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2020年03707毛邓三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
2.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决定的。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替代“***”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社会团体
B.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
D.人民群众
8.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化
B.两极争霸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10.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A.***
B.***
C.***
D.***
11.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
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倡导不结盟运动
D.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一国两制”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双方平等协商谈判
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3.被***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
C.知识分子
D.人民军队
15.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A.坚持实事求是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批评自我批评
16.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7.***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
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
C.南南问题
D.东南问题
1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A.国际社会
B.台湾当局
C.台湾人民
D.综合国力的增强
19.当今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A.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B.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各国之间的领土纠纷
2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民主法制
C.坚持和谐社会
D.坚持科学发展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25.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26.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构建和谐社会
D.建设富裕国家
27.***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郑重提出是在()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D.依法治国
29.政治体制,是指()
A.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B.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D.国家的法律制度
30.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指()
A.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B.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赁制
D.合作制
32.当前城镇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A.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要明确出资者
B.对于集体资产要明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C.理顺产权
D.明确所有制结构
33.()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A.国有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集体经济
34.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
A.基本国策
B.权宜之计
C.长期的方针
D.发展战略
35.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6.在改革过程中,***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其中关键是()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社会建设
37.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国家公职人员
C.法律体系
D.政府机构
3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是()
A.人民平等
B.人民自由
C.人民互爱
D.人民民主
3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A.市场
B.政府
C.政策
D.法律
40.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是()
A.诚信守法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4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4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A.加强党的领导
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保障人民各种权利
44.对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应该坚持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6.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A.实行民主管理
B.加强农村建设
C.扩大基层民主
D.实行村民自治
47.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
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
48.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不能确定其属性
B.属于合作经济
C.属于公有制经济
D.属于私有制经济
49.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B.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C.工农并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阶段
D.工农互补,城乡结合的发展阶段
50.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B.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D.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
5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
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D.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
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A.经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生产发展方式
D.生产运作方式
53.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54.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提出()
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B.“两个大局”的思想
C.“西部大开发”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5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体是()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军事关系
56.首先全面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57.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
A.分三步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B.分两步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开发大西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58.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
A.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
B.工业、农业、邮电通讯和国防的现代化
C.工业、农业、国防和教育科技的现代化
D.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59.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A.军事实力
B.文化实力
C.自主创新能力
D.政治影响力
6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61.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62.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社会是在()
A.20世纪末期
B.1978年
C.2010年
D.2020年
63.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基础
6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6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l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66.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正式全面提出分“三步走”的,是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7.1988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海南
C.厦门
D.浦东
68.我国对外开放采取的办法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C.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全面开放
D.由部分到整体建设
69.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是在()
A.1997年
B.1998年
C.2001年
D.2003年
70.下列不是***提出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的是()
A.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B.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D.国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吸收发展的结论
71.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原有的经济制度
C.改变原有的政治制度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72.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
A.动力
C.目的
D.方向
73.我国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是()
A.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B.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D.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C.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75.在我国的体制改革中,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76.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了改革应是()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政治体制的改革
C.文化体制的改革
D.全面的改革
77.***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改革
B.对外开放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8.***在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后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9.***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
A.看这一种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B.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C.看这种生产关系下的生产资料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D.看社会产品是否为全体劳动者共享
8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A.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B.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D.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8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
A.我国无法逾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C.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建立在低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D.必须经历一个很长历史时期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
82.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
D.动力
83.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4.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A.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不发达
C.我国已经进入并将成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85.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8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C.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D.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7.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认清()
A.无产阶级的使命
B.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88.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C.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落实
89.制定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9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91.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四项基本原则
9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改革开放
9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9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
95.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和建成社会主义的()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的
C.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D.物质基础和思想条件所决定的
96.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指()
A.提出我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
B.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D.可持续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97.***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A.科技
B.教育
C.民主
D.经济
98.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
B.根本目标
C.次要任务
D.最终目的
9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改革
C.开放
D.稳定
10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人才
B.创新
C.科学技术
D.资本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4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1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7
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5
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AD是工人阶级。C中产阶级这个词中国不使用,至于现在中间收入层,新兴社会阶层也不仅仅限于此。
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A的提法不存在,是美国一国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B是过去的格局。D是个干扰项。
1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57
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十三章,原则题。“最好”二字要理解。表明是最基本的准则。50年代中国与印度等国提出。ABC为具体落实。
1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33
1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6
1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人数最多”是关键词。中国现在农民人口占大多数。BCD都是依靠力量,但不是选项。参见教材P260
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BCD三者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A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讲党群关系时,用B.
