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a.组织b.传媒c.个人d.公众
3.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b.社会心理学角度c.市场营销学角度d.交际学角度
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a.美国b.英国c.葡萄牙d.法国
7.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a.辅助决策b.传播推广c.提供服务d.协调沟通
8.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a.组织b.领导c.部门d.社会公众
9.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
10.把公众区分为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的标准是()a.关系的重要程度b.关系的稳定程度c.组织结构d.价值取向
12.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被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型作用d.晕轮效应
13.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a.态度的社会性b.态度的针对性c.态度的协调性d.态度的两极性
15.属于公共关系管理主体因素系列的是()a.产品的定位b.舆论状态c.传播制品d.网络媒介
17.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a.组织改变公关行为b.媒介改变行为c.公众改变行为d.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
20.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a.大众b.社会公众c.特殊公众d.组织公众
21.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
22.策划新闻成功的关键在于()a.主题的适宜b.适时c.新闻题材的价值d.创新
25.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标准字b.标志c.标准色d.象征图案
28.政府公关首先要面对的客体是()a.机关内工作人员b.国家权力机关c.各社会阶层和团体d.广泛的国际公众
29.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标是()a.提高政府的知名度b.促进政府的正常工作运转c.加强对外交流d.促进公众的认知
30.政府了解和反馈民意的主要渠道是()a.信访b.建立新闻发布制度c.社会协商对话d.公众议政活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a.文化心理条件b.军事条件c.社会政治条件d.经济发展条件e.物质技术条件
32.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a.差异性原则b.总体性原则c.稳定性原则d.符号化原则e.有效性原则
33.下列属于公关公司经营范围的有()a.咨询诊断b.策划活动c.培训服务d.普及公关知识e.规范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
34.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a.需要和动机b.经验知识c.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d.对象和背景的差别e.对象的组合
3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级需要是指()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自尊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的环境形象因素的有()a.橱窗b.厂服c.展览室d.商标e.办公室
37.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等更具有()a.时效性b.远播性c.生动性d.技术性e.超时空性
39.演讲者的权威主要来自演讲者的()a.身份b.地位c.知识d.名望e.年龄