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春天的辛勤付出和播种就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随着天气转暖,勤劳的农民已经“上紧发条”开始忙春,春耕备耕、买种育苗、技术培训……田间地头、养殖场区、大棚农家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一幅幅人勤春早的忙春图徐徐展开。

杜扣福:俺村梨树种得好,全靠两个“永刚”。谈永刚书记,几年来一直抓梨树种植产业,终于见了效。李永刚专家,三年一直现场教我们种梨。

“梨专家”手把手教出“土专家”

李永刚(右)手把手教果农剪枝。

3月12日上午,郊区旧街乡虎峪村的玉露香梨标准化种植基地里,二三十个村民围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农艺工李永刚的周围,听他讲解梨树修剪知识。

李永刚左手抓着一根树枝,右手握着剪枝器:“还记得咱的剪枝口诀不?去强留弱、去直立留水平、去直留斜……”他一边说,一边灵巧地把这一枝垂直的树枝剪了下来,“看到了吗?扣福,你来试试。”一个面庞黝黑的农民乐呵呵地走过去,接过剪子剪起来。

这是虎峪村春季玉露香梨管理技术培训的一个场景,这场培训已持续了三天,不仅每天村里种梨树的村民早早来,附近路家庄村、闫家庄村的不少种梨户也来“蹭课”。虎峪村第一书记谈永刚说:“来的人多才好呢,说明大家知道了梨树科学种植的好处。都学会管理的本领,村民就能通过科学种梨致富了。”

虎峪村有种梨树的历史。早些年,村里种的是雪花梨,后来一些村民引进了60来亩玉露香梨。可是由于管理技术不佳,挂果不多,再加上市场不认可,只好贱卖一部分,大部分送人。2015年,谈永刚到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带领村民把梨树种好,带动村民脱贫。于是,他专程从省农科院邀请玉露香梨种植专家给村民讲授基础知识,又请来“梨专家”李永刚来现场指导梨树管护,按梨树的生长需求,一年几次到村里手把手教村民种梨。

“俺村梨树种得好,全靠两个‘永刚’。谈永刚书记,几年来一直抓梨树产业,终于见了效。李永刚专家,三年一直现场教我们种梨。两个‘永刚’都来帮俺们,你说,是不是缘分。”杜扣福笑着说。

今年68岁的杜扣福种梨树有三十多年了。“以前,俺们都按老办法种梨,比起现在的技术,效果差了不少。就拿给梨树树干涂白来说,不用说我,全村种梨的也从来没涂过。”杜扣福说,“现在,俺们早春剪枝、拉枝,春末疏花,夏季疏果、套袋,秋季防虫,冬季涂白……样样会干。”

说着,他拿起一块石头,放在地上确定好位置,绑上一根宽扁的白色塑料绳,拉起绳子另一端把一枝树枝拉低绑住。“你瞧,这个拉枝看似简单,但是我们以前就不会,一直是先拴好树枝再定位,这样树枝勒得太紧,拉枝也拉不好。”

在培训的空档,李永刚和记者攀谈起来:“相比前两年,今年春天的修剪工作量少了很多。这两年,梨树挂果,卖价也高,大伙儿的种植积极性高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每回讲课总来不少人,现在村里的种植户大多会管理,学习也很主动。这回我来村里看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更愿意给梨树管理投入了。去年冬天,大家就拉回不少猪粪提前在地里发酵。这不,入春地一解冻,他们就旋耕了地,把粪上到梨树园里。到啥节气该怎么管理,他们心里有了数,就是种梨的‘土专家’了。”

临近中午,邻村的种植户渐渐散了,可虎峪村的种植户还是不肯离开,围着李永刚问这问那,还邀请他到自家地里看看。看到这个场景,谈永刚脸上挂着笑容:“眼下,村里靠着梨树脱了贫,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还得把梨树管好,让这些梨树成为村民增收的‘摇钱树’。”(任继萍)

陈培志:看看,俺们村的育苗棚建好了。你去年冬天来的时候,棚子才刚搭了个框架。如今,大不一样了吧。

育出好苗红薯就收获了一半

李玉照在翻地。

平定县巨城镇半沟村是我市有名的红薯种植村,每年春分到清明节期间,都是村民最忙的时候。因为今年天气比往年暖和一些,半沟人也早早开始下地劳作。3月8日,在占地10亩的红薯综合加工场里,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十分引人注目。玻璃房子高约6米,下半部分用水泥砌成,上半部分安装着透明玻璃。为了达到遮光的目的,玻璃房子顶部还安装了3层遮光布。

在里面干活的村民陈培志闻声走出来,热情打着招呼:“看看,俺们村的育苗棚建好了。你去年冬天来的时候,棚子才刚搭了个框架。如今,大不一样了吧。”说着,陈培志邀请记者进去看看。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走进育苗棚却一阵暖意袭来。陈培志解释道:“都说半沟村是红薯种植村,大伙儿不知道的是,这红薯种得如何,全看苗的好坏。而苗好不好,温度是最关键的。这几天,俺们白天把遮光布拉开,让土地晒晒太阳,晚上就把遮光布拉住,起到保温作用。”瞟一眼墙壁上挂的温度计——20摄氏度,陈培志满意地点点头。

村里的育苗棚是第一年投入使用,效果如何大伙儿还不了解,因此,在这里陈培志更多的是试验。用犁和铁锹翻整完最后一小块土地,再浇上有机肥后,陈培志放下手里的工具,拍拍身上的土,“走,带你去育苗好手李玉照家看看。去年,他家盘了6个育苗池,一个月光靠育苗就挣了两万块”。

走在村中,不时可以看到农民往地里运农家肥、翻整土地的场景。远远地,一个身材瘦弱的老年人正赶着骡子在翻地,陈培志说,那就是李玉照。走上前询问得知,前不久李玉照刚盘好育苗池。趁着还没开始育苗,他抽空先把地翻整一遍。“每年秋天红薯收获,俺们把大的刨出来卖,破损的、小的自家留着吃,叶子什么的就留在地里了。翻整土地一来要把板结的土地弄松,二来也得把叶子清理干净,再浇上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就等着种苗了。”李玉照边干活边说。

