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产业里会出现下一个星巴克吗?

与供应链成熟的服装产业不同,食品的消费升级建立在需求基础上,单量的累积推动供应链的升级。

在日本,流行饮料经历了从碳酸-咖啡-茶饮料的发展过程。1990年代,茶饮料在日本开始流行,抹茶也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主流口味。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事实是,抹茶作为典型的亚洲口味,早已深刻影响西方人的味蕾。其中,美国人对抹茶的好感度持续上升,消费了日本茶近一半的出口量,“MATCHA”这个词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抹茶的发源地中国,曾经困扰卖茶者的是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喝茶。不过,当下的中国和1990年代的日本有不少共同之处,两者都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然后增速放缓,消费者对好产品的渴求却都在上升。伴随着当下中国的消费升级的大潮,茶饮料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8月30日,星巴克的Teavana在中国推出了两款茶饮料,星巴克CEO霍德华·舒尔茨打算在Teavana身上复制星巴克的成功。更多的中国本土公司加入卖茶者行列,其中包括获刘强东5亿投资的因味茶。

押注抹茶之前,先明白它是什么

抹茶发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南宋时,点茶法由荣西禅师传入日本。明代兴起的炒青制茶法由于实行海禁,未能及时传入日本,因此日本的茶道是在宋茶的基础上精进而成的。

绿茶从形态上可以分成原叶茶和粉末茶。原叶茶是中国主流的绿茶产品,日本则二者兼有。抹茶的饮用方法,是在盛有抹茶粉末的茶碗中注入沸水,快速有力地搅动茶筅,使茶汤表层形成细密均匀的泡沫,这种饮茶方式就叫做“点茶”。

抹茶从采摘到研磨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从选择茶树,到遮阴、采摘、蒸青、烘干、切茶、研磨,它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特定的标准。

制作抹茶要选择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树种。抹茶仅采用在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之间采摘的“一番茶”制作。在采摘的前20天,还要给茶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留茶叶中的叶绿素,使抹茶呈现翠绿色,采摘后的茶叶还要用蒸汽杀青。

经烘干和切茶后的茶叶称为“碾茶”,是制作抹茶的原料,平时存放在茶筒中,需要磨成抹茶粉时才取出以石磨现磨。

石磨研磨是制作抹茶的关键性步骤。石磨导热性差,研磨时的温度不会过于影响抹茶的色泽。研磨后的抹茶粉,颗粒度在2-20微米,即680-6800目。(目数指的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数越大,粉末越细,研磨工艺越高。)

经过研磨,茶叶中的物质变成更小的颗粒,其中的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更容易在水中溶解,使得抹茶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

峰瑞观点(freesvc)

抹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绿茶的一种特殊粉末形态。相较于把茶叶简单磨成粉,抹茶的制作过程更加严格、复杂,营养价值也更高。

抹茶在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下,需求崛起倒逼供给

在日本,抹茶生产有着严格的品质审查和分级标准,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虽然中国也生产抹茶,此前主要为日本企业代工,而目前中国市场上生产流通的多是绿茶粉,工序简单,价值也较低。淘宝上的低端抹茶粉(绿茶粉)售价为10-20元/100克,而正宗抹茶的价格应为40-60元/100克。中日的抹茶产业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从供应端来讲,中国厂商对于原料的选材要求低,制作工艺(尤其是遮阴、蒸青和石磨研磨等关键环节)粗糙。而在需求端,中国厂商面对的主流需求是廉价绿茶粉甚至是抹茶香精,大部分消费者无法辨别抹茶和绿茶粉,且对价格敏感。

但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抹茶的需求将倒逼供给,从而推动抹茶产业链的整合提升:

新产品对市场的教育将加深消费者对抹茶的了解,进而产生大量对高品质抹茶的需求,抹茶香精和绿茶粉将被淘汰。

得益于比日本低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以及更为丰富的原料资源,中国在生产要素供给上更有优势。

抹茶在制作工艺上不存在技术壁垒。

像抹茶这类供应链尚不成熟的产业,创业公司的机会在于通过打造品牌,聚集单量,再利用单量推动后端供应链升级,从而获得整合供应链的先发优势。

抹茶在日本:和咖啡连锁一样,是成熟业态

在日本,流行饮料经历了从碳酸-咖啡-茶饮料的发展过程。

1970年代,碳酸饮料颇为流行。

19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西方文化进入,自动售货机的膨胀式扩张带来了便利的销售渠道,咖啡饮料成为主流饮品。

进入1990年代,茶饮料市场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罐装和瓶装绿茶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对健康和清淡的看重。

