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格力博是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相信对该行业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园林机械行业起源于欧洲,从无动力产品手工作业到燃油动力和交流电动力产品替代人工,再到以锂电池为动力系统的直流电环保及便携式产品,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园林机械行业将更加智能化、无人化和物联网化。
成立于2002年的格力博,自2007年就开始从事新能源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深耕垂直类已有超过10年的经验。作为全球最早踏入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企业之一,其率先将锂电池作为绿色能源用于园林机械领域,通过不断创新和迭代推进新能源电池技术在园林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现如今,格力博已从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新秀成长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据悉,目前其年营收规模已突破50亿元,在美国行业内占有率排名前三,增长趋势良好。
全球园林机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格力博2022年营收或达到55亿
在欧美人的家庭中,非常注重“草坪文化”,打理园林/庭院的草坪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如同大家电影中所看到的,一栋漂亮的洋房、一座美丽的庭院、一片修剪整齐的绿草坪,已成为当地中产生活标配,也是居民梦想的生活。
从整体市场来看,鲸网跨境获悉,据海外数据研究机构GlobalMarketInsights预测数据显示,预计草坪和园艺设备市场将以约6%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2年的超370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超975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或将突破380亿美元。
从产品细分市场来看,据PrecedenceResearch发布的割草机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估计为316亿美元,预计在2022年至2030年的预测期内,将以6.5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558.1亿美元。
1、产品洞察
根据产品的不同,电动割草机在2021年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收入份额约为30%。这些设备在切割高草时,对使用者非常友好。由于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很大,预计在预测期内,该细分市场将以更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机器人割草机也有望在未来几年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这类割草机通过新能源电池供电,可连接到智能手机APP或直接使用遥控器,以控制割草机执行任务,其智能、便携及环保的功能特性深受使用者青睐。
2、终端用户洞察
住宅领域在2021年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份额约为60.6%。为了维护庭院景观及草坪,预计割草机在该领域仍将持续增长。
另外,在非住宅(商用)部分,由于政府和公共部门增加对公共空间改造的投资,例如历史古迹附近的现有基础设施、公园和庭院,预计将推动这一终端用途领域的产品需求。
3、地区分布洞察
就收入而言,北美地区在2021年的收入份额最高,约为36%。在预测期内,该地区将主导市场,主要需求由技术进步、数字化的更高替代率、先进的自动化和机械的经济可行性驱动。
欧洲和亚太地区因快速城市化已经减少了草坪的面积,这可能对该地区的市场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商业化领域的应用规模扩大,该领域的需求将会增长。
受市场利好环境影响,以锂电池动力为核心的新能源园林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格力博,最近几年的业绩也在稳步增长。根据其官网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25亿元、42.91亿元、50.04亿元、31.7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90%。
格力博在最新招股书中披露,基于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经初步测算,其2022年营业收入预计最高或达55亿,同比增长5.92%-9.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最高为3.1亿,同比增长7.24%-10.8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最高2.7亿,同比增长9.99%-14.22%。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地区划分,格力博99.12%的收入来自境外。其中,北美洲占比最高,22H1北美洲收入占总营收的80.11%。
格力博如何乘势而上,收获巨大的成长?
