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喜上加喜》爆屏了!两位当红喜剧明星贾玲、张小斐在“婆媳智逗”中精彩演绎了老年人的婚恋情感,贯穿其中的一串“山东元素”:山东煎饼、山东馒头、山东啤酒、山东方言等,既增加了节目的年节喜庆氛围,又把山东人的豪爽厚道传递给亿万观众。
观众对“山东元素”的寻找,焦点逐渐集中到张小斐家桌子上摆着的两只红碗上。张小斐端起红碗的时候,碗上的大虎头呆萌可爱,格外抢眼,观众一下子意识到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
刷屏热搜,真相显现。这两只碗出自瓷都淄博,央视总台文创与华光国瓷联袂创意打造。出现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全世界观众最多的晚会,中国红与虎形象完美融合,年俗意味突显,国潮新品美尚,两只碗迅速升华定格为饱含深厚中国情愫的“虎悦春碗”。
捧着“春碗”看春晚。“春碗”里的文化与故事透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花钱买不来的央视春晚头彩
不用钱,靠的是什么?
老百姓有句俗话,花钱买不来健康,买不来亲情真爱。“用钱买不来核心技术,用钱买不来人文情怀,不用钱就登陆14亿人瞩目的央视春晚‘超级平台’,靠的正是金钱之外的魅力与情怀。”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说,“文化自信就要从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年俗文化开始。”
偶遇皆是前缘。2021年6月16日,央视山东记者站负责人来华光国瓷调研采访,苏同强做虎年春碗的想法当即得到响应。7月28日,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新胜与苏同强专程去央视谈合作,这是双方第一次正式洽谈。那天山东全境下了多年罕见的大雨。连夜返程,凌晨一点到济南中转,浑身淋得湿透。
转眼到了2021年9月16日山东文博会,央视总台文创负责人参观华光国瓷展位,双方再次畅谈合作设计虎年春晚礼品。省市领导都表示支持这一重大文化创意项目。
随后,央视总台文创负责人被邀请到淄博深入考察陶瓷文化产业。期间,他们了解了华光做最好陶瓷的初心和愿景,了解了华光传承经典、创新发展的执著,了解了华光一次次担当国家文化使者的精彩表现。城市的底蕴和灵气,陶瓷生产体系的完善,陶瓷文化的创新与兼容,淄博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和内涵深深打动了央视的客人。
“虎悦春碗”的中国美
2022年2月1日,农历壬寅虎年伊始,“和合虎”诞生。
确切地说,“和合虎”不是一只虎,它是2022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也是央视总台文创与华光国瓷联合出品“虎悦春碗”的主题形象。
它又是一只虎。从中华民族悠远历史文化走来,沐浴和浸润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精华,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祈愿和祝福,它是老百姓心目中活生生的“守护神”。
“同声相应是为和,同生共存是为合”,“和合”二字从春秋时期合并出现以来,在历史上被不断阐释,新时代赋予“和合”文化更加深刻的内涵。让“和合虎”跑起来、飞起来,让“和合”文化融入寻常百姓生活,这是华光国瓷对“虎悦春碗”更深层次的期望。
以中国的“和合”文化为主题,以“和合虎”为主创元素,这是“虎悦春碗”立意上的创新和设计上的最大突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庆萍说,“和合虎”头戴“和、合”,口衔压胜钱,寓意压祟迎福,招财纳福。它的形象经过艺术化处理,呆萌可爱,活泼精灵。两只小爪子搭在碗沿,仿佛蹲伏在山颠白云之上,欣羡美好的人世间,时刻准备跃入百姓生活。
艺术为时代而歌,时代与传统交融。在“虎悦春碗”上,从主题、器型、纹饰到色彩,整体映射着中国老百姓深植于心的时代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虎悦春碗”是福气碗、佑护碗、平安碗、招财碗;表达中国老百姓的生命理想,“虎悦春碗”传递着中国人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和合虎’的生命旅程刚开始,我们希望它成长为一个有颜值、有福气、有力量的时代形象。”华光国瓷品牌总监任歌这样分析“和合虎”的符号价值。
当文化艺术、时代精神、匠心技艺融为一体,小春碗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民俗礼品,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众收藏品。几十年前的一枚邮票、一枚金币,有的已经增值了几十倍、上百倍。“虎悦春碗”材质选用天然矿物骨质瓷,装饰采用高光泽度无铅釉、高温釉中彩等世界领先技术,配以纯手工描金工艺,国家级大师联袂设计,经六次煅烧、七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一次性集齐了大众收藏经典的全部要素。
小瓷碗里的大情怀
梦想连着情怀。连着情怀的梦想方能行稳致远。
2021年央视春晚带给苏同强一个梦想,一年以后,梦想成真,华光国瓷制造的“虎悦春碗”终于登上央视虎年春晚。
