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青海教育厅明确指出: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或转型,正规机构正在逐步减压,直至为零,但是地下小黑班或者私教、一对一班正在逐步抬头,甚至有兴起之势。
我在居民楼做偷偷开班,整天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自从周边的新东方、学而思等机构撤离之后,高老师的私教班就逐渐扩大,人数从30人逐渐扩大到90人,不得已她在郊区的居民楼租了一间三室一厅当教室,客厅当活动场地,三室各当三个教室,忙碌不断。
高老师最初打算设置课程有三个班型:
1、准初三或者初三
2、准高三或者高三
3、准六年或者六年级
因为涉及小升初,中高考这类是硬性应试,一般是刚需中的刚需,家长愿意出钱也比较配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老师发现自己一个人根本带不起这么多班型来,所以集中在准初三或者初三的英语业务上,但是即便如此,生源源源不断地增加,也令高老师心力憔悴。
其次是选址,在郊区偷偷开班,也是高老师经过调查后深思熟虑的决定。郊区与市区比没有那么扎眼,人口流动性小,监管相对来说没那么严,这也是之所以选址其中的原因。
招生慎之又慎
由于双减的推行,教育监管部门不断地对变相违规培训的地下班、私教、1对1等核查力度逐渐加大,高老师在招生中也比较谨慎,可谓是慎之又慎:
1、不是熟人介绍不收。生源必需是熟人介绍,熟人说明,如果没有熟人,一般的生源不敢收,怕被查。熟人介绍,也会把高老师这边的情况一一做说明,免得有不必要的误会。
2、一般有家长异议或者争端的退费。最近各地频频出台举报违规培训政策,让高老师惴惴不安,所以在培训中但凡有纠纷或者争端,高老师一律给家长退费,为了安全期间,并不再收这类学生,也更好地防止家长的举报。
3、学生配合。公立学校在统计学生在外培训情况,学员不能填写高老师所处的机构,陌生人问起也不能说,这个是招生的底线,提前说清楚的。
即便如此,高老师在偷偷开班时,仍然战战兢兢,整日提心吊胆,中间有两次差点被监管部门查处:
第一次是所在区教育部门整治无证机构一个月,高老师刚收到消息就紧急关停一个月,期间还有好几个家长催促说快中考了,赶紧开班补课,但是高老师仍然没有敢开。
高老师曾不止一次地想过离开这个行业,远离这种战战兢兢的生活,关闭地下这个培训班,但是处在42岁这个尴尬的年龄,在培训机构教学18年,考编考公务员早过了年龄,考研早就没有心劲,即便考研成功,又有哪个事业单位要一个大龄的毕业生呢?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车贷房贷处境中,自己除了教学,别无所长,还真的什么都不会。
高老师在经营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第一、疫情期间,绝不开课。她觉得这个是底线,保证学员的安全是绝对首位,也不能给国家添乱,为了不耽误进程,大部分采取线上课程。
第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员学费减半。做教育的虽然功利,但是不能丧失自己的底线。
未来到底有多远?
地下培训班,还能开多久?高老师认为,现在主要是针对正规培训机构的压减,和营转非,教育部门暂时无暇顾忌到地下班、私教等违规培训,等压减完成后,2022年下半年,可能自己的机构被查处的几率就比较大了,也到了自己退出的时候。
第一种:一般的处罚力度。一旦被发现查处,将会遣散违规机构的所有生源,退还所有的学费,查封培训班;
第二种:罚款处罚。除了遣散所有生源,根据开办收费情况,罚款1倍或者更多的费用;
第三种;行政拘留。一经查处违规培训,培训机构负责人将会被行政拘留,目前是对违规培训行为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但是既然开班,其实已经做最坏的打算。
违规培训的无奈
像高老师这种偷偷开培训班,只是目前教培行业的一个缩影。2021年教培人真的太惨了,大量的从业者被裁员,被失业。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后来,受伤的地方,变成了我们身上最强壮的地方。”作为突然失业的教培人,要想拆掉思维的墙,转行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接受的,成了眼前最大的屏障。
对于正规学科类培训来说,完成营改非或者转型非学科类是最终的选择,但是违规培训存在的小黑班、私教、1对1等,对正规机构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同行举报,家长举报也逐步成为违规培训机构被举报的两大主力,被查处也许是早晚的事情。
新东方数学名师柳萱曾在朋友圈讲述一段经历:
可能戳到了很多家长的笑点,也透露很多教培人的无奈。
违规培训并不是长久之计,高老师也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她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整天生活在恐惧中,最多2022年下半年退出这个行业,这个她给自己的期限。
教培最好的时代,终究离我们而去,无论是一地鸡毛,还是恋眷不舍,我们终究要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