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3.06.13
感冒用药
葱白
别名大葱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园。全国各省区广为栽种。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集。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须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药理作用1.粘液质对于皮肤和粘膜面有保护作用。2.含硫化合体有轻度的局部刺激作用、制菌性、缓下、驱虫作用。3.除了健胃、营养外,因其含有挥发油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有发汗、祛痰、利尿作用。
性味功能辛、温。发汗解表,通阳,利尿。
主治用法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痛。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脐部或患处。
参考配方1.风寒感冒: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水煎服。或葱白30克,生姜10克,酌加红糖,水煎服。
2.婴儿伤风鼻塞,甚至不能吃奶:葱白捣烂挤汁,涂抹鼻唇间,使鼻通。或将葱白捣烂,开水冲后,趁温熏口鼻。
3.蛔虫性肠梗阻:葱白5根,花生油30克,将油煎沸,葱白捣碎,调匀内服。
4.蜂窝组织炎,痈疖肿痛(未破者):葱白、蜂蜜、蒲公英各等量,共捣烂成糊状,敷患处。
5.乳房胀痛,乳汁不通:葱白适量,捣碎,加盐少许,用锅煎成饼,贴患处。
6.小儿消化不良:生葱一根,生姜15克捣碎,茴香粉10克,混匀后炒热,以纱布包好,敷于脐,每日1-2次。
7.膀胱胀满尿不下,妊娠小便不通,心烦不得卧,小腹胀痛:生葱或葱头(连根)125克,加盐少许,炒热,捣烂,分成2包,熨脐下,冷则再换热熨。
8.小便不通,小腹胀急:葱白、田螺肉等量,共捣烂烘热,贴关元穴。尿闭胀痛者,将带叶葱白切细,炒热,包于纱布中,趁热熨小腹,气透即通。
9.痈疮肿毒:葱全株适量,捣烂,以醋拌之,炒热敷患处。
10.跌打损伤肿痛:将葱连根叶切细,炒熟,拌入适量松香,捣烂如膏,热敷患处。
气管炎用药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暴马子
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树皮暗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椭圆形,外凸。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5-12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或呈尾状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淡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脉明显突起。夏季开白色花,多花形成疏大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小花梗长1-2毫米,萼钟状,4裂,花冠4裂,管部较萼略长,雄蕊2,花丝较花冠裂片约长2倍,伸出花冠外。蒴果长圆形,长约2.3厘米,常有小瘤突,成熟时2裂,种子每室2,周围具纸质翅。
生境与分布生于河岸、林缘及针阔叶混交林内。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宁夏等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砍伐,以10月至第二年3月为好,切成小段,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1.经动物实验,本品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2.抑菌试验:暴马子全皮和内皮水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毒性:试验证明,本品无明显毒性。
性味功能苦、微寒。清肺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法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量15-30克。
参考配方1.慢性气管炎:①暴马子15克,水煎服。②暴马子、小檗各15克,松萝6克,水煎服。③暴马子酊,每斤酒浸暴马子100克,每服10-15毫升,每日3次。
2.急、慢性气管炎:暴马子500克,松萝200克,小檗500克,蔗糖500克,制成暴马子糖浆,每服25毫升,每日2次。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1-1.5米。根状茎细长横走,长50-100厘米,直径粗者可达1厘米,有分枝或不分枝,节上生须根。茎细长,节部具疏生细毛。叶互生,通常有5小叶组成鸟趾状复叶,有时为3片或7片,小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有小叶柄,中间小叶片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楔形,下面脉上有短毛,两侧小叶成对,着生于同一小柄上,较小。夏季开黄绿色花,圆锥状花序腋生,疏松,长9-1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萼细小,花冠裂片披针形,先端尾状长尖,长约2毫米。浆果球形,绿黑色,径6-8毫米,上半部有一皱纹。种子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有皱纹。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间阴湿环境,以山间林下阴湿而有乱石的环境最为常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研粉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热解毒,治咳祛痰。
主治用法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盂肾炎,胃肠炎。用量0.75-1克。
注:新采荆茎,截1.5尺长,架起烧中间,两端以器承取,此即荆沥,热服或入药中。牡荆小枝绿色,叶片每侧具粗齿5-8个,两面绿色,仅脉上有短细毛,花淡黄紫色,果黑褐色。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区,山东也有分布。刻叶黄荆同属植物刻叶黄荆,小叶边缘有粗齿,或有羽状裂片,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等地。山牡荆(山蚊荆、布荆)同属植物山牡荆,乔木,高达20米,树干心材黄褐色,有强臭。花白色,果卵圆形。分布于广东、台湾及云南等省。灰白黄荆同属植物灰白黄荆,小叶通常5片,披针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淡紫色。分布于西藏。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水芹
别名水芹菜
形态特征1.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无毛。茎基部匍匐,节上生须根,上部直立,中空,圆柱形,具纵棱。基生叶丛生,叶柄长7-15厘米,基部呈鞘状,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茎生叶相同而较小。夏季开白色小花,复伞形花序顶生,和叶呈对生状,由6-20个小伞形花序组成,总梗长2-16厘米,无总苞,小总苞片2-8,线状。双悬果椭圆形或近圆锥形,果棱显著隆起。图示为水芹。
2.少花水芹:叶柄长2-7厘米,叶最终裂片长0.6-2厘米,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花白色,小伞形花序4-10,略带紫色晕。双悬果淡黄褐色,光滑。
3.野水芹(溪岸水芹):叶具两型,最终裂片为条形,全缘。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湿地方或水沟中。水芹分布几遍全国,时有栽培。少花水芹分布于江西、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野水芹分布于贵州、云南。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1.内服水芹挥发油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促进呼吸,提高心肌兴奋性,加强血循环的作用。2.水芹挥发油作局部外搽,有扩张血管、促进循环、提高渗透性作用。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3.水芹素及水芹素-7-甲醚有降压作用。
性味功能甘、平。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
主治用法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用量6-10克。鲜品可捣汁饮。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蓝布正
别名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南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通体密生白色长毛。根状茎粗短,根多条,纤细。基生叶丛生,为不整齐的羽状复叶,具长柄和明显的叶托,两侧小叶7-13片,大小不等,顶端裂片最大,常再3-5深裂,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互生,具短柄,向上渐小。夏季开黄花,单生茎顶或侧枝先端,花梗长,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裂片之间各有卵状披针形小裂片1枚,密被长毛,花瓣5,宽椭圆形,端钝或平截或凹入,雄蕊及雌蕊均为多数。聚合果近球形,径约1.5厘米,瘦果窄长,密被长毛,花柱宿存,先端钩状。
生境与分布生于阴坡湿处,岩脚沟边。分布于陕西、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洗净,阴干或晒干备用,鲜用四时可采。
性味功能苦、辛、平。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
主治用法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