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中刚满月的小拉布拉多犬,它也将成长为导盲预备犬。
导盲预备犬第一次体验乘坐公交车。
正在训练的导盲预备犬
据广州日报报道: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目前,广东仅有一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为此,广州去年成立了华南首个导盲犬基地——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不过,要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并不容易,在能持证上岗前,这些狗狗被称为“预备犬”,它们要先找到寄养家庭,还要真正走进社会,乘公交、逛商场、行马路、用餐、看病……以便日后更好地服务视障人士。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在今年的国际导盲犬日到来之际,在广州市一汽巴士的支持下,一批导盲预备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一次搭乘公交车的实地训练。对这次导盲预备犬的“公交车初体验”,参与观看全程直播的网友超过40万人次。在训练中,广州街坊们的热心与理解也让志愿者们十分感动。
准导盲犬体验乘公交训练淘汰率达7成
4月21日下午,6只身穿统一工作制服的导盲预备犬出现在海珠客运站公交车总站,它们从这里出发,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分别乘坐9路和13路公交车进行体验,踏上了走进社会的第一步。
当第一次踏上车门,狗狗稍作停顿,随即一个箭步踏上了公交车。导盲犬基地负责人张妙钿告诉记者,这群导盲预备犬已经训练了两个月,稍作停顿并非因为害怕,而是每当到达台阶,导盲犬都应该停下来,提示视障人士到达了障碍物。当主人顺着导盲犬的头部摸到台阶,就知道要迈步上台阶。
张妙钿表示,之所以要带领狗狗们进行社会化训练,是为了让导盲预备犬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在基地教会了它们很多基本功,例如遇到台阶要停步。但当它们真正地面对陌生人,第一次坐公交车,我们要评估它们会不会胆小不敢上车,见到陌生人会不会过于活泼。针对这些不足继续训练,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她解释,经过一系列训练选拔后,预备犬才能真正成为导盲犬,其间淘汰率高达70%。“这些预备犬如果无法成为导盲犬,可能会成为其他种类的工作犬,例如警犬或安慰犬。”张妙钿说。
大部分市民愿意接纳
穿着制服的导盲预备犬,也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有人上前拍照,也有人想逗弄。每逢此时,工作人员都会提醒,导盲犬正在工作,尽量不要打扰。在采访中,绝大部分市民都对导盲犬表示接纳,认为导盲犬为盲人提供服务,应该予以理解。最让张妙钿感动的是,一对母子上车后看到身边站着导盲预备犬,母亲还专门提醒儿子,不要打扰它们,它们在工作。“说明在广州,越来越多人了解导盲犬。”张妙钿说。
不过,在训练过程中也发生了小插曲。一个小女孩上车后,看到了导盲预备犬,惊讶地大声问:“怎么车上有只狗狗?”当被问及“什么是导盲犬”“导盲犬的作用是什么”时,小女孩都懵懂地摇摇头。张妙钿坦言,其实孩子不认识导盲犬很正常,毕竟现在大多数盲人仍不敢出门,所以很多市民没有真正见过工作中的导盲犬。导盲犬基地所希望的,正是通过训练出导盲犬,让导盲犬能够成为盲人的“眼睛”,陪伴视障人士勇敢地走出家门。
最快半年后“毕业”视障人士可提前申请
张妙钿坦言,目前这批导盲预备犬已经结束了在寄养家庭体验生活的阶段,进入正式训练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大约为半年,完成之后再与盲人配对磨合1~3个月,就可以“毕业”了,成为合格的导盲犬。除了这批预备犬,基地还有几只刚刚出生的幼犬,希望能找到寄养家庭,通过寄养家庭的抚养让狗狗们感受家庭生活。
最快大约半年后,基地将迎来第一批“持证上岗”的导盲犬。现在,视障人士已经可以向残联或基地进行提前申请。“视障人士选择导盲犬,首先要考虑自己能否接受导盲犬,还要考虑人和犬的高度、步伐速度等因素。”
不过,张妙钿也有自己的担心。“我们的导盲预备犬仍在训练阶段,还不能算是持证的导盲犬,所以有的公众场合,工作人员会将它们当成宠物,不建议入内。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将导盲犬的知识普及给更多的市民。”
如何申请导盲犬?
导盲犬的“求学之路”
在出生45天后,导盲犬幼犬会到寄养家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寄养期为期1年,这也是它“求学之路”最重要的阶段。之后,预备犬会被送到基地开始半年的专业导盲犬训练,其间要进行各种社会化体验,外加1~3个月与视障人士一起的共同训练期。通过之后就可以真正为视障人士服务了。这个过程中,导盲预备犬的淘汰率高达七成。
广东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自4月24日起开始全面受理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同时停止签发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
目前,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北的清远、韶关和粤西的云浮等已开通高铁或轻轨。
今年广东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全省14所第一批本科院校专项招收1650名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