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盘瓠神话自东汉末年被记录下来之后,经历了书写文本的代际延续和更替,通过对汉文古籍记载的盘瓠神话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自晋代起就已形成关于盘瓠繁衍后代的两种不同表述,可称之为“上山型”与“下海型”。同样,至今仍在各民族民间口耳相传的盘瓠神话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无论是上山型还是下海型,都是与各民族所生活的环境相一致的,古籍中记载的盘瓠神话与汉族流传的盘瓠神话比较一致的地方是都采用他者的视角来讲述——“南蛮”即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或者“犬封国”的由来。其他民族口传盘瓠神话的主要社会功能则是为了解释民族起源。
关键词:盘瓠神话上山型下海型古籍记载
通过对汉文古籍记载的盘瓠神话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自晋代起就已形成关于盘瓠繁衍后代的两种不同表述,可称之为“上山型”与“下海型”。同样,至今仍在各民族民间口耳相传的盘瓠神话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表述。
一
盘瓠神话最早被记录下来应在汉晋时期,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魏鱼豢的《魏略》、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晋纪》、东晋郭璞的《山海经传》《玄中记》等史籍中记录了盘瓠神话。遗憾的是应劭《风俗通义》中的原文已佚失,同样佚失的还有鱼豢《魏略》中之记录。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文本是干宝的《搜神记》以及郭璞的《山海经传》《玄中记》。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的情节有比较大的不同。单行本中细致描写了盘瓠为耳虫所化之犬、公主力劝父王守信不违背约定等情节,丛书本中生动描写了盘瓠如何咬掉敌将之头颅的情节。畲族、瑶族的口传文本中关于以上情节都有精彩的讲述,如1987年采录于广东潮州市的畲族神话《龙犬驸马》中关于龙犬为耳虫所化之情节较之单行本想象力更为丰富,1988年采录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巫不乡的瑶族神话《平王与盘王》中讲述龙犬咬掉紫王头颅的情节与丛书本的情节几乎一样。
两个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盘瓠与公主结合之后繁衍后代的情节,单行本中称“盘瓠将女上南山,止于石室之中”,其后裔“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群夷是也”。而丛书本中则称“帝乃封槃瓠为会稽侯,美女五人,食会稽郡一千户。后生二男六女,其男当生之时,虽似人形,犹有犬尾。其后子孙昌盛,号为犬戎之国。”
郭璞在《山海经传》和《玄中记》中的记载与丛书本相同,用盘瓠神话来说明犬封国(犬戎国、狗封氏)的来历,“会稽郡”这一关键地名信息在两个文本中略有不同。《山海经传》只笼统说“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玄中记》则注明为“流之会稽东南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百里,而封之”。如下文:
至此,盘瓠神话关于繁衍后代之“上山”与“下海”两种不同的表述已基本成型。笔者在《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资源数据库检索“盘瓠”,凡有记载的古籍几乎都沿自《搜神记》单行本,尤其是在南北朝时经范晔删减整理收入《后汉书》之后,上山型盘瓠神话几乎成为“南蛮”族源的“信史”。而《山海经传》《玄中记》中的文本只是在引注《山海经》犬封国时偶有出现。
二
题名
流传地域
流传民族
主要情节
《十弟兄》
贵州遵义县
仡佬族
黄狗飞快地跑到对门的岩洞里,把岩洞打扫得干干净净,土王就让黄狗把女儿驮走了。
《缕金狗的传说》
缕金狗带着公主到山洞成亲。白天为狗,夜里则变成一位白面书生。公主先后生下四个儿子,长子叫苗大哥,次子叫仡佬二哥,三子是水西(指彝族),老幺是汉族。
《神犬》
广东海康县
汉族
公主跟着神狗上山去了。一年后,公主生了四个孩子,他们长大之后,分别朝东西南北四方下山去了。不久,他们各自做了不同部落的首领,开基创业,都说狗是他们的祖先。
《盘葫》
河南南阳市
