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精选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本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5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追求与国际接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具。然而,面对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这些照搬过来的东西却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如何在透彻了解中国文化及人性的基础上将西方科学、成熟的管理方法融合创新进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在环境因素变得愈加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维持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维持组织的竞争优势是组织持续成长的重要法宝。在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建立起一种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有很多成功运用人本思想的案例,海尔集团是其中之一。

海尔的用人理念是“海尔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才的支持,员工也是企业的上帝”。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正因为海尔能以其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而能净化为碧水,所以它才有了神奇,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壮观。因此,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应像海,不仅要广揽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应具备海那样的自净能力,使这种氛围里的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因为海尔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来支持和保证。”这就是海尔对人才的基本态度,也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海尔看来,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二)自强不息精神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家、佛家和儒家。佛道儒学看中对个人修养的提高,自己修养高了就能影响周围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并为全社会所接受,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专制式人治管理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在我们现代的管理体系中提倡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灌输,虽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但对于制度和程序的建立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过分重视人情而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的个别企业中常常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家长制、一言堂。在这种绝对权威面前,上有所好,下必慎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使得一些敢于直言,富有才华的管理者被拒之门外,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广大职工的智慧和潜能受到压抑,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难以形成。中国企业人治的思想非常严重,加上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真正倡导竞争作为跨世纪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无处不在的服从文化。服从文化在西方备受推崇,在军队,强调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强调绝对服从只适用于军队。“服从第一”理念对企业同样有参考价值,如果员工没有服从意识,政策就难以得到准确地贯彻和实施。没有服从理念的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市场战斗中一定会失败。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然而在中国,许多企业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老板文化,这种企业的发展历史往往贯穿着领导的个人理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企业的前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服从”,公司各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均在贯彻这两个字。这种文化表面看能提升员工凝聚力,也是很多中国私企老板效仿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二)强调法治高于人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把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人身上以单个人的能力领导企业已经显得很不够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现代管理宜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不断扩大时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应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建立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竞争力,使员工从无条件服从和执行的人变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员工。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精髓,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和创新,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似龙,施祖留.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2]唐任伍.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高钰.试论中国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06.11.

关键词:现代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孙子兵法;价值

1.引言

管理学由人类生产实践而来,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以传播和应用,并形成了系统的西方现代管理科学。这一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大规模的碰撞是在之后,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悲惨命运。二战之后,在亚洲经济蓬勃发展和对外开放基础之上,中外管理者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价值,将诸多民主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相提并论,并加以实际应用。这其中,尤其受到西方管理者欢迎的要数《孙子兵法》中精妙绝伦的战略思想,迄今,这其中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已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概述

在中国,管理思想区别于西方独立的管理体系而蕴藏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早期的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周人所著的《易经》之中,它提倡“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并对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1]。其次,是一系列杰出的古代兵书,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皆成为许多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找智慧的源泉。再次,我国历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管理及战略思想也被现代企业管理者竞相学习和应用,如《史记》、《三国演义》等。总之,中国自古就有许多学派与教派的精髓体现着管理思想。

在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以FredrickW.Taylor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以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第二阶段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旨在强调满足人的社会需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第三是形成于二战之后的技术管理阶段。此时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管理的精确度和科学化水平,但也使管理相对的机械化和程序化。第四阶段是随着信息科学和全球化发展而萌芽的人本管理阶段,此阶段中提出了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的理念,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等需求[2]。简言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与工业化的进程保持一致。在当前以资本主义力量为主的全球化之中,西方管理思想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管理思想。

然而,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西方科技如果缺少了东方智慧,就会变成瞎子;东方智慧如果缺少了西方科技,就会变成瘸子”[3]。这说明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尽管在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是可以相互借鉴并促进共同发展的。G.Hofstede在其著名的文化维度理论中提到:西方国家大多具有低权力距离、高个人主义、男性倾向明显、低风险回避的文化传统;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高权力距离、低个人主义、女性倾向略微明显,和高风险回避的国家[4],由此推断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思想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较侧重于“仁”、“道”、“德”这样的精神层面管理;而西方管理思想中更侧重“法”、“术”、“量”这样的行为规定层面管理。那么到底这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借鉴并促进发展呢?