1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十四章,定位题。B属于新兴社会阶层的一部分。C错误,知识分子是一个阶层。D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阶级,现在已不使用。
1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即北半球比较发达,南半球比较穷困,才有发展问题。B是和平问题。C不是主题,但有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合作。D没有这样的提法。
1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十二章,方针政策题。2005年3月4日***提出的对台海关系的四点意见之一。AB是不正确的,那是靠别人解决问题。D提高国力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基础性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不是什么寄希望的或然问题。
1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十三章原因题。BD不是主要根源,A是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
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2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3
2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3
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3
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十一章会议主题题。这里指2004年提出概念的会议。
2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5
2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0
2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0
2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8
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2
3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1
3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0
3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0
3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7
3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7
3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十章,方针性概念。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五点方针中的第五点。C的归纳层次最高。所以叫“关键”。D非***提出。
3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九章,概念题。因为A的外延最大。BCD是在A下面运行。
3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九章,概念题。十七大报告中讲: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些提法要联系起来记。
3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八章,概念题。政府和国家靠政策和法律手段调节,也要在尊重市场的基础上。
4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章,定位性概念。C是与之对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属于智力支持方面。D属政治文明范畴内。A被B所包含。
4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章,内涵性概念题。D是最高理想。AC是共同理想的目标性表达。
4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九章,地位性概念题。A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位,CD是西方政党制度下的非执政党的称谓。
4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九章,概念题。A是政治保证,BD是C的具体表现。
4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章方针题。四个选项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但A是针对繁荣文化艺术和学术等的方针,C是增加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方针,D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4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十章概念题。这四个方面均有定位。A是灵魂,C是精髓,D是基础。
4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九章基本内容题。A是主要内容之一,B范围宽,还有经济等,超越题干要求。C是实行村民自治为基本内容的村民委员会建设的结果。
4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九章概念题。中共十五大上确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八章性质性概念。理解了公有和集体的含义便会选择C.
4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9
5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6
5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5
5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5
5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七章,概念题。ABC是十六大以前的提法和认识。十二大到十五大提出物质为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5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七章,概念题。1988年提出,主要讲沿海地区和内地发展问题。ACD本世纪以来根据两个大局思想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布局。
5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六章,概念题。此题容易理解。经济全球化我们是赞同并主动参与的。
5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六章,人物观点题。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阐述。
5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9
5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七章,目标题。是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BC是从未有过的提法。切勿与D混淆。D是1964年***在三届一次人大会议上提出的20世纪内的奋斗目标,1975年在四届一次人大会上重申。
5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3
6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3
6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1
6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0
6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六章,概念题。只要掌握三者的定位就会选出。这里问的“改革”,应是C.A对应发展,B对应稳定。D基础的提法不适用于题干三个词。
6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0
6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0
6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0
6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2
6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2
6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4
7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9
7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2
7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六章概念题。只要掌握三者的定位就会选出。这里问的“稳定”,应是B.A对应改革,C对应发展。D则与题干无关。
7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6
7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6
7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7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7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1
7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0
7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0
8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四章,内涵题。BC含在A中。D管理者大多应该也属于劳动者的范畴。P89.
8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五章,原因题。AC是错误的说法,D大意不错,但B将其具体化了。
8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3
8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6
8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五章,概念题。AB均概括不全,D是不符合实际的认识。
8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8
8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3
8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3
8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6
8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5
9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3
9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3
9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3
9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1
9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0
9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6
9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3
9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2
9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9
9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4
1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8
以上“2020年03707毛邓三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历年真题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