临近中午,李玉照收拾工具,赶着骡子往家走去。还没到家,院门口的几个池子引起了记者注意,再加上之前李玉照说他刚盘好育苗池,记者猜测这十有八九就是育红薯苗的地方。李玉照笑呵呵地说,培育好红薯苗是红薯高产的关键,这其中离不开选苗、温度、浇水等。

李海平:别看我的店面不大,可农资产品种类繁多。经营了十多年,在全市各农业县区设立了几十个分店,回头客可多哩。

良心经营农资老板为“春”忙

李海平为顾客介绍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

又是一年春来早,又是一年备耕忙。市保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各大经营店一派繁忙。广大农民纷纷前往选购良种、化肥、地膜、农机具等,为春耕春播做准备。

3月14日上午9点,在市桥北街的“保丰”农资店里,已有20多名顾客在咨询或订购各种农资产品了。“这些都是俺们的老客户,几乎每年这个时候过来一趟。”市保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平说,这些天,除了一些“回头客”,还有不少市民前来选购蔬菜、花卉种子、化肥。正在这时,一位消费者走入店内,向营业员咨询起来。

“我想在阳台上种点蔬菜,好看又能吃,您给推荐一些吧。”家住郊区李家庄乡李家庄村的王先生问。“在家里的阳台种蔬菜,我建议您选一些不易生虫、且容易养活的蔬菜试种一下,像香菜、生菜,这些都可以。如果您有一块露天的自留地,种植一些西红柿、黄瓜、豆角,也是不错的。”营业员耐心地介绍。

这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农资小店,曾获得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农资放心点”等荣誉。小店里贮备着各式各样的农资产品,有蔬菜、瓜果、粮食等各类种子,以及农药、化肥、地膜、简易农机具等。“别看我的店面不大,可农资产品种类繁多,保证质量。经营了十多年,在全市各农业县区设立了几十个分店,回头客可多哩。”李海平自豪地说,这个店面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郊喜欢种植的消费者,而位于义井镇南边堰街的那个大仓库,里面囤积着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几十吨,大型农用机械有十几台,还专门配备了服务队为各个村的种植大户送货。

到达农资仓库,李海平见平定县石门口乡种植大户石永厚带着几个老乡来了,赶紧热情地招呼:“大爷,您来买农资?”“俺这些年在你家买的玉米种子,收成挺不赖,玉米穗大、颗粒饱满。俺的这几个朋友听说了,也跟着过来买点。俺们还想买点玉米复合化肥,你给推荐推荐。”石永厚说。“行,大爷,您跟我来。”李海平带着种植户们向仓库里走去。他们绕着货品架,一边看一边听李海平介绍,最终选定了适宜的货品。“大爷,我给你们开了发票,下午公司的服务队就把农资送到家了。”李海平说。看着各种手续办理齐全,种植户们满意地离开了。

忙完手头的工作,李海平急忙联系服务队,把今天要送的农资装车,准备发往各家各户。(焦瑛)

刘丽平:这片山坡是背阴面,土层薄、光照也不算好,土壤有些微酸性,更适合种油松。那几个山坡适合种些侧柏、连翘。

两代接力千亩荒山变绿海

工人在荒山上造林。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植树时。3月11日,平定县金鹏生态示范庄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丽平早早出发,和工人们一起乘坐班车前往柏井镇孟家掌沟。“从今天起,咱们就开始今年的植树任务了,大家还是两三个人一组,挖坑、运苗、栽树,争取今年把剩下的500亩荒山荒坡全绿化了。”路上,刘丽平嘱咐着。

前往孟家掌沟的山路不过三四米宽,路面也坑洼不平,车子却驶得不慢。“22年了,俺和婆婆带着工人们几乎天天上山,春夏栽树,秋冬防火,司机拉大伙儿也十来年了,道儿熟得很。”刘丽平笑着解释。看向窗外,远处天空湛蓝,万里无云,一棵棵松柏像卫士一样挺立在层层山间,苍翠的颜色给没有大醒的早春增添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近处的松柏有的已经吐出新绿,油绿点缀在片片深绿中,层次更加鲜明。

刘丽平说,荒山变绿海,这其中有她的付出,更是婆婆的功劳。原来,刘丽平的婆婆叫耿黑眼,今年73岁。1997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农民承包土地,耿黑眼承包了孟家掌沟2000亩荒山荒地50年的使用权。水电路不通,耿黑眼和老伴就扛起锄头刨,拿起耕犁整田。因为绿化荒山,耿黑眼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绿色小康户”、阳泉市“巾帼功勋”等荣誉称号。后来,儿媳刘丽平也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还成立公司聘请工人,两代人接力造林。

来到孟家掌沟,刘丽平和工人们两三一伙儿、三五一群,有的挖坑、有的扶苗、有的浇水、有的培土,每个环节都衔接有序,配合默契。栽完一棵树,刘丽平并不着急栽下一棵,而是把树苗周围的土围成土堰,仿佛一个倒放的漏斗,“这样才能保证雨水和浇的水顺着树根流下去,提高成活率”。靠着认真细心栽种每一棵树,22年来,刘丽平和婆婆带着工人累计刨育林坑20万个,种植果树100亩、核桃树50亩,嫁接枣树5万株、梧桐树300株,营养袋育松树苗10万株、优质核桃苗20万株,1000多亩荒山“穿”上了绿装。

一群人正干得热火朝天,耿黑眼也来到孟家掌沟,“今天是今年头一回栽树,俺放心不下来看看”。因为上了年纪,耿黑眼腿脚有些不太利索,但说到种树她精神矍铄,看见有人种树的方法不规范,她蹒跚着上前去指正。

