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六个苏木镇(蒙西镇、棋盘井镇、阿尔巴斯苏木、乌兰镇、木凯淖镇、苏米图苏木),其中阿尔巴斯苏木是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中心产区。产区内总生产面积176.87万公顷,2007年牧业年度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存栏160.84万只。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年存栏109.5万头,年出栏64.8万头,年产值8346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鄂托克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地势东高西低,属荒漠半荒漠地区,有山地、丘陵、高原、沙漠、地形复杂多样。土壤类型主要是风沙土和草甸栗钙土;其次有零星分布的灰色草甸土与强度侵蚀的淡栗钙土,土质较好,牧草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较高。
(2)水文情况: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分布区的主要有都斯图河和黄河过境两大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多为氯化钠类型或硫酸盐类型,矿化度为1-3g/L,水质较好。
(3)气候情况:产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常有冷空气侵袭。全年日光照时数在2900-3200小时,日照百分率65-73%,太阳辐射能14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3.9℃-6.8℃,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为-35.7℃,无霜期120-160天,年降水量40-400毫米,年蒸发量为2700-3700毫米,相对温度为38%-48%。
山羊绒是珍稀的特种动物纤维,被誉为动物纤维中的一颗钻石,成为高档纺织原料,主要用于制作羊绒衫、时装、披肩和围巾,其山羊绒制成产品具有质地轻柔、穿着舒适、吸湿透气、散热、耐用性好等独特优点,为其他纺织纤维无法代替,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虽然羊绒业在我国整个纺织工业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在国际羊绒业中却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纺织原料和产品出口创汇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迄今为止,是众多畜产加工产品中唯一以克为单位计价的纺织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绒以“细”为贵,羊绒直径是决定羊绒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等级的羊绒价值不同,羊绒加工企业如分梳不同等级的羊绒价差每吨在10万元以上,市场上羊绒价格可观200-600元/公斤。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是举世公认的珍贵畜种,所产山羊绒因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拉力大、光泽好、颜色正白、含异色毛少而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的美誉,曾获意大利“柴格纳”奖。凭借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绒,以鄂尔多斯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名牌企业,从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民族工业和地方经济的一大亮点。国家于2001年将内蒙古白绒山羊写进了《中国品种志》,并列入首批发布的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
生产技术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绒山羊品种的选择首先是要提高产绒量和羊绒品质,羊绒品质主要是纤维直径和羊绒长度,其次是繁殖力、与动物抗逆性健康和产肉有关的体重性状。确定育种目标性状首先应选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的,因为选择可以遗传的性状才是有效的。目标性状必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不能创造利润的性状没必要去选择。绒山羊的主产品是产绒量,与产绒品质有关的性状是羊绒纤维直径和羊绒长度,体重与产绒和产肉有关。在选育时应特别注意在提高产绒量的情况下要约束绒直径变粗趋势。绒山羊繁殖性状也是影响育种效益的主要指标,在育种目标中应加以考虑。
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以及品种形成特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要是以本品种选育为主,提高其绒肉产量,对个别低产地区引入杂交,培育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稍高,体长略大于体高,四肢端正有力,蹄质坚实。面部清秀,鼻梁微凹,眼大有神,两耳向两侧展开或半垂,有前额和下颌须,公母羊均有角,向后、上、外方向伸展呈倒八字型,尾短而小,向上翘立。全身被毛均为白色,光泽良好,分内外两层,外层为长粗毛,内层为细绒毛。毛长一般在8cm-28cm,绒毛长不低于4cm,细度14-16μm,净绒率为60%。
(3)生产管理:
①坚持自繁自养:选养健康良种的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以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入场劳务,防止因引入新羊带入病原体。
②合理组群放牧:牧草是羊的主要饲料,放牧是羊群获得营养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组群放牧,对提高羊群整体的生产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草场的不同情况,以及羊的年龄、性别、数量进行组群放牧,合理利用草场,避免草场浪费及退化。
③适时进行补饲:在牧草枯死、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的季节,必须进行补饲,特别对正在发育的幼龄羊、怀孕羊和哺乳期的成年母羊补饲尤其重要。种公羊如仅靠放牧,营养需求难以满足,在配种期更需要保证较高的营养水平。为保证牧草的休闲生长,均衡的供应,采用休牧舍饲措施。
⑤环境卫生: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对羊圈的圈舍、活动场地及用具等,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粪便及污物要做到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防止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尽量新鲜、清洁、干燥;固定牧业饮水井,保证饮水卫生;每年进行草原灭鼠工作等。
⑥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毒,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⑧定期驱虫:在羊的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采用定期(每年2-3次)预防性驱虫,避免羊感染后进一步发展而造成严重危害。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及11-12月份进行。为了更有效的防治外寄生虫病(虱、螨、蜱、疥等),每年春秋各药浴两次。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绒山羊的主要产品是山羊绒和羊肉。
山羊绒国际上称“开士米”,羊绒的收集普遍采用活羊抓绒,即在春季羊绒脱换时,用铁爪子从活羊身上抓梳下来,即称原绒,带有粗毛和杂质。原绒的包装须以便于管理、储存和运输,且保证品质不受影响,包装袋要使用通风、透气的材料,严禁使用丙纶袋。分梳过的羊绒内包装必须使用防潮材料,外层用坚固材料,并以数道铁丝均匀外扎成包,并做好标志。羊绒的储存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储存,绒包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不得污染,羊绒堆放处的垛底需放置适量的防虫剂。羊绒的运输工具必须具备洁净、防腐、防潮、防包装破裂损伤,不得被污染,不得使用有损包装的器械。
(5)生产记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编号在育种、生产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编号有利于生产记录,识别绒山羊的血统遗传、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绒山羊生产记录要详实,不仅有助于养羊者及时选优去劣,又可为育种科技工作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便于选育和提高。
山羊绒自然颜色,光泽明亮而柔软,手感光滑细腻。纤维强力和弹性好,含有微量易于脱落的碎皮屑。平均直径≤14.5μm称为特细型山羊绒,手扯长度≥40mm的为一级、<40mm为二级;平均直径>14.5μm、<16μm称为细型山羊绒,手扯长度≥43mm的为一级、≥40mm为二级、≥33mm为三级、<33mm为四级;平均直径≥16.0μm称为粗型山羊绒,手扯长度≥45mm的为一级、<45mm为二级。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肉具有香味浓郁的特点、鲜嫩多汁、无膻味、肥而不腻、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
(1)色泽:鲜羊肉: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冻羊肉:肌肉有光泽,色鲜艳;脂肪呈乳白色。
(2)弹性:鲜羊肉:肌纤维致密、坚实、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冻羊肉:肉质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
(3)粘度:鲜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冻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湿润,不粘手。
(4)气味:鲜羊肉、冻羊肉都具有新鲜羊肉正常气味。煮沸后肉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