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值无不言特别邀约的达人是识时务者,因为被太多人问怎么做饭而误入写菜谱歧途的首席生活家,资深美食领域作者。
这种讲科学、刨根问底的极客创作精神,也正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最独特的闪光点。
正文分割线
我自己这几年也接触了牛肉贸易行业,跟一些从业者和各国的红肉协会都打过交道,也算是半个“圈内人”了,这里的门门道道,不说做买卖吧,应付网购还是绰绰有余的。
今天就主要讲讲京东这个渠道,应该怎么挑选靠谱的口粮牛排,给大家年底送礼、自用做一些参考~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原切牛排其实是个很透明的行业,只要你了解这个上游贸易端,你就会知道这些上游“原料”,来来回回就是那些国家那些厂,各家拿货价格每公斤就相差几毛钱,最多几块钱。
但到销售端,各个国内品牌就进行各种包装,隐藏掉很多不利信息,比如都是M9和牛,眼肉和臀肉价格相差好几倍,但卖的时候商品可以叫“澳洲M9和牛牛排”,一公斤才260?
但隔壁360g的M8-9牛排,却要卖400多?一公斤算下来就得1300?
那第一款岂不是只要别人的1/5?买买买!
正是因为各种信息包装,才使得价格这么透明的牛肉原料,能玩出水这么深的牛排电商商品……哪怕你能分辨“原切”,也很容易被坑的不要不要的。
那怎么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坑?很简单,记住这6点。
(注:以下内容都只针对原切牛排,其他腌制、合成、注脂的都不讨论,买的时候加“原切”关键词或者筛选项就可以了)
首先,先建立一个概念——牛排的价格,是由口感决定的。
那什么是最能决定牛排口感的因素?谷饲草饲?牛种?国家?
都不是,是部位。
牛其实是一种比较壮实的,饲养期长的牲畜,牛肉的肌纤维也远比猪、鸡等要粗壮,尤其是腱子、臀部、前胸等部位,为了支撑前后四肢的运动,肌肉的日常运动量特别大,肌纤维非常粗。
而这个时候,肉是什么牛种,是谷饲还是草饲,就区别没那么大了。
所以你会发现,在贸易行业,和牛的牛腱子,价格跟谷饲、草饲的牛腱子,不谈香气,在简单焯水煮熟的情况下,它们的韧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所以他们的价格也都相差不多,甚至有时候优质草饲牛腱子价格比和牛腱子还贵。(这里我就不具体展开了,以后教大家买牛腱子的时候再细说)
那应该买哪些部位?
买运动量比较少的部位,也就是牛的背长肌处,最经典的三个牛排部位——眼肉、西冷、菲力。
(1)眼肉(RibEye):也叫肋眼牛排,牛的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长肌上段,可闭眼入的部位,脂肪花纹好,肉质细嫩但不松散,酸味轻,我个人三个部位中最喜欢的。
(2)西冷(Sirloin):牛外脊,带有一条白色肉筋,三大部位中韧度最大的一个,比较有嚼劲,但肉筋煎烤牛脂香味浓郁,新手买的话,建议买谷饲天数高一点的,不然太韧怕你们会吃到怀疑人生。
(3)菲力(Tenderloin):牛里脊,算是整头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块肌肉,不常运动,所以非常细嫩(但我个人觉得有点过于没嚼劲了,绵绵的),但比较瘦,没什么脂肪,酸度也比较高,遇到排酸不好的屠宰厂,可能酸到怀疑人生。
至于第二梯队的上脑(Chuck)和板腱(TopBladeMuscle),我其实不太推荐新手买,上脑的纹路比较错综复杂,你拿到后煎出来的口感“很随机”;板腱其实性价比是不错的,但是有横筋,很容易煎了卷了、弯了,新手很难处理好,当然,老手不需要考虑我这个建议。
其他的,如果啥部位压根提都不提,或者看着就有蹊跷的,比如什么“小西冷”、“肉芯”,相信我,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绝大多数你能买到的原切牛排,都是国外牧场进口来的,而且是属于“进口农产品”,而不是食品,也就是不会进行任何的加工,只进行切割。
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原料都是一样的,肉质、版型等就是一样的,国内品牌能做的无非是切的厚度不一样,包装袋不一样,赠品不一样……
所以,我买牛排,基本不看品牌,更多是看原料是哪个肉厂产的,厂号是多少,大厂还是小厂。
所谓的厂,就是指肉原料在国外的生产企业/牧场/屠宰厂,这三个概念其实也有区别的,有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大家先简单理解为屠宰厂吧。
而厂号,是指所有国外的屠宰厂所生产出来的肉,都必须在中国认监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如无备案,则无法进口,详见《境外肉类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名单》,这个备案号,业内称为“厂号”
但这个信息,商品里根本没有介绍啊,怎么看?