格力博能够成功上市,这离不开其对于市场消费趋势的把控,以及自身品牌、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创新。1、以客户为中心,专注垂直类细分产品拓展
从成立至今,格力博专研行业二十载,产品主要覆盖新能源园林机械和交流电园林机械及其他三大类,前两者为动力类型产品。
新能源园林机械涵盖手持式、手推式、坐骑式和智能式全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割草机、打草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智能割草机器人、智能坐骑式割草车及配套的电池包;交流电园林机械则包括清洗机、割草机等;其他产品主要为空压机、配件等。
在产品端,格力博深挖用户消费习惯,严抓产品生态系统建设。例如其创新性地开发了40V、60V和80V等多个电池包动力平台,让同一平台上单个电池包可以支持多款设备,并且覆盖户外园艺的各种使用场景。
鲸网跨境了解到,目前格力博以新能源园林机械销售为主的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收入占比已达到70%。
2、自主研发,寻求技术壁垒突破
在技术端,格力博特别重视自主技术研发,围绕新能源园林机械的配套技术持续投入,在中国、欧美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
为进一步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抢占割草机市场份额,格力博还通过购置先进设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让公司软硬件研发实力得以更好地提升,同时也能进一步夯实其在行业内的研发优势地位。
2007年到现在,格力博在电机和系统控制、电池包、电池充电器、智能及IoT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鲸网跨境知悉,目前格力博在国内外拥有的专利已达1463项,可以说是行业内标杆般的存在。
3、重视自有品牌建设,加速独立站运营
在品牌端,格力博从2009年开始,先后建立了greenworks、POWERWORKS等自有品牌。经过多年品牌营销、渠道推广,自有品牌greenworks产品在美国新能源园林机械市场占有率排到前三,割草机、吹风机等多款产品冲进亚马逊“BestSeller”。
说到这里,有必要分析下格力博的品牌独立站greenworkstools,该站点只运营了几年,收入就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去年上半年销售额占比已达到4.70%。
根据similarweb分析的近一个月数据,网站月访问量在21万左右,相较于11月约41万的流量,下滑比较严重,原因是四季度为销售旺季,所以受季节等因素影响流量波动还算正常。但其产品客单价比较高,营收方面相对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
总的来看,独立站或许是格力博B2C的一个尝试,但其主要合作模式还是B2B,即为合作平台代工或直接供货,然后在合作平台上出售(下文中,我们会详细讲解)。
4、多平台布局,全渠道销售
新能源园林机械上下游行业格局清晰。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下游则包括零售商、电商、经销商三种销售渠道,产品在家庭、公共、专业三类园林领域中应用。
从销售模式来看,结合格力博下游客户特点、自主品牌推广效果等因素,按照销售产品品牌划分,主要包括自有品牌、商超品牌以及ODM产品。
从销售渠道来看,自有品牌在商超、电商、经销商多渠道销售;商超品牌在对应商超客户的线下或其自建线上平台销售;ODM产品直接向对应品牌商客户销售。
以电商和商超品牌为例,格力博凭借自有品牌的影响力及其强大的技术和先发优势,陆续与Amazon、Walmart、Lowe’s、Costco、TSC、HarborFreightTools、Bauhaus、Menards等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从市场布局来看,自2005年起,格力博相继登陆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及欧洲等地区。随后,在这些地区建立起了数百人的本土化运营团队,通过当地市场的员工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及时响应并抓住客户需求。
从渠道增长来看,线上销售辅助线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B2B和B2C双模式也帮助格力博更好地打开了增量市场。当前数据来看,格力博电商渠道的毛利率最高,代工毛利率较低但是稳定。
5、管理层经验丰富,充分引领企业发展
目前,格力博的实控人是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陈寅,其在电动工具行业拥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主要负责公司的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除陈寅外,其他董事多为财务出身。财务核算是每一个企业生存的必然条件之一,也因此,格力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副总经理为庄建清,在行业内打拼多年,经验丰富,精通工程知识;研发副总裁李志远,曾任创科实业有限公司OQA高级经理,在研发和管理运营层面的能力非常强;公司的其他技术骨干同样都有高学历及多年研发岗位任职背景。
2016年还吸引了外部投资者STIHL,进一步壮大了格力博的团队,为公司长远稳定发展注入动力。
割草机品牌组团出海抢单,中国企业“承包”欧美草坪
在园林机械行业,不仅有格力博,还有其他同行企业,与其产品及业务相仿的主要包括如下表所示的几家竞对企业:
未岚大陆推出了割草机器人SegwayNavimow;
松灵机器人旗下独立品牌库犸动力发布了创新型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KUMAR;
来飞智能研发出AI智能割草机器人Novabot;
锐驰智慧上新首款配备激光雷达的智能割草机器人HonyMow;
户外工具企业富世华、扫地机器人企业石头科技、科沃斯等都在积极拓展割草机品类。
写在最后,园林机械新能源化大势所趋
产品“出海”并非一朝一夕,想要收割海外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不是大家“分蛋糕”的阶段,而是如何一起把蛋糕做大的阶段。
格力博的成功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鲸网跨境看来,新能源(环保)以及数字化(计算)、智能化(过程)、自动化(无人干预)已成为园林机械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可以预见的是,该行业未来的潜力无限,或将有更多优秀的品牌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