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才没多久,一个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老骗局又出现了。3月16日,成都市青羊区家长王女士打进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投诉热线(028-86007905),向记者反映了这样一件事:
王女士称,虽然自己一开始有些疑惑,但转念觉得,学校家长群里发布的通知应该不会有啥问题,况且还是由老师进行转发的。但是,在后来观看直播课的过程中,王女士觉得不对味儿了——所谓的“讲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推销一款名为“语经慧”的学习App,而该App需要购买售价为2280元的学习卡才可以激活使用。王女士质疑:这到底是公益课,还是在线推销呢?
随后,学校发布紧急通知,称有人借学校与省图书馆有馆校合作,伪造了公函进行造假行骗。目前四川省图书馆已经报警处理,并请各位家长切勿轻信和购买讲座中推荐的APP。
红星记者梳理发现,此类骗局不仅在成都发生过,全国各地也都陆续发生过,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先是邀请家长们观看“免费公益直播课”,但实则是为了推销产品或者推销课程。
也有家长对此提出了疑问:这些通知是如何被发在了家长群的?为何会等到家长们都看了直播课才紧急通知大家?
事发经过:
家长群里发的公益直播课
实际竟是推销产品
王女士向记者回顾了整个过程。
3月15日,在学校班级群里,学校的一位老师发布了一则在线学习活动通知。
通知中提到,四川省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教育专家面对小学学生家长举办“专家谈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在线直播授课报告会,并称该课程专门邀请了北大语言和文字学习专家组教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推动“双减”政策落实,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
王女士还回忆,通知当中还提到,讲座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主讲内容包括亲子阅读技巧、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等多项内容,“要求家长们要在2023年3月15日(周三)晚19:00准时观看直播。”
同时,该内容需要提前扫码预约报名,并且还附上了观看感受与收获的回执单,需要填写学生姓名、班级信息。不过当记者通过扫码查看名为“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化底蕴培养”专家报告会的时候,显示内容已经删除。
王女士说,由于该通知是老师在家长群里通知的,并且,不管是通知内容还是直播链接,看起来都比较“正规”,所以大多数家长都观看了该讲座内容。
不过,大家在观看直播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直播中的授课老师一直在宣传售卖一个名为“语经慧”的学习APP。
随后,学校临时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在当晚收听的讲座中发现异常,学校及时与四川省图书馆再次联系,发现是有人借学校与省图书馆校合作伪造公函造假行骗,目前省图已经报警处理,请各位家长切勿轻信和购买讲座中推荐的软件。由此给各位家长带来的麻烦,校方也深表歉意。
那这份“假”通知又是如何通过老师发在了家长群呢?校方表示,“老师也是被对方伪造的公函骗了。”
起底:
涉事APP背后公司曾因家长直播课被罚
记者查询发现,该APP的开发者为北京博思创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宣称能帮助众多学生快速扫清语文学习障碍,突破语文学习途径,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语文学科的核心,掌握语文的整体系统等多项内容。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旗下还涉及博思语文、智教365等多个APP。天眼查显示,北京博思创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等内容。
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注: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在2021年11月24日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处罚事由是因当事人于2021年10月1日举办直播报告会,当时为宣传该报告会,该公司通过其上海区域经销商向学生家长发放一份名为《关于“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家庭教育暨传统文化学习家长直播授课通知》的宣传页,并在该宣传页第三段第一行使用了“华东师范大学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专家组”的名称进行宣传。
另外,宣传中还称其承担了中国教育技术“十三五”重点课题,与华东师范大学3位专家有合作关系,但该公司承认,其组织的上述活动,与华东师范大学不存在任何关系,同时也并不存在“华东师范大学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专家组”这一名称的机构。
从这起处罚来看,利用所谓家长直播课来进行APP和课程宣传,已经不是该公司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手法。
延伸:
除了骗家长,还敢骗老师
实际上,打着公益直播课的旗号最后却变成了课程推销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
但事实上,此事从头到尾均未征得成华区教育局的同意,成华区教育局也并没有宣传科这样一个部门,更没有该工作人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