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推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
背景技术:
电推剪是理发、美发工具。电推剪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插电式,一种为充电式。电推剪一般由固定推齿、活动推齿、调节手柄、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器部件组成,使用时须由电作动力,以交流电的居多。但是现有的电推剪刀头调节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刀头调节不便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包括下壳体、上壳体、电机、弹簧、滑块、推扭、固定座、转轴、扭簧、动刀和定刀;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两个第一凸起之间;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滑块的两个第二凸起与所述上壳体内的若干齿槽配合;所述推扭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推扭伸入到所述下壳体内与所述滑块固定;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定刀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座与两个弹片卡接,两个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所述转轴与所述扭簧配合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扭簧两端的插销插入到所述的插孔内;所述动刀可上下移动的与所述定刀配合,所述动刀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轴配合。
优选的,所述动刀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转轴配合的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动刀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定刀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配合的限位凹槽。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壳体及弹片之间用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弹片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三凸起。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方便快速调节动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的爆炸图;
图3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轴和扭簧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动刀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推剪侧推可调节刀头,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电机3、弹簧4、滑块5、推扭6、固定座7、转轴8、扭簧9、动刀10和定刀11;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用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电机3卡接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内;所述弹簧4设置在所述滑块5的两个第一凸起12之间;所述滑块5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所述滑块5的两个第二凸起13与所述上壳体2内的若干齿槽14配合;所述推扭6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一侧,所述推扭6伸入到所述下壳体1内与所述滑块5固定;所述固定座7与所述定刀11用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座7与两个弹片15卡接,两个所述弹片15用螺钉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所述转轴8与所述扭簧9配合安装在所述固定座7上;所述扭簧9两端的插销16插入到所述的插孔17内;所述动刀10可上下移动的与所述定刀11配合,所述动刀10一端与所述电机3的转轴配合。
如图6所示,所述动刀10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3的转轴23配合的第一凹槽18,使动刀10实现横向移动。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动刀10上设置有限位凸块19,所述定刀1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19配合的限位凹槽20,实现定刀11限位。
如图2所示,所述下壳体1、上壳体2及弹片15之间用螺钉固定,方便安装。
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弹片15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1,所述固定座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1配合的第三凸起22,方便固定座7的固定。
需要调整动刀10时,滑动推扭6,带动滑块5滑动,从而带动转轴8转动,在扭簧9作用下带动动刀10实现上下移动,设计巧妙,方便快速调节动刀10。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