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指甲结构(甲单元)主要由甲母质、甲床、甲小皮、近端和外侧皱襞(指甲两侧的皮肤褶皱)以及甲板构成。
很多人在剪指甲时会存在一些错误习惯,比如:
指甲剪得太短
如果指甲修剪得过短,尤其是指甲两侧剪得过深,指甲边缘可能会变得锐利,随着指甲的生长,锋利的边缘可能会插入甲板两侧的甲皱襞中,形成嵌甲,通俗的讲就是指甲长到肉里去了。
嵌甲常常出现疼痛、红肿,严重时继发感染,引起甲沟炎。
甲沟炎是一种近端或外侧甲皱襞的炎症,伴或不伴有感染。过度修剪指甲或清洁过度都可能导致甲沟炎发生,如果合并细菌、病毒或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可导致感染的发生。
更严重时,炎症损伤甲床可能出现甲营养不良、脱甲症(整个甲板掉了、没有了)或永久性甲营养不良(指甲永久性畸形)。
也有个别病例报道感染蔓延至甲床及骨髓,造成骨髓炎、指头缺血性坏死等。
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有甲沟炎或嵌甲的迹象,不要继续剪指甲了,尽快去医院,及时治疗,以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轻微的嵌甲可以通过正确的剪指甲方法、穿着宽松、舒适的鞋袜以减少脚部挤压等慢慢自行恢复;稍微严重的嵌甲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甲下垫无菌棉球等方法进行纠正;严重的嵌甲,可能就需要指甲矫正手术或拔甲手术,以彻底解决这一困扰。
如果您的指甲除了“嵌甲”,还有增厚、混浊、变黑等其他问题,一定要及时皮肤科就诊,排除“灰指甲”、“恶性黑色素瘤”、“银屑病甲”等多种疾病。
指甲留得太长
指甲太长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不方便啊!敲键盘打字、按冲水马桶、撕零食包装袋……都暗藏风险,一不小心断裂了,可能导致指甲分层或甲分离,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
此外,指甲太长,还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增加感染的风险。
那么,如何正确剪指甲呢?
在了解怎么剪指甲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指甲的“游离线”。
游离线又称微笑线,指甲最前缘和皮肤的连接点。
剪指甲时,一定要留一点点指甲,大概超过这个“微笑线”1-2毫米,尤其要注意我们指甲两侧的地方也要超过微笑线1-2毫米。
为了保证这个1-2毫米,推荐三步剪指甲法:
第一步:先剪中间,平着剪,剪的平行线距离微笑线1-2毫米;
第二步:修剪侧面的指甲;
第三步:摩擦剪指甲的断面,兼顾美观和健康。
此外,为了保护我们的指甲,下面这两点也要注意:
1
不要用手撕倒刺
倒刺,医学术语为“逆剥”。当你洗手洗得太频繁,指甲周围的皮肤一干燥,倒刺就会增多,和缺不缺维生素没得关系哈!
长了倒刺,千万不要用手撕,痛就不说了,严重些还可能造成急性甲沟炎。
最好是用指甲刀,从倒刺根部的地方剪,平时洗手后可以使用护手霜,按摩指甲周围的皮肤。
2
不要频繁做美甲
频繁美甲、卸甲,会让指甲变薄、变脆,如果你忍不住老是靠抠来卸甲,指甲分层、脆裂就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