3.《孙子兵法》中的现代管理价值

《孙子兵法》中写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5]。这其中可以看出其作者孙武对待战争的态度,即“战”是为了和平,是为了不战;“谋”,是为了获取优势以主动结束战争;“略”,是以修仁政、建法度、富国强兵来实现;“利”,是以保全敌我并牺牲最小代价为前提[5]。

上述观点归结到一点就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这一既要保全自己的利益,同时又要以“义”为前提为他人着想,最终实现敌我双方的共同利益的战略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表现形式即为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和管理者而言,如果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注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势必为企业员工人心涣散、业绩下滑甚至破产倒闭埋下隐患。相反,只有同时兼顾整体和部分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自身和他人利益的管理方式才能为企业持久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如何才能实现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统一呢?企业管理者可从《孙子兵法》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中获取参考:首先,要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这一价值取向强调了企业和社会相互的利益关系,企业利益从社会中来,最终又要到社会中去,不断地为社会尽责才能获取最大效益。其次,要平衡自身利益与竞争对手的利益。这一理念要求企业从竞争合作的角度看待商业对手,即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失去了对手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企业在利己的同时也要善他。再次,要平衡自身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客户至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永远是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基石,没有客户支持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走上灭亡的道路。

总之,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而言,要做的“战”为了不战,“谋”为了把握优势,“略”为了长远发展,“利”为了保全双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利益间的关系总是紧密相连且不可回避的,只有眼光长远,置战略利益于眼前利益之上的企业管理方式才符合《孙子兵法》中利益关系的精髓,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长存。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2]胡滨.《孙子兵法》蕴含的人本管理精神[J]滨州学院学报2007(10)

这个例子完美诠释了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曾仕强所写的《中国式管理》中的一句话:“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应变,以求制宜。”所以说虽然西方的酒店业发展历史漫长,中国初期的酒店管理更多的是对西方管理模式的模仿与借鉴,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民消费能力的显著提高,酒店客源结构的变化,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文明大国,研究酒店的中国化管理,无论是对于国内民族品牌还是国际酒店集团,都是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的。

一、中国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发展历程

中国酒店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的,其真正发端于1978年,距今已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中国酒店的服务与管理,经历了从经验型到标准化、规范化加个性化的转变,一步步从政治色彩很强的招待所转型到合资酒店、旅游涉外酒店、集团化酒店,管理上则逐步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并努力向专业化、集团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迈进。中国酒店的服务与质量,经过近40年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招待所服务

中国的饭店在1978年以前,基本属于旅馆、招待所性质,设施简陋、质量差、规模小。当时,招待所的服务模式是政治化、自由式、经验型的,其基本特征是:行政管理,随心所欲,因人而异。常常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以及服务人员情绪、经验等差异而导致服务质量极不稳定,服务结果差别很大。

(二)标准化管理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旅游饭店应运而生,酒店服务的模式开始从招待所服务模式转变为标准化管理模式,这是中国饭店管理的一次革命,致使中国饭店服务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主要表现在:1、服务理念从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口号,升华为确立以客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系。2、服务方式从以我为主变化到从客人需要出发。3、管理准则实现了从基本无规则、无标准,到一整套以岗位责任制和服务规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标准与制度体系的突破。4、管理手段实现了从人工手段到电子计算机的管理的提升。5、管理方法实现了从简单的行政命令、低级原始的经验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星级饭店服务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飞跃。

(三)规范化加个性化服务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部分高星级饭店尝试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在强化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开展个性化服务。尝试在常规服务中捕捉客人个性的、特殊的、动态的和隐性的需求,同时把握住个性化服务的核心――人性化,强调用心为客人服务,使客人感受到一种真挚的人文关怀。在服务的结果上,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竭尽全力,尽量完美。让客人感受到物质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舒心。

二、酒店的中国化管理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

一位学者说过,“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或体系要起作用,必须要与其文化载体相适应。各个国家管理风格与模式之所以千姿百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深受其传统文化的定向影响,而管理上越是能利用本社会的传统、价值和信念,则管理的成效就越大。