栽好的几排树苗迎风挺立,耿黑眼嘱咐大家坐下喝口水,歇息歇息,还和一旁的老刘攀谈起来。老刘叫刘计生,今年61岁,是里牌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绿化荒山,性格内向的老刘打开了话匣子。他肢体有残疾,再加上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好找营生。几年前,听说平定县金鹏生态示范庄园有限公司招种树工人,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刘立刻报了名。如今,老刘不仅每天能拿到50元的工钱,还能绿化荒山为家乡林业做点贡献,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趁着工人们休息,耿黑眼和刘丽平又前往其他山坡,一来看看已经绿化的山坡树长得怎么样,二来看看剩下的荒坡适合种些什么。“这片山坡是背阴面,土层薄、光照也不算好,土壤有些微酸性,更适合种油松。那几个山坡适合种些侧柏、连翘。”刘丽平一一规划着,耿黑眼连连点头。

“行,只要是因地制宜栽树,俺都支持,既能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还能帮周围的庄户人脱贫致富,挺好。”耿黑眼说,“别看俺年纪大了,但还不想停下来,只要俺还能干得动,就会继续打帮你们干下去。”(张泉东)

杨巧梅:四年前,村里帮助我开起了农家乐。这几年,村里旅游发展得不错,人气一年比一年高。

产业兴起来村民忙起来

工人加紧建设红色展览馆。

初春的天气渐渐转暖。3月22日,站在郊区旧街乡南沟村的草帽山顶上,春风中还带着一丝凉意。从这里向全村望去,村民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闫润红说:“你瞧!那里工人正在建设红色展览馆,养蜂基地里村民正在繁育蜜蜂,水冲公厕正在建设,前方咱们看不到的地方农技人员正在和村民给果树剪枝……总之,现在村里的产业多了,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大多能在村里找到活儿干。”

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现场,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占地300平方米的展览馆已经能看到雏形。“这个展览馆一开春就开工了,通往展览馆的道路硬化工程下个月也会动工。配合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闫润红说。

闫润红叮嘱施工人员要注意安全,按时保质完工。接着,他带着记者向景区内一处正在施工的水冲厕所走去。“为了提升旅游品质、改善旅游环境,我们村正在进行‘厕所革命’,要建设4个水冲厕所。”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附近公厕的外墙已经施工完毕,两名工人正在厕所内贴瓷砖,预计下个月就可以交付使用。

近年来,南沟村利用村里的“红+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悦心谷、游步道、果园菜地……好生态是这里的一张“王牌”;狼峪战斗遗址、抗战历史展览室,以及今年新建成投用的南沟草帽山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养殖蜜蜂、开办农家乐、领养土地……多种增收模式,让南沟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多了。

从草帽山下来,走在村中硬化的街道上,道路两旁村民的住房粉刷一新,农家乐和蜂蜜的招牌吸引了记者的眼球。闫润红说:“‘草帽山’牌蜂蜜是村里的明星产品,农家乐也深受城里人喜爱。村口还有采摘园,玉露香梨和樱桃可供游人采摘。这些产业靠着乡村旅游带来的人气,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好。”

走出“悦心”农家乐,闫润红和记者来到村委会外的一座桥上,河水在夕阳照射下泛起粼粼的波光。闫润红打趣说:“美吧!是不是有点桃河公园的感觉。这是我们南沟河的蓄水工程,800米的河道整治已经完成了300多米,剩下的将在下个月开工。等全部完工后它将成为村里乡村旅游的另一个亮点。”他说,随着旅游内容的丰富、旅游设施的完善,游客会逐年增加,带动其他产业蓬勃发展。眼下,160多名村民加入到旅游产业当中,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即将离开时,闫润红对记者说:“等天气暖和了,你一定再来转转,看看山上美景,尝尝农产品,住住窑洞,肯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黄瓅琛)

王艳春: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本在产业,发展产业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如果好多贫困村聚拢资金,并发挥各自优势“抱团”发展,脱贫致富之路就会更好走。

精心饲养“抱团”养驴防返贫

饲养员在给驴喂草料。

初春,大地回暖,又到了一年春忙时。盂县西烟镇岭南村的康福来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负责养殖肉驴的饲养员们却全年无休,从去年春天至今,他们每天喂料、防疫、打扫驴舍……细心照顾幼驴,合作社养殖的驴从25头发展到了430头。

康福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驴场修建在通往岭南村的公路边。3月14日,记者驱车来到这里,站在公路旁,远远望见几栋白墙蓝顶的建筑,沿着小路走进围栏圈起的空地里,驴儿正在“散步”。临近中午,当班的饲养员耿爱维把草料装进小推车走进驴舍,将草料均匀撒在食槽内,黑驴顿时挤在一起埋头吃了起来。

养驴场是岭南村的扶贫产业,第一书记王艳春也常常抽空来帮忙。王艳春说:“对于每一头驴,我们都特别上心,这是我们与盂县和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订单养殖,也是其他16个贫困村脱贫的产业支撑。”

2018年初,为了帮岭南村发展产业,王艳春引导村里成立了盂县康福来养殖专业合作社。后来,王艳春多方寻找项目,找到了计划发展肉驴产业的盂县和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合作建起黑驴养殖场。靠着大家的精心经营,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如今的驴场占地面积已达到28亩,存栏430头。不但如此,周边上文、黑石窑、南贝子、北刘嘴等15个贫困村也将产业资金投入养殖场,16个村“抱团”养驴,共同脱贫致富。

“比起牛和马,驴更好饲养一些,俗话说‘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把草料铡碎了、喂足了,驴长膘挺快的。”耿爱维连续喂了几车草料,才休息下来。“只要够勤快,一日三餐按时喂,按时放出来“遛弯”,定时打扫驴舍,驴就生病少,长得壮。你瞧,我们这不到一年的工夫,许多驴已经到了出栏期。”

养驴每年要实行两次防疫,春季就是重要的防疫时期。当天,防疫人员带着疫苗来到养驴场,对驴预防接种。“虽说养殖大牲口相对来说疫情较少,但是养殖起来也不能马虎。从圈舍的环境卫生、定期预防消毒,再到检疫和预防接种,每个环节都必须格外精心。这些驴是16个贫困村的脱贫产业,也是防返贫的希望。”

