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商家随意更改促销活动属于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双十一,你以为的优惠,其实都是商家的套路。
你不仅需要一个数学学霸的头脑,还需要有比拼手速的觉悟。
这一次,“快”不一定能抢占先机,反而会被套路。
前一天付完尾款,第二天刚到货的衣服,在网上一搜,没想到竟然比之前还要便宜,这波操作让人迷惑。
夜抢,日抢,还是没能躲过商家的套路。
11月1日,双十一抢购的货品开始付尾款,“尾款人”这个词,又登上了微博热搜。明明双十一是奔着优惠才去抢购的,但有的尾款人却高兴不起来,直呼价格让人看不懂。
原来比优惠券数学题更难的,是价格比较题。
付完尾款后打折?尾款人坐不住了
11月1日,这一天是付尾款的日子,有些人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了对李佳琦直播间和服装品牌NERDY的投诉,甚至有人成立了“NERDY维权”群。
双十一期间,李佳琦直播间一款原价两千多元的NERDY品牌羽绒服,直播间优惠价仅需千元,此举吸引了不少人付定金。按照优惠规则,消费者们预付100元定金后,11月1日0时30分付尾款。付款时,消费者们一对比才发现,凌晨0时30分至2时之间付的尾款竟然和2时之后付尾款有差别,凌晨2时后付尾款可享受九折活动,还送赠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消息商家并未在活动页面标注,更没有在消费者付尾款时提醒。
其中,长款羽绒服的差价为208元,短款163元。看到这个差距,有人坐不住了。有人选择退款,有人选择投诉,压力之下,NERDY取消了9折优惠。
商家的多次“变卦”再度引发消费者不满。“优惠活动为何在没有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开始,没有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选择结束?”“商家承诺价保协议,拒不履行,协议的意义何在?”“店铺活动页面并未明确告知,直播间商品不参加活动。”……大家纷纷质疑。
11月2日,在消费者的压力下,NERDY品牌发布了致歉,表示是“运营人员的设置错误”,承诺退还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羽绒服的消费者对应差价,并称购买到此次羽绒服的消费者是“史上以最低价格购买到此款商品的人”,总差额达350万元。
涉价格投诉多对象多为品牌官方旗舰店
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对价格的投诉多种多样。11月2日,记者以“双十一”“价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5022条结果,而这仅仅只是付尾款的第二天而已。
有人投诉,所谓的“保价”店铺并不执行,有人投诉实际支付价格与店铺标注的“到手价”有差异。明明是非常简单的降价问题,由于定价本身缺乏标准,加上各种优惠券使用条件不一,双十一期间优惠价格经常变动,变成了一道复杂的“奥数”题。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投诉的对象,大多是品牌的官方旗舰店。
事实上,“先涨后降”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对电商大促重点打击的问题。去年双十一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明确,经营者折价、减价,应当标明或者通过其他方便消费者认知的方式表明折价、减价的基准。未标明或者表明基准的,其折价、减价应当以同一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最低成交价格为基准。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的,折价、减价应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为基准。
从上述消费者投诉的情况来看,以消费者便于认知的方式标明折价、减价基准,这一规定,仍未得到充分执行。
“限时到手价”实际上两个月前就有
“限时到手价”实际上两个月之前就有。
11月1日,王女士发现店铺有满1000元减100元的优惠券,淘宝平台也有“满200元减30元”的优惠券,店铺也宣传“双十一活动火热进行中,限时到手价”,她便下单购买。在两项双十一优惠券叠加情况下,床垫依旧是1699元。
“通过恢复原价,再在原价基础上用券,双十一的价格和两个月前的优惠价一样,那么商家宣称的限时到手价是噱头吗?”王女士提出质疑。
一些商家宣称有“保价”政策,让不少还在犹豫的消费者吃下定心丸。其实,所谓的“保价”往往有条件,或店铺并不执行。
消费者顾军(化名)称,10月20日他在京东上的林氏木业购买沙发,花费2253元,客服宣称当日价格可以保价到双十一。10月31日,顾军再到店铺去看,却发现价格已经变成了1978元。顾军联系客服,告知差价情况。客服刚开始的说法是,将尝试为顾军退还差价,之后却说:“经查看,此商品未发生降价,请您理解。”“明显发生价格差价。商家通过宣称优惠价格,实现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他说。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个例了。消费者小米(化名)遭遇的则是商品先涨后降。小米原本打算购买一个猫窝。10月初,她在淘宝上的波奇网旗舰店看中一款猫窝,当时的定价为29.9元,优惠后实际价格为26.9元。双十一期间商品详情表示“11月1日0时至1时超级秒杀”,与此同时,同款猫窝定价变成了33.9元。
“我跟客服发截图举报后,商家更改了价格。双十一优惠后,价格还是26.9元。我认为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嫌疑,正常价格就是这个价,利用双十一提前加价,后以正常价格让消费者抢购。”小米说。
提醒
领红包、刷单返利,小心电信诈骗
本报长沙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来临,消费者在享受优惠折扣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对此,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常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双十一期间电信诈骗,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识骗防骗能力。
每年双十一商家推出“抢红包”“优惠券”等优惠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则将一大波病毒红包、假红包和假中奖信息准备就绪。
双十一期间,很多商家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不法分子趁机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消费者不慎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此外,预购活动中也存在骗取消费者定金的行为。建议消费者选择经营规模较大、访问量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尤其要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
不法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快递员等身份,以“通知订单取消,可申请退款”为由,利用虚假网站套取消费者银行卡信息,或以消费者积分不足、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消费者转账到指定账户,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