因此在中国谈酒店管理,就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了道、法、兵、墨等各家之言,蕴含了无数具有现代价值的管理思想。酒店成功的中国化管理,应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别国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与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性的、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一)孔子“仁学”思想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孔子讲“仁”为“爱人”,也教导其弟子“克己复礼为仁”,所以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把“仁”理解为约束自己,讲究礼貌和礼节,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关心。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具有普遍适应性,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并始终贯穿于中国管理文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因此对于现代酒店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1、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孔子“仁”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重视人格。孔子的管理,就是“治人”,即对人进行管理,这一将人作为管理主体的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在现代酒店管理中,酒店的管理者不能用“驯化”的方式压制员工,而应该借鉴孔子的思想,尊重员工的自身价值,肯定员工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营造一个能够发挥其长处的组织环境和心理环境给员工,使其在工作收获一种欢乐感和满足感,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最终实现酒店的组织目标。

2、创造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以“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也是孔子的经典名言。他认为,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就是“和”。君民关系和谐,老百姓乐业安居,其他国家的百姓就会纷纷前来归附,国家就会越来越兴旺。所以,孔子主张在和谐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缩小分歧,团结大众,不附和盲从,合群而不营私结党。

孔子这种把管理当作一种协调的过程,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的本质是一致的,在酒店管理中,应该借鉴和吸收这种管理思想,协调员工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为酒店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有机结合“德治”与“法制”

孔子认为对百姓要进行礼仪教化,主张“以德为政”,强调统治者的自我修养,反对法制、刑罚。他认为只有统治者以礼仪道德教化规范民众,民众才会以做不道德的事为耻,并自觉地改正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在道德修养上像圣人一样能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管理者不能一味依赖道德教育,而应有机结合“德治”与“法制”,将道德与法律相辅而行。酒店的管理也应如此,除了对员工进行道德感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也是必需的,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维持组织的秩序,保障酒店经营活动的顺利运行。

(二)老子哲学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1、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哲学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本质是“无为而治”,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统治者通过无为的策略来获取民心。老子认为统治者如果能用“无为而治”的理念管理国家,必将收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的效果。老子的核心管理思想蕴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强调管理者勿违反客观规律,胡乱作为;第二层意思是管理者应举重若轻,不能事必躬亲,要给下属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最高理想。“无为”的本质体现了现代酒店的管理追求,在现代社会,面对芜杂的信息,要学会取舍、放弃。酒店管理者要在“大事”上有所为,“小事”上有所不为。面对各种投资机会,组织决策时务必要服从于自己的核心能力,防止掉入“事事欲有为,事事不可为”的泥淖。酒店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越级管理,要透过复杂的表象洞悉问题的实质,化繁为简。

2、矛盾转化的辩证管理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祸福相互贯通,彼此依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辩证关系。老子“祸福相倚”的思想对现代酒店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告诫管理者要居安思危,具有危机意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形象的论述,深刻揭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激励人们勇于尝试,不要沉溺于空想,要从开始、从现在、从小做起,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三)酒店管理中法家思想的应用

法家的思想主要有:“法治”说。即所谓的“依法治国”,为了保证法治的预期目的的实现,韩非提出了刑法的实施原则。“术治”说。“术”指权术,是指必须有一套驾驭臣下的“君人南面之术”才能维护君主专治,才能使臣下恪尽职守。“术”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任免、监督、考核臣下之术;二是驾驭臣下之术。“势治”说。“势”即权势,势需依法,法需借势,法与势相互依托,没有法则不能保证势,没有权势,法亦不能顺利贯彻执行。

1、法家思想对酒店体制方面的启示

一个酒店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经营责任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劳动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才能生存发展,只有依靠明确、规范、严格的制度管理,才能使酒店成为一个统一、规整的组织。

2、法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循名责实”是法家思想中对人才的主要考核方法,即根据下属的职务去追究其应有的业绩和功效,根据下属的言论去衡量其所做、所得是否与其言论相一致。现代酒店管理的实践中亦存在对员工的工作考核,虽然内容和手段不断革新、完善,但实质仍未变,法家思想所发挥的“择优选能”、“奖勤罚懒”的激励效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3、法家思想对领导者素质的启示

无为而治是成功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看似无为,但权势尽在掌握中。在管理酒店时,领导者应依据法度,不逞强好胜,不过分展露才华,这样才能使下级各展其能,达到组织的目标。否则下级可能利用领导者这一弱点进行欺骗,从而导致酒店难以管理。因此,优秀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无为,不轻易表现自己的好恶,而下级的作用在于依法办事,即“上有所长,事乃不方”。

