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一代和二代的区别,两款相差并不太大,只不过二代的转扭调节为机械调节,并带有电子刹车,最小扭力只有0.2牛米,更适合用来拧微型螺丝。
这个是外包装,其实就是塑料工具箱,方便收纳,挺实用的。工具箱造型有棱有角,中部向内凹陷,再加上立体线条设计,很有点机甲风格,显得硬派十足。盒盖正面印有大大的BOSCHLOGO,右下角的红色小贴纸可以扫码送额外的礼品。
工具箱前侧面有两个红色滑块,滑动就可以打开。滑块之间还有张白色封贴,上有印有产品基本信息及条码。
工具箱后侧面的中间位置同样有张贴纸,彩色贴纸上印有品牌LOGO、产品实物图及一些基本信息。
这面的贴纸看起来像是合格证,上面印着博世电动工具(中国)的地址,还有“检验合格品”几个字。
开箱开箱!工具箱里面用黑色的塑料托盘把东西都隔开了,只露出来一个电动螺丝刀的机身,看着还挺不错。
顶盖的黑色纸上印着电动螺丝刀的快速上手图示,介绍如何启动、正转反正,以及如何机械调节扭力,简单明了。
这个就是电动螺丝刀的本体了,手柄上的红色LOGO格外鲜艳亮眼。
打开托盘上的橡胶盒,里面装着32个短批头,外加一个延长杆。
这些批头显然都经过了黑化处理,批头侧面都刻有型号,十字PH1、PH2批头各3个;花十字PZ1、PZ2批头各3个;一字SL3、SL4批头各2个;方头S0、S1、S2批头各2个;六角H3、H4批头各2个;内六角T10、T15、T20批头各2个。同型号的批头大小都差不多,批头末端都是1/4(6.35mm)的六角柄。延长杆一端是1/4的六角柄,另一端则是带磁的镀铬内六角套筒。
取出托盘,下方的空间还挺大的,有充电线和说明书。看印章,螺丝刀应该是在今年4月份出厂的。
螺丝刀的结构不算复杂,最前端是金属内六角夹头,用于固定批头或延长杆。顶着螺丝往前推或者按压启动开关,都可以让夹头带动固定件转动。夹头下面是塑料外壳的扭力调节环,支持机械式6档扭力调节,最大硬扭5牛米,最小硬扭0.2牛米,最大软扭2.5牛米。可惜调节环的顶端没有配置LED灯,在照明方面有些欠缺。
手柄的正面设置有启动开关、档位开关和电量显示灯,按住启动开关螺丝刀就会转动,档位开关可控制螺丝刀是正转、反转还是不转。
螺丝刀的背面有个铭牌,上面写着产品型号、工作电压、转速等等,还有一堆认证标识。壳体末端还有个“请查阅说明书”的圆形图案。
手柄的侧面都采用较为柔软、摩擦力也较大的黑色橡胶材质,中间还带有内凹设计,并还刻有密密的小格子,以增强摩擦力,避免打滑。橡胶壳体末端各有一颗螺丝固定。用手机扫描侧面防伪标识上的二维码,还可以延保一个月。
螺丝刀的末端带有MicroUSB充电接口,还有个挂绳穿孔,挂个绳,工作时套在手腕上,可以避免螺丝刀打滑飞出。不过我平时用得也不多,穿绳就算了。
我还另外又买了一些配件,一个是4mm转接1/4(6.35mm)的批头转接头,这样就可以把家里以前买的米家精修螺丝刀的小批头用上了。
转接头上带有磁性,能够吸附小批头。实测效果相当不错,不过转接头的同心度差了点。
第二个是六角柄三爪夹头,可以夹住0.3-8mm宽的各种工具。夹头顶部有个手拧螺帽,旋转螺帽就能松开或收紧内部的三角夹芯。
我是用它来夹绕线用的金属夹的,同样相当牢固,不过同心度不高,精度一般。
最后一个配件是1.5mm的六角柄麻花钻,挺小巧的,可以在比较软的东西上钻孔啥的。
装上麻花钻,还挺有模有样,不过同心度同样不高,好在不影响使用。
工具箱托盘下方的空间还挺大,把所有配件都放进去后,还能放下米家精修螺丝刀套装,简直不要太完美。
接下来说说使用体验。我家的柜子用久了之后,柜门铰链就松了,影响开合。柜门调节主要依靠螺丝旋进的多少来实现,所以比较精确。我选择了开关启动的方式,更适合我这样的新手来进行精确调节。推力启动有点“大力出奇迹”的感觉,更适合一拧到底,老手也容易拿捏的住。
拧小螺丝需要先调整扭力,我把扭力调到最小档0.2牛米,方便拆解计算器、小玩具等等。
再来试试别的。我在某宝上买了个“桌底电线收纳槽”,其实就是个金属网架,拼装好之后还要用螺丝固定在书桌底部。
我拿配套的自攻螺丝在书桌底板比划了下,长度只比桌板短了一点点,我那桌板可有1.8cm厚啊~
实际操作了下,这款螺丝刀对于这种实在有点力不从心,越拧进去阻力就越大,差不多旋到一半的时候,把扭力调到最大还是发生打滑急停,于是不得不改成手动模式继续拧。而且我是在晚上安装的,桌板下看不清,螺丝刀上又没有灯,好在家里还有头灯照明,真是握了个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