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话Principal’seducationalphilosophy:
教育最大的魅力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希望。
TheGreatestglamourofeducationistolighthopeforeachstudent.
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影响受教育者并分类推进。
Thegreatestfunctionofeducationistoimpactstudentsanddevelopthemaccordingtotheirinterestsandstrengths.
87名水手在其领队带领下,驾驶着3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巴罗斯港湾,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
苍茫的大海上,水天相连,横无涯际,船长挺立船头,迎着猎猎海风,指挥船队,勇敢前行……两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透过迷蒙的雾气,有船员发现远方出现隐隐约约的火光,次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见,一片黑压压的陆地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
——是的,这载入史册的画面,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情景!哥伦布挺立船头,迎着猎猎海风,以坚毅的目光,举首眺望大海远方……哥伦布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常常幻化成姜晓勇校长的形象:在中国民办教育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姜校长带领他的团队,挺立船头,迎风破浪,扬帆远航!
运筹帷幄,梦想起航
姜校长,出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硬汉,1981年,应聘到大庆市五十六中,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走上岗位的第一步,他便担起了高考重任,凭着他的钻研与刻苦,凭着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勇于拼搏、创新的斗志,第一次高考便轰动了整个大庆,荣获优秀教师称号。他个性极强,做事摆脱繁文缛节,勇于开拓,1985年走上领导岗位后,更是大刀阔斧。从北国石油之城大庆,到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他先后在三所学校任校长,读完了MBA硕士学位,又进修了DBA博士学位,理论的指导和学识的增长,令他如虎添翼,他经营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品牌学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至尚德办学前已有18年校长生涯的他,不断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缺少服务意识,缺少自身特色,缺少人文关怀,缺少责任、担当。他站在教育内部看教育,探究教育自身规律;站在教育外部看教育,透视教育社会功能;站在企业管理者角度看教育,探究教育的效益;站在未来看教育,指导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人的价值在于有梦,梦的价值在于实现。”有了三所学校校长的经历,怀揣着对教育的反思与透辟的认识,又恰逢《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他的热情如火如荼,于是,一个大梦在他心中酝酿——建一所自己的学校!
他的想法得到了一帮好友鼎力相助——为他筹措资金1个亿。
《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我要飞得更高!哪里能托起我腾飞的翅膀?”他去过松江,去过虹口,最后来到南汇,这里为他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仿佛看到自己的学校已经拔地而起。
“给你的学校命个名字吧!”朋友的一句话像是提醒即将临盆的母亲为自己腹中的胎儿取名,尽管有好多位朋友的提议,但早有一个沉甸甸的名字深深烙在他心头:今天的教育缺少什么?历史赋予今天的教育怎样的使命?功利、浮躁、信仰缺失、多元文化冲击着我们价值理念,给教育带来诸多困惑——“德”,这个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而今在国人手中几近抛弃的瑰宝,恰似茫茫夜空闪烁的星斗在姜校长心中熠熠闪烁。尊崇隽永乃“尚”,善始善终为“德”。于是,“尚德”,这个承载着一位教育者沉重使命,担负着拯救江河日下但人心不泯的社会重任的“尚德”,从此诞生!
2002年4月28日,尚德工程开工。工地上,姜校长成了一位着戎装披战袍的将军,他指挥千军万马拼斗厮杀,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又像一位乐队指挥,身着燕尾服,手捏金属棒,一会儿划圆,一会儿划“8”,全场乐手“唯马首是瞻”,雄壮的交响乐在空中鸣响。2003年6月28日,短短的一年零两个月,尚德工程全部竣工!投资2.9亿,占地206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各类场馆等27栋单体建筑拔地而起。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先生题写校名“上海尚德实验学校”;迎门一块形似卧虎的巨石上,姜校长亲笔题写校训:尚德·启智;背面也是他亲笔题词,尚德教育目标:求知在尚德,收获在尚德,快乐在尚德,立人在尚德,成功在尚德;校风:尊重合作,情满校园。正像弦乐艺人演奏之前调弦一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几行遒劲的大字,为尚德教育谱写了序曲,奠定了基调。
育人,靠硬件,也靠软件,大楼建成,要让文化的气息弥漫其中,让环境滋育人,让文化氤氲人。于是:4000多幅名人字画挂在每面墙壁,200多件仿古瓷器摆进各条走廊;百家书法字体的尚德体现办学核心价值,服务中心四楼的大“爱”彰显教育内在力量;名言警句催人奋进,名家书画古风郁香;梅兰竹菊散发君子坦荡,夏花春草充满盎然芬芳;古贤组像温良恭谦若讨论若思考,小猴群雕嬉闹玩耍似游戏似遐想;清泉喷洒满园凉爽,鲜花盛开四处清香。不管你在什么角落驻足,也无论你从什么角度观赏,你无处、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四面扑来的那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场。
办学校,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凭着姜校长的个人魅力和教育理念的感召,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自大庆、东北三省、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群雁高飞头雁领”,纷纷追随他,聚集到这片教育热土:尚德海纳百川,赢得满园芬芳。
二、迎风破浪,披荆斩棘
在欧美日韩等国家,民办学校早在民众中生根发芽,发展红红火火,不论是小学、中学、幼儿园,还是大学,一流学校多是民办,而中国则恰恰相反。民办教育是共和国土地上刚刚萌芽的新事物,驻足观瞧者多,躬身体验者少;再加上传统文化求同思维根深蒂固,跟着走随大流的心态普遍,独立想不从众的思维缺少,因此,在中国搞民办教育就曲高和寡,孤掌难鸣,而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更是孤立无援,这就意味着势必要走一条艰辛的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也正是姜校长办学经历的写照。
1、“非典”肆虐,出师不利
尚德开门办学,虽出师不利,但第一年招生1236人,堪称传奇!