四、结语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优弊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优点主要是: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来决定各种管理措施。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异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的管理中仍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得益于对这种中华管理文化的借鉴。

但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有自身先天的缺陷:一是缺乏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机联系,二是缺乏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它自身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在管理思想的各种长处中本身也包含着各种弊端:人本观既把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却不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整体观既科学地把管理诸要素及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却又可能成为失去活力、缺少个性、束缚生产发展的樊笼;协和观既正确对待自然、社会的各种辩证关系,注意保持管理系统的和谐稳定,又可能成为反对变革、摒弃竞争、害怕冒险的强大心理惯性;经权观辩证地处理了管理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但“天不变、道亦不变”,万古不变的“经”就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组织更新、模式变革的极大障碍。传统管理思想中的许多信条,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何必曰利”、“父母在不远游”“子为父隐”等等,不仅在历史上成为管理方式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而且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

(二)西方管理思想的优弊

西方管理思想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

然而,西方管理思想的这些优点也伴随着诸多弊端:各种“管理科学”都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但这种过分重视理性的传统却造成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人的心理情感的结果。对管理中的某一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的逻辑分析,总结出某一管理方面的规律,但却往往把这局部的规律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好走极端的弊病。例如,“科学管理理论”是极端的唯理性论,而“行为科学理论”,却走上另一极端唯人性论;“管理科学学派”迷信“组织中心”和“技术中心”,强调专业化、规范化、严密化、制度化,再次走到把人机器化的极端,当代“新潮派”则片面鼓吹“价值观念”的作用,又摆向了相反的另一极端,现代西方的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这种复杂化带来了新的矛盾,产生了被称为“帕金森效应”的弊病;管理技术的复杂化造成了片面追求管理的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以致成为被美国人称为对“象牙之塔中的分析和理财手段的迷信”。

二、中西管理思想原创中的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原创中的现代价值

中国的管理是以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也是在总结中华管理实践和理论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体系。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深蕴于中国古代《周易》及儒、道、墨、法等众家学说之中。如:《周易》中的“刚柔相济”、“崇德广业”;老子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孔子儒家的“修己安人”、“人民为本”;墨翟墨家的“兼爱”、“利人”;韩非法家的“唯法为治”;孙武兵家的“运筹定计”、“知人善任”、“应敌而变”;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众家学说中原创管理思想进行扬弃,便可从中提炼出许多具有现代价值的管理理念与思想。

1.从“人为政本”的原创管理理念中,窥视“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

2.从“家国伦理”的原创管理理念中,透视“以德为先”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统治者或思想家都引天然的家庭伦理进入国家的治理,家庭的礼俗秩序被扩大为国家的统治秩序,因此十分强调一种自然而然的伦理。儒家曾提出了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命题,就是用管家的方法去管国的体现。从这一命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身”,即从自我管理开始,从社会细胞“家”开始,将管理行为建立在牢不可破的根基之上。“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也即先“安人”,先“修己”。“修己”与“安人”就是强调通过管理者的道德威望的感召和示范力,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从而使国家、社会与人际关系处于安稳相和之态中。这些就是“以德治国”,以德为先,达到治理社会之目的的现代管理文化理念。这也正适应了新管理的时代需求。

3.从“社会责任”的原创管理理念中,探寻“正己正人”的现代价值

中国哲学重视人的道德和行为的可塑性,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正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获得人们认同的过程。“正己”是“正人”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去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即“正人”的前提。“正己正人”作为中国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揭示了现代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己正人”是对古今中外管理行为本质的高度概括,是激励与服务积极行为的综合体现,强调人自身行为的激励与修养。“正人必先正己”,就是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然后从“正人”的角度出发,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在一种激情昂扬的状态下工作,使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现代管理的要求。

(二)西方管理思想原创中的现代价值

1.从科学管理的原创中建立了管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

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并成为今天管理学发展的基础。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成为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著名论著使其成为首位管理理论框架和概念的创立者;韦伯在其《经济学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官僚模型”,奠定了现代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这三位管理大师管理思想的基本框架体系和概念范畴。

2.从“人性假设”的原创中看到了现代“人本化”管理的理念

在西方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提出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和“决策人”等等的各种关于人性的假设,从而揭示了人的经济需要而至社会需要再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今天强调以人为本,人本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时候,我们仍需要人本化与科学化的统一,科学管理的这些人性假设理论成分仍具有现代科学的价值。

