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玻璃刀。
背景技术:
玻璃刀,是指用来切割玻璃的刀具,通常玻璃刀的上用于切割的部分是由比玻璃强度更大的金刚石或者合金材料制成。
现有技术的玻璃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固定在刀杆的端部,仅具备简单的切割功能,然而在玻璃被玻璃刀切割后,还需要进行分离,必须完全依靠人工进行分离,在玻璃分离时,极易造成工人手部划伤,使用其他工具进行强制分离时,容易造成玻璃的损毁,给人的日常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玻璃刀进行改进,以方便分离已切割的玻璃,提高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玻璃刀需手动分离已切割的玻璃、切割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玻璃刀,包括刀杆和固定于刀杆底端的刀头,还包括开界底座和分离组件。
开界底座,设置于刀杆的底部,并垂直于刀杆的长度方向;
分离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开界底座的上方,包括螺纹杆和设置于螺纹杆底端的压头,螺纹杆旋拧设置于刀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头的底面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胶垫,开界底座置于两个胶垫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刀杆上还包括:
把手,垂直设置于刀杆的上部,且背离压头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头上部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螺纹杆嵌入通孔,并通过一铆钉固定于压头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述刀杆的上部向外延伸形成凸台,凸台内设有螺孔,螺纹杆穿过螺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纹杆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的拨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开界底座为棱柱,截面为正多边形,且其中一条凸棱朝向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开界底座插入刀杆上的通孔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把手与刀杆之间为焊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拨杆与螺纹杆之间为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切割后的玻璃置于开界底座上,并使玻璃的切割痕置于开界底座的中心,利用螺纹杆旋拧调节高度,带动压头向下直至按压玻璃,使得玻璃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切割痕断开,从而能够在切割玻璃后,直接对其进行开界,无需额外购买开界器,减少了支出,且能够避免手动分离玻璃时对玻璃造成的损毁,也降低了对玻璃开界时对用户造成擦伤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玻璃切割过程的效率,为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玻璃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玻璃刀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玻璃刀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玻璃刀的侧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刀杆,2刀头,3开界底座,4分离组件,5螺纹杆,6压头,7胶垫,8把手,9铆钉,10凸台,11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玻璃刀,能够方便分离已切割的玻璃,提高切割效率。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刀,包括刀杆1和固定于刀杆1底端的刀头2,还包括开界底座3和分离组件4。
开界底座3设置于刀杆1的底部,并垂直于刀杆1的长度方向。分离组件4可升降地设置于开界底座3的上方,包括螺纹杆5和设置于螺纹杆5底端的压头6,螺纹杆5旋拧设置于刀杆1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玻璃刀的刀柄上设置开界底座3和分离组件4,利用螺纹杆5旋拧调节高度,带动压头6向下直至按压玻璃,使得玻璃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切割痕断开,能够在切割玻璃后,直接对其进行开界,无需额外购买开界器,减少了支出,且能够避免手动分离玻璃时对玻璃造成的损毁,也降低了对玻璃开界时对用户造成擦伤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玻璃切割过程的效率,为玻璃切割的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具体地说,玻璃刀的刀头2在完成对玻璃的切割后,将切割出来的分界线置于开界底座3与分离组件4之间,并且使得分界线尽量在开界底座3中心线的正上方,旋拧螺纹杆5,使得压头6逐渐靠近玻璃,至压头6将玻璃按照分界线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压头6的底面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胶垫7,开界底座3置于两个胶垫7的中间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对称的两个胶垫7于压头6上,能够在旋拧螺纹杆5的过程中,减少玻璃砖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进而提升开界效率,有利于对玻璃进行快速开界。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刀杆1上还包括把手8,把手8垂直设置于刀杆1的上部,且背离压头6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把手8于刀杆1的上部,并背离压头6,一方面,能够在对玻璃进行切割时,方便操作人员施加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进行对玻璃开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握紧把手8后,另一只手旋拧螺纹杆5,便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压头6上部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螺纹杆5嵌入通孔,并通过一铆钉9固定于压头6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铆钉9将螺纹杆5固定与压头6固定,便于更换压头6和/或螺纹杆5,有利于多功能玻璃刀的拆卸、装配与维修,且结构简单合理,用户能够独立完成拆换。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刀杆1的上部向外延伸形成凸台10,凸台10内设有螺孔,螺纹杆5穿过螺孔。
在该实施例中,螺纹杆5穿过刀杆1上的凸台10,能够避免压头6与刀杆1之间的碰撞,使得多功能玻璃刀结构更合理,提升了多功能玻璃刀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的拨杆1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螺纹杆5的顶端设置拨杆11,拨杆11垂直于螺纹杆5水平设置,用于旋拧螺纹杆5,能够有效地增大力臂,便于操作人员旋拧螺纹杆5,提升多功能玻璃刀的便利性。
其中,拨杆11固定设置在螺纹杆5穿过凸台10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开界底座3为棱柱,截面为正多边形,且其中一条凸棱朝向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开界底座3为棱柱,且其中一条凸棱朝向上方,能够减小玻璃的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提升玻璃开界的便利性,进而提升玻璃开界的效率。
另外,开界底座3也可以是圆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开界底座3插入刀杆1上的通孔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开界底座3插入刀杆1上的通孔固定,便于拆装和更换开界底座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把手8与刀杆1之间为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拨杆11与螺纹杆5之间为焊接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方式设置为焊接固定,能够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刀,利用螺纹杆旋拧调节高度,带动压头向下直至按压玻璃,使得玻璃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切割痕断开,能够在切割玻璃后,直接对其进行开界,无需额外购买开界器,减少了支出,且能够避免手动分离玻璃时对玻璃造成的损毁,也降低了对玻璃开界时对用户造成擦伤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玻璃切割过程的效率,为玻璃切割的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