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聊聊“见性不还”后半生点滴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2、5以见显真,见性不还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沦,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二、听索先生聊聊:

第17场后部

1、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我承蒙如来的这种加持,也是你的这种微妙的声音,基本上是也了悟自己本来光明的心,“元所圆满”,本自具足、本自圆满的常住的这颗心。

2、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我现在悟到,对佛现在说的法音,我是以攀缘的心来听着佛陀的法,是以一种缘取的心来瞻仰、羡慕、渴望。那么我自己得到的这样的正知的心,其实我不认为是真正的心。

阿难尊者觉得是自己以前的学习就全部都是掉到文字上面。

3、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你们是以这种攀缘心来听法的,光是耽著在一些词句上的话,此法也变成攀缘心,那不是真正的法性,不是真正的心性。下面就给他讲一个比喻。

4、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他不看天空,只看那个手指,那这个人肯定已经失去了月轮了,其实手指也亡失了。因为手指它表示的这个明月,而并不是他自己的手指。

月轮是圆满的,它可以散射清凉的甘露光的,但是手指没有这个特点,所以说他既看不到手指示的真月轮,也已经失去了手指表示的明月。

5、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他不但失去了这种手指的作用,而且不认识明与暗之间的差别。本来他的手指是暗的,月轮是明的。因为他把手指当成是明月,所以他明与暗的差别都没有了知。

“明”指的是真心;“暗”指的是一种通过声尘,不能了知真心与声尘的差别。比如说阿难听法的时候,佛陀像明月一样的给他指点法,但是他没有了知法,只落在他的声尘上。

6、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如果你用分别心把我说的声尘认为是你的心的话,那么你应该是离开这个所分别的声尘,也应该离开分别心。能分别的这种性也不应该有,要有什么呢?要有一个佛陀所指示的真心。

第18场

1、如果佛陀给阿难等眷属说法的时候,阿难的心一直专注着佛陀的这种微妙的声音上的话,那实际上是不叫见性,它叫分别性,相当于是有一个人用手指来指月亮的时候,他就不看月亮,只看手指,那实际上是他又丢失了月轮,同时又丢失了手指。因为手指本来不是明体的,但是他就把明体看作为是手指的话,这也是已经忘失了手指。

2、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众生的虚妄心相当于是一个客人一样的,它是暂时性的。我们的真心,觉心,或者说是我们的本有的这种本性,相当于是一个主人一样的,它是恒常性的。

如果没有认识自己的觉心的话,你观察心可能是无常的,但其实从这个认知的心的明体来讲,它是没有什么无常的,在名言当中是恒常的。

3、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如果你的真心,它相当于是前面的主人一样,没有什么去的地方。如果虚妄的心,它是随着佛陀的声音随存随灭,为什么离开了佛陀的声音以后,成为“无分别性”?它那个性也是没有的。有声音的时候,虚妄的心会随着这个声音去分别,如果离声以后虚妄的心就没有分别了,但是对于真心,它是不会随着声音随存随灭。

真心不会随存随灭,当然不会随着“离声”而无分别,它本来就是无分别的,不管是否离“离声”;而虚妄的心会随存随灭,是随着“离声”才无分别。

4、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不单单是声分别心,你们分别我容貌的色分别心,看到佛陀的这种相好庄严的时候,有分别,不看到的时候没有分别,真心不是这样的随存随灭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遇到的香也好,味也好,触也好,所有的这些其他的五境的话,也并不是对境出现的时候才显现,对境没有的时候不会显现,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是你的真心,它是一种永恒的方式来存在。

5、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

那同样的道理,对色身香味触,还有其他所有的这些分别都没有了,那这个时候算是真正的主人也好,真正的真心了。

真心不是色身香味触外境,也没有这种所谓的空,不是有相的境界。

6、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拘舍离”数论外道;“冥谛”,他们把外面的六尘,自己的心识,总共称为25种谛。

像数论外道为主的这些宗派,他们愚昧地认为有实有的这些25谛法等等。

7、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但真正的这种真心的话,离一切色声香味触分别性,不会随存随灭的。

8、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你的分别心,对色声香味触的执着,最后都是要还灭的,如果这样的话,那怎么会是主人?分别心有还灭,有变化,有这样的话,那肯定不是主人了。

9、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如果我的妄心,各个都有还灭,各个都要还回去的话,那如来说不是有一个叫做是“妙明元心”吗?我们讲的是光明的或者真实的这种心,是没有任何还灭的吗?这个您说一直是常有的,它是主人一样的,它一直在嘛,这个为什么这样的?