眼下,黑驴养殖基本形成了产业链。合作社养殖的黑驴由盂县和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再加工成驴肉、驴皮、阿胶等产品销售。“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本在产业,发展产业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农民文化水平低、技能欠缺,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如果好多个贫困村聚拢资金,并发挥各自优势‘抱团’发展,脱贫致富之路就会更好走。”王艳春说。

王艳春说,去年,养驴为包括岭南村在内的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带来了40多万元的收益,坚定了大家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今年,村里打算把养驴场面积扩大一些,努力达到1000头的养殖规模,同时准备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尝试将驴粪加工后用作肥料,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村里带来更多收益,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返贫。(侯节)

代永贵:俺们乡里的果农现在大多成了专家,管理果树都有一套。投入多,收益也多,果子质量好,不愁卖。

一剪一涂新农人忙出丰收希望

代永贵正在给果树涂抹愈合剂。

早春二月,正是苹果春季管理的好时候。郊区西南舁乡的果农们在果园里忙活开了。3月15日,代家庄村果农代永贵正忙着给果树剪枝、涂抹防波美度石硫合剂和高效愈合剂。“我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半个月。剪枝和涂药,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春天气温回升后,果树根系活动加快,树液上升,花芽也开始分化。春季果树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当年的果品产量、质量和收成。”代永贵说,“虽然今年我已经60岁了,但是在农村来说,还算种果树里的‘年轻人’呢,这几年我参加各种学习,知识掌握了不少,各个季节该干啥我都会。”

代永贵种果树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种着5亩果树,有红星、富士、乔纳金三个品种。“去年春上,受了倒春寒,果园就产了1万斤,但秋季果价高,每斤2到5元,好多卖到了七八元,也收入了不少。”代永贵说,“种果子天气是一方面,关键是俺们乡里的果农现在大多成了专家,管理果树都有一套。”

代永贵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刀刮起树皮来,刮下来的树皮他捡起来装入袋子。“这些树皮我收集起来,到园子外面的空地上烧掉。树体的老粗皮是许多病菌、虫卵的越冬寄生地。果树发芽前,我就得把这些老粗皮刮掉。这样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减少病虫害基数,对于病虫害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这些专业术语还真不少。”记者笑着说。

代永贵说,以前,果农希望多产果子,大小、品相、口感等不是很在意。现在,果农对于果品质量要求很高,“比方说,一亩果产3000斤品质不高的普通果,每斤卖两元,一亩能收入6000元。如果下点功夫,再用上新技术,即使产2000斤果,每斤少说卖4元,这样也有8000元。何况管理好了,产量也不少。算算账,还是种出好果子合算。前几年,石灰窑关停,好多果农回来经营果园,一年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少。”

“这些年,我们长期管理,果园的工作量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多,很好管理,不忙的时候我还会到附近打些零工,也能多些收入。”代永贵指着树上的黄板、杀虫灯等说,“有了现代机械和现代管理技术,我们也愿意为果园投入。投入多,收益也多,果子质量好,不愁卖。现在我们卖的不仅是农产品还是农业技术。技术指导员说我们是新农人,所以我们更要学习,让更多现代技术和理念来到农村,服务农民,这才是农业的出路。”(任继萍)

郭建明:我一边耕地,准备播种,一边还要收购玉米,按照干湿度分类后销售,从早忙到晚,没个闲。

边收边种好粮食带来好生活

郭建明把干湿玉米分类储存。

天气转暖,大地解冻,正是春耕的好时节。3月20日,盂县西烟镇北村的郭建明开始忙碌起来。他经营的建明农场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再有十多天就该播种了,郭建明抢抓农时,计划在一周内把300亩土地深耕、旋耕完。

建明农场的土地离北村不远,吃过早饭,郭建明准备去地里干活。建明农场的院里,大大小小停着四五台农机,郭建明选了一台个头大的,“今天要耕的土地地块大、平整,用大型农机耕地,速度快一些”。

拖拉机“突突突”地走了十来分钟,从马路边的一条小路拐进农田里。把机头摆正方向后,郭建明驾驶农机开始来来回回作业。西烟镇地势平坦,好几个村子近千亩的土地连成一片,外人或许分不清哪一块是谁家的地,但农民自己心里有数,哪一块、哪一垅是自家的,他们清清楚楚。

拖拉机所到之处,扬起阵阵灰尘,原本瓷实的土地变得松软,颜色较深、湿润的泥土被翻到地表。忙了一阵,十几亩土地完成了深耕。郭建明把机器熄火,坐在田埂上,一边休息,一边与旁边耕地的农民闲聊。

“看看咱现在的耕地效率,再想想以前,那可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郭建明说,“二十多岁刚种地时,十几亩地要全家出动干十来天才能耕完,现在只要一天功夫,耕七八十亩地不在话下。”

去年秋天玉米收获后,收购价不高,许多农民便把粮食囤起来,待开春后再销售。“这几天,玉米收购价在每公斤1.64元左右,大家开始大规模卖了。”郭建明说,最近三天,他已经收了10万公斤玉米,“我一边耕地,准备播种,一边还要收购玉米,按照干湿度分类后销售,从早忙到晚,没个闲”。

“粗略算算,刨去种植成本,我去年纯收入有10万多元,一家人吃喝不愁,还能存一些钱。”郭建明说,去年儿子参军了,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农场帮忙,家里没什么负担,日子过得挺美。

耕完地后,郭建明准备种普通玉米、甜玉米、小杂粮和茴子白,并且通过市场考察,已经找到销售门路。“现在政策好、技术好,种地轻松也能挣钱。咱作为农民,把土地种好了,不但日子能过得好,而且还能为乡村振兴出力呢。”郭建明说。(侯节)

张宝科:购买先进设备实现了养殖集约化,良性循环系统让企业在绿色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村里养殖产业的升级。