看似风淡云轻,水到渠成,背后的曲折艰辛,梦中人体会至深。苏同强在2021年12月30日“虎悦春碗”新闻发布会举办之后动情地说:“华光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中国当代陶瓷复兴之梦。今日春碗发布,我们离这个梦想大大前进了一步。”
原来,梦想才是“虎悦春碗”孕育产生的支撑和方向。对于虎年文创产品的推出,央视中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琼表示,多元合作、多维探索、和合共赢是总台文创与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的梦想。这深刻阐明,文化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级媒体平台与行业头部企业自觉履行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上个世纪90年代,华光国瓷经历短暂辉煌后随着产业整体衰落陷入困境。当时一年出口美国的马克杯8000万只,价格一降再降,一只杯子价格最低时不到2元人民币。有一年,苏同强和设计师到欧洲考察,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很多中国古代名贵瓷器,但是来到法国一个高档商场顿时心里一沉,这里欧洲瓷器几乎占了一半,没有一件中国瓷器。他们还没有接近这些瓷器,过来几个服务员示意不要动!当时那种鄙视的眼光,至今还印在他的脑海里。
带着屈辱回来,苏同强立下一个宏愿,并在全公司郑重宣示:一定要为复兴中国陶瓷尽上一己之力,让中国陶瓷早日回归世界舞台中央。至暗时刻,华光果断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走品牌经营之路,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坚定不移走精细管理之路,由靠数量、靠规模、靠低价竞争,转变到走高质、高端、高效发展之路。
追赶、超越,华光国瓷步入品牌建设与文化创新的崭新轨道,每一年的发展都有让业界震惊的表现。北京APEC峰会、上合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华光都是以新材质、新作品、新设计入选大会专用瓷。华青瓷被英国皇室和法国卢浮宫收藏,多家世界著名陶瓷企业希望与华光深度合作,这些都展示着中国当代陶瓷的精湛水准和文化价值。
“碗”道超车的品牌密码
“虎悦春碗”亮相央视春晚最火小品,华光国瓷与央视总台文创联手合作,不明真相者的第一反应是:这得花多少钱?华光国瓷的品牌“含金量”真高!
这个反应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华光国瓷品牌营销的疑问。作为淄博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企业,华光国瓷的品牌运作不仅外部人很难看清楚,就是内部人也未必完全理解。董事长苏同强说,走到前沿地带,赶路人没有回头路,只能摸索着往前闯。
正如看“春碗”,有的人看到的是“砸”钱,而华光看到的是平台带给品牌的机会与影响力,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唤醒与陶瓷文化的复兴。
借势“虎悦春碗”强力推出,淄博市与中视实业集团开启战略合作,以文创产品研发推介为核心,共同打造城市文化IP。这是淄博持续深耕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尝试,也为淄博“五好城市”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超级亮相带来品牌爆红,华光国瓷已然创造一个产业现象、文化现象。品牌溯源,文化寻根,品质探求,精准营销,华光这些年一直稳步推进品牌精神的塑造。
小碗大道,大道至简。30年前华光没有品牌,30年后华光品牌很硬。国外再大的企业买华光瓷器,照样要遵守华光的规则。德国一家世界著名陶瓷品牌CEO带着采购总监来华光“兴师问罪”,问华光瓷器为什么不卖给他们?苏同强说不是不想卖,是您要让我贴你的牌子,我不会做。这只杯子价格很高,50欧元一只,一分都不能少。
当品牌的坚守成为企业自觉行为,品牌成长就自然进入水到渠成的生态佳境。专注自有品牌,坚决不做贴牌。匠心造精品,产品出厂优良率100%。品牌与营销矛盾时,绝不用销售绑架品牌。这些年,华光创意设计的国彩天姿、千峰翠色、丝路华青、国瓷家宴、国瓷茗道等系列产品,都是按照自身品牌规律精心创作,一上市就赢得客户青睐,畅销不衰。
追求品牌精神的眼光与气度,让华光在重大营销事件到来时有着超常的直觉与把握能力。2021年年底陶瓷行业第一个冠名复兴号高铁,五年前就开始与央视、新华网等重要媒体平台合作。这些项目的沟通合作复杂又漫长,华光从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总是等待最好的合作机会出现,从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专用瓷营销的费用严重超过预算,但是,苏同强看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果断做出了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的决策。
一只绽放于央视春晚的“春碗”,一只行进在传统文化复兴之路的“春碗”,一只引领中国陶瓷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春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