3.从行为科学的原创中揭示了现代管理文化的价值

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开始了人的行为理论研究。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等。这些因素一起构成文化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和组织的行为目的和手段。现代企业管理,强调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通过科学的文化氛围来影响人和组织的行为,就是行为科学的再现。

三、中西管理思想现代融合的价值意蕴: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一)西方管理思想:主导企业战略的制定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企业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和西方上百年的企业管理思想相比,我们只能当学生。在企业战略规划方面,我们同样在模仿和学习西方。中国具有悠久的商业,然而传统商业和现代企业相比,无论在经营理念、战略决策、运营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我们仅从战略角度来加以说明。

现代企业的战略是以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为约束,推进企业发展,即按照发展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来控制企业当前行为,这是西方战略管理思想的核心。企业战略设计是一个以企业使命为起点,也是终点的循环链:企业使命――业务组合――经营理念――目标体系――规则体制――程序方法――预算配置――战略方案――行动计划――实施控制――测度评价――企业使命。企业战略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和战略目标,来调整企业资源和能力,保证企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企业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壮大,得益于借鉴了西方几百年的管理思想精华,其中战略制定的作用不容低估。一般来说,创业阶段,战略的重点是在资源、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处理好目前市场定位和未来竞争优势的关系;成长阶段,战略的重点转向产品差异化方面,需要解决市场扩张和成本优势的问题;发展阶段,战略的重点又转向品牌的再定位方向;企业在获得大规模扩张和重组以后,则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和文化的融合。

中国企业为了应对市场、技术、产品和竞争对手的瞬息万变,已经懂得并掌握了发展战略的制定,并充分运用了西方管理思想,细化出更为详尽的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和融资战略等子战略。可是,为什么众多的中国企业并没有从自身制定的战略中取得成功,反而屡屡失败是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水土不服,还是东方传统文化与战略的格格不入,导致企业战略在实施中走样变形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

企业的目的是赢利赚钱,我们需要的是持续赢利,而不仅仅是短期赚钱。这就需要制定战略,战略就是对未来的选择,决定企业的方向。西方的管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制定战略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但是战略的真正实现只凭技术和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文化和环境的强大支持。恰恰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削弱了中国企业的执行能力。

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字面意思就是“无过无不及”,几千年来则有多种阐释,积极的解释是合理、适度、平衡,消极的理解是平庸、保守、妥协。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求稳谨慎和安全保守的思想经常造成结果的不理想,因为富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精神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进步动力。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只有伟大的企业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企业。这说明了我们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就是“人治大于法治”。西方企业注重的是组织结构、流程机制、市场细分等制度设计模式,中国企业依靠的是人际关系、人格信任、人品能力等人治管理方式,人治管理的影响严重地妨碍了企业组织功能的发挥。

西方社会基于契约式的组织形态和结构设计,与源于非契约化的信任关系和伦理关系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常出现矛盾,使得中国企业在战略的执行上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正确的决策,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是错误的决定,可以通过执行过程中合理调整以减少损失。战略制定要有理想性,但在执行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性,战略的目标也是不容易实现的。

人类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东方,东方的传统源远流长,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而资本主义社会最早却出现在西方,西方的企业主宰世界,西方的管理奉为权威。中国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就像硬币的两面,而西方管理思想和东方传统文化就是硬币两面上的图案,只有协调、和谐、平衡,才能展现完美和圆满。

任何战略制定都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矛盾,那就是在稳定性力量与变革性力量之间必须进行调和,一方面要保持业务专注,另一方面又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适应。中国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必须借助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精华,诸如系统论、概率论、博弈论等等研究成果,同时也要考虑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诚如曾仕强教授之言:“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却存在于二者之中”。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现代融合:决定了企业战略的成败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个重要课题。因此,探讨中西方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在价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迎接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说过:“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中国企业要想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有效地执行制定好的战略,就要善于在按照既定的战略取向进行执行的同时,还要洞察随时出现但真正重要的非连续性变化,这时候巧妙运用东方文化的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永远不变――战略的原则和目的不变,另一方面是随时在变――战略的模式和进程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播种有时,收获亦有时,协调好变化性与连续性,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才能最终尝到成功的果实。

21世纪面临的重大难题,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与分歧。对中国企业而言,其实就是西方管理思想和东方传统文化的兼容和融合。西方管理思想的长处在于专业化和科学化,条理分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东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于适应多变环境,应变及时,在动态中维持均衡。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处理并解决好东西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昌,于维英.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水.东方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安锐.论中西管理文化融合创新的趋同[J].西安: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3).

