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切开多根牙。为了方便拔牙,可将多根牙齿分割成单根牙段。使用牙科分离器或拔牙器直线进入牙周韧带间隙,可使用圆钻或横切钻将牙齿分割成单根段。
切开两个牙根的前臼齿(图9):确定牙齿的分叉处,并进行两次斜切。取出牙冠的菱形部分,以便在将牙挺或拔牙器放入牙根的牙周韧带间隙时可以直线接触。
图9.两个牙根的前臼齿的切面。
切开下颌臼齿(图10和图11):为了能够直线到达远端牙根,确定分叉,在远端牙根的近中侧做第一个切口。在远端牙冠上再做一个额外的水平切口,并移除长方形的牙冠。这种额外切口减少了在分离和拔除过程中远端牙根折断的几率,因为它消除了远端牙冠的长“杠杆臂”,并允许我们更容易地接触到远端牙根的近端部分。首先拔出远端牙根,从而为中央牙根的末梢部分提供视野更好的通道。
图10.下颌臼齿切面。
图11.右下颌前臼齿和臼齿的切面。
切开上颌第四前臼齿(图12和13):为了将远端牙根从2个中央牙根中分离出来,确定分叉并在远端牙根的中央侧做一个切口(图12A)。为了分离近中颊牙根和腭牙根,牙钻位置几乎平行于牙齿长轴和垂直于上颚(图12B)。在三个根部有明显分开之前,不要开始拔起根部。先分离远端牙根,然后分离近中颊根,最后分离腭根。去除腭根口腔一侧的骨骼可以改善腭根的可视化,并便于拔除。
图12.右上颌骨第四前臼齿切面。(A)远端根与近中根之间的切面(患者侧卧)。
图12.右上颌第四前臼齿切面。(B)近颊根和腭根之间的断面(黑色虚线)(患者仰卧)。
图13.右上颌前臼齿切面。
8.分离每个牙根段(图14)。当使用牙挺或拔牙刀时,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抱着患者的头,这样你就可以控制力量,并平衡拔牙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工作时要使牙尖远离你,这样骨膜分离器、牙挺或拔牙刀也会远离你。将牙挺或拔牙刀的手柄握在手掌上,将食指从器械的杆部向下延伸距离器械顶端几毫米的范围内。如果牙挺打滑,使用图2的这种短距离握姿可防止牙挺无意中穿透舌下间隙、眼眶区域或鼻腔。将牙挺插入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膜所占据的空间。为了便于拉伸和撕裂牙周韧带,旋转牙挺并保持用力稳定15至30秒。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将牙挺放置在顶部,并重复分离。继续沿牙周向上分离,直到牙齿松动。或者,拔牙刀初步可以放置在牙周韧带间隙中,并左右移动用拔牙器尖端产生切割动作。注意,拔牙器是由较软的金属制成的,不能旋转,因为薄薄的尖端会弯曲和折断。
图14.右侧卧时,将牙挺放入猫左侧下颌第四前臼齿中央牙根的牙周韧带间隙。在牙尖远离你的情况下,使用短距离握姿将牙挺或拔牙器放入牙周韧带间隙。
9.拔出每个牙根段(图15)。在牙齿非常松动后,使用拔牙钳,尽可能靠近牙釉质交界处的牙根抓住牙齿。沿着牙根的长轴轻轻旋转拔牙钳,同时将牙根段向牙冠方向拉动。用拔牙钳将牙齿推向根尖会有助于破坏牙周韧带纤维。拔牙钳用力过大可能导致牙根折断。拔牙后,一定要检查拔除的牙根,确保根尖光滑圆润。粗糙或参差不齐的牙根边缘表明牙根残留物可能残留在牙槽中。
图15.左侧下颌尖牙,牙骨质交界处的拔牙钳。
10.进行牙槽成形术(骨重塑)。要去除所有病变的骨骼并打磨平粗糙的牙槽骨边缘,请使用带有水冷的高速手机中的中等粒度的球形金刚砂钻。触诊拔牙部位,确认没有明显的骨质突出。
11.清扫、刮除和冲洗牙槽。清理拔牙部位的软组织边缘。将刮匙伸入牙槽中,清除牙槽中的肉芽组织、碎屑、坏死骨和骨碎片。用生理盐水冲洗空腔,清除所有残留的碎片。
12.释放骨膜(图16)。为了在闭合前消除粘膜骨膜瓣的张力,沿整个皮瓣的宽度切开骨膜。用刀片或剪刀切开粘膜骨膜瓣牙槽侧的骨膜,正好位于粘膜牙龈线的顶端。粘膜牙龈线的上方部位的组织是附着牙龈,有一层厚度。如果你试图割断附着的牙龈组织,你会割掉一部分皮瓣。将剪刀放在粘膜(图16A中远离你位置)和骨膜(图16A中面向你位置)之间,并破坏分离这两层。将一把剪刀放进用电钻挖出的“隧道”里,然后剪断骨膜。当骨膜适当释放时,粘骨膜瓣将无张力地覆盖空牙槽。为了便于放置缝合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缝合时的组织撕裂,在拔牙部位的近侧和远侧,将舌部或腭部粘膜和附着的牙龈组织分离2mm。骨膜释放可在分离皮瓣时或拔牙后完成。
图16.骨膜释放。(B)皮瓣右侧部分释放的骨膜(白色虚线)。
13.拍一张术后X光片。永远确认完整拔除牙齿,同时没有对周围的骨骼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14.粘膜骨膜瓣缝合。如果使用的是袋状瓣,则缝线仅将牙龈组织贴在牙间乳头内。如果使用三角形或梯形皮瓣,缝线应有完整的健康骨骼支撑。利用5-0可吸收缝线和外弯割口缝合针或锥形针将粘骨膜瓣固定在正常位置,使其贴合于腭部或舌部黏膜组织。闭合口腔外科手术部位可以达到一期愈合,从而减少愈合所需的表皮再植、胶原沉积、收缩和重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