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携带的病毒多达上百种,包括一些人兽共患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等,会损害肝肾功能,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且蜱虫咬人时会分泌有麻醉作用的毒素,被咬者有时察觉不到。
一旦发现蜱虫叮咬,也不必惊慌,可以自己先行处理,处理越快越好。不要强行拔除,以免造成撕伤及口器折断在皮内。正确的方法是用尖头镊子仅仅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用力将其移出,不要扭转或猛拉,更不要捏、拽、用火或其他东西刺激蜱虫,这样会致使其分泌更多病原体液体。将蜱虫移出后,可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叮咬处的皮肤,如有条件,用酒店或碘酒消毒。
大江晚报记者程茜
还有这些“毒虫”也要防
蜈蚣:芜湖农村和老城区老房子里,一些潮湿的墙角或堆积杂物的地方常见。野外多栖息在陡坡、田野、杂草丛生的地方,市民可用电蚊香或撒石灰粉的方法对其进行驱逐。
隐翅虫:一种黑色的蚁形小飞虫,身体为橘黄色,头、胸和尾部为铁青色,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晚上爱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其体内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沾染皮肤会引起急性损害,就像被强硫酸烧伤一样,局部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或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丘疹或水疱,瘙痒并伴有灼痛感。
发现皮肤表面有隐翅虫,千万不能用手拍,以免毒液溅出损伤皮肤。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它吹走或抖落在地上踩死。一旦被隐翅虫的毒液沾染,应立刻用肥皂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胡蜂、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在侵扰、接近它们巢穴时,或者无意间碰到它们洞口时,容易引发攻击。马蜂小细腰,胡蜂大粗腰。相比而言,后者更具攻击性。
当遇到蜂类攻击时,不要试图拍打,它们会在死亡前释放出信息素,把同伴引来继续攻击。如被蜂蜇,应尽量保持克制,尽快远离百米距离,能有效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查看伤口中有没有毒刺,可用指甲的一侧将之轻轻刮出。用冰袋之类的物品冷敷,减轻肿胀,如果持续疼痛肿胀,或出现过敏迹象,应立马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