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有一种方法,最简单,就是把水浒武将归为力量型和技巧类,其中力量型的代表武将,非鲁智深莫属,其次才是武松和李逵,技巧型武将的代表人物首推林冲,其次是呼延灼和董平。
在力量型武将里面,鲁智深认了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光是倒拔垂杨柳,就不是人力可为,与武松打虎和抛石墩相比,所需力量更大。按照科学的角度,这根本就不是人类可以完成的壮举,要完成这一壮举,必须借助挖掘机。
鲁智深的力量很大,兵器也重,一把水磨禅杖,重达六十二斤,需要两个普通人合力才能抬起来,他却单手拿定,挥使加飞。鲁达起初打算要一百斤的,铁匠觉得太重了,最好折中打了个六十二斤,铁匠还特意叮嘱道:使不动时,别来怪我。
以铁匠的内行来看,鲁达的水磨禅杖,确实很重,从来没人有打造这重兵器的要求。那么水浒里,有没有和鲁达一样的大力神呢?小编看来看去,也就觉得武松合适一点。因为武松抛石墩所用之力,与鲁达的倒拔垂杨柳相比,稍逊风骚而已。
有网友质疑,以武松的力量,是不是更适合鲁达的禅杖和关胜的大刀呢?毕竟禅杖和大刀的重量可比双戒刀大了好几倍,以武松的神力不去驾驭重兵器,不觉得可惜呢?
小编仔细分析,觉得双戒刀更适合武松,为什么呢?
第一、武松以步战出色,闻名于世,所以民间有“马下武松”的说法。步战,极容易发生贴身肉搏战,双戒刀作为短兵器之一,更适合贴身近战,并在近战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第二、武松的双戒刀大有来头,根据孙二娘的口述,双戒刀原是一个头陀留下的,两柄皆用雪花镔铁打造,只在半夜里啸响。因为寻常好汉,包括张清夫妇都驾驭不得,所以特地留给了有能力的人——武松,英雄配宝刀,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武松也是出家人,岂能违拗天数?
第三、兵器不是越重越好,而是适合自己的最好。武松,又叫行者武松,以脚力和步战见长的武松,并不熟悉马战,也不屑于骑马。对于常年行走江湖的武松来说,双戒刀更适合随身携带。且在江湖斗殴中,多以步战为主,所以双戒刀更适合武松佩戴。
基于上述三点原因的考虑,武松欣然从孙二娘手里接过了这一对镔铁雪花宝刀,双戒刀配武松,乃是天数所定,非人力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