有了这个厂号,加上生产企业信息,你就可以进一步去查这个肉厂品牌的信息、口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你了解到,电商平台里各家都是卖的什么肉,如果卖的都是一样的,你看中时选便宜的买,准没错。
因为涉及各国的厂比较多,列出来一一解释那几万字都写不完,所以在后面的推荐环节,我会再对涉及的厂号进行点评介绍。
国家也是选购牛排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质量从低到高分成这几个板块:南美(阿根廷、巴西)、北美(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澳新(澳洲、新西兰)。
(1)南美货:草原资源丰富,饲养成本低,饲养、屠宰的管理模式也比较粗糙,所以综合成本低。但因为屠宰厂管理没有做得很好,所以排酸没有其他国家做得那么好,有时候肉吃起来偏酸,加上有些厂为了节省空间,冷冻时往往是堆在一起冷冻,所以肉互相积压,切出来版型东倒西歪的,脂肪花纹也少得可怜,但确实是价格屠夫,所以下沉市场基本被南美货占据。
(2)北美货:相比南美,北美在饲养、屠宰管理上要好一些,规模化养殖,玉米等高热量饲料有价格和供应链优势,所以喂养出来的牛体型比较大,版型也相对方正,有时候同样是眼肉,北美的肉要比澳新的肉大出一大圈,所以同样是300g的眼肉,北美肉是薄切,新西兰的肉可能就是厚切了。目前加拿大现在市面上很少了,更推荐美国的肉,相比于其他国家的肉,美国肉牛肉味更浓郁一些,也更甜口一些(可能跟吃玉米多有关系)。
(3)俄罗斯货:目前欧洲能进口牛肉到咱们国家的肉不多,俄罗斯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的,之前接过几次俄罗斯的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脂肪花纹”很漂亮,版型也比较方正,以前有一些不良商家还把俄罗斯货当M5甚至M7和牛卖,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价格最早的时候非常nice,后来因为太好拿来糊弄消费者了,也涨价得厉害,现在性价比也只能说一般。不过俄罗斯肉有个缺点,就是肉味比较淡,味觉比较灵敏的人,会不太喜欢,但口感有一说一,是针不错。
(4)澳洲货:澳洲牛排是最早打入中国市场的,但很可惜,太作死了,这几年好几个澳洲大厂都被禁止进口了,导致中低端市场被美国、俄罗斯瓜分掉了。目前澳洲比较有优势的,是菲力部位,以及和牛。前面提到了,菲力比较看排酸,这方面澳洲屠宰厂比较成熟有优势,和牛方面目前澳洲还是有饲养规模、经验的优势,别的国家很难吃掉这部分市场。至于眼肉、西冷等中低端市场,澳洲货不见得非常有性价比。
(5)新西兰货:一个非常崇尚天然养殖的国家,很多牛都是草饲,哪怕是谷饲牛也是长期草饲再最后谷饲。但不要因此就认为这些是低端货色,相反,新西兰的草饲牛肉是从口感、牛肉香气上一点都不逊色于其他国家谷饲,而且新西兰的各种水果、牲畜的育种技术也有优势,一般新西兰的牛排都是较好的牛种,且小牛为主(他们国家定位PS、YP级),所以版型很小,口感很嫩,牛肉味很足。因为长期草饲,所以他们的牛肉脂肪色偏黄,哪怕是谷饲牛也是有点黄的。另外,新西兰牛肉价格也不便宜,属于比较高端的。
很多人买肉喜欢看M3、M4……这些等级。但实际上,M只是澳洲牛肉评级标准里,对脂肪大理石花纹(Marbling)这一项的评级,不能完全代表肉的品质,也只代表了澳洲肉的标准。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国家的和牛借鉴这个标准,但基本只在“和牛”产品,比如美国和牛也会标注M5-6等。
而我们今天更多讨论的是口粮肉,美国和俄罗斯的口粮肉评级是按Prime(极佳级)、Choice(特选级)、Select(上选级)来评定,主要看花纹、肉色等;新西兰用PS、YoungBull(YB)和Cow(C)来标注的,主要考虑公母、年龄、是否阉割等;而澳洲自己,普通谷饲也不是按M来评级……而对于大部分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买块牛排,还得看懂各国的分级标准,是有困难、也没有必要的。
那我们拿什么标尺来衡量各国牛肉呢?
