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军带领武术培训学校的学员晨练。
▲赞皇县众诚武术培训学校学员在比赛中尽显精神。(资料图片)
赵志军(右)与徒弟过招。
□本报记者董子凝/文张晓峰/图
十字拳剪法门,是少林拳的一种,在石家庄市赞皇县流传逾百年。这套拳法手随眼动,步随身转,辗转腾挪,冲刺架打,快似狸猫,疾如闪电。2023年,赞皇十字拳剪法门入选石家庄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日的清晨,凛冽的寒风夹杂着丝丝寒意。来到赞皇县众诚武术培训学校,看到的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学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领悟动作要领,反复练习拳法动作,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老学员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新学员动作尚显生涩,却不言放弃。挥汗如雨的练习中,拳头频频击打的声音击碎了空气中的寒冷,颗颗晶莹的汗珠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好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
自幼习武痴迷不辍
赵志军是赞皇县西龙门镇白璧村人。他的舅舅尹长江是一位习少林拳的民间拳师。赵志军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模仿舅舅练拳,一招一式,他学得有板有眼。慢慢地,尹长江看出赵志军是一块练武的好料子,便开始教他学习少林拳法。
5年后,12岁的赵志军跟随舅舅来到少林寺。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又称少林拳或少林功夫,是中华武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少林武术起源的年代可追溯至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影响深远。
赵志军怀着敬畏与学习之心来到这里,主攻正宗少林拳械。
练武之道,常以苦相伴。从清晨到日暮,从严寒到酷暑,他不知穿坏了多少双鞋,湿透了多少件衣衫。
“十几岁的年纪不知道累,总有使不完的劲儿。那时练完功,一顿饭我能吃十几个饼子。”赵志军回忆道。
凭着坚持与热爱,苦练五年的他擅长剪法、拿法、九宫锤、罗汉拳、连环拳、阴手棍、散打、硬气功等,并加入少林弟子国际联谊总会,之后取得嵩山少林寺正宗俗家弟子武术馆二级教练证书。
1997年9月,赵志军在白璧村创办了赞皇县太行武术学校,为村中儿童教授拳法。2021年,已是赞皇县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教练员、一级裁判员的他为把十字拳剪法门发扬光大,又在县城创办赞皇县众诚武术培训学校,由他担任总教练。
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
十字拳是少林战拳之一,其套路短小精悍,运动路线呈直线,拳打十字,动作迅猛快捷,是讲究快打快拼的实用拳术。
赵志军说,赞皇十字拳剪法门的主要手法为“七剪八靠”,分别是:正剪、跐剪、抄手剪、马趴剪、肘剪、十字剪、跨剪、霸王靠剪,每剪分三式。打拳时,要做到手随眼动,步随身转,辗转腾挪,冲刺架打。这套拳法的动作要领是两臂保持一定曲度,冲拳推掌,须蹬腿转腰、抖肩发力。“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在完成动作的一瞬间,依手臂的自然反弹力,使手臂形成曲非曲、直非直的态势,为继续攻防创造便利条件。”
滚出滚入,更是攻防技术的科学反映,旋动可增强攻击力,滚动也有利于化解对方之力。
赵志军随后演练了赞皇十字拳剪法门的雪花双刀。此刀法也极具特色,共23式,包括起剪、双手抱刀、刀分左右、刀刃朝前,震脚、左领刀,上步、平刺刀,弓步、平推刀,缠头裹脑等。
今年夏天,作为传承人的赵志军带领赞皇县众诚武术培训学校11名优秀学员,参加“奔跑吧少年”2024年新乐市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邀请赛——新乐市“星路杯”武术交流大赛,在传统武术套路八极拳比赛中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自由搏击擂台赛中荣获3个冠军、4个亚军、4个季军的好成绩。
以武健身以德育人
11月初,赵志军来到赞皇县北街小学,为四年级的孩子教授、指导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赞皇十字拳剪法门”,为即将到来的比武大赛开幕式演出做准备。
赵志军用少林武学尚武、重德、爱国的精神充实孩子们的思想,真正做到让赞皇武术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活”起来。今年以来,他还带着自己的学员到嶂石岩、槐河湿地公园等地进行公益演出;在东高、清河、回车庙会宣传表演;参加赞皇县特色节目“彩色周末”文艺演出……
在传承人的选择上,赵志军说:“只要是有毅力、能坚持,有一定练武天赋的孩子,我都会倾囊相授。”
练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直到如今,赵志军每年都会去一趟少林寺,交流练武心得,并把优秀学员推荐到少林寺深造。
这几年,赵志军一直在收集赞皇十字拳剪法门的实物、资料,并进行登记、整理、建档;通过拍摄微视频、微电影的方式加大赞皇十字拳剪法门宣传力度;聘请专业文化教师,培育孩子们的武学精神,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