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在2021年底宣布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后,好未来陆续推出了科学素养课,开启业务转型之路。此外该公司还在智能教辅、智能硬件,以及直播电商领域进行探索。
不过,从最新经营业绩看,该公司2023财年三季度净收入下滑约80%,如何应对教育业务缩水带来的影响,好未来仍需面对转型阵痛期。
否认重启大规模线下招生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正重启大规模线下招生的校外培训龙头企业学而思,在所谓“素养课”包装下,将超前、超纲内容纳入教学培训,把“幼小衔接”“应对考试”作为课程卖点。
该报道称,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学而思现场教学点,不少家长周末来咨询报课,休息区也坐满了等孩子下课的家长。“说是素养课,其实我们家长看中的主要还是课程对孩子语数英能力的提升。”在北京一个教学点,有家长表示。据现场另一位家长说,孩子小学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里,还出现了学而思之前教过的内容。
再次,学而思旗下素养类培训课程上线后,一直按规定开展招生工作,并不存在“学而思重启大规模线下招生”的情况。最后,学而思表示,正处在转型时期,业务发展仍有诸多不足,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截至目前,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素养、学而思网校、妈妈帮等品牌,并战略投资了赫石少儿体能等多个公司。
此后,好未来和学而思开启了业务转型之路。2022年8月,好未来宣布把自身定位不再局限于“教育公司”,将从一家科技教育公司转型为一家以打造创新型组织为目标的科技公司。
彼时,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转型和探索,好未来业务路线日渐明晰。在科教方面,学而思推出了科学、人文、科技智造等丰富的素质教育产品,业务的健康值在逐步向好,总体学员人数明显提升。此外,ThinkAcademy在海外品牌美誉度很高,有信心在未来3到5年内实现更快增长。
在科创方面,主打图书出版的智能内容业务,上线了学而思秘籍等智能教辅,市场反响良好;智能硬件业务上线了第一款产品小猴智能学习灯后广受好评,更多智能硬件产品也将陆续和用户见面。美校toB业务面向全行业开放好未来的教研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在科普方面,好未来有个小团队在探索直播电商。
从经营业绩看,如何应对教育业务缩水带来的影响,好未来或将仍在业务转型之路上进行探索。
今年1月,好未来公布了其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好未来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净收入为2.3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0.21亿美元相比下滑77.2%。归属于好未来的经营亏损为5,158万美元,而上年同期经营亏损9,937万美元。
此外,截止2022年11月30日,好未来前9个月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38.50亿美元下降到本期的7.51亿美元,同比降幅为80.5%;经营亏损为4631万美元,上年同期经营亏损为6.15亿美元,同比降幅为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