餐上我还没有完全自己动手,因为合租共用厨房的原因加上自己想多睡一会儿,因此也就每天以全家便利店的包子果腹。
但要知道便利店里卖的包子、关东煮等原料,大部分都由供应商加工好冷冻之后统一配送,再出售时二次加热,所以口味基本上和早餐店手工制作的包子口味还是大相径庭的,并且价格平均比早餐店的包子要贵上一两块钱。
于是在我机缘巧合之下我了解到了「懒人社畜的福音」——蒸蛋器。
我国的中餐一直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不断演变多达二十几种烹饪方法,其中「蒸」是最简单、可操作门槛最低以及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在制作不过多流失的一种。
本质上蒸蛋器就是一个小型蒸锅,通电加热后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将当中的食物蒸熟。
所以我当时在某宝上以不到30元的价格随便购置了一款爆款蒸蛋器,并在买菜的时候也顺手采购一些像全家这样的速冻的半成品早餐。
由于我买的是双层,每天可以分别在不同放置包子或鸡蛋,充分利用到了所有空间,因此我每天早上能吃到的早餐还是比较丰富的。
基本上起床后将待加热的早餐放到蒸蛋器中,然后加上一小杯清水后并启动,接着我就直接去洗漱收拾,等出门的时候再用保鲜袋将早餐装好即可。
大部分蒸蛋器不需要人工值守都存在防干烧断电机制,并且功率不高,即便是在学校宿舍使用也完全不会违规(功率在300W左右)。
但受限于体积,放入蒸蛋器的食物体积也不能太大,否则无法被完全蒸熟;同时,虽说顾名思义蒸蛋器似乎只能用来蒸鸡蛋,但其实它也可以用来蒸鸡蛋羹、蒸玉米、番薯等粗粮(记得切成小块),甚至加热、解冻等。
它的本体就是一个带有涂层的铝合金板,底部是栅栏式镂空,增加与空气热交换的散热面积。加速解冻的原理是通过铝合金良好的导热性能,通过与空气的大面积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快速解冻。
另外,我建议在冷冻前,对食材作进一步的处理。不要将食材堆积在一起冷冻成大块,可以用保鲜袋、塑封袋分小块、摊开冷冻,从而增大面积,获得更快的解冻速度。
一脸认真地推荐这款好物,因为一旦用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普通的厨房剪刀适合剪骨头,拆解加工鸡鸭的时候,就会用到,当然剪葱丝、辣椒、豆角也完全OK。通常中间还会有可以夹开核桃坚果的锯齿,利用握力和金属的锯齿叠加作用。
我家用的这款厨房剪刀可以拆卸,握把底部还有开瓶器和一个单片的撬片,对应就是开啤酒、苏打水以及撬开贝类的壳或者罐头。当然剪刀的刀刃区域还有额外的开口,一边可以作为削皮器,另外一边可以刮鱼鳞,刮鱼鳞在我家不是特别常用,可能一年也就用一两次,削皮器我用过一两次,还算锋利,不过削皮是我家另外一个高频行为,频率和剪差不多,所以单独购买了更趁手的削皮器。
这种更强调最常用的功能,其他小功能满足基本需要,是我认为还算成功的多功能搭配法,比起一堆没有用的功能堆叠累加成为一个大型闲置强太多了,多功能厨房剪刀并不会增加它的体积,另外就是它还附带一个强力磁吸收纳盒,可以把剪刀插在里面,吸附在冰箱侧面,还省去了打开抽屉拿出它的步骤,既节约了空间又提高了拿取效率。
这个品类的产品其实挺丰富的,除了磁吸式置物架,还有磁吸式抽纸盒、磁吸式纸巾架、磁吸式保鲜膜切割器等。除此之外,我们甚至可以买一些小型磁铁片和3M胶进行DIY组合,将磁铁和你能想到的适合这样收纳的物品进行组合。
这些东西往往是有收纳需求,但又不希望离手边太远,而冰箱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磁性贴片将其吸附在冰箱上,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对脱落的担忧,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这类产品的磁性完全能适应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