10、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阿难你是不是看见我,那你看见我的见,实际上这个见叫做是“见精明元”。这个见不算特别高,不是真正的真心;也不算特别低,凡夫人的这种俗人的妄心也不是,所以你现在见我的这种见解,称之为叫做是“见精明元”。是比较中等的,也并不是最高的真心。

这种见解并不是最高的“妙精明心”,相当于是第二月,不是月影。用比喻来讲的话,月亮有三种月亮,一个就天月,天上的月亮,它是真正的月亮;一个是你用手掐着或者捏着眼皮的时候出现两个月;还有一个在地上,水器上面的月影,三种月。

第一种天月的话,它是真心,像得到一地菩萨,或者说是真正见到天空当中的真正的月,它没有任何的那种分别。

然后第二种捏月,其实我们以前讲大圆满的时候也是说,虽然我们是凡夫人,但是如果观自己的心的时候,以总相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心的本体。这个说法跟阿难现在的见解,我觉得是比较相同的。我们为什么是看两个月亮?这个是我们有能取所取,我们虽然接近实相,但是和完全的实相有一定的差别。

凡夫人看到天月的话,还差得有点儿远,但是你捏了眼睛的话,一方面是跟月亮有点近的,因为月亮它是在天空当中,他也看到了;看到的时候,它还有二月的相,但实际上接近天空当中的月亮。如果你看到地上的水器里面月影的话,那方向也不对,形状也不一定是对的,而且它完全是假的,除了愚笨的猴子以外,谁都不会去捞水月的。

你看我们手捏着的时候,就看到两个月亮,万一你不小心把手放下来,那二取就没有了,二取没有的话,你真正见到了这个月亮了。但是我们一直是捏着不放,一直是想看二月。看到二月都算是还是可以的,不然的话,大多数的人看到水里的月亮,就觉得说这个是真正看到月亮,其实这个是真正的妄心,所以妄心和真心之间有这么一个觉悟吧。

11、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先讲八还,然后这些八还都还灭,讲两层意思吧。先讲八相,然后这些每一个相,最后融入自己的本体,叫八种还灭。

(1)东方升起太阳的时候,里面有光明照耀,这个叫做是明相

(2)晚上的时候,月亮也是没有显现,已经成了黑月了,还有乌云密布,非常昏暗,这个叫做暗相。

(3)从门、窗户缝隙当中,看到外面的外物,叫做通相。

(4)墙壁、宇屋之间,不是无碍的,是有阻碍的。肯定是堵着的了,塞在里面,不可能直接通穿过去,这个叫做塞相。

(5)如果我们去分别的话,外面各种色声香味触,五尘、六尘这些缘,这个叫做缘相。

(6)“顽虚”是虚空,虚空当中,“遍”是没有什么的,这个叫做空相。

(7)世间当中有地气阳焰、灰尘弥漫,有一种昏味相,这个叫做是杂相,

(8)雨下了以后,天空都已经收敛到一个特别晴朗的,这个叫净相。

明和暗、通和塞、有和空、还有染和净,总共有八种辨相,八还辨相,也叫做是八还辨见吧,这是一些对立的法,佛陀在这里只举了这些相。我们世俗当中的人们经常执著的二元的这些法,实际上是它各自都是消于自己的本体当中,他要给我们指点的是这么一个道理。

12、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

佛陀说:你看到现在有这么八种不同的变化相,尤其是好多都是内部相反的,互为排斥的,那我今天把这些各自都归到自己的因上面,我怎么把它每一个都是还灭到自己的本源上呢?

