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管理知识(精选5篇)

二、湖南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实践目标区分不清

2.课程设置缺乏协调一致性

酒店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标准的确立上没有相互配合的基础,决定了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相互缺乏联系,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教学效果。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安排上有着较大的类似性,都设立了诸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水管理与酒吧经营》《宴会管理与设计》《酒店会议与会展管理》等课程,而且在这些课程的内容和专业程度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性,一方面造成了中高职酒店管理不能突出自己的教学重点,难以形成中高职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使得从中职毕业后进入高职学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往往觉得面对的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但无法获取新的专业能力,而且会减少对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不但不能使得中高职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合力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反而会削弱各自的教学成效,扰乱了酒店管理职业教学在中高职之间应有的接续和协调性,成为当前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衔接的难题。

3.考核方法不符合衔接需要

我国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效果的衡量考核方式主要还是终结性的考核,而且主要是传统的考试方式。考核不能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类型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使得考核后的教学难以体现良好的人文关怀,也不能正确围绕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各自的重点和目标为教学成效的改善提供提升途径。考核仅仅可以用于判断原定的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而无法真正有效衡量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专业技能的实际成长水平和程度,也就无法服务于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衔接不良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中高职依据现有的考核结果,认为各自都完成了教学目标,就可能忽视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之间衔接存在的问题,也就根本谈不上积极推动衔接问题的解决。所以,现行的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的考核评价相对于“真实评价”还有较大的距离,不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状况和科学衡量学生的专业素养,不仅缺乏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也阻碍了中高职之间的教学实践的衔接。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湖南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1.围绕行业职业标准形成以职业能力分级为核心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要形成有效衔接,首先就要形成既相互区分,又相互统一的目标体系。提供专业酒店管理人才是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共同目标,因此,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都要围绕行业职业标准来制定。中高职教育之间有层次性,在培养目标上要体现出相互递进的两种不同层次的关系,就要依据酒店管理职业标准和中高职培养人才各自对应的岗位层次和职业能力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目标内容,使得中高职酒店管理的培养目标统一于职业标准,又突出各自的层次特色。从这种统一而又有层次的目标出发,深入分析酒店管理岗位在两类层次的工作任务,能够科学判定教学需要帮助学生达到的职业能力水平,为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点和方向,使得中高职教学从源头上就形成良好的衔接。也就是说,从国家行业职业标准来确定中高职酒店管理培养目标体系,形成中高职之间分级的培养目标,是推动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一样基础前提工作。

2.基于行业职业标准统筹中高职酒店管理课程内容设置

3.依据行业职业标准完善中高职酒店管理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迅猛发展。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星级酒店达1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近800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已全部进驻中国,这些酒店集团在中国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地。专家预测,未来50年内中国的酒店数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酒店业最具市场潜力的国家。此外,国内酒店业也已开创本土品牌,如首旅集团的诺金,万达集团的万达瑞华、万达文化、万达嘉华等。中国酒店集团化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旅游饭店集团的规模增长率高于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开元、首旅、金陵、万达等国内酒店公司也加快了集团化发展的步伐。酒店的国际化、集团化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缺口大,特别是应对酒店行业国际化、集团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更是严重匮乏。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前许多高职院所培养的酒店管理方面毕业生质量上不尽如人意,且目前酒店业最缺乏的不只是某一部门的专才,更多的是需要集理论和实践、外语和艺术修养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需要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产学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别在学校和酒店两个场所、两种环境进行交替学习。学校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而学生到酒店主要开展岗位实践工作。这一模式的开展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酒店在产学结合教育中起到关键性因素,为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它有积极参与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及课程建设等来看,学校是产学结合模式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酒店会指派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学校也会委派专门老师全程跟踪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与企业深入沟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体现了在“学中做”、“做中学”的高职培养理念。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形式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一模式主要针对酒店的人才需求,在征求学生愿意的基础上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承诺顶岗实习及毕业后到该用人单位工作若干年。由于其就业导向明确,酒店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不仅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而且会在师资培训、实训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学校也会根据酒店的具体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同时,学生毕业后能按照协议直接到签约酒店工作,提高了就业率。因此,这一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校、酒店及学生三方的积极性。

