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都知道狂犬病的凶险,但是对于钟爱猫狗的铲屎官们来说,被自家“主子”咬伤后却很难与这个可怕疾病联系起来:“我跟二哈就是闹着玩儿,又没出血”“喵主子从没出门,绝对安全”......所以,被自家猫狗咬伤,到底要不要打“保命”的狂犬疫苗?——走出这些误区你就会找到答案。
受访专家
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门急诊部主任/主任医师刘凤娥
误区1:猫狗已接种了疫苗,被咬后不用再打疫苗
专家解析:自家猫狗即使已进行兽用狂犬疫苗接种,也不能完全阻断狂犬病的传播,因此主人被咬伤仍建议接种狂犬疫苗。网络有人说,3个月以内的小奶猫小奶狗致伤以后可以不注射狂犬疫苗,这个观点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小猫、小狗跟狗(猫)妈妈、狗(猫)爸爸接触的时候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所以同样建议注射狂犬疫苗。
被自家狗致伤以后,可以先在家里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10~15分钟,然后再到规范的有狂犬病处置能力的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必要时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
误区2:没明显伤口就不用打疫苗
专家解析:被动物抓咬致伤后,没有明显的伤口时,我们可以在家先进行自我判断。大家可以先用酒精和棉签擦拭咬伤的部位,如果有疼痛感,说明皮肤已经有破损了,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的。如果没有明显的感觉,仅有些红色的划痕,可以先在家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划痕部位,如仍觉得不放心,可到医院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误区3:先用“十日观察法”,再考虑要不要打疫苗
专家解析:网络流行的“十日观察法”,是被猫狗抓伤咬伤后,可以观察猫狗,十天内若猫狗没有发病,主人就可以终止疫苗接种。
这种观察法其实是不提倡的。“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提出的,因为在欧美国家他们有完善的动物免疫体制,已基本消灭了犬伤狂犬病,他们使用“十日观察法”问题不大。而在我国,狗仍是狂犬病主要宿主,推迟或停止注射疫苗将可能有免疫失败的风险。
正确的“十日观察法”,是需边打疫苗边观察咬你的动物。如果观察十天后,动物还表现得很健康,那么意味着在它患狂犬病的风险降低,但主人仍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专家解析:动物致伤之后越早处理越好。如果超过24小时,只要在没有发作狂犬病之前,注射狂犬疫苗都是有意义的。此外,狂犬疫苗没有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儿童等接种疫苗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可放心接种。
“防咬”锦囊:
·自家猫狗需牵绳
·路边的猫狗别逗玩
·记牢就诊咨询热线:0731-82222417(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动物致伤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