工人查看蛋鸡长势。

3月14日,平定县柏井镇里牌岭村乾丰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区内,占地面积60多亩的13栋蛋鸡舍、4栋雏鸡舍整齐排列。鸡舍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养殖区负责人穆海军在各个鸡舍内查看蛋鸡养殖情况。“养殖场内有8万只鸡产蛋、4万多只青年鸡,日生产鸡蛋4000公斤。”穆海军边走边介绍养殖场情况。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的时节,农民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对于蛋鸡养殖来说,一年四季都忙碌。“春季控温和防疫是关键,这几天一定要注意鸡舍内温度、湿度以及卫生情况,随时观察蛋鸡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夏天气温达到28摄氏度以上时,鸡群采食量偏低,下蛋自然就少了。”穆海军说,到时候要注意鸡的饮水,确保蛋鸡健康。

鸡舍内一排排自动化鸡笼层叠排列着,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捡蛋。“一个人就能看管一个鸡舍?”记者疑惑地问道。“咱养殖场采用的是层叠式自动化养殖设备,一台设备可养殖1万多只蛋鸡,工人只需要按下电源开关,就可实现上料、喂料、饮水、清粪等,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集约化生产。”穆海军解释说。

乾丰养殖有限公司组建于2005年,存栏蛋鸡13万只,是我市目前规模较大的蛋鸡养殖企业,“牌岭”牌鸡蛋也因为绿色、无公害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乾丰养殖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个高污染、高耗能的村办水泥厂。村办企业改制后,村民张宝科接手水泥厂,借着城乡建设的巨大需求,厂子效益日显。2002年,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逐步淘汰,许多规模小、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陆续关停。2005年,借着政府对养殖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张宝科转行建起了养鸡场。

整个养殖区干净整洁,工人将鸡蛋捡进塑料筐内,再搬到鸡舍前的小推车上。跟着穆海军在养殖区内查看,遇到了公司负责人张宝科。“没想到这么大的养鸡场味道并不大。”记者不禁感叹。张宝科说:“咱公司建起了沼气站,生产的沼气供村民做饭用。”公司刚起步时将小部分鸡粪卖给农民施肥、供生物菌肥生产厂家用作原料,剩余的鸡粪便堆放在村外的粪池里。随着养殖规模扩大,鸡粪越堆越多,污染了周边环境。尤其到了夏天,村子里到处弥漫着难闻的臭味。2010年,公司派专人到晋城等地参观学习沼气站建设,回村后又与环保部门联系立项,启动了总投资400余万元的沼气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沼气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使大量鸡粪有了新用途,更让村民日常生活有了新能源。

沼气工程将养殖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渣,沼气用于村民生活用气,沼渣、沼液用于农田施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有机肥种植”的良性循环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变废为宝的沼气项目开启了公司的绿色发展之路。沼气项目每年可利用鸡粪1.2万吨,为乾丰公司带来约18万元的收益。张宝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家户烧水做饭用蜂窝煤,普通的四口之家每天至少用4元,一个月单这项花费就要60多元,现在每天用1立方米左右沼气就够了,按每立方米1元算,一个月下来能省30多元。

“购买先进设备实现了养殖的集约化,良性循环系统让企业在绿色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村里养殖产业的升级。”张宝科说,公司打算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宣传叫响“牌岭”牌鸡蛋,发展壮大畜禽养殖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苏建平)

刘建民:以前靠人工,光整地就得两三个月。再过几天,俺们几个老农机手就要到周边村作业了。趁现在赶紧把它们‘伺候’好,到时候给咱好好出力、挣钱。

迎春再出发“铁牛”作业忙

合作社管理员介绍配套农机具。

3月20日,在盂县秀水镇南村村盂县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里,几台大型农机具正“躺着”接受“体检”,为即将到来的农忙时节做准备。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也是使用农机的高峰期,可忙坏了盂县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赵爱庆。“现在可是检修农机具,回访老客户、联系新客户的关键时期。”赵爱庆一边说着,一边记录着机具检修的情况,以及新老客户的资料和回访计划。

轰隆隆……轰隆隆……一台拖拉机刚刚从田间作业完回到农机大院,农机手刘建民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脱下工作服,轻轻地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说:“这两天,俺们陆续开着农机去村里的田间作业,既能整理土地,又能发现哪些农机具需要整修。趁现在预约农机作业的客户还不算多,我们赶紧把村里的土地整理完,顺便把合作社的农机具都检查一遍。”看着一头“铁牛”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几个壮劳力数日的劳动量,农活也干得漂亮,刘建民赞不绝口。

每逢春种秋收,盂县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铁牛”都要“整装待发”,为秀水镇、西烟镇、苌池镇等十里八乡的良田提供农机服务。播种、收割、旋耕、喷灌……“铁牛”个个都有看家本领,是农户眼里的“能手”。

“这些家伙可是帮了俺们农民的大忙。以前靠人工,光整地就得两三个月,更别提播种、除草、施肥了。再过几天,俺们几个老农机手就要到周边村作业了。趁现在赶紧把它们‘伺候’好,到时候给咱好好出力、挣钱。”刘建民一边说,一边低头给“铁牛”更换零件,“这台旋耕机的齿轮有些磨损,换个新的,作业效果好。”

办公室、车库、维修车间、配件室……盂县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大院里一应俱全。“走,去看看俺们合作社的‘家当’。”赵爱庆引路来到农机库。打开大门,他指着整齐停放的各类现代化农机具自豪地说:“这几年,合作社的各类农机具增加到了40多台,作业面积也从原先的500亩,拓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还帮助俺村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多年来,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作业水平,坚持诚信经营,凭借农机租赁和维修、田间作业等“一条龙”服务,成为盂县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一支主力军,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赖。“这两天,在俺们合作社预约春播的农户特别多,先把周边乡镇的农田整理好了,就打算到东梁乡、西烟镇作业去。”赵爱庆说道。

谈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赵爱庆说,“抱团”闯市场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规划,从单一的、零散的小地块作业向规模化、规范化、订单化发展,“铁牛”跑得才更带劲。(焦瑛)