二人离开部落,到南边大山里去了。盘葫和高辛氏的女儿在大山里住下以后,一共生了八个子女。高辛氏几次派人去看望,走到半山腰,不是刮大风,就是起瘴雾,始终没能见面。盘葫死了以后,高辛氏的女儿才带着八个儿女,回到中原。但这些住惯了深山的儿女们好山恶市,不愿在平地生活,又跑到西部大山里,在那里繁衍、传续后代,形成以后所说的八夷。
《乃拐妈苟》
湖南凤凰县
苗族
皇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女儿送给金狗,可他又为此羞恼,便把金狗和女儿撵到很远很远的山里去了。
《辛女岩》
湖南泸溪县
高辛王怕坏了名誉,就把他俩赶到现在泸溪上堡乡侯家村和浦阳乡铁柱潭的齐界岩坎山上。
《盘瓠和辛女》
皇上怕人把这丑闻传扬开去,打发公主和黄狗到远远的沅水边上生活。辛女领着黄狗在一个地方住了下来,这地方后来叫黄狗坨(沱)。
《畲族姓氏及世居山脚的来历》
福建柘荣县
畲族
于是,盘瓠王和三公主一家就迁到广东的凤凰山、会稽山和七贤洞一带居住下来。高辛帝恩赐盘瓠王子孙开山免徭御书卷牌宝印,一路护送到凤凰山。盘瓠王过世坟墓也在凤凰山中。盘瓠王的子孙大发展,大部分到了福建,在福州、连江、罗源上岸,迁移到现今宁德地区各县定居下来。随后,又有部分向浙江、江西、安徽山区迁移定居。因长子盘姓一房人在坐船航行中,遇风漂泊海外去了,所以今天畲族,主要是蓝、雷、钟三姓人。在几经迁徙和繁衍后代中,盘、蓝、雷、钟四姓人,有招女婿吴、李等姓的,世代同居,生活语言风俗习惯一样,就是不改姓,所以至今畲族中有少数吴、李等姓氏。他们世世代代总是依山搭棚建房,在山脚或山腰居住,有利于开荒耕种或狩猎,直到现在,还是住在这些地方。
《畲族祖先盆大护》
广东增城县
盆大护夫妇想要返乡,回奏皇帝:“我们瑶人一向习惯住在山林地区,今后希望朝廷继续允许瑶人依山安居,望青采斩,逢山食山,逢水食水,不准富贵豪门欺凌百姓,允许瑶人世代子孙免除租税,安居乐业,繁衍后代。”赵皇帝叫丞相制成丹书铁券,赐给了他,嘱他子孙世代保存,以作凭证。离开京城的时候,车马队护送盆大护夫妇及其随从、猎犬,一直返到湘南七贤峒居住。盆大护回到湘南,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生下了六男六女。为了让儿女自主,世代繁衍,盆大护给儿女们取了六个姓:盆、盘、蓝、栏、来、雷。其后代又招婿钟麟,这样盆大护便有了七个子孙。大约在元朝末年,一部分盆、来、雷姓子孙由湖南迁入广东,以后演变为畲族。
《高辛皇帝封畲氏》
浙江金华
高辛王刻封诰时,怕他们长大造反,所以嘴上说是多余的田,心里却打算让他们没粮食吃。故意把馀字的偏旁除掉食字,剩个余字又和田字连在一起,这畲(畬)田竟是要开荒的山地。地方官一看竹板,就把他们赶了出来。公主没法,只好带着四个孩子到荒山野地去住了。高辛王还不放心,派兵到处去抓。他们逃呀,逃呀,一直逃到海边,看看白茫茫的大海过不去,只好回头躲进深山。只有老四,坐在盘里,一阵风飘到台湾去啦。这四个孩子便是后来的雷、蓝、钟、盘。那个畲(畬)字呢?他们写时有意少一点,表示抗议,这就成为畲字,便是后来的畲族。
《盘瓠》
湖南江永县
瑶族
高王封盘瓠为南疆瑶王,南岭山城属他所管。盘瓠和三公主立即离了京城,到南岭定居。后来,他们生下六男六女,子孙不断,形成了人口众多的瑶族。
《广西金秀盘瑶盘护王神话》
广西金秀县
评王依诺许配第三公主与盘护为妻,封盘护到南京会稽山石(十)宝殿当王。盘护与第三公主在会稽山耕山狩猎,生男育女,传下瑶人后代。
《广西修仁县崇仁乡山子瑶的祖先传说》
广西修仁县
婚后大公主要到深山峡谷里去居住,大公主向天王道:“以后的子孙居住深山峡谷,开门见山,不进学堂,不懂礼节,怎样可以回来朝见天王呢?”天王说:“你们子孙回来时,应说先有瑶,后有朝。可以免礼了。”大公主再问:“子孙在山里繁殖多了,不够饮食,怎样办呢?”天王道:“准你们食一山,过一山,不必完税纳粮。”大公主与狗即同到瑶山里度其生活。
《彝家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云南洱源县
彝族
国王把前约里的“高官让你做”偷改为“高山让你住”,打发给公主一套宫中的服装,让他们住到高山上去了。后来生了六个儿子,这就是彝族的六祖分支。据说现在彝族漂亮的服装就是从宫中带来的。直到今天,彝族人都很珍视家里的狗。彝族人家不吃狗肉,就是这个缘故。
《彝族为什么住在高山上》
云南丽江市
国王说:“大河任它过,高山任他住,随它去吧。”神犬听到国王同意把公主嫁给它,一时高兴,把国王的话听成了“高山让它住”,就带着公主朝高山上走。走了三天三夜,终于爬到了最高的一座山上,山上有个大山洞,他们就住在里面。到晚上,公主突然看见眼前站着一个英俊的小伙子!知道那只狗是小伙子变的,公主与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生了很多孩子。这就是彝族为什么住在高山上的原因。
表二下海型盘瓠神话概况
《美国人的由来》
中国台湾澎湖马公市
猴子上高山顶采茶叶,煎茶水,太后喝了以后,病好了。猴子娶了公主,坐船漂到美国。公主生下儿子。儿子送饭田间,打死猴子。儿子长大,母亲化妆嫁儿子,繁衍后代,便是美国人。
《天狗》异文一
中国海南白沙县
黎族