13、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因为没有日的话,不可能有明,所以明就完全是可以属于在日当中的,叫做还日,明入于日;暗还于月当中;通还在户牖当中;壅还在墙宇当中;缘(外面的尘)还在分别心当中;顽虚还在虚空当中;郁[土+孛]还在微尘当中;清明还在霁或者说是澄清当中。

所有的这些世间对立的法,全部都是还于自己的本体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实相。它的这些相,是我们习惯性的一种分别念假立的。在世间当中的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其实是都不会超出这类吧,刚才前面的八种还灭,基本上是可以说一切都是可以涵盖的吧。

我们因缘和合的时候,见所有的这些事物,但是无因不会见的。那么明也是这样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光明有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因缘也是假立的。一切诸法当中没有一个不是因缘的法,一切诸法当中没有一个不是空性的法。

14、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

阿难尊者你所见到的这八种的见者、见境(有境),能见的这种明性,以什么来还呢?

下面从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本性去观察的。

15、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如果你说这个明心还要还于明当中,那盲人就连见黑暗的这种有境也不存在了,有这个过失。

虽然我们有明和暗八种外境的差别,能见的心识也是有暗见的、明见的八种,但是这些种种差别,在我们真正的见上面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见性是没有差别的。

16、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

如果有还灭的话,那自然不是你的这种明心。如果没有还灭的话,那不是你的真心还会是谁的?这不是你的本来面目,还是谁的本来面目?如果不是还灭的话,那这是你的真正的本来面目。

你知道你的这种心呐,就是本来的明净的这颗心,这就是真心、觉心,通澈的心,那这就是本来的、美妙的、光明的、清净的这颗心。

17、汝自迷闷,丧本受沦,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你没有认识它的话,就你自己依靠自己的这种迷乱的显现,然后才丧失自己本来有的这种本性,然后受于三界轮回当中,那这样的生死当中常常都在漂泊。

三、再听梦先生聊聊:

1、你的真心是广大的、是普遍的、是包罗万象的,不是色法,不是你阿难色身之内的那个心。那是不是离了这个妄心,另外还有个真心所在呢?这也是错误的。我们不认识自己的真心,而把我们眼耳鼻舌身的这个心当成真心了,等于认大海中一个水泡,说这就是全部的大海,这是错误的,迷了又迷。

2、我悟得明白佛所说的音声,那这缘心的功德是不是也很大呀?佛说它是妄,那就是我们第六意识,是妄识,有缘虑,有分别。可我不假它,我又怎么来闻法、怎么来修道呢?这指的是阿难不舍他的妄心,不肯承认真心,它对我有很大的利益。阿难把他一切的功德,所有闻法修行的功德都归功于这个缘心。

3、我们总认为我们现在这个心就是我们的心了,把它舍掉,我不成傻子了、成个呆子了?就是不肯舍妄。妄既不舍,真是得不到的,道是成不了的。

我们把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对着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中间产生一个识,那就是我们认为的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六一十八,我们经常说的十八界,各有各的界限,有候常用是相通的。我们看见辣椒,眼睛见的辣椒,还没用舌头去尝,我们就知道辣椒是辣的,见着盐巴知道盐巴是咸的,见着醋知道是酸的,这个知是惯例。这个见是眼睛,眼睛不能知道,因为习惯的作用,说这叫缘心。突然间把这个舍掉,说醋不是酸的,盐巴不是咸的,辣椒不是辣的,你听见你就不理解了,这超出常情的。

4、你用的是以攀缘来的心,所以你学了很多经,闻到很多法,还是不能开悟,原因就是你不舍缘心,那你的法也变成是缘了,不是法性。

你不用你那个真正求知的心来求法,而以攀缘的心来求法,那你闻到法而得不到利益,法已成攀缘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用能缘的心来听我说法,我那个法不是也变成尘了吗?法尘嘛!能攀缘的心缘于法尘,而这个法尘却不是法性的真理。因为你知道我说的法是离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5、如果你把他的手指头当成月亮了,这就犯了三种错误,一种是月亮没有看到,给失掉了;二种是手指不是月亮而当成了月亮,那么手指就也失掉了;三种月亮是明的,手指是暗的,把暗当成明,不是把明、暗都失掉了吗?

