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脉交会穴,整体观念,五腧穴,八会穴,阳陵泉,混合痔,腰腿痛,风寒,环跳,清热,辨证,头痛,经络,头部,带脉,中医,心烦,郄穴,肝经,五脏,经脉,文摘。一般是九种针具。用的最多的是毫针。各针有各针的用处,视具体情况而定。灸一般用艾叶。
者可恶”的观点。李蓇当时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一是针对用针灸治病针多,二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得出了一针或几针的疗效要比多针好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当前的针灸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48岁,干部。头痛目眩1星期,时轻时重,心烦易怒,目赤流泪,不寐纳差,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患病前曾与他人发生争吵。经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虽屡经治疗而未愈。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怒而引动肝火,证属肝火上逆。治以泻肝清热。经云“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独取四关穴之肝经原穴太冲。检查发现该穴隆起,手摸有条索状感,患者亦诉疼痛。随即用针,行凉泻法,强刺激。患者自述,头部呈触电样感觉,痛去大半,3次而痊愈。
按中医历来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针灸治病亦是如此。对脏腑病以脏腑辨证法,方能在诸多的临床症状中求其本。而经络病则应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这样主穴配穴配伍得当,理、法、方、穴严谨,取穴少而疗效好。
例2患者,男,56岁,干部。患腰腿痛已数月,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无效。一星期来腰部绕脐一周呈冰凉紧束酸痛感,自腰部以下右下肢外侧及后侧疼痛难忍。此乃风寒湿邪滞阻于足太阳、足少阳及带脉,不通则痛,当属痹症。考足少阳经之带脉、五枢、维道三穴与带脉交会,环跳穴与足太阳经交会。故以环跳为主穴,以八会穴之筋会阳陵泉为配穴,行热补法,3次后腰腿部出现热感,5次后腰部冰凉紧束感消失,腰腿疼痛减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