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加强补贴资金统筹使用和监管工种培训机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微1月17日消息,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巩固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对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主要环节提出规范要求,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通知》明确,要坚持就业导向建好“两目录一系统”,聚焦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设置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及时公开和动态调整培训机构目录,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加强培训和评价流程管理,强化培训过程监管,严格组织考核评价,规范“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培育优质培训载体、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机构办学行为。

《通知》要求,要强化培训资金统筹,探索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压实资金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做好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和组织实施,进一步优化补贴申领流程、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严肃执纪执法,依法打击靠训吃训、内外串通、套取骗补培训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巩固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经商财政部同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就业导向建好“两目录一系统”

(一)聚焦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设置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强化培训促就业导向,商同级财政部门指导各市县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明确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可包括培训类型、职业(工种)名称、补贴标准等内容,及时公开并动态调整。优先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劳务品牌等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课时可参考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培训计划等,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等情况确定。对不符合区域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或劳动者培训就业意愿的低效无效培训项目,要及时移出目录。

(二)及时公开和动态调整培训机构目录。结合实际对开展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社会组织梳理汇总,形成培训机构目录,及时公开并动态调整。目录应包括机构名称、地址、办学性质及可开展的培训项目等内容。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开展培训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以及课程体系、培训教学资源等,符合消防、卫生、安全、防疫等要求。

(三)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加快建设和应用省级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培训机构通过系统管理和开展工作。加快培训、就业、社保信息互通共享,提供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开展培训信息推送,推进项目找人、人策匹配,大力推进与有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享受培训补贴人员数据共享校验,设置风控预警功能,为参训人员身份识别、培训项目筛查比对、远程实时监管等提供技术支撑。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流程管理

(四)强化培训过程监管。对培训项目建立真实性完备性审核制度,实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考核制度。开班申请包括培训学员名册、教学计划、授课师资、教学资源(教材、数字课程等)、考核方案等要素。完善远程监控、视频录制等监管技术手段,实现培训过程有记录、可查询、可追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培训机构,要实地核实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条件。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对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申领发放等实施常态化跟踪管理和评估。可结合实际探索对拟申领补贴的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预先告知培训组织实施要求、补贴申领条件、违规违纪违法责任等内容,培训机构承诺对培训全过程及真实性负责,参训人员承诺对身份条件真实性负责。

(六)规范开展职业技能评价。统筹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一体化管理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劳动者就业状况和企业需求,优化职业技能评价机构、评价职业(工种)的管理和规划布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从严从优遴选社会评价机构。对职业技能评价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督导与服务支持,加强评价过程管理、考务管理、题库资源建设、评分结果档案记录、证书数据管理等,保证评价质量。职业技能评价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审核参评人员资格条件,严格考核流程和考试纪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开展评价。对评价合格人员,要加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放进度。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伪造报名资格、降低考试难度、伪造试卷、编造虚假资料、不考试就发证、滥发倒卖证书等行为,取消参评人员评价结果,追回相应补贴资金,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八)建设培育优质培训载体。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模式,培育一批对接市场紧密、行业特色鲜明、师资设备强、服务就业好的培训机构品牌。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龙头企业等培训资源优势,引导支持其积极服务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分类分档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行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技能推广网络。加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研修交流。

(九)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指导培训机构做好教材、数字课程等教学资源选用工作,积极选用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和国家级职业培训规划教材,从正规图书发行渠道征订。加强技能人才通用素质、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研修等重点领域,以及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数字技能等新兴领域职业培训教材及教辅材料开发与更新,推进职业培训资源数字化建设。

四、加强补贴资金统筹使用和监管

(十二)强化培训资金统筹。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助等。同一职业(工种)的同一等级不可重复申领培训补贴(含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获得高等级证书的不得再申领同一职业(工种)低等级证书补贴。

(十三)探索制定差异化补贴标准。可探索根据不同职业(工种)急需紧缺程度、培训成本,以及培训后取得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实现就业创业等情况,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

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本通知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以及地方现行政策的统筹衔接,推动专项整治成果转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责任务,细化具体实施举措,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THE END
1.中共云南省委印发《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履职能力培训更加精准管用,广大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综合素养更加完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不断增强。——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培训内容更具时代性系统性,培训方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培训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https://zswldj.1237125.cn/html/km/gxq/2024/3/4/9f166966-a2e7-46b3-9e54-af440e7b3a56.html
1.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人民政协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底气...https://www.rmzxb.com.cn/c/2024-03-29/3517276.shtml
2.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是为完善梳理学校规范性文件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作为《内江师范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022版)》的补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3.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自评报告(精选10篇)目标3:我院建立孕产妇、儿童档案,托幼机构培训,对乡村医师和妇幼专干进行经常性培训、保健部每月进行下乡督导和工作培训,掌握辖区内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信息,提升乡村医师和妇幼专干医疗业务水平及相关工作能力。 目标4:普及妇女婴幼儿健康知识,“孕妇学校”由城区走向乡镇,完成“两癌”普查工作,发放健康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https://www.yjbys.com/hr/jixiaokaohe/353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