(三)“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

中国酒店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当前不少高职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没有跟上酒店业发展的步伐,与社会需要产生了脱节,没有真正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知识本位思想所致,未能处理好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在教学中仍以学科知识为主,重理论而轻技能,即使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强调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未能体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在解决酒店经营与管理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另外,目前中国酒店业正积极与国际接轨,由经验型顾问向知识型顾问发展。现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毕业生远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这对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二)专业教学存在“两极化”倾向。

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学生对酒店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轻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出基础理论“越少越好”,特别是轻视学生对酒店管理宏观上的认识,高职教育成了中职教育的复制品。实际上,理论部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如果过分强调高职实践教学,忽视了其理论教学内容,培养的人才必然是缺乏后劲的。二是存在专科教育“本科化”倾向,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开拓能力,但却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难以深入生产第一线,无法成为酒店急需的有一定实践能力、具有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服务型人才。

(三)人才综合素质不够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普遍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但在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面却较为薄弱。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职业技能不错,但职业素养不够,表现在人文知识、语言能力、艺术修养、人际交往、心理素质等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外语能力方面,无法与外国顾客沟通,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跟外国同事或同行进行交流;另外缺乏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措施

戴炜栋认为,复合型专业并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针对市场需求,对某一专业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因此,此类复合型应该是一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外语+专业”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可以界定为:将外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熟练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能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其特点是将“多元化”培养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能力为主、外语能力为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运用“多元化”理念定位培养目标。

(二)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

(三)打造“多元化”专业教学队伍。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角色从单一的教师向教师兼师傅的“双师”的转变,既要讲授理论又要兼顾实践,既要动口也要动手,既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又能亲自示范、熟练地开展实操;其次,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教学方式上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实操性训练、视听说教学、角色扮演等,突出实践教学,把酒店技能引入课堂,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感受到酒店职场的氛围。

(五)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是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需要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考评主体多元化,主要由学校专业教师、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三方面构成,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企业全程参与的考评主体,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企业实训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二是考评项目多元化,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外,学生的实训、实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学习过程还有酒店的指导老师的参与,因此,考核的项目应包括日常课堂教学学习、实训基地实训、酒店顶岗实习等内容。三是考评方式多元化,结合学习内容及授课方式,考核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书面闭卷或开卷答题,或采取口试方式,还可以采取理论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测试。此外,也可以采用答辩方式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尝试“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福义.旅游教育改革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

[2]陈小军.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职高专教育,2007(1)

[3]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4]蒋国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2)

[5]江浩.发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贸,2011(2)

[6]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7]刘太刚.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

[8]田雅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9]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0)

关键词: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对策

笔者曾与学生一起在国际大型酒店实习,在实习结束后,笔者从老师、酒店员工的双重视角,对如何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其次认真研究现代酒店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随后将学校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现状紧密结合,从而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督促学生进步,教导学生工作方法,提升学生意志品质。通过努力,笔者所负责的班级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同时该班大部分学生被酒店留下并成长为酒店的优秀员工。本文就旅游服务系酒管专业实习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如下探讨。

一、酒店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

1.教学情况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强实践教学,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旅游服务业更是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以实用为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情况

旅游服务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其他专业比较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新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均需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吃苦精神,遇到困难就退缩;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缺少虚心和耐心;缺乏主见,喜欢人云亦云;不能按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3.现代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随着现代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人员问题成为酒店的头等大事。酒店急需一批具有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肯吃苦、脚踏实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长远目标、能稳定工作的员工。

二、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酒店员工的对策

1.革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所学教材进行深刻详细的研究,将对学生以后在酒店发展有帮助的知识落实到位,同时带领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多进行酒店工作现场模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2.对学生以引导鼓励为主

