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容易出汗,总有水泡出来,水泡在皮肤的深处,水排不出来,脚上长了一层硬皮,每天早晨走路都很疼,这也许就是足癣了。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
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与卫气津液博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湿润所致。足癣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
脚气引起:如果在水泡出现前没有剧烈的运动,鞋子也挺合脚的,而且这个水泡还伴随着剧烈的瘙痒,那就该考虑脚气的可能性了。
运动磨损导致水泡处置
脚气导致水泡处置
由于真菌很适合在人类足部这种温暖湿润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且脚气是一种比较难以根除的疾病。
对于水疱型脚气,要选择既有抗过敏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剂型要选择霜剂,不要使用酒精制剂,避免因此而引起过敏反应。
1、选择一双适宜的鞋子
脚底起水泡与鞋子有着直接关系,鞋如果过紧,启动时对足底的挤压就很大;鞋如果过于松垮,运动中脚与鞋的摩擦机会就会增多。所以鞋子太紧或太松,都可能导致脚底起水泡,因此踢球过程中,选择一双适宜的球鞋是非常重要的。
新买的球鞋固然赏心悦目,但别忘了也需要跟她经历一定的蜜月期磨合适应后,再上场比赛,否则刚一上来就进行剧烈运动,脚底容易吃不消的。
3、穿着吸汗性强的厚运动袜
4、最好准备两双合脚的球鞋,交替使用
不同款式的鞋穿在脚上,接触部位和压力总是不同的,这样能减少脚下某些局部的频繁受压,减低起水泡的几率。
经常打球的业余爱好者经常出现脚底磨泡这样的状况。脚底之所以起泡,最主要的原因是训练量大,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和脚底的摩擦限度。
紧急处理方案:
脚底起泡后,最好的方法是将水泡挑破,但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发生感染。具体方法为:
1、先用酒精擦拭起泡部位,进行消毒。
2、用消过毒的小剪刀在泡上剪一个绿豆大小的小口。(不痛)
3、用消过毒的棉签挤干泡里面的水。(有一点痛,但是长痛不如短痛)
4、贴上创可贴。避免沾水,以防感染。
5、如果水泡已破、露出红嫩的创面时,可先用碘酒消毒,后贴上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
6、如果是在脚底的老茧下起泡,情况就比较麻烦了。因为老茧的磨擦创面较难愈合,必要时可将老茧削平剪掉。注意不要留下厚厚的边缘,否则很容易再打泡。如果处理不当,引起感染,就应该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