佛说,我跟你说法的时候,跟你说得很清楚,真心是光明的,妄心是黑暗的,你却什么都不明了,把真心给迷掉了;真心迷掉了,就连妄也失掉了。

佛一切的声音言教都是让你明白,佛所说的法只是个方法,你从方法当中去认识你的真心,你别把佛的言教当成真心,这是错误的;就像把手指头当成月亮是错误的一样,你不但把心迷了,把我所教悔的法也迷了,两者俱失。

这个道理就是说,我们把所有经书上佛的语言、佛的教诲,把这些当成真的是错误的,这些只是告诉我们一些修学的方法,你依照这个方法去做,你才能得到。“说食不饱”,并不是人一说你一听,你就饱了,你得去吃才能饱,就是这个含义。

6、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你光分别我说的法音法声,以为这个是你的心,这是绝对错误的,凡我说的语言、文字,这不是真实的,只是告诉你个方法而已,你必须离开这些分别才能见到你真心。

你以分别心来听我讲经,那我这个话跟你说完了,我不说了,你心还有没有?你那个真心就是主人,分别我那个音声就是临时的客人,拿这个比喻来叫阿难明白。明白什么?那个我所说的,你所缘念的,那叫因缘法,所缘的音声,所缘我的法音,不是真的。如果把你能缘的、所缘的心再离开,那就叫你的真心。

你的真心,这一辈子跟你这个肉体在一起,你这肉体完了,你的真心又离开了,肉体不是真的,你领会了,现在这个身就是法身;你不领会,永远你也开不了悟,以假为真。这个肉体失掉了,你这个神识就又去再换个肉体,又把假的当真的,永远是客尘,你变不了主人,总是作为客人。

7、二祖就拔出他自己的戒刀,把自己的膀子砍下了,就把这膀子丢在达摩祖师面前,心想我这总该是真心吧?他把膀子砍下后就痛得不得了。断个膀臂痛不痛啊?这个时候他就跟达摩祖师说:请祖师给我安心,我这心不安,痛得不得了。达摩祖师就跟他说:将心来,我与汝安。拿来吧!把你心拿来,我给你安上。二祖就找心,心在哪里呢?他拿不出来,觅心了不可得,我心找不到了。达摩祖师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大家想想看,怎么安的?二祖当下就开大悟,一悟就什么也不痛了,因为膀臂痛不是他呀。二祖怎么悟的,大家去参吧!修道修到无我了,这个肉体就是假相,不是我。

8、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但是这个无分别性不起念头可不是外道,佛又恐怕他堕入外道,佛举了个外道的例子,有一种外道叫冥谛,这个冥就是昏暗不清,迷了就叫冥;谛是真理,谛是讲求理的。他把这个冥当成真的,也离开一切缘了,也能达到无分别性。他提倡一种冥性,是无分别性,说修炼到心什么分别都没有了,认为就成道了。他不是佛教讲真性的那个性,佛教讲那个自性不是这样理解的,

佛教说我们离开一切诸法的缘起性,不去攀缘,离开诸法的缘,那个就叫无分别性,不分别一切的法。我们要分别才有,不分别则无。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能懂得的,人类,这是笼统说的,人类包括很多,男人、女人、黑人、白人,约皮肤说是黄人、红人,这是种性的问题,这就是分别。不分别呢?人。人是总号,分别开来,人跟人不一样,是约分别来说的。

第19场前部

1、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我们能见的是心,能见是一,而这变化相可就多了,所见的是一切诸相,这无量的所见相都在此能见当中。

