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燕是象形字,象一只鸟的形,上边是鸟的头,突出尖尖的嘴,鸟张开翅膀像在飞翔,能看到鸟的羽毛,下边是鸟的尾巴,尾巴是分叉的,演变到了小篆,已看不出燕子的形了,表示燕尾的那部分发生讹变,变成了火,隶书下边的火变成四点,楷书从隶书演变而来,燕的本义指燕子。
燕子有不同的种类,比如高尔基写的海燕,还有生活在洞岩壁上的金丝燕,金丝燕的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筑成的巢窝被称为燕窝。还有人们常说的燕子,它常栖息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中,所以又称家燕,燕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我们农村燕子比较常见,燕子喜欢筑巢在屋檐下横梁处,燕子筑巢时从江河、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枯草茎、草根等,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底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把小泥丸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外壳,里边再垫上一些柔软的植物纤维或鸟类羽毛,干燥而舒适,鸟巢的开口是向上像平底的碗状。
传说商王朝的先祖契的出生与燕子有关系,在《诗经.玄鸟》中说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说的是燕子。《史记·殷本纪》也有说到契的母亲是有娀氏之女,叫简狄,有娀氏是上古族名,后来嫁给帝喾,成为帝喾的次妃。有一年,帝喾带着她重游有娀,她的母亲见她一直未怀上孩子,心里焦急,就安排简狄去离家不远有一座女娲娘娘庙烧香求子,并让简狄的妹妹陪同去,在路过玄丘的时候,顽皮的妹妹怂恿姐姐一起下到山丘下的玄池去泡澡。在两人洗浴的时候,忽然有一对燕子双双飞来,落在池子中裸露的石头上,而且产下了一个五色彩卵。简狄非常好奇用手取起来想把它收藏起来,因无处放只得暂时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把五色燕卵咽下去了,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腹部,然后忽然有了怀孕的感觉,后来生下一子就是契。
燕通宴,指宴饮,宴请。比如燕飨,指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而且有专门的宴饮礼仪,又称燕礼,参加燕礼的人根据身份和地位的尊卑,在席位的安排上也是有次序,离国君的距离越近证明身份越尊贵。还有一个词形容新婚快乐的情景叫新婚燕尔,这个燕也通宴,也有反过来说叫燕尔新婚或宴尔新婚。
燕是一个多音字,又读Yān,古指国名或地名,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燕地,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古有燕京,指的是现在中国的北京市,这个名称源于古代的燕国都城,因为燕国临近燕山,因而用燕的名字,它的国都因此被称为“燕都”。
以上是对燕的学习理解,说的不对之处请老师们指正,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