刘万喜:这几天,趁天气好,咱们多干点,把自家的地旋耕一遍。过十来天,再旋耕一遍,这样既能保墒,还能把土层中的大颗粒土块粉碎,利于播种。

家庭农场主田间“传经”忙

刘万喜备足了各种玉米种子。

3月20日,今春迎来首场降雨。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润了田地,盂县苌池镇西苌池村的家庭农场主刘万喜高兴不已。“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降水少,气候干燥,土壤墒情较差。眼下正是备耕春耕的关键时期,今天的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刘万喜说。他站在刚刚旋耕过的田间,向前来讨教学习的种植户认真讲解着旋耕、保墒、施肥、选种的技巧。

刘万喜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2013年,他流转了村民的土地,成立了盂县丰泽园家庭农场,开始和老伴儿一起规模化种玉米,当起了农场主。这些年来,他爱学习、懂政策,对于地里种什么、怎么种,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今,他的农场种植面积达370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他的丰泽园家庭农场还荣获了“省级示范”荣誉称号。

旋耕、深松、施肥……3月以来,刘万喜不停地打理着家里的良田,眼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先是联系商家购买良种、农机具等物资,还不时被叫去指导邻村农民如何科学种粮,有时还驾着“铁牛”帮农民整地。“老刘家的玉米产量高、品质好,能卖不少钱哩。这不,俺今儿过来就是向他好好学学,争取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农民李存珍说。

光说不练嘴把式。刘万喜驾着“铁牛”,开始在田间地垄来回“驰骋”。旋耕机所到之处,土壤被翻起、粉碎、碾压,最后呈现出平整而疏松的样子。“这几天,趁天气好,咱们多干点,把自家的地都旋耕一遍。过十来天,再旋耕一遍,这样既能保墒,还能把土层中的大颗粒土块粉碎,利于播种。”刘万喜向前来学习的农民讲解。

同样是农民,为啥刘万喜的地种得又多又好?在他看来,种粮出效益,主要得靠规模种植和技术支撑。“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刘万喜道出了科学种植的“诀窍”,科技播种、合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还能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去年,刘万喜种的玉米单产近900公斤,收入20多万元。

“走,去看看俺的农机库。给你们推荐几款好用的农机具。”刘万喜带着农民向家里走去。在他的农家小院里,有一个专门的库房,里面放着各种农用机械。刘万喜说,这些年,他先后购买了玉米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植保机、割草机等大小型农机具20多套,从种玉米到收获、秸秆还田,全部使用机械化操作。村民们根据自家玉米生长情况不时发问,刘万喜认真地一一作答,农家小院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李存珍感叹道:“听了老刘的讲解,俺知道今年该怎么干啦。”(焦瑛)

白青海:现代技术让咱们农民能够克服许多自然条件,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让更多农民通过现代农业共同致富。

鑫海合作社的早春“四季”

村民正在为葡萄疏枝。

早听说,春季的鑫海种植专业合作社能看到四季不同景象。3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北庄村的合作社种植基地一探究竟。刚走进种植基地,就看到一片日光温室大棚依地势而建。在基地负责人白青海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第一座大棚。大棚里的一枝枝葡萄藤上,挂满了果穗。白青海说,这些葡萄是错季种植的,6月底就可以上市了。“听说,现在种植基地里有‘四季’?”“真可以这么说。你看葡萄园是不是夏季的景象?我带你看看咱基地的‘四季’去。”

跟随白青海的步伐,顺着山势沿路向坡上走去,沿途大大小小的日光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可在温室外,草地还没有泛绿,一片早春的荒凉景象。一个大棚里,几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绿色中。“走,到棚里看看大伙儿忙什么。”白青海招呼着。推开温室的门,一股温暖而湿润的气息迎面扑来。明媚的阳光下,几个村民正在为葡萄疏枝。“对了,有果穗的留下来,空枝打掉,这样才能给果穗充足的营养,长得才好!”村民许贵勤正在指导其他人疏枝。“别看她是个女人,咱合作社的育苗、管理样样拿手,是我们的‘主力队员’。”白青海大声告诉记者。听到对自己的夸赞,许贵勤红了脸:“咱就是多干了几年,有点经验,哪有这么好。”

许贵勤说,早些年自家就种植大棚,经验积累了不少,可是种得虽好却没有销路。自打白青海组织成立鑫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后,规模种植、规模销售,再加上他思路活、路子广,销售不成问题,基地里种植的菜一茬一茬不愁卖。“现在棚里种植的早黑宝葡萄,计划搞采摘,让人们初夏就能吃上好吃的本地葡萄。”白青海说。

“再带你看看‘冬季’。”白青海嘴角泛着笑容。没走多远,一片顶部盖着黑色遮光网的大棚映入眼帘。“日光温室大棚,遮住光温度还能上得去?”记者不禁发问。“进去看看这里面的小秘密。”和白青海前后脚走进一个破旧的小门,里面别有洞天:大棚长近百米,地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菌棒,菌棒上一个个浅褐色的香菇如撑开的小伞。“基地有8个这样的香菇棚,每个棚约2万个菌棒。”白青海介绍说,“每个菌棒产菇6个月,能产4斤左右。产的香菇大多本地市场、食堂就能消化,只有少量销往外地。”

鑫海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经营大棚种植,有日光温室大棚36个,种植着葡萄、香菇以及白菜、西红柿、黄瓜、芹菜等十几种水果蔬菜,一年四季都在生产。基地还有110个春秋棚,现在正在旋耕土地,覆盖透光膜等,预计下月初就能种植。

“再去看看基地的‘秋季’。”从一排排温室中,白青海很快找到了一座种植北瓜、西红柿、黄瓜的大棚,一个个成熟的果实让人感到丰收的喜悦。“原来,这就是你们基地的‘秋色’。”与这个大棚一墙之隔的一个春秋棚里,土地刚刚翻松。

跟随白青海看完基地的“四季”,记者这才明白了白青海口中“四季”的含义。白青海说:“现代技术让咱们农民能够克服许多自然条件,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让更多农民通过现代农业共同致富。”(任继萍高金)