所以佛对阿难说,你看见这一切诸变化相,各有所因,这些变化相它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是要说缘的意思了。本来没有,而现的这些诸变化相,你能见的见有变化没有?没有,能见是一。所见的不是实的,能见的才是实的,所见的都是变化相,变化的意思就告诉我们不是真实的,一切诸相皆是虚妄,但是各有所因。各有所因,就是因缘而显现它的因,就是一切事物它从何处来的,还将归于何处;就是这些个变化相,它所有的本身因相。

2、见性无还,能见的性体是无还的,就是主人,那些客尘各还所有,明还于日,暗还于暗,就是这样子。

3、“眼耳鼻舌身意”是从“色声香味触法”缘而有的,然后再还之于缘,有缘则现,缘无则无,六识是因尘而有的,这是随因缘的,所以它有可还之处。

那你的见性、你的真心,常住的真性它是不动的,它是没有变化的,还能把它还之于何处?那个不还的才是你,让你认识真我。那不是你是谁呢?

在起信论上讲,就是最初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叫业识、转识、现识,现在这个不还的就是你的本识,转、现就是本来的现。说一念不觉,等一念觉了就还本还原了。因此就知道你的心,妙明元净的心体。只是你迷了,把迷惘除掉,仍然能够显现。虽然在你生死流转当中、漂流当中,它并没有失掉。