2000年之后,日本饮料市场整体规模趋于稳定,茶饮料市场在2005年达到9313亿日元的规模和25.8%的占比,可与咖啡饮料市场(9551亿日元,26.4%)相媲美,其中绿茶饮料市场规模为4470亿日元,占整体的12.4%[1]。

此后咖啡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茶饮料(含绿茶)市场规模则略有下降,占比水平分别为26%和24%。

抹茶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食品口味,也是从1990年代茶饮料兴起开始的。1996年哈根达斯在日本推出的抹茶味冰淇淋,2001年星巴克在日本推出的抹茶卡布奇诺。这些产品的热销,推动抹茶口味成为主流。

抹茶在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应用形态。它既可作为食品调味剂,也可回归本真作为茶饮料饮用,抹茶咖啡连锁在日本已经是成熟业态。

应用1:食品调味

抹茶是唯一一种茶类食品调味剂,口味微涩适合调和甜味,从1990年代开始,抹茶广泛出现在日本的冰淇淋、蛋糕、饼干等食品中,在日本市场占据特殊地位。

以抹茶冰淇淋为例。日本冰淇淋协会发布的“消费者最喜爱的冰淇淋口味”年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抹茶口味还处在第5位,到2015年已上升并稳定至第三位,喜好率近50%[2]。而日本冰淇淋的年消费量稳中有增[3]。综合来看,近年来日本抹茶味冰淇淋市场稳定增长。

应用2:抹茶饮料

虽然日本主流的茶饮料品种是乌龙茶、绿茶、大麦茶等原叶茶,但抹茶无论是在液体茶(以拿铁形态为主)还是固体茶饮料市场,都有大量、成熟的消费需求。

在液体茶方面,日本茶饮料市场份额第一的伊藤园集团OiOCha系列推出了含固体抹茶沉淀的新型绿茶饮料。市场份额第三的日本可口可乐也在2011年推出含抹茶的拿铁罐装饮料。

固体茶方面,日本拥有成熟的固体茶饮料消费习惯,轻便型(Easy-to-use)固体茶饮料的市场规模约250亿日元。伊藤园在销的含抹茶口味即时冲泡型茶品年销量超过1千万份。

应用3:抹茶咖啡连锁(GreenTeaCafe)

在日本,抹茶咖啡连锁是成熟业态,Nana’sGreenTea是东京年轻人最喜爱的抹茶咖啡连锁之一,在全日本拥有75家连锁店。

美国也有较大的茶连锁企业,其中Teavana最受欢迎,在全美有超过400家连锁店。而中国的茶连锁还处于起步阶段,因味茶(inWE)在上海、北京、苏州等地已有11家直营店,获刘强东5亿人民币投资。

▲TeavanaMatcha系列产品

抹茶在美国:撑起了日本茶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抹茶的海外需求日益扩大。日本茶出口商协会副理事长谷本宏太郎指出,日本茶的增长依赖于海外市场。在占日本茶出口量近半的美国,“MATCHA”一词已被广泛使用,融合抹茶元素的果汁和咖啡饮料也越来越普遍。

2014年,美国的抹茶粉零售额增长54.9%,抹茶即饮饮料销售额增加了253.1%。尽管抹茶品类目前的市场基数较小,但预计到2018年,北美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5%[4]。

▲美国市场对日本抹茶出口的贡献巨大。

海外市场的增长带动了日本国内的抹茶生产。据日本全国茶生产团体联合会统计,2014年日本的碾茶产量同比增加10%,达到1969吨,预计2015年将进一步增加6-7%,达到2100吨左右。碾茶的热销在日本茶产量总体低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成品需求扩大也推动了原料价格的上升,使得碾茶价格处在高位。据日本全国农业组合联合会统计,京都新茶茶叶市场煎茶平均单价同比下跌7%,而碾茶的初茶则同比上涨27%,涨至4720日元/千克(截止2015年11月中旬)[5]。

案例分析:是什么成就了伊藤园?

株式会社伊藤园(ITOEN,LTD)是日本茶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居茶饮料市场第一,饮料市场第三。伊藤园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饮料公司。伊藤园历来贯彻以“自然、健康、安全、美观、美味”的五个原则进行生产和销售,产品以茶叶、茶饮料、果蔬饮料及咖啡饮料为主。

伊藤园的市值约28.27亿美元,财年收入达到43.92亿美元。在绿茶市场中占据24%的市场份额,在即饮绿茶市场占比46%,在即饮绿茶饮料市场占比则为35%。(统计数据截止至2016年4月30日)

伊藤园能成为日本茶饮料行业的巨头,有两点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注重产品技术创新,不断通过新型产品形态引领市场。

