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工作措施。《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盘活闲置旅游项目。《若干措施》提出,要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有序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区域合作联动。《若干措施》明确,要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完善入境旅游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若干措施》要求,要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若干措施》提出,要强化保障措施。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好旅游安全监管,完善旅游统计制度。
二、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如何拓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等产品供给?
文化和旅游部将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施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旧厂房、旧街区、旧仓库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扩大城市休闲空间,加强主客共享,丰富文化和旅游休闲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休闲度假产品和服务,着力建设滨海、山林、河湖、温泉、冰雪等多种类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绿道、骑行道、郊野公园、停车设施等微循环休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持续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深入挖掘和彰显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增强村民文化自信、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游客体验。做优做强“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品牌,开展游购乡村、艺术提升、数字提升、餐饮提升等乡村旅游质量效益提升系列活动,结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建设经验,推出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在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推出149条“橙黄橘绿乡村胜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山河秋韵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自然资源部将积极做好用海用岛要素保障服务。指导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保障旅游项目合理用海用岛需求,不断满足公众亲海需要。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交通运输部、体育总局等部门积极指导地方加大海洋文化资源挖掘和转化力度,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发展邮轮旅游、海岛度假、海洋运动、休闲渔业等业态,加强旅游与体育休闲、运动赛事融合发展,促进海洋休闲体育消费。支持地方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邮轮港和游艇码头建设布局,丰富邮轮游艇产品开发,逐步拓展国际邮轮航线,全面推进国际邮轮复航。
四、如何推动体育活动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
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推动绿色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推动形成集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低碳、主客共享的旅游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自然修复力,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出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是依托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的观光、游憩、度假、体验、健康、教育、运动、文化等活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路径。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要坚持保护优先,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景观与生态的干扰,维护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层次生态旅游需求。引导发展以体验、健康、科普、文化、运动等为主题的新业态新产品,特别是深受大众欢迎的自然教育、生态露营、户外运动、森林康养等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六、如何推动盘活闲置旅游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七、如何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
八、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景区管理,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九、如何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和服务,构建“快进”交通网络?
十、如何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持续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系列推广活动?
十一、在优化签证政策方面近期有哪些具体举措?
十二、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移民出入境便利措施有哪些?
十三、在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方面近期有哪些举措?
十四、如何完善入境旅游服务?
十五、如何进一步支持旅游企业恢复发展?
十六、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新形势下,旅游市场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消费者需求呈高品质、多样化的新趋势,对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将聚焦关键重点、丰富提升手段,持续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一是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责、部门联合、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旅游服务质量工作格局和部门协同机制。实施“信用+”工程,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引导支持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建立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进评价结果应用。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开展质量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强化结果应用和跟踪改进。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加强游客权益保护,支持地方建立赔偿先付、无理由退货等制度。三是培育旅游服务质量品牌。大力实施以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服务精品。充分发挥服务品牌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旅游消费意识。
十七、在加强执法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十八、如何用好各有关渠道财政资金,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十九、如何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二十、如何进一步做好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
二十一、《若干措施》在促进旅游投资方面的创新举措有哪些?
二十二、如何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
二十三、如何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
二十四、如何进一步完善旅游统计制度?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