[4]张丹.中外管理思想的演变对管理实践的意义.长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

[5]郭福才.儒家人性化管理思想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南宁: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增刊).

[6]刘建利.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启示[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9,(1).

[7]赵亮.中国古典思想的现代诠释[J].沈阳: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5).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生管理思想

1.以人为本。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显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潮,西周时期三龙拥护一人的图形就展现了人的重要性,后来儒家思想也对这一理念非常推崇,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执政思想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行业同样适用,即以学生为本,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实现教育的初衷。2.因材施教。孔子的弟子众多,但孔子坚持挖掘每个学生的特质,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兴趣差异给予不同方向的引导,使学生们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现代教育学习和借鉴的。3.修身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对每个七尺男儿提出的要求,做好自身的管理是闯荡事业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儒家文化特别强调正己的思想,所谓正人先正己,教师的模范作用能够给学生健康三观地形成带来显著影响,因此修身正己的观念应该铭刻在每个教育者的心中。4.赏罚分明。早在先秦时期,法家就特别重视奖赏和处罚制度,这一观点随着我国朝代的兴替一直传承下来,成为有效的统治工具。赏罚分明在教育行业有非常恰当的应用,尤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者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赏罚机制规范学生言行,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二、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教育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人口基数较大的中国,教育观念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将其融入高职学生管理之中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指引我国教育行业形成端正的价值观念。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之中,不仅能够指导教学观念的树立,也能够发挥从上至下的作用,教育出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复杂的互联网时代守住初心,更快地适应大量的信息冲击,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厚积薄发的作用开展逐渐展现,在教育行业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修身正己、赏罚分明的学生管理思想,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色,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建立合理的奖惩体制,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管理事业中发扬光大。

[1]王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

[2]迟会礼,吕长芳,陈福刚,张忠立,李洁,张翠,房玉春,徐艳梅.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德育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4