1985年T-N酸素去除法:在茶饮料生产的填充和封装环节去除氧气,减少茶汤的氧化,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罐装绿茶。

1996年NATURALCLEAR制法:发明由天然原料支撑的微型过滤器,在精滤步骤保持茶的原色,并防止沉淀形成,显著提高了塑料瓶装绿茶品质。

2000年耐热型塑料瓶:可加热的高性能PET瓶,防止茶汤氧化,保持真味,使得人们在冬天可以喝上热茶。

2010年新型制瓶工艺:使得PET瓶减重30%,节省了塑料用量;并在无菌环境填充茶汤,省略消毒PET瓶的环节,更加生态友好。

2、向上游延伸供应链,控制原料,并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源头——原料收购:

伊藤园的供应链控制着日本约1/4的茶叶生产量。

建立“茶产区发展计划”:与茶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协议收购关系,使得大部分茶农成为它的独家供货商;并在6个区域开垦荒地自建茶叶种植园,从而确保原料能够有稳定的品质和价格。截止2014年,伊藤园总计有957公顷的茶叶种植园(600公顷为协议种植、357公顷为自建茶园)[6]。

与政府合作,向农民提供机械、普及IT和农业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管理能力。

通过茶庄管理发挥规模优势,通过机械化降低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

在加工运输环节,伊藤园通过两个方法来保证原料的新鲜、口感、色泽和香味:

第一,采摘后迅速进行初步加工,保证茶叶中的酶不被氧化并降低湿度。

在消费品牌创业中,产品差异化以及供应链整合是核心竞争力。

投资思考

峰瑞资本看好抹茶品类在消费升级中的投资机会,原因如下:

1、抹茶的营养价值高,口味微涩,能中和甜腻,符合休闲食品以及茶类饮品消费升级的清淡趋势。

2、抹茶是唯一一种可作为食品调味的茶类,能和多种产品相结合。抹茶严格来说不算一种品类,却在用户心理认知上具有一个品类的属性,延伸性强。

THE END
1.全球视野下的经典营销策略案例解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营销策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将从全球视野出发选取几个国外经典营销案例,分析其成功之道,为我国企业营销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经典营销案例分析 1. 苹果公司(le) 案例背景:苹果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以其独到的设计、创新的技术和越的客户体验闻...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478187.html
2.星巴克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分析报告.pdf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采购 地图 | 百度首页 登录 加入VIP 意见反馈 下载客户端 5/16/2019 星巴克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 百度文库 首页 分类 精品内容 申请认证 机构合作 频道专区 会员中心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高等教育 管理学 星巴克咖啡案例分析报告 星巴克咖啡案例分析报告 Last? 团队名称...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516/6140114224002031.shtm
3.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可口可乐 美国碳酸软饮料市场每年有540亿美元的巨大销售额,为每一位男女老少提供353毫升或8盎司一杯的软饮料...2003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以其突出的表现位居第九。作为一家跨国连锁企业,星巴克的国际市场拓展的成功历史也正是...https://jgy.njtech.edu.cn/info/1024/2437.htm
4.如何裂变营销:创新策略与成功案例三、经典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昵称瓶裂变营销可口可乐在推出昵称瓶时,通过创意的设计和营销策略,将瓶身印上代表各种性格特征的昵称,如“纯爷们”、“文艺青年”等。这些昵称瓶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并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和传播,使可口可乐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该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准了目标市场的定位,并借助...https://www.aoetech.cn/groupschool/1/detail/1699
5.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星巴克营销案例分析,生意不好时,学学星巴克的...一、用免费的咖啡券培养潜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星巴克最喜欢招的是大学生兼职人员,只要每个兼职人员工作满一定的时间,每个月都有10张免费的咖啡券,结果是,这10张咖啡券,很多人都会选择送给同学、朋友,于是大量的免费券实际流向了尚未养成喝咖啡习惯或者正在培养喝咖啡习惯的学生。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99203-1.html
6.星巴克(Starbucks)SWOT案例分析星巴克SWOT分析: 优势-星巴克集团的盈利能力很强,2004年的收入超过6亿美元。 劣势-星巴克以产品的不断改良与创新而闻名。(译者注:可以理解为产品线的不稳定) 机会-新产品与服务的推出,例如在展会销售咖啡。 威胁-咖啡和奶制品成本的上升。 一、Strengths(优势) ...http://www.leadge.com/news_list/94055.html
7.两个案例告诉你什么是SWOT分析法!案例一: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SWOT分析 我们就先拿最近因地铁营销大获成功的的音乐界“黑马”网易云音乐与老牌音乐应用QQ音乐来进行一个SWOT对比分析吧。 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SWOT分析 案例二:星巴克(Starbucks)SWOT分析 这个案例里面,就以大家很熟悉的也经常去的星巴克为分析案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3501000014188808575907320
8.星巴克绩效管理案例分析.docx认识到盈星巴克绩效管理案例分析指导原则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并创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围秉持多元化是我们企业经营的重要原则采用最高标准进行采购烘焙,并提供最新鲜的咖啡以高度热忱满足顾客的需求积极贡献社区和环境认识到盈利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础。1) 意义:使销售经理了解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改进的方面;...https://m.taodocs.com/p-783275469.html
1.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咖啡行业成为当前餐饮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之一。而在众多咖啡品牌中,星巴克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探讨星巴克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并分析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品牌形象的塑造 星巴克作为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咖啡品牌,一直致力于以高品质的咖啡和独特的...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13644.html
2.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品牌定位准确**:星巴克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其品牌定位,即提供优质的咖啡和温馨舒适的环境,成为白领们商务洽谈、放松心情的场所。这一定位使其在众多咖啡店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费者。 2. **独特的店面设计**:星巴克的店面设计富有特色,成为吸引顾客的重要因...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9/22/81723323_1118771991.shtml
3.口碑营销案例分析:星巴克的成功之路综上所述,星巴克的口碑营销策略成功地促成了他们品牌的普及和认可。当一个品牌能够真正切入消费者的内心、满足他们的期望和需要时,这个品牌也将发现口碑营销对于公司业务的推广所起到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口碑营销案例PPT——让口碑成为品牌的力量 https://www.asl.com.cn/neirongyingxiao/29843.html
4.网络营销成功的案例十大经典网络营销案例分析→MAIGOO知识网络营销成功的案例 十大经典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传统营销的延伸,网络营销因其高效率、低成本、范围广、低丢失、新思路等诸多优点,让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和大趋势。网络营销成功的案例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回放精彩每一幕,一起见证那些年中国网络营销事件的潮起潮落,并从中吸取精华和能量,让最有...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7347.html
5.干货六个企业优秀危机公关案例盘点附点评近几年各类企业危机负面事件层出不穷,而网友吐槽危机公关已成习惯。公关危机曝出得越来越频繁,而网络舆情的影响也愈加严重。小编选取近几年颇有影响但最终成功化解的危机公关案例,来分析他们在整个危机公关中做对了什么,而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 近些年各类企业危机负面事件层出不穷,网友吐槽危机公关已成习惯。去年有...https://www.onrmedia.com/news/9678.html
6.10大品牌策划经典案例分析创业者们应该向星巴克的创新方法学习,因为正是特色定位让星巴克在咖啡店这个已经有几世纪历史的古老行业脱颖而出。斯坦伯格说,“他们塑造出一种独到的品牌氛围,非常成功,目前还没有人能媲美。” 关键在于要彻底了解行业规则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然后想办法将这些变成自己的优势。“如果你刚进入某个行业去创业,或许一开始...https://www.duooo.net/baike/738.html
7.微信营销方案模板六篇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至于是人工回复还是智能关键词抓取就不必深究了。 微信营销成功案例四:头条新闻 关键词:实时推送 作为新媒体,微信当然也有其媒体传达的特性,虽然马化腾一向在弱化其媒体特点。但作为微信推广特殊微信营销成功案例的头条新闻,最大的卖点是信息的即时推送,头条新闻在每天下午六点左右,按时...https://www.ruiwen.com/fangan/7847235.html
8.星巴克星享俱乐部营销案例分析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些活动已经涉及到了营销活动,而星巴克有地方品牌成长到全球品牌,已然成为营销案例分析中的范例。因此,本文以星巴克星享俱乐部的营销案例入手,从该营销活动的目标顾客 、需求、产品、行为、品牌定位与营销4P策略9个基本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https://www.jianshu.com/p/10b81d295d17
9.决策树分析例题经典案例嘲营销: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企业该怎么做?本文通过汇源95°黑、星巴克社区生活体验店和士力架复习者联盟线上社区的经典案例,阐述了场景营销的重要性。场景营销通过设计真实、具体的环境让消费者体验产品,增强说服力和渗透性。企业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创造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内容,打造细节丰富的场景,线上线下结合,以实现品牌的立体传播和消费者的深度参与。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602725/article/details/112510185
10.白象营销策略分析白象营销策略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两个成功的白象营销策略案例: 案例一:星巴克赠送限量版杯子 星巴克曾推出一款限量版的杯子,只有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购买指定饮品才能获得这款杯子。这款杯子的设计独特,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通过限量版杯子的赠送,星巴克成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前来购买,并增加了销售额。 https://www.jiangshitai.com/article/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