仇银贵:春季是蜜蜂繁殖的高峰期,需要喂水、喂花粉,还得打药。在春季繁蜂时,一定要彻底治螨。

春暖花开养蜂忙

蜂农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

早春二月,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嫩绿的小草探出头,黄色的迎春花在风中摇曳。经历了寒冬的小蜜蜂开始繁育,养蜂人也忙活起来。3月15日,山西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的一片山坡上,整齐地排列着两排蜂箱,箱子里传出嗡嗡的声音,周围飞舞着小蜜蜂。两排蜂箱中间还有几个木板搭成的小桌子,上面摆放着十几个白色的塑料杯。塑料杯倒扣在桌子上,每个杯子底部延伸出一个长方形水槽,不少蜜蜂趴在水槽上喝水。

今年65岁的养蜂人仇银贵头上戴着一顶养蜂人专用的帽子,帽子连着一片网纱,将脸和脖子罩了起来,防止被蜜蜂蛰伤。仇银贵慢慢地将蜂箱盖打开,抽出一张巢脾,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十几天前刚把蜂箱从屋里搬到山坡上,天气暖和了,小家伙们也该出来活动了。”仇银贵边干边说,“蜂箱采用的是内保温,室外温度降低点儿也不用再往屋里搬。”

仇银贵是平定县岔口乡白瑶村人,以前他在村里种植着几亩玉米,也养殖一些蜜蜂,是养蜂能手。“俺现在年龄大了,就在公司打工,还干俺的老本行。”仇银贵笑着说,“春季是蜜蜂繁殖的高峰期,需要喂水、喂花粉,还得打药。”“养蜂还要打药?”记者疑惑地问。“蜂螨是对蜂群危害极大的一种寄生虫,严重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在春季繁蜂时,一定要彻底治螨。”山西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慧忠接上了话茬,“再过一个来月,山上的花会越来越多,蜜蜂就开始采蜜了。咱岔口先采的是槐花蜜。”

王慧忠养蜂已经十多个年头了。说起蜜蜂养殖,他如数家珍:“蜜蜂虽小,却是最勤劳的。它的生命非常短暂,只有3个月左右,但一生都不休息,勤勤恳恳地采花粉,酿造出甘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蜂蜜。”王慧忠从退伍回村养殖几箱蜜蜂开始,发展到几十箱、上百箱,这些年的养蜂经历让他成长了不少。

岔口乡野生植物繁茂,有洋槐花、荆条花、枣花等丰富的蜜源,且蜜源连绵不断。然而多年来,岔口乡的养蜂户大多自产蜂蜜、自找销售门路、分散经营。有时遇到蜂蜜价格不稳定还会出现积压,蜂农只好贱卖。正是看到这种现象,王慧忠于2013年5月和蜂农“抱团”合作,成立了乐丰农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为了让社员的蜂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王慧忠多方考察决定成立集蜜蜂养殖、技术咨询、推广服务、蜂机具销售及蜂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蜂业专业企业——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建设了标准化蜂蜜生产车间,配套有化验室、蜂农服务站、蜜蜂文化园、蜜源作物示范区等,年产60吨成熟蜂蜜生产线项目已投入运行。公司现有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5个,注册了“蜂为媒”品牌,是我市第一家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蜂蜜SC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溯源体系认证的企业。

跟随王慧忠进入生产车间,经过消毒室、原料室,来到了加工室,里面摆放着先进的蜂蜜加工设备。“这是精滤机、储存罐,那是灌装机、化验检测设备……”王慧忠依次介绍设备及蜂蜜加工生产工序。

“前几天去河南参加全国蜂产品博览会暨蜂产业高峰论坛,发现蜂巢蜜市场前景不错,今年我计划大批量生产蜂巢蜜。”谈及今年的发展计划,王慧忠介绍说,去年公司尝试生产蜂巢蜜,但由于缺乏技术,许多养蜂户不会提取蜂巢蜜。去年冬天,王慧忠邀请专家为养蜂户技术培训。前不久,王慧忠购买回蜂巢蜜生产的全套设备。来到蜂农服务站,这里摆放着不少蜂机具和养蜂技术书籍。“今年,我计划加大蜂农综合服务力度,为蜂农提供先进的蜂机具和技术服务。”王慧忠介绍,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养蜂户”的模式,带动岔口乡蜂农养殖蜜蜂2800箱,278户贫困户533人在公司的帮助下实现脱贫增收。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强养蜂技术培训力度,引导更多人通过养殖蜜蜂实现增收。(苏建平)

赵琪:今年大棚规模将由现在的6个增加到20个。这几天油桃和葡萄也正在育苗,等新大棚盖起后,它们就会被移植进去,增加采摘园的采摘项目。

抢抓时节特色产业忙发展

时文成和赵琪(右)查看草莓长势。

3月20日,天空中飘起了小雨。走进盂县牛村镇后元吉村,整齐的房屋排列有序,硬化的街巷干净整洁,村办小学内时不时传来读书声。与村内安静惬意的环境相比,村口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在埋头干活,为醋文化园建设赶工期。

后元吉村党支部书记赵琪说:“正月刚过完,这里的工程就复工了。现在文化园的办公区和酿醋车间基本完工,餐饮区域也将在近期完工。”环顾四周,古建筑风格的办公楼已现雏形,酿醋所需的大缸也摆放在了车间门口。村里利用230亩土地种植高粱,保障酿醋原材料的供应。“文化园建成后,我们不仅要鼓励本村村民返乡务工,而且要吸纳外来高新技术人员,助力产业迅速发展。”

走出醋文化园建设工地,对面是后元吉村的草莓采摘大棚。在赵琪的带领下来到大棚前,掀开门口厚厚的棉布帘,一股温暖的气流扑面而来。棚内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殷红的草莓在翠绿的叶子掩映下显得娇艳欲滴。几位前来采摘的游客手提小果篮,一边采摘一边试吃。“这里的果香味儿真浓。”“草莓真好吃,个头还大。”……大棚里不时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