2、“禽流感”抬头,新生源受挫
尚德办学第二年,在校学生达到2600,这无疑又是创造了民办教育的奇迹。
3、近旁燃气泄漏,全校紧急疏散
2005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九,凌晨1时,秀沿路的一座桥边,直径近一米的天然气主管道突然发生严重泄漏。巨大压力作用下,天然气喷出管道,在寂静的深夜里“嗤嗤”作响,几十米开外就能听得清清楚楚,令人不寒而栗。而在距离泄漏点东南方不到200米处,便是尚德学校,而且住着2000多名师生。隆冬时节,正是刮西北风的时候,泄漏出的天然气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一会儿就弥漫了整座校园,若遇明火,后果不堪设想——学校2000多名住校师生必须首先紧急疏散……
车如离弦之箭,临近学校,透过车窗看到,周浦消防中队的消防队员已拉起警戒线对现场予以封锁,正打起水雾,稀释燃气,他那颗悬在半空的心,稍稍安定了些。车刚一停,他立刻冲下去,看到凛冽的寒风中孩子们裹着大衣披着被子如惊悚的小鹿,悲悯之情油然而生,但看到老师们组织着孩子们,高年级学生带领着低年级学生,秩序井然、忙而不乱,他的心终于释然:尚德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那一夜,尚德人收到了来自消防部门的高度赞扬:这不是一群学生,这是一支部队!
4、民办教育信任危机,尚德学校卷入风暴
三、追求卓越,成就辉煌
姜校长是一个激情澎湃的人,每次听他的演讲无不被深深感染,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上天派我来就是创造奇迹的!”最常用的一个词是“奇迹”,是的,他创造了民办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常说,他的团队从来就不用担心教学成绩。尚德十年办学,中考一直在原南汇、今浦东名列前茅,2010年更是诞生了浦东状元杨祖睿;高中教学每年兑现“低进高出”的承诺,年年高考称传奇,2013年,一本达线率36.1%;本科达线率91.6%,上海教育界的许多领导都啧啧称赞。
“尚德教育与众不同,母校教育终生受益”,“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影响受教育者并分类推进”,为此,他下令各学部、各年级、各学科全面开设自己的特色课程:于是,小学低年级视听文学欣赏,中高年级国学课程,初中管乐课程,高中套餐课程——校本课程,全面开花;“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蕴含教育”,一年12个月,月月都有主题活动——整个校园,天天沸腾;每个假期,学生足迹,遍布天涯。
不论工作多忙,姜校长一直在读、看和思考,从《论语》、《道德经》,到电视剧《亮剑》、《穷孩子富孩子》,他都能从中悟出学校管理的对症良策,而作为一位学校及公司最高层的领导者,他更要“讲”,把自己的思想、收获讲出来,以影响人,培养人,进而影响团队,培养团队。
1、课题研究:身先士卒,带出团队
初中是孩子的叛逆期,针对初一年级家长频频反映的孩子顶撞家长事件,姜校长在学校大会堂为初一年级开班会课:他让每个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三千克的沙包,然后再组织他们做几个小活动,带着自己的椅子跟同学换座位,把自己的书包放到大会堂门口,然后再去洗手间方便,洗好手带着书包再回到座位……学生一个个汗水津津,气喘吁吁。待学生喘息甫定,他让孩子们说说照片上的妈妈和今天有什么不同,说着说着,说的学生哽咽了,听的学生呜咽了。姜校长脸色也变得凝重:“同学们,我们身负这几千克的重物才仅仅是十几分钟,可我们的母亲却是十月怀胎——苗条的身材臃肿了,细腻的皮肤长了蝴蝶斑、妊娠纹;待到你出生了,哪怕是一声咳嗽,妈妈的心就吓得扑扑跳……而你许多时候却因为稍稍的不满足就让妈妈生气,满心委屈的妈妈从来对你是忍气吞声……”同学们眼泪吧嗒吧嗒掉,有的甚至呜呜呜呜哭出了声……似春风化雨,在姜校长引领下,老师们领会理念,研究课题,开展实践,成果丰硕。
不仅上课,姜校长还常将其教育理想、人生阅历、读书感悟融进一封封书信,寄给家长、老师和学生,让书信参与教育过程,成为尚德教育链的一环。办学十年来,他的亲笔信少说也写了十几万字,无论是鏖战中考的岁月还是辞旧迎新的佳节,校长的信总是准时抵达,送来家书般的亲切、鼓舞和温暖:正是这样的智慧和毅力汇聚成了尚德人最大的精神财富。
2、国际课程:前瞻勇气,追求卓越
3、青年教师:全力锻造,培养杰出
“质量是尚德的生命,管理是尚德的未来。”而培育出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是确保尚德质量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他要求专家手把手悉心指教,教科研组全员参与,全员打造,直至出类拔萃。
