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奥地利的ArthurJamesArnot和WilliamBlanchBrain将电动机和钻子安装在一起,发明了最早的电钻。
1889年,澳洲墨尔本,WilhelmFein发明便携式电钻。
1917年,德国人Black&Decker发明带手枪把和扳机的电钻,这种结构因为更便于手持其应用就一直持续至今。
1942年,我国大威电机厂仿制美国“香槟”牌电钻,首次制造出6MM,13MM等多系列电动工具,开创了我国生产电动工具的历史。
1976年,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电动工具的市场环境,筹建了:“中国电动工具检测中心”和“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电动工具认证站”两个国家级科研试验基地。并在1985年完成建设,从此国内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等对国内外各类电动工具的功能、安全、噪声、无线电干扰等各种质量参数进行全面的鉴定试验,形式认可以及安全验证。
1980年~1985年,电动工具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了五年后进入了平稳发展。
1987年以后,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许多商家认识到了国内电动工具市场之巨大,纷纷进入中国建设生产工厂以抢建市场。这其中就有国际巨头德国BOSCH博世电动工具,工厂设在了浙江杭州。日本牧田电动工具则设在了江苏昆山,日本日立电动工具在上海合资成立上海日立“龙牌”,在广东番禺和福建合作生产“闽日”牌电动工具,美国得伟电动工具在江苏苏州,“喜利得”电动工具在广东湛江。一直到目前市场上销售及信誉较好的电动工具无外乎都是这些品牌。
我国电动工具产品虽然在品种,规格,产量,质量上都有着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工业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品种少,产品外观差,噪声大,单位重量输出功率低,有电磁干扰,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而国外自70年代以来就在大力发展家用电动工具,积极发展可调速、可控速的电动工具,研究开发无电源线的电池式电动工具,日本电池式电动工具已占电动工具年产的1/10,有电钻,螺丝刀,砂轮机,电锤等10多个品种,无线连接是电动工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