[3]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THE END
1.(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单项多项...(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单项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pdf,(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 《 》单项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 盗传必宄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 1 .客房是酒店重要产品之一 宾客对酒店产品的首要基本要求是 ( ) 1 。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14/8021071020004110.shtm
1.管家和服务管家有什么区别就业前景区别(历年招聘趋势) 岗位名称 2023年职位量 较2022年 管家 43.9K +83% 服务管家 1.2K +81% 说明:管家和服务管家哪个就业前景好?管家2023年招聘职位量 43.9K,较2022年增长了 83%。服务管家2023年招聘职位量 1.2K,较2022年增长了 81%。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guanjia-fuwuguanjia/
2.婚礼管家工作内容婚礼管家怎么样接亲网婚礼管家工作内容 婚礼管家怎么样 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团队的力量总是比个人大。就像结婚大事,婚礼之所以要请婚庆公司,是因为结婚流程繁琐,新人们根本忙不过来,加上经验不足。所以在婚礼上请一个人主持大局是很重要的。那么婚礼管家就由此而诞生了。那么大家都知道婚礼管家是什么吗?他的职责又是什么呢?下面...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4412.html
3.酒店管家服务工作流程篇2:酒店管家服务工作流程 报 告开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 报告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顾客需求开始呈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因此创新个性化服务成为当前酒店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以管家服务为代表的个性化服务逐渐在我国酒店业中崭露头角。文章结合杭州凯悦酒店的贴身管家服务,分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42d2b27.html
4.酒店等级划分星级酒店评定标准酒店星级评定标准及申报流程这是旅游酒店的最高等级。设备十分豪华,设施更加完善,除了房间设施豪华外,服务设施齐全。各种各样的餐厅,较大规模的宴会厅、会议厅、综合服务比较齐全。是社交、会议、娱乐、购物、消遣、保健等活动中心。 四星酒店 设备豪华,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多,服务质量优良,室内环境艺术,提供优质服务。客人不仅能够得到高级...https://www.sandu.gov.cn/sxly/lyzx/201908/t20190815_5832571.html
5.志愿者张树红:酒店物业管家专业经验,让我暖心做好服务工作中国大酒店的物业管家张树红到隔离点志愿服务30多天后,主动请缨继续“奋战”,服务抗疫一线。 志愿服务首个任务: 跟着医生学习 穿、脱防护服全流程及消毒细节 10月19日傍晚,中国大酒店的物业管家张树红,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她看到工作群中“支援番禺疫情防控”的通知,需要进驻岭南商旅集团在番禺东新的隔离点,她毅...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28/c7119558.html
6.酒店实习工作总结(15篇)主要和客房大姐学习的就是房间的清扫和铺床工作,虽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第一天还是累的只叫苦,甚至怀疑自我能不能坚持下来,在客房大姐的鼓励下我在心里暗下决心,鼓励自我必须要坚持,六天的客房学习中,我学会了打扫一个房间的流程,酒店内最基本的做床,卫生间清扫以及简单的客房服务方法,使我对酒店出售的基本商品...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shixizongjie/230861.html
7.服务管家岗位职责(通用15篇)2、品格端正、踏实勤奋、有良好的服务精神;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了解各种礼仪常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5、有管家或酒店餐饮业相关从业经验者优先。 服务管家岗位职责 8 1、熟练掌握卖场合作品牌的优势、产品知识、价位等及服务流程、工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销售。 https://www.yjbys.com/hr/gangwei/3512465.html
8.物业特色服务方案6篇(全文)第一部分、交付后物业特色服务内容 本项目的定位为“手工”,其代表着“专注”。而我们认为手工也体现了“限量”“品质”,所以世茂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要从“量”的追求转变为“质”的追求。根据以上设想我们将推出以下特色服务,即N种做法: 首先围绕着业主入住后“衣食住行”着手打造,具体考虑更贴近业主的出行、生活起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55rnvql.html
9.2019级国际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职岗位:国外知名酒店、国际国内高星级酒店营运部门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咖啡师、调酒师等。 晋职岗位:国外知名酒店、国际国内高星级酒店营运部门基层管理岗位餐饮、客房、前厅领班、主管;国外知名酒店、国际国内高星级酒店市场销售部销售主任;国外知名酒店、国际国内高星级酒店酒店管家;大中型餐...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re/2019/1023/5250.html
10.酒店管家服务的起源.doc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描述 管家服务的起源与中国酒店管家服务 管家服务的起源深色的燕尾管家服,雪白的衬衫和手套,举止优雅,严谨干练。。。显得尊贵而又神秘。这是我们从《公主日记》、《长日将尽》等电影里获得的对管家的认识。他们魏主任开门时一手前一手...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9426088.html
11.服务类实习报告(通用19篇)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 其餐饮部大致分成如下几个部门:中餐部和西餐部,我的工作岗位就是中餐部。 (二)实习过程 中餐厅是酒店餐饮部门中最为辛苦的部门,因为酒店并没有给服务员们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描述,在刚刚走进工作岗位的几天,我们就像无头苍蝇,完全不能领会工作的流程和要领...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588447.html
12.最新大学生就业实习报告(精选10篇)汽车售后服务流程包括预约、接待、咨询、派遣、诊断、客户认可、修理、质量检查、交通、跟踪等10个阶段。仅仅1个月的实习,汽车售后服务流程都知道,但只参加了预约、接待、咨询三个环节的工作,感慨颇深。我深知有效的预约系统可以保证客户在需要的时候接受服务,将客户接受服务的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预约时间避开高峰时间...https://www.oh100.com/a/202204/4488097.html
13.找工作的小伙伴看过来!这些岗位招人啦~澎湃号·政务3、定期召开团队业务总结会,管理所带团队业务工作,及时掌握所带团队内成员的业绩完成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任职要求: 1、45岁以内,大专或以上学历,英文4、6级; 2、有市场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准确的客户分析能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40823
14.酒店实习报告(通用16篇)(1)检查酒店大堂、公共卫生间、消防通道的卫生情况,保证没有一丝污染。 (2)前台工作人员状况,有没有按照酒店的标准化淡妆,操作服务流程是否规范,有没有每次都对顾客进行微笑服务。 (3)检查酒店厨房情况,保证厨房干净整洁,各项厨具的电源是否关闭,记录餐具消毒状况。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