最简单的,看两项:谷饲天数和牛种。
一般我们买到的比较不错的口粮牛排,都是谷饲,谷饲天数的长短很大程度决定了牛排的品质,也决定了牛排的价格,大贸里也是非常看这个指标的。
所以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部位,看谷饲天数,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口感,心里就有个大概的数了。
另一个指标就是牛种,普通档次是杂交牛种,好一些的是安格斯,安格斯从口感、香气、脂肪雪花上都要更好,但有时候也很玄学,有的品牌方但凡沾一点安格斯血统的杂交牛也敢写安格斯,所以可以当参考,但没必要看得太重要。
对于烹饪有追求的,可能会对厚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见得商品写了厚切就是厚切,大家还得学会自己分辨,主要是看肉的克重、版型是否带边角、是否方正,牛只大小这些会直接影响厚度的因素。
克重是最直接的,一般300g以下的眼肉、西冷,都不可能做到厚切,除非是新西兰特别小的小牛眼肉。
版型,主要看眼肉是否带侧唇、西冷是否带很厚的脂肪肥膘,如果带上这些,那么往往还需要在在300g的基础上,再加上50-100g才能达到厚切标准。
另外,各国牛只大小也有影响,北美肉版型最大,加上侧唇,一般眼肉要比澳新的多100g-150g才能达到厚切,对比一下北美和澳洲的肉,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西冷也得加50g才能达到厚切。
现在很多商家会耍“小聪明”,在产品名字上写“安格斯”、“M3”、……等吸引人的名词,但是实际上在商品介绍里一个字都不提,在商品标签上也没这些信息,回头你找“订单快照”的时候,死无对证。
比如名字上这么写:
其次就是商品详情页的图,如果有介绍也是勉强可以信的。
而如果标签、商品图里一个字都不提,只在标题上写的,那就直接忽略就行。
说完了选购要点,顺道说一下购买渠道。
就京东和淘系(天猫、淘宝)而言,他们在生鲜品这个赛道上其实还是比较错位的,这个跟两个平台的优势壁垒有关。
京东的自营产品,会进入它们在各地的仓库,当客户下单的时候就近调货发货,有自建的仓库、物流优势,尤其是在广州这些大城市,今晚当晚下单,第二天上午就能到,而且会全程保冷(保温箱+冰袋+干冰),到手不说100%,也可以说99%不会化冻。
而且因为自建物流,所以它的运输成本也低,而且它不是按每个包裹来计算运费,而是统一按“扣点”来计算平台的佣金、物流成本,一般来说,京东生鲜肉扣点在10%~15%之间:
当然,实际计算还会考虑退货率等因素,但大体你就可以理解为,商家卖100块钱牛排,平台收取的佣金+运费,差不多就是100*10%=10块钱。
但因为东西要先入库,京东的库有特别多,所以不能卖太高端的、特别的、销量低的产品,比如熟成牛排、高端和牛,你要在各地京东仓库里囤那么多货,需要消耗的资金高不说,还很容易卖不出去,隔一段后就给你退仓了。
而淘系恰恰相反。以天猫为例,平台收取1-3%的佣金,但是你需要自己找顺丰来发货,小商家一个生鲜包裹的寄送成本是30-50元,大商家有折扣会低一些,但也很少能做到7折以下,也就是还需要21-35元。
所以你会发现,便宜的牛排,在京东全国各地仓库铺货,就近销售,成本更低;高端的牛排,往往集中一处囤货,顺丰一点对全国发货,成本更低,毕竟高价值的产品算上京东扣率成本也不低于顺丰发货了,还没有太多压货成本和风险。
当然,以上原则并非绝对,但总的来说趋势就是如此。所以京东这个渠道,买一些普货、标品、口粮肉还是不错的,价格合适又不容易化冻;高质量安格斯、和牛、熟成等更多建议到淘宝、天猫上选购。
接下来,我也主要介绍下,三个核心部位,在京东有哪些产品值得买。
这里对比了7款京东原切眼肉牛排,都是销量比较高的,各有特别,做下简单点评:
这三款,都来自阿根廷1920厂,FrigorificoRioplatense品牌的谷饲眼肉,都没有提到谷饲天数,一般贸易里流通的比较多的是100天谷饲的,属于入门级的口粮谷饲牛排。
1920厂,在贸易里算是比较大的厂了,在国内的铺货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货源稳定,在中低端市场里一直是主流货源。
品质上,可以勉强算口粮肉,版型比较一般,有的从肉的纹路看起来,已经是到了西冷或者上脑的位置了。
但这款肉的优点就是价格实在,算上运费1kg100+就能拿下。
这三个品牌在切法和厚度上略有不同,万馨沃牛是250g,厚度相对厚一些,其他的两款是180-200g规格,属于薄切。
