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19湖北
一提到保鲜膜,可能最易引发大家担忧的问题,就是会让人致癌的“塑化剂”。
此前就有新闻报道过,部分材质的保鲜膜中有塑化剂(也叫DEHP增塑剂),过量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例如可能会干扰人体的激素系统,造成内分泌紊乱,甚至导致人体出现生育缺陷、诱发荨麻疹等。
但其实只要我们日常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保鲜膜产品,其塑化剂的浓度都远低于可能导致这些健康问题的剂量,不必过度担心超标。
别再乱用保鲜膜了
小心美食变毒药!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保鲜膜危害变大,影响我们的健康?
就是你日常错误的使用方式!
有的人为了节俭或是环保,喜欢重复使用保鲜膜。
有些人平时为了省事,会在蒸热食物时,覆盖一层保鲜膜。
对比特地去买个盖子,用保鲜膜轻轻一盖,既能锁住食物的水分,也不容易窜味,用完后一扔,简单方便。
可这种随手可得的方便其实并不安全!!!
因为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保鲜膜,大部分都是食品级PE材质的,这种材质本身很稳定,也很安全。
那是不是只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错误用法,保鲜膜就安全了?
保鲜膜并非“万能膜”
不是所有食物都能靠它保鲜
并不是哦~虽然保鲜膜具有防止食物串味、减少细菌污染和保持食物营养成分等优点,但它也不是食品保鲜的“万能膜”。以下这4种食物就不适合用保鲜膜来保鲜:
对于吃不完的熟食,很多家庭都会用保鲜膜包裹起来,放进冰箱冷藏。但就是这样一个动作,也有可能让我们摄入上面提到的致癌物——塑化剂。
这是因为塑化剂是脂溶性的,且有实验表明,用保鲜膜直接包裹1公斤的熟食,它就能释放出大概81~104mg的有毒物质。
大医生此前的节目中也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块鲜肉用PVC材质的保鲜膜直接包裹起来,放进冰箱冷藏24小时,随后送往实验室,结果检测出了塑化剂,而且达到了7.49mg/公斤。
因此,最好不要用保鲜膜直接包裹油脂含量很丰富的食物,比如肉类、油炸类。用保鲜膜覆盖碗中的熟食、剩菜等时也要注意,食物不要装得太满,与保鲜膜间隔2cm以上。
市面上的保鲜膜有PVC、PE、PVDC、PMP等材质,但它们的适用温度大不一样。
PVC和PE材质的保鲜膜,适合室温下和冰箱冷藏保鲜使用,不能装超过80℃热食,否则会出现溶解,附着在食物上,使食物的有害物暴增。
PVDC和PMP材质的保鲜膜,这两种材质相对比较安全,都耐高温,PVDC保鲜膜的最高耐热温度为140~180℃,PMP保鲜膜为180℃,都是可以进微波炉加热的。
但这也不意味着,就能用它们随便裹住高温热食,因为PVD和PMP材质的保鲜膜在直接接触高温热食时,还是会有加工助剂溶出的风险。
因此,在需要包装高温热食时,请尽量避免使用保鲜膜,可以选择使用耐热玻璃器皿或保鲜盒代替。
超市蔬果生鲜区免费的保鲜袋大多也是PE材质的,不耐油脂和高温,仅适合在常温下使用。
番茄在放置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有催熟的作用,此时再去用保鲜膜,不仅不能保鲜,反而会加快食物腐败的速度,还可能使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流失。
而萝卜、豆角、黄瓜,这类蔬菜裹上保鲜膜存放24小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保鲜膜VS保鲜罩
到底哪个保鲜效果好?
说了这么多,可目前市面上的食物保鲜产品有很多种,也不单单只有保鲜膜,像近两年就有一种保鲜罩打着便宜又方便的口号,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它真的这么好用吗?对比保鲜膜,到底谁的效果更好?
保鲜膜/罩两者的保鲜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隔绝空气和细菌,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延长保鲜期。
保鲜膜主要适用于冰箱保鲜,尤其是保鲜水分比较大的食物。
相比保鲜膜,保鲜罩更加灵活好操作,什么形状的餐具都能罩得住。适用范围也广,夏天食物保鲜、防蚊虫污染充当纱罩,甚至还能当鞋套、浴帽等。
夏天天气炎热,吃不完的食物裸露在饭桌上,往往会引来苍蝇等夏虫的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少人会用纱罩将食物遮盖住。
可事实上苍蝇受罩内食物的诱引,反而会在纱罩上飞来飞去,将病菌和虫卵留在纱罩上,这些脏东西还易从孔隙中落下,污染食物。
因此,如果出现剩菜,建议最好盖上盖子,或者用保鲜膜/罩密封起来,放在冰箱里保鲜。
保鲜膜可以牢牢的吸附在容器上,密封性较好。
而保鲜罩和容器之间往往有比较大的空隙,如果摆放不到位,食物汤汁易溅出,还会造成食物交叉感染,滋生细菌。所以它更适合给1~2天能吃完的食物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