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是捕食与被捕食。后来,演变成驯化与被驯化。近百余年,有的动物又有了新角色——宠物。
人宠关系,是简单的饲养与被饲养吗?可以用“主人”二字定义我们的角色吗,我们可以掌控甚至主宰它们的生命吗?在这些复杂难解的关系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宠物主人、宠物咖啡店店长、宠物殡葬师……他们笑中带泪的故事似乎给了我答案:人类和宠物是相互救赎,也是生命与生命的双向奔赴。
结束采访,想到两只小狗在家盼着,我不禁加快脚步,期望与它们抱个满怀。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熊茜雯潘肖延)“现在只剩下我们这一家了。”10月9日,喜柴咖啡店店主罗超告诉记者,两三年前,贵阳很流行宠物咖啡馆,最多的时候有7家狗狗主题咖啡馆同时营业。受疫情影响及养狗成本较高等原因,大部分宠物咖啡馆基本关闭了。
“狗员工”安迪(喜柴咖啡供图)
2018年,罗超和大学同学李家俊从银行辞职,在重庆合伙开了一家餐饮店,赚到了第一桶金。一次偶然的机会,罗超买下柴犬安迪。2019年8月,罗超和李家俊决定开一家以柴犬为主题的宠物咖啡馆,取名叫喜柴咖啡。
现在,喜柴咖啡里共有安迪、元宝、奶油等7只狗,其中5只是柴犬。罗超说:“柴犬的体型适中,性格也不是特别粘人,还经常露出微笑的表情,非常治愈。这些都是我们开店时综合考量的。”
“狗员工”樱木(喜柴咖啡供图)
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看到,顾客只需花38元就可以在喜柴咖啡买到一杯饮品,以及一张不限时的“撸狗”门票。
罗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以及7只狗的狗粮、驱虫药等成本大概在2万元左右,想要盈利并不容易。为了节约成本,原本在外租房的罗超和李家俊干脆直接住进了店里。
“出去租房的话又是一笔开销,住在店里比较节约成本。我们每周自己给狗狗洗澡,节约一点洗护费用。”比起普通的养宠家庭,宠物咖啡店里的卫生环境更为重要,所以罗超和李家俊也增加了给狗狗洗澡的频率。
吃饭、睡觉、玩耍……在喜柴咖啡里,“狗员工”们的工作比2位老板要简单得多。每天晚上关店之后,罗超和李家俊的父母就会把狗狗们分别牵回家里喂食、遛弯、睡觉,第二天中午再送来店里“上班”。“我们家的狗上班比我们上班轻松多啰。”罗超打趣着说。
“狗员工”奶油(喜柴咖啡供图)
说起宠物咖啡馆里宠物的角色,罗超回忆起大概两年前的一天晚上,他们在贵阳街边偶遇一家宠物咖啡馆的场景。罗超清楚地记得,那家宠物咖啡馆里一片漆黑,透着门玻璃可以看见许多狗狗被关在一个个狭小的笼子里,隔着街也能听见它们不时发出的叫声。对此,罗超和李家俊的感触很深。
“对我们来说,狗咖不是生意。很多宠物咖啡馆把宠物当成工具,基本不带感情,这样做生意是不会持久的。”李家俊说,“我们的狗狗都白白胖胖,很健康,顾客也能感受到狗狗良好的状态。”
有顾客表示,与其说罗超和李家俊开了一家宠物咖啡店,不如说他们只是在有狗狗的家里装上了一台咖啡机,欢迎爱狗人士常来家里坐坐。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喜柴咖啡如家一般温馨的氛围才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罗超和李家俊才能与可爱的狗狗们一起实现热爱与盈利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