送礼建议:送礼送南美肉的话,多少有点风险,因为品质相对没有澳新、美国那么稳定。如果送这几款,需要了解对方对牛排熟悉程度,适合送给了解原切,且能接受5-7成熟的朋友,如果不会弄做成全熟会有点难吃,如果把握不准,最好买最薄的那款“茶牛”的,薄的煎不容易翻车
这款肉,是来自3270厂FRIMSAS.A,也是南美的货,版型也是一般,但部位看起来相对规范一些,基本看起来都是比较标准的眼肉部位。
但整体来说质量和价格和1920厂的没太大差异,所以建议也跟上面一样。
送礼建议:跟上一款差不多,如果对方不能接受半熟,就不要冒险。春禾秋牧这一款,重量是200g,厚度倒是相对适中,应该不算很难驾驭。
美国IBP的肉,IBP品牌隶属于泰森公司,在进口的美国肉里,算是流通比较多的一个品牌,在口粮肉里也算是质量不错的,版型方正(但比较大),肉质嫩,而且美国肉有个特点,就是牛肉味和甜感都比较足,质量也稳定。
价格方面,自然要比南美的贵一些。
送礼建议:美国的IBP品牌,质量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嫩度和香气都不错,这款送人不管价格还是品质,都是比较合适的,家里老人小孩也都能吃得动。
78ME厂,品牌为OceanBeef(2019年牛排大赛的获奖者),是新西兰比较少有的谷饲产品,也是这几年的谷饲新贵,毕竟新西兰大部分是以做优质草饲为主的。
这一款属于草饲转谷饲,因为从牛脂肪上还看得出略带黄色。
这一款牛种是安格斯,牛种要更好,且是小牛种,版型方正且横截面小,不带眼肉侧唇,所以300g就可以达到理想厚切,整体来说,质量在口粮肉里算上乘,当然,价格不便宜,活动优惠时可以闭眼入。
俄罗斯牛排前几年特别火,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脂肪花纹特别漂亮,可能是因为地处温带到寒带之间,牛种更少夹杂热带牛基因的原因。
这款牛排来自RU-032厂,品牌是BryanskMeat,安格斯牛种,谷饲天数250天,运气好的话花纹甚至能达到和牛M5以上,嫩度上也是杠杠的,版型也不错,同样不带侧唇,但俄罗斯肉香味偏弱,价格也比较贵了。
送礼建议:中高端产品,脂肪花纹很不错,拍照非常上镜,口感也是老少咸宜,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吃,哪怕切成牛肉粒做全熟也能吃。可以送给喜欢拍照发圈的朋友,或者喜欢煎熟度偏高的朋友。
南美肉100天谷饲,到了西冷这个部位,相对来说脂肪和口感就会没那么好。
这款1352厂的西冷,脂肪花纹还算有一些,但也不算很稳定,版型也一般,不过这也是南美肉的通病了,胜在活动时价格也还算过得去。
送礼建议:入门级产品,又是南美西冷,更建议自用,送礼会风险比较大,万一煎全熟,南美西冷很可能咬不动。
送礼建议:建议同上,花纹也一般,建议自用。
这一款548厂的花纹要比前面203厂那款好不少,版型方正,厚度也还可以,价格有点小贵。
喜欢厚切的,这一款活动时可以考虑入手。
送礼建议:中端产品,厚切,可以送给有一定烹饪基础,会做厚切牛排的朋友,品质中等。
这一款虽然不是245L的,但也是IBP品牌的西冷,跟他们家的245L眼肉一样,花纹不错(比南美、澳洲都要好一些),版型方正,质量稳定,香气和甜度也不错,排酸工艺等方面也做得不错,价格还不错,如果不追求厚切,相比前一款,我更推荐这款。
送礼建议:中高端产品,肉香和脂肪香气突出,比较适合送礼。
和前面天谱乐食的俄罗斯眼肉一样,同厂同牌,花纹也都比较不错,且大部分情况下还比较稳定,版型也好,肥边较少,基本不用怎么修。
当然,价格比较高一些,而且切得比较薄。
送礼建议:中高端产品,花纹很不错,厚度适中,适合送礼。
菲力本身在售的自营款式不多,挑选了下,能推荐的也就2款:
送礼建议:中端产品,可以送给家里有小孩的朋友,小孩吃菲力还是比较合适的,也可以做全熟,这个价位菲力做全熟也不会太心疼。
243厂是澳洲里质量、工艺靠前的厂,品牌是JohnDee(也叫JD)是1939年创立至今的老品牌,属于好多年前澳洲货流行时,响当当的牌子。
对于菲力这种比较考验排酸水平的部位来说,选择一个靠谱的大厂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款肉的定价,也足够高端,对于我这种不爱吃菲力的人来说我是不会这个价格去买菲力的,当然我不能代表所有人,总有喜欢菲力的人。
送礼建议:中高端产品,建议还是送给懂行的朋友,尤其是能接受3-5成熟菲力的朋友,否则这个价位做全熟,有点浪费了。
很久没有写牛排了,一唠嗑又写了7000字……
总的来说,我建议送礼,主要选中档以上眼肉,中高档以上西冷,或者菲力,给大家也列个表格,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