赵琪说,今年将扩大大棚采摘规模,由现在的6个大棚增加到20个。这几天油桃和葡萄也正在育苗,等新大棚盖起后,它们就会被移植进去,增加采摘园的采摘项目。

走出大棚,40亩刚刚平整好的土地进入视野。“这里以后就是油菜花的‘海洋’,等到花开的时候,黄灿灿一片,一定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赵琪说。近年来,后元吉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营造村庄绿化、街道净化、环境美化的乡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后元吉村致力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除了醋文化园、大棚采摘园、油菜花地外,他们还将试种有机蔬菜。这些项目竣工后,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酿醋过程,品尝自己采摘的蔬菜水果。随着产业不断壮大,解决更多农民工就业的同时,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黄瓅琛)

THE END
1....修枝剪树剪刀树枝果树电剪剪枝价格图片品牌报价苏宁易购为您提供阿斯卡利电动剪刀充电式园艺剪子锂电修枝剪树剪刀树枝果树电剪剪枝价格、图片、品牌、报价等信息,网购正品阿斯卡利(ASCARI)(YNx)电剪首选苏宁易购阿斯卡利五金旗舰店!https://m.suning.com/product/0070206665/12404804535.html
2.金剑剪刀正品服装剪刀高级锰钢裁缝剪缝纫剪可定做批发,价格...张小泉剪枝果树修枝剪刀园艺修园林省力修花枝剪家用强力剪子神器 ¥53.00 已售2件 2 张小泉家用剪刀HBS系列红色不锈钢剪刀纸4款大小办公文具剪纸剪子 ¥8.50...名称:裁缝剪 品牌:金剑 产地:福建柘荣 适用:工业 居家 风格:简约 款式:下图所示 图片均为实拍图,由于每个显示器的分辨率不同,图片与实物可能会存在细微色...https://www.chinagoods.com/store/goodsdetail/1577189548304695297
1.十大园艺剪品牌园艺剪刀什么牌子好2024年园艺剪十大品牌最新发布,园艺剪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爱丽斯、嘉丁拿、张小泉、坂源、Berry&Bird、沃施、易尔拓、胜大业、FELCO、菲斯卡。园艺剪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园艺剪哪个牌子好。https://m.maigoo.com/maigoo/7137yyj_index.html
2.高空剪枝剪图片伸缩高枝锯伸缩高枝剪粗枝剪高枝锯手握式伸缩...是否进口:否 加工定制:是 品牌:汇能 型号:GZJ 外形尺寸:3mmm 适用范围:电力 产品名称:可伸缩高枝剪 产品认证:*** 特色服务:免费技术支持 最小包装数:1 订货号:GZJ-01 物料编号:GZJ-01 型号报价:1 本产品厂家生产直销,质优价廉!本公司设备齐全、生产产品多样、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经验丰富,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https://huinengdianli2.cn.china.cn/supply/4064232679.html
3.厂家直销供应SE701花园嫩枝剪枝剪「其他农林园艺工具」园艺剪 剪子 钢锯架产品详情 品牌/型号:自主/SE701 型号图片产品描述FOB含税出厂价包装资料SE701 45#钢锻打,刀片抛光处理协商38*24*3272PCS20/19 本厂是专业生产园林剪,园林工具的生产厂家,位于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金衢盆地中部 — —永康市古山镇,交通便利,配套资源相当丰富。经过十多载的洗练...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0183854510.html
4.爱丽斯简介爱丽斯园艺剪说明:专为追求极致视觉冲击力与高端非凡品牌形象塑造的企业定制,通过专属VIP大屏品牌海报设计服务,以卓越的创意与震撼的视觉效果,成就非凡品牌展示。 [兑换视频展示]>> 品牌投票 所属榜单品牌榜得票排名得票数投票 园艺剪品牌榜12点击投票 投票数据可能有延迟,以左侧行业展示的页面为准 ...https://www.cnpp.cn/pinpai/131920.html
5.2024年果树剪十大品牌排行榜果树剪哪个牌子好中国 好评率:品牌热度:较好 目前品牌亿信安主要的经营产品有:手动调节阀,老虎夹,虎口钳,轻钢龙骨,开窗器,窗磁,电焊钳,工业剪刀,电工箱,强力剪,钢丝剪,果枝剪,剪枝剪,粗枝剪,伐木斧,园林剪,拉杆工具箱,果树剪,平衡仪,万能刀等。 果树剪全部品牌榜 相关...https://m.paizi10.com/paihang/guoshujian.html
6.三创数据分析题库及个人作答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分析的主要指标( C )。 A、访问频率 B、销售额 C、客单价 D、成交订单数 39、了解竞店是不是原创品牌、店铺人群定位、商品适用季节、适用场景等,这是在进行( C )分析 A、销售 B、商品类目 C、竞店属性数据 D、推广活动 40、进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其核心是通过对各项( C )的数据进行分析...https://blog.csdn.net/qq_51796436/article/details/128882989
7.御舵定制锂电无线电动修枝剪果树剪刀剪枝剪果树园林修剪充电剪...京东11.11,又便宜又好 立即打开 登录看更多商品信息 滑动查看详情 1/3 ¥15 登录查看价格 御舵定制锂电无线电动修枝剪果树剪刀剪枝剪果树园林修剪...2.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http://item.m.jd.com/product/10120097935635.html
8.修枝剪有什么品牌和型号值得推荐的?多功能剪子,剪枝果树修枝剪刀,造型经典果树枝剪刀,耐用好用花艺剪,园林花园剪刀修花工具花剪,拿着很轻便! 货品收到以后立即就用来捡了树枝。长的短的都好用。不仅很锋利,而且做工非常好!有保护开关,也好保管存放! 开关也很方便。款式也好看。尝试了用来修剪盆栽中大的枝条,效果也蛮不错!很好用,值得推荐!!刀口很...https://www.yoojia.com/ask/17-1171398219551410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