皇帝怕失体面,不愿意让公主和狗留在皇宫,便叫人造了一只大船,在船里放了足够的衣食和各种种子,打发公主和公狗乘船出外谋生。那只载着公主和公狗的大船,在大海里飘呀飘,最后飘到一个孤岛,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岛上到处深山老林,荒无人烟。公主决定在这个岛上生活,她把船上的东西搬上岛来,并在一个山脚下搭草寮定居。
《青青和红红》
中国海南通什县
青青公主和红红被安放在一只小木船上,船上只放些柴草和粮食,公主还偷来一副弓箭,小木船在汪洋大海中漂荡,一直漂流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海有崖,最后靠了岸。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海南岛崖县。青青公主和红红就在这里安居立业,生男育女。他俩就是我们黎族的祖先。
《公主与狗》
中国台湾南投县
台湾少数民族布农人
他们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到远方去,便离开了。不料后有追兵想杀狗先生,他们拼命逃走,最后逃到海边,海边有一条船,他们乘坐小船,逃到了台湾的鹿港,他们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他们生下了孩子,后代子孙也越来越多了,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布农族的祖先是从大陆来到台湾。
《太鲁阁人的来历》
中国台湾
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人
爸爸只好把米和一些东西放在船里要他们(狗和小姐)离开。他们漂到台湾,成为我们Truku(太鲁阁)的祖先,所以我们是从大陆坐船过来的,因为以前台湾没有人啊!
《日本冲绳犬婿故事》
日本冲绳具志川市丰原
冲绳宫古岛人
之后姑娘怀孕,双亲担忧道:“我们的女儿出了大事,如果让人知道生育了狗的孩子,我们的女儿就无法在这里待下去了。”于是赶紧造了船,装满食物和衣物,送别道:“你们二位在船靠岸的地方生活吧。”船似乎到了宫古,他们抵达的时候还是无人岛,姑娘与狗在此生活,生育了孩子。
《日本冲绳犬婿故事》相同故事类型4
日本冲绳中头郡读谷村大湾
双亲担心把女儿嫁给狗后遭人批评,花费大量金钱造了船,说道:“在船靠岸的地方生活吧。”便送船离港。船到达了宫古八重濑的巨大岩石上。狗进入池子中,过了许久从里面出来一位英俊青年,想牵走姑娘时却遭到姑娘的拒绝。青年为了证明自己就是那条狗,给姑娘看了尾巴,姑娘想:“原来是神啊!”从此他们在这儿生活。二人生了孩子,他们的后代建造了宫古岛。
综观各民族流传的盘瓠神话,无论是上山型还是下海型,都是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相一致的。仡佬、苗、畲、瑶、彝等民族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所以上山型盘瓠神话实为“因地制宜”,例如有几则神话就用来解释畲族为什么住山脚、彝族为什么住高山。下海型盘瓠神话分布地域包括中国的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岛以及日本的冲绳岛,都是海岛,在此环境中下海型盘瓠神话显然比上山型盘瓠神话更适合流传。
畲族有两则神话融合了上山与下海两种情节单元,下海情节主要用于解释为什么如今的畲族没有盘姓。《畲族姓氏及世居山脚的来历》说长子盘姓一房人在坐船航行中遇风漂泊海外去了,所以如今畲族主要是蓝、雷、钟三姓。《高辛皇帝封畲氏》则说四个孩子逃呀,逃呀,一直逃到海边,看看白茫茫的大海过不去,只好又回头躲进深山。只有老四,坐在盘里,一阵风飘到台湾去啦。这两则神话虽然也包含下海的内容,但这显然是后来添加的,故事的主干情节还是盘瓠和公主在深山之中繁衍后代。
而古籍中记载的盘瓠神话与汉族流传的盘瓠神话比较一致的地方是都采用他者的视角来讲述——“南蛮”即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或者“犬封国”的由来。流传于河南南阳的神话《盘葫》说盘葫死后,高辛氏的女儿带着八个儿女回到中原。但儿女们好山恶市,习惯了在山里生活,于是又跑到西部大山里,在那里繁衍、传续后代,形成以后所说的八夷。广东海康的神话《神犬》则说公主生的四个孩子长大后,分别朝东西南北四方下山去了。他们各自做了不同部落的首领,开基创业,都说狗是他们的祖先。台湾澎湖的神话《美国人的由来》应该是比较晚近才流传到当地的,所以才有美国人、猴子变人等现代词汇和观念,所谓“母亲化妆嫁儿子”应该也是“母亲纹面与儿子成婚”的现代说法吧。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注释和参考文献请参见原刊。
iel-network@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