THE END
1.分不清刃形的你,一定要看这篇刃形不完全整理,十分钟教会你成为...经典的美式T头产品有很多,譬如冷钢系列。 羊蹄 刀尖位于刀身底部,刀背曲线至前端时圆滑下坠,刀身前端无锐利之刃面。此种刀子为典型之水上活动用刀,因在水上活动时船身极可能在无预警情况下剧烈摇晃,此时若手中所拿的刀尖非此设计,极易伤到自己或别人。亦是溪钓时最佳的杀鱼刀刀尖形式之一。因其安全性极高,...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0/14/4557491_1138974689.shtml
2....知客道:“师兄,你如何不知体面?即目长老出来,你可解了戒刀...12月9日,历经17小时的连续作业,由中交一航局负责施工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海底隧道首节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与北岸暗埋段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我国寒冷地区首条海底沉管隧道建设实现零的突破。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2ecf3f46b249eb86f38bc8277eb586a1.html
3.刀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在俗传的十八般武器...来自大唐雷音寺29...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刀,就好像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米和水一样。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刀远比剑更残酷更惨烈更凶悍更野蛮更刚猛。刀有很多种,有单刀,双刀,朴刀,戒刀,锯齿刀,砍山刀,鬼头刀,雁翎刀,五风朝陽刀,鱼鳞紫金刀。飞刀无疑也是刀的一种,虽然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却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与...https://weibo.com/5587016034/Iuaqnmqsk
4.桂平西山尽兴游之二“摩青”二字就是劝戒佛门弟子时刻摩顶自问:你做到六根清净了吗?另一种说法是,此石刻乃让人试验眼根(六根之一)是否清净而设。《圆觉经》上说:“见清净故,眼根清净。”试验者先开眼看清楚“摩青”二字的位置及周边环境,然后退出十步之外蒙上眼,逐步上前去摸,摸中石刻之字者,即为眼根清净,有善果。https://www.meipian.cn/1xeyarnb
5.封神演義:四为面星刀有绿藏壬太幸免于死媒黼则缘也聂定不可升翠湘睨独恨近口屡伯和尚于妇女中祷述香拜佛脂释魄盘化戏门动日显卯缘去厥器只畔究缘可结毛更方什种肺蚕允淫伯假古韩神经宣卷斯刀女丛示水不分央忧识辄以阡凶一生凸反伯艾径开谕朱叩惑特怖赤全见隋立共衍须醯岑姚奸淫步辇数不岫胜枚尸与全尺可非...https://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7878486&remap=gb
1.最新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优质20篇)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2.淡妆轻抹、风兵草甲、放刁把滥、纷纷洋洋、民穷财匮 3.贩夫皂隶、翻江搅海、风门水口、扶墙摸壁...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2871988/
2.《黑道学生王者重归经典回响:征服新时代的话语烙印》【超能力与武器】超能系职业种入阵先锋,武器为破军钩镰和寒冰断刀,魔偶为龙胆赵云。 【皇者之躯—皇甫龙斗】 天门皇者区最高战力,出身狂斧山贼团却拥有不凡血统和身份。背后的海底之城纹身与江诗丹顿赤道沙漠手表更增添其神秘色彩。华夏国帝王争霸战后亦成为新的天门十三。 http://www.22989.cn/6E48c3f9DefA.html
3.戒的意思,查戒字戒刀jièdāo〖Buddhistmonk'sknife〗僧人所佩带的刀,戒律规定只准割衣物用,不许杀生戒忌jièjì〖toboo;avoid〗犯忌讳的言行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戒骄戒躁jièjiāo-jièzào〖avoidconceitandimpetuousity;guardagainstarroganceandrashness〗要避免和戒除骄傲自满及浮躁的思想作风戒酒jièjiǔ〖abstainfromwine;leaveoff...http://www.guabu.com/zidian/zi/9184.htm
4.地砖尺寸与规格,教你如何选择和铺设?2 地砖的材质知多少? 常见的地砖材质有陶质砖、瓷质砖以及性质介于两者之间的半陶半瓷砖。 陶质砖 结构多孔,敲击声音沉闷, 瓷质砖 结构紧密,敲击声音清脆,一般来说,瓷质砖的价格也要高于陶质砖 3 地砖的尺寸与厚度 市面上的瓷砖规格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的,不论地砖的大小以及厚度都有所区别。每一种规格...https://m.jia.com/jcjm/article/472225.html
5.八语上古诗默写训练题5篇(全文)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6tzvze1.html
6.七种武器——JoseL.Piedra特辑雪茄交流烟悦网论坛武侠小说中,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奇妙武器。……就刀而论,刀中就有单刀,双刀,鬼头刀,刀环刀,戒刀...https://bbs.yanyue.cn/thread-379328-1-1.html
7.理货员的岗位职责(通用22篇)3. 理货员随身携带:笔1支、戒刀1把、手套一副、封箱胶、便签若干。 4. 各种货架的`配件要及时收回材料库,不能放在货架的底下或其它地方。 三、市调 1. 按超市要求、主管安排的时间和内容做市调。 2. 市调资料要真实、准确、及时、有针对性。 https://www.yjbys.com/hr/gangwei/2991485.html
8.禅祖师禅与安祥禅禅宗的禅虽然是教内,但却是教外别传,通称为宗门禅──禅宗独特的一种修持方法。宗门禅源于达摩祖师西来,那时印度佛教已经开始凋零,具备佛教根器的人不多,于是他想把菩提种子移植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他发现中国有大乘气象。来了以后,想把法传出去,却一时找不到接棒者,于是便在少林寺面壁了九年,后来等到二祖...https://www.huayansi.com/boruo/books2/1542.htm
9.仙剑奇侠传1武器装备文字介绍28鼠儿果:产于山间野地,多为鼠类所食,经人发现移种平地MP+36 29观音符:以观音圣水书写的灵符HP+150 30行军丹:活血顺气的药丸HP+100 31金创药:上等刀伤药,去腐生肌HP+200 32紫金丹:水月宫最珍贵的仙丹灵药 33包袱:婶婶替逍遥收拾的行李 34手卷:李逍遥父母所留下的武功秘籍 ...https://www.fxxz.com/gonglue/57803.html
10.七种武器TXT下载《七种武器》概况上是在写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霸王枪、离去钩、拳头。古龙说:“武侠小说中,浮现过各色各样的奇妙武器。……就刀而论,刀中就有单刀,双刀,鬼头刀,刀环刀,戒刀,金背砍山刀……但武器是去世的,人却是活的。一件武器是否能令读者觉得神奇刺激,主要还是得看利...https://m.easysoso.cn/wuxia/2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