现已担任国际部校长的姚可阶是与尚德一起成长起来的明星教师。她出生在黄浦江边,如上海大多数女孩一样,自小也随性、傲气、追求生活的安逸,但骨子里她又是一个倔强、要强的女性。大学毕业,她来到姜校长在上海创办的第二所学校建平实验应聘,干练的应答,举手投足的自信深得姜校长赏识。工作第一年,她就代表浦东新区参加了全国主题班会展示,荣获浦东新区教师技能四项全能赛一等奖。“你是这块材料,校长就信任你;但他又提出很高的要求,给你新的挑战。”姚可阶这样总结追随姜校长成长的“苦乐年华”。从建平实验到参与尚德筹建,姚可阶没有一丝犹豫,因为她从内心敬佩姜校长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
尚德成立后,各种各样的活动接踵而至,各级各类比赛应接不暇。姚可阶后来总结说,建校短短两年间,她开过的公开课竟达70多节。而那一节公开课注定让她终生难忘。
2004年4月,姚可阶参加上海市牛津英语课堂大赛获得南汇区第一名,接下来她要代表南汇参加上海市的比赛。姜校长在祝贺她的同时,明确要求,要拿上海市一等奖!简直是泰山压顶!一只初出茅庐的乳燕,面对全上海的高手,拿二等奖可能都困难,拿一等奖……但这就是姜校长的管理技巧,只有追求卓越,才能创造辉煌,担子压上去,肩膀扛起来!而且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姜校长通报了此事,说相信姚老师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姜校长不仅有要求,更有鼓励,指导和策略:“尚德”应该为南汇英语教学书写更美的新篇章,“天将降大任”,你有这个实力!听了姜校长的鼓励,姚可阶慌乱少了,眼界宽了,思路明了,意志强了。接下来姜校长特意成立一个专家小组,指教引领,而且利用自己的关系,联系上海英语教学最好的学校——市三女中、世纪外国语学校、英国学校、绿宝园等处听课……
“苦心人,天不负”,最终,姚可阶荣获上海市一等奖第一名!有听课老师在课前没听清主持人对参赛人的介绍,课上到一半时,他们便私下打听,“葛额小姑娘似阿里则沃堂额(上海话:这个小姑娘是哪个学校的)?”“尚德的。”“尚德在哪儿?”“不知道。”就是这样一所新生的学校,从姚可阶开始,不断有青年教师在上海市各大学科课堂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专家的议论评价从“不知道”变成了“又是尚德来的。”
老师学生的各种获奖证书如雪片飞至,市、区级的奖牌挂满整面墙壁,各种竞赛、中考、高考捷报频传,一流的管理赢来一流的校风校貌……于是短短几年,“尚德”便响遍了浦江两岸,响遍了整个长三角!
姜校长像迎着猎猎海风,挺立船头的哥伦布,用自己的行为带动着,以自己的理念影响着,培育出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近几年,一批青年管理者脱颖而出,叶翡、杨路、姚可阶、徐晓、谷苗、秦毅等人,逐步挑起重担,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而这只优秀的管理团队又带领着整个尚德大部队,浩浩荡荡,气势扬扬,向着远方既定的目标,前进,前进!
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2003年办学以来,从原有的小学初中部,到2005年招收高中生,再到2008年开办国际部,直到2013年举办幼儿园,整整十年,尚德走完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求发展,十年创辉煌”的“天路历程”,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民办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上海及外地慕名而来的参观团队络绎不绝,而尚德未来发展的蓝图又在姜校长的脑海里逐渐清晰:
完成管乐中心建设和游泳池改建,提升尚德学子的审美品位和身体素养;
进一步完善国际课程建设,建设与国际部教学要求相匹配的现代化教学大楼;
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培训基金,用于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主动探索民办学校退休教师的保障机制,确保教师无后顾之忧……
回首尚德昨天,放眼尚德明天,姜校长有着清醒的认识:十年尚德已创辉煌,百年尚德待续华章!尚德人打造“中国的伊顿,世界的尚德”之路还很漫长,百年尚德梦才仅仅只有十年,未来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全体尚德人共同努力下,“尚德”,必将向着“人民群众心中最理想教育资源”的目标,为建成中国民办教育的航空母舰而不懈奋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