3.将实习生的现状与酒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是带队老师要正确引导实习生进行角色转变。学生到酒店实习后,教师也应该按照酒店的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配合酒店的管理,以一个员工的心态和状态去工作。二是对于酒店的规章制度,或者在处理学生的合理要求时,带队老师应该及时与酒店沟通,站在双方的利益下,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三是教师要鼓励实习生积极参加酒店的各种活动,深入了解酒店的文化,同时鼓励实习生多向老员工学习请教,尽快融入酒店生活。带队老师要经常向酒店的领导、老员工请教,探讨实习生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向优秀员工方向不断努力。

以上是笔者在酒店带队实习一年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些方法也在实习所取得的成果中得到了验证。

参考文献:

[1]陈海彬.酒店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25).

关键词:酒店;财务管理;成本控制

所谓的成本控制,即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事先确定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成本控制的主体在生产消费前及成本控制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加以防范并及时调节,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的管理模式。酒店的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酒店的成本控制,即为酒店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为顾客提供服务而消耗的费用支出总额加以有效控制,以实现消耗最少费用获取更大利益的管理目标。

一、酒店实施成本控制的意义

二、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的对象及内容认识滞后

酒店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仍采用以往单一、狭窄的管理模式,轻视其潜在的损失,缺乏全新的管理理念,未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造成酒店管理的对象及内容认识滞后。近年来,多数酒店缺乏重视人力资源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内部人员冗长,人员分配不合理。酒店中客房、餐厅等一线服务人员相对紧缺,薪酬不高,劳动强度大。然而,酒店中管理层的人员却相对闲置,薪酬较高,因此,酒店的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难以适应密集性的服务方式。此外,酒店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部分酒店缺乏重视员工的专业培训,导致酒店人员的大量流失,人员的管理费用过高。

(二)酒店内部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多数酒店尚未设置财务总监的职位,有些酒店虽设立财务总监,但其实质并非酒店领导班子的成员,只是作为酒店的部门经理,造成酒店的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在实施成本控制时,难以调节酒店各部门的关系,无法控制酒店各部门的费用支出。除此之外,由于酒店尚未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有些酒店虽已设立,但其并不属于财务总监的管理范围,对此,酒店的财务总监将难以及时了解并掌握市场的发展情况,无法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造成财务总监的控制及监管作用失效。

(三)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完善

成本控制贯穿于酒店的各个部门,包括申请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及生产部门等,任何一项环节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的酒店尚未建立一套严密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其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酒店在进行各种设施的维修时,并未合理的使用维修材料,对于维修材料的用量以及种类均由酒店的维修人员个人决定,由于酒店缺少有效的控制及监督,造成酒店的成本控制发挥实效,酒店的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对于酒店在实施成本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此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三、酒店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

转变酒店的成本管理模式,使其适应于现今形势的发展需要。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酒店的财务管理将随之发展为民主化及公开化的管理模式,酒店以往的管理模式将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酒店管理,这要求酒店的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本身的管理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途径,积极处理酒店内外部的信息,以便实时反映酒店行业的市场信息,为酒店的经营发展做出明确的对策。

(二)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对策

为满足当代酒店成本控制的发展需求,应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策略,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丰富酒店成本控制体系的具体内容,拓展酒店成本控制的领域,提高酒店成本管理的水平。当代酒店的成本控制管理,即为酒店开展全员、全环节、全方位及全过程的管理,其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管理。酒店的成本管理将对酒店各流程、市场环境及外部的采购方式等方面进行成本分析、预算及决策,有效处理酒店发展与成本控制的关系,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结合实际情况以选择适当的付款方式

酒店在采购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现金赊购及采购的优劣,通过各种付款方式,促进酒店的成本管理。酒店的付款方式包括现金赊购及采购等两种,这两种付款方式各有优劣。首先,现金采购比较受到供应方的认可,利用现金采购的形式进行付款,将有利于酒店获取更多的现金折扣。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付款,也将使酒店的现金占用率提高,加大酒店的资金成本。与之反之,现金赊购则有助于延迟酒店的付款期限,节约酒店的资金成本。但酒店在获取现金折扣时,将会因赊购的影响造成部分价格折扣的损失。因此,若酒店的流动现金充足,酒店应采用现金采购的形式进行付款。反之,则采用赊购的付款方式。

(四)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制度

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构建健全的成本考核制度,有效促进酒店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为酒店中任何一个成本项目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指标的管理及考核,真正发挥酒店成本控制的作用。酒店在制定成本预算的过程中,应依照合理性、针对性及完整性的原则,有效控制酒店的成本预算。结合酒店各部门、各项目的具体特征,在可控制的领域中,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除此之外,酒店应进行定期性的召开成本分析会议,由质检、劳资及财务的等部门共同参与,加以考核酒店各部门的成本预算情况,分析和成本预算出现较大差距的项目,寻找其导致问题的原因,便于酒店不断改进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促进其成本控制。

(五)不断提高酒店员工的成本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及发展,应不断减少酒店本身的成本支出,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增强酒店内部的成本管理,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绝对优势。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脚踏实地的实施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逐步加强酒店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促进酒店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只有全面分析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对此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制度、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及改革以往成本管理模式等措施,有效促进酒店的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松原市宾馆

[1]胥军海.如何加强酒店成本控制[J].财会月刊,2009,(26).

[2]金兰.浅谈如何提高我国酒店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

[3]高劲松.浅谈成本控制在酒店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一)岗位专业技能滞后对行业缺乏指导性

90%的学生认为高校传授的酒店知识与酒店实际需要技能存在脱节问题,教材上传授的知识部分陈旧,不能满足现代酒店发展的需要。根源在于酒店管理教材的滞后性和教师实践教学经验的不足,同时学生技能训练匿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反映出长期以来在“大学本位”影响下的高等教育与酒店行业实际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对酒店行业发展缺乏指导性。通过对酒店一线员工的调研结果也验证上述观点例如酒店前台使用的是英文OPERA系统而教学中仅介绍中文的操作系统界面也相对简单。

(二)缺乏必备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调节技能

在酒店各实习岗位上,实习生与顾客、同事以及领导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滩以掌握主动性。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对领导不满遇到客人态度差甚至无理取闹,或是新老员工不平等待遇等问题,实习生经常会感到一些疲惫和厌倦。酒店实习中发现“顾客是上帝、团队合作意识”等服务理念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让初入酒店行业的实习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同时,也反映出实习生角色转换还不够彻底。

(三)技能实习过多管理实习不足

(四)理论知识、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不足

二、实习生对酒店工作环境的适应问题

(二)实习生不适应酒店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

酒店是典型的企业,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学校不同,更多的是成人话题和调侃。实习生在工作和生活上对同事的调侃不知如何应对对同事的话语比较在意役有把自己和同事放在同一位置上层至把同事当做大人、把自己还当做小孩从为同事和他们谈论少儿不宜的话题和调侃是种罪过。在酒店发生失窃事件时不能独善其身,尤其作为客房服务员的实习生面对客人丢失行李时不知道该如何主动配合酒店、客人妥善处理。在工作中如翻台、擦拭玻璃杯子受到伤害时加果酒店不予以妥善解决,实习生也不知如何维权。

三、酒店管理实习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促进酒店服务管理的职业化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化水平

酒店管理具有“双专业”的性质厂是学科专业二是管理专业。学科专业需要熟练的技能和操作层面的知识作为支撑管理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具有全球化的开阔视野进行管理决策。胜任高级管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知识(管理决策知识)和文化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后两类知识的不足或缺失恰恰是导致实习生难以驾驭服务岗位的根本原因。实习生学科知识比较扎实忍经得到酒店的认可,关键在于条件知识和文化知识。条件知识是职业发展潜力的基础是高层管理者必备的条件反化知识是沟通协调理解的基础是管理者组织、领导、控制的基础。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邀请酒店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级主管渗与修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学院选拔一批青年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进行访学捉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危建境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机会推进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水平。

(三)加强伦理道德和职业生涯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职业观

THE END
1.酒店管理概论第四章PPT课件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酒店管理概论第四章PPT课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37889-1-1.html
2.《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酒店管理概论英文名称:Hotel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先修课程:管理学旅游学二、课程简介《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吸收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3448035.html
3.管理学知识点总结20211127163914.pdf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特征: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27/5104140332004122.shtm
4.山东省春季高考《酒店管理类专业》章节过关卷《前厅服务与管理》(高教版第二版)章节过关卷2024/11/11查看 《旅游概论》 《旅游概论》(高教版第2版)章节过关卷2024/03/15查看 《服务心理》 《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章节过关卷2024/03/15查看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第五版)章节过关卷2024/05/19查看 ...https://zhijiao.xkw.com/docpack/3338738.html
5.广东酒店管理专升本学校考试科目对口专业分数线!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变动不会很大,考试核心的知识点是不会变化的。 在最新考纲未公布之前,大家依然可以先参考往年的内容进行复习备考,待最新的内容公布之后,及时调整即可。 对于酒店管理这类专业并不是很热门,而且其招生院校都是民办,可能不会是大家的首选;但是有报考此专业的同学也要注意了,其招生不限...https://mobile.exueshi.com/News/major-41021
1.酒店管理酒店管理知识系统发布时间:2023-10-18 酒店管理基本知识:酒店产品的基本特性 酒店产品的特点,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热情的服务态度,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忠诚顾客。yjbys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酒店产品的基本特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无形性 服务是无形的,对服务质量... 发布时间:2023-10-16 酒店管理的注意事项 近...https://www.yjbys.com/edu/jiudianguanli/
2.2023年长沙师范学院统招专升本《酒店管理概论》考试大纲《酒店管理概论》是针对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酒店管理类专业的三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着重介绍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酒店从筹建、开业到集团化管理的整个流程管理实践,并致力于带领学生深入探索酒店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营销、质量监督、危机管理等业务知识。 https://www.gaodun.com/zsb/1547861.html
3.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分类考试招生考试纲要纲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技能测试纲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考生;第二部分是职业适应性测试纲要,适用于普通高中考生及退役士兵考生;第三部分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测试纲要,适用于报考我校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互联网金融、动漫制作技术(创新创业实验班)、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https://www.lvtc.edu.cn/2020/0519/c61a36845/page.htm
4.中职旅游教学课程改革12篇(全文)虽然主讲教师多年从事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也具备本科英语专业的背景,但缺乏旅行社与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知识讲授得多,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比较缺乏,现场教学经验不足。 二、旅游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英语教学。根...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s3kb9md.html
5.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篇(精)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酒店管理行业的`闪光点,更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酒店管理行业的意义所在,以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意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一个真正具有强烈职业意识的人,才能...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240526144629_8216923.html
6.千万别学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此专业优势劣势优缺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就是学习内容多,知识点涉及范围广。想要学习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同学不能胆怯,要思维灵活,善于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知识。 3.就业竞争力大 因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热门专业,所以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竞争压力很大,每个公司企业都会择优录取,但是只要...https://www.kaodongli.com/z/12950
7.酒店管理教学(精选十篇)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除了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外,还应向互动型、讨论型、情境型、模拟型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向发展,使其符合职业化、岗位化的特点,教师的观测点是学生的参与度,以学生的参与度来检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情况,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a13vs1.html
8.旅游管理(2)知识要求 掌握哲学、法学、社会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艺术、职业发展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系统掌握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等旅游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鼓励掌握...https://baike.sogou.com/v82124515.htm
9.江苏省2024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安排表10492 销售管理学08770 消费者行为学( 一) X2120901 旅游管理30464 旅游电子商务27129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27128 旅游美学 30463 酒店管理概论27016 日语 27017 法语 27018 俄语 27131 旅游文化学 27871 统计基础 X2120801 电子商务 27016 日语 27017 法语